长乐歌 分节阅读 301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23-06-19 19:59      字数:4720
  d王,就能压老夫一头了我非得让他知道知道厉害不可”“伯父。”夏侯不破闻言,却忍不住眉头紧蹙,只好出声提醒道:“眼下对裴阀下手的话,会不会打乱了我们的布置”顿一顿,他加重语气道:“按照制定好的计划,今日加冠之后,下次早朝,我们就会做出反击,扭转过被动局面来这种时候,还是让裴阀理亏心虚一点,更方便咱们行事吧。”“唔,老夫怎么把这茬忘了”老太师拍拍脑壳道:“看着皇甫彧那得意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怕是中了那厮的离间计来着。”朱秀衣闻言略有些尴尬的笑笑,没有说话。“先生不要多心,老夫没有说你的意思,你先好生收集裴阀的情报,待有个结论了,咱们再动手也不迟。”夏侯霸忙安慰朱秀衣一句。“主公多虑了,三爷说的对,事有轻重缓急,我这边的事确实可以缓缓。”朱秀衣一脸从善如流,心中却对夏侯不破暗暗起了杀机。他在夏侯阀潜伏这么多年,出谋划策不知几凡,才好容易获得了夏侯霸的信任。但这个夏侯四杰中的痨病鬼,却总是让他心怀忌惮,无法全力施为。好容易借着柏柳庄的事,让他消停了大半年,没想到夏侯霸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最相信他的侄儿。而不是自己这个他口中的先生“好。”夏侯霸自然不知道朱秀衣的心思,自顾自的拍板道:“那就先办正事,三天后朝会上,老夫要皇甫彧下不来台”“是。”夏侯阀众人齐声应命。。三天后,便是五月初一大朝会的日子。到了这个季节,天亮的已经很早了。尚书令崔晏在儿子的陪同下上马车时,外头已经天光大亮了。看着院中花木葱葱,各种鸟儿鸣鸣啾啾,崔晏心情大好道:“唔,今天好像是个不错的日子。”“父亲何出此言”崔平之扶着崔晏在马车上坐好。因为兄长忽然不告而辞的事情,老父亲已经郁郁寡欢多日了,见他难得高兴,崔平之自然要凑个趣道:“莫非有什么好事要发生”“出门就知道了。”崔晏却卖了个关子。崔平之只好耐着性子,下令马车出发。护卫簇拥着崔阀阀主的马车,缓缓驶出了崔坊大门,前头引路的执事赶忙敲了敲车厢壁,小声禀报道:“阀主,老太师的马车停在了前面。”“呵呵,这是在等我哩。”崔晏朝儿子笑笑道:“走,咱们去会会他,不好让老太师等久了。”“父亲说的好事,就是指这个”崔平之一边扶着他下车,一边小声问道。“我可没说,是你自己说的。”崔晏笑着下了马车。夏侯阀的车队那边,夏侯不害忙挥手示意护卫让开,他则翻身下马,赶紧跑两步,迎上了老令君。“我家阀主心血来潮,忽然想跟老令君同乘一车,故而命我等在此等候。”夏侯不害向崔晏躬身施礼道。“吼吼吼,荣幸荣幸,我说今早怎么有喜鹊叫个不停。”崔晏满面笑容的走到夏侯霸的马车前。车门打开,夏侯霸朝他伸出大手道:“你没看错了,不是老鸹在叫”“哎呦,老眼昏花,看错了也说不准。”崔晏呵呵一笑,借着夏侯霸的手,上了他的马车。两队人马便汇合成一队,浩浩荡荡簇拥着两位阀主向紫微宫行去。。马车上,夏侯霸满脸感慨的看着崔晏道:“老东西,有小半年没跟我说话了吧”“哎呀,惹了太师,自知理亏,没脸往上凑啊。”崔晏笑呵呵的回一句,半真不假。“这就是你最讨人嫌的地方”夏侯霸也半真半假的指了指崔晏道:“甭管有多大的过节,你去我那坐坐,说开了不就还是好兄弟干嘛要一直装聋作哑难道真打算跟我到死都不来往”“那会老裴头做寿,我不是主动跟太师说话来着吗”崔晏撇撇嘴道:“可让太师好一个削,我不就再没那个胆量往前凑了吗”“你让我再削一会儿,消了气不就好了吗”夏侯霸笑道。“哎呦,感情就差一哆嗦了”崔晏一拍大腿道:“亏了,亏大了。”“行了,别装模作样了。”夏侯霸哂笑一声,点了点崔晏道:“我看你就是墙头草两边倒,不想再跟我一起拼一把了。”“哎呀,老了老了,老哥哥啊。”崔晏一脸苦笑道:“咱们当初那八个人,高祖早薨,如今老裴头和老陆头都回家种地去了,我又能苟延残喘几天只想过几天安生日子,不想蹦跶了。”“那,你的族人怎么办”夏侯霸紧盯着崔晏,想从他脸上看出这话的真假来。“儿孙自有儿孙福,崔家也不想去揽这些事了。”只见崔晏一本正经道:“还是省下心思来好好读书吧,不管谁治理天下,总是少不了读书人的”第五百九十二章 四王并封夏侯阀马车中。听着崔晏貌似闲谈,实则在表明崔阀立场的言语,夏侯霸将信将疑的点点头道:“你倒是打的好算盘,一点力都不想出,光想着摘桃子了。”“哎呀,老太师啊,话不能这么说。人要有自知之明,我们崔家都是读书人,没刀也没兵,想出力都没地方使啊。”崔晏闻言苦笑道。“读书人出力的地方在朝堂,怎会没有用武之地”夏侯霸目光炯炯的看着崔晏道:“比如今天,就是你老崔出力的时候了”“哦”崔晏不由呵呵笑道:“老太师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就知道你不会没事儿找我闲聊的。”“话别说那么绝对,之前说的都是老夫的肺腑之言,并非在糊弄你。”夏侯霸沉声道:“只是老夫接下来要做的事,关系重大,不得不先跟你老倌儿通通气,以免你再跟我耍脾气,坏了正事就不美了。”“明白了。可这眼看就要到应天门了,这么仓促之间,我又怎么配合老太师呢”崔晏淡淡笑道。“很简单,闭上你的嘴”夏侯霸眼中厉芒一闪道:“管好你的人,不要给我捣乱”“就这么简单”崔晏对夏侯霸的威逼视而不见,依然云淡风轻的笑道:“那我照做了,有什么好处呢”“日后咱们自然还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夏侯霸脸上又恢复了笑容道:““老东西,够便宜你了吧”“呵呵呵”崔晏笑眯眯的点点头道:“老太师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要是再不识抬举,岂不对不起老太师的一番美意”“你对不起我的地方多了你”夏侯霸白他一眼。“咱们说好了不算旧账的啊。”崔晏连忙摆手讨饶。“好,不算,不算。”夏侯霸放声大笑起来。。笑得是如此开心,甚至透出了隔音极好的马车,传到了应天门外,那些等候上朝的官员耳中。“老太师这是跟谁聊得这么欢”“看来今天心情不错啊”官员们不由窃窃私语起来,他们都在冠礼上见过,夏侯霸那张乌漆墨黑的脸。四位殿下虽然相隔片刻加冠,但大殿下终究是第一个正式成年的皇子。这是连夏侯阀都没法更改的事实了。所以,那一局显然是陛下赢了。所有人都知道,以老太师睚眦必报的性格,必不会善罢甘休的。是以他们方才都在议论纷纷,老太师下面该如何出招这时,夏侯阀的马车停下,老太师和老令君携手走了下来。这都来到百官面前,两人还勾肩搭背,有说有笑,一副亲密无间的模样。“哎呀,老太师和老令君和好了”文武百官一下子惊呆了。他们之前或多或少下调了对夏侯阀的评价,很大原因都是因为崔阀主动和夏侯阀保持了距离。朝中官员半数以上都隶属于尚书省,自然把老令君看的极重。自然要掂量下老令君为何会这样做了,是不是有什么不看好夏侯阀的理由现在,两人无疑重归于好,官员们自然疑心尽去。暗道:看来自己是想多了,老令君还是支持老太师的,只是之前价码没谈拢而已却不知,他们的老令君此刻是有苦说不出。方才一下车,夏侯霸便紧紧攥着崔晏的手不放开,都把他手背上捏出白印来了。崔晏又不能当面甩手,只能任由夏侯霸这么攥着自己,乖乖当他展示夏侯阀凝聚力的道具。唉,老东西哪能只让我占便宜不出力让他也占点便宜算了崔晏很快无奈的认命了,便也不再挣脱,还朝着行礼的官员们不断点头示意。。那厢间,卫康捅了捅陆信,人都涌到了夏侯霸和崔晏那边,这两位弱势阀主身边,显得格外冷清。“你老亲家被绑架了。”卫康小声道。“半推半就罢了。”陆信含笑答道。“还不是你家公子惹的祸要是乖乖娶了崔家小姐,哪还有这一出”卫康笑骂一声。“你当以老令君的脸皮,我儿子娶了她孙女,就不会来这一出了”陆信摇摇头,却是不信的。“确实。”卫康不由笑道:“那只老狐狸,什么都干得出来。”“看来,崔家已经彻底定下了方略,我们以后不用再抱幻想了。”陆信轻叹一声,他上次能和夏侯阀怼个平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百官以为,崔阀和陆阀已经结盟。现在老太师这手釜底抽薪一出,谁还看不出方向来“是啊,这下再想浑水摸鱼是不可能了。”卫康看看身边陆信,忽然生出些凄凉之感来。。果然,朝会一开始,夏侯阀一系的官员便倾巢出动,纷纷上书言说,四位皇子既已经加冠,应该按照祖制封王就藩了。这么多人起哄架秧子,初始帝也不能装聋作哑,只好看一眼夏侯霸道:“老太师意下如何”“启禀陛下,皇子加冠后,便该出宫开府,封王就藩,这是历朝历代的规制。”夏侯霸瞥一眼陆信,又将目光定格在初始帝身上道:“从前,因为种种原因,诸位殿下加冠迁延日久。我中书省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而在冠礼后,本衙马上拟定了四位殿下的封号,希望可以将浪费的时间补回来。”说完,他从袖中掏出奏本,也不先请陛下御览,便自顾自的当众念道:“拟封大皇子为蜀王;封二皇子为秦王,三皇子为雍王。四皇子为周王。不知陛下对老臣所拟意下如何”夏侯霸说话时,一双虎目半开半阖,像是盯着猎物一般看着初始帝,毫不掩饰咄咄逼人的架势。初始帝料到夏侯霸会有反击,但没想到反击来的这么快,这么猛,这么绝把大皇子封到蜀中去边缘化,却把三个外孙封在他的地盘上,他想搞什么这是要跟自己掀桌子不成皇甫彧气炸了肺,偏又发作不得。因为夏侯霸明显是在挑衅,他要是中了招,还不知有什么后手在等着自己呢。他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陆信。第五百九十三章 国本之争夏侯霸提议封大皇子为蜀王,二皇子为秦王,三皇子为雍王,四皇子为周王,自然是包藏祸心的。秦、雍、周三王封地都在关中,而关中乃是夏侯霸的封地,还有三十万抵御胡虏的安西军,如今也被夏侯阀牢牢掌控在手中。三位殿下到了关中,自然就成了夏侯霸的筹码,日后议立太子时,皇帝若不让老太师的外孙为储君,安西军是断不会答应的。长安乃大玄西京,与洛都近在咫尺,届时三位殿下在几十万安西军的簇拥下东出潼关,转眼就能振动山河,让大玄易色而大皇子却被封到了僻远的蜀中,非但自此远离了洛都政治中心,而且直接在关中的威胁之下。一旦天下有变,夏侯霸便可派遣一支轻骑,直接杀去益州,便能将这位不成器的大殿下擒于马下。老太师端得是好算计,但初始帝怎么可能答应呢他要是答应了,还不如直接把位子让给老太师来的省心呢。无奈之下,初始帝求助的看向了陆信。陆信只好出班沉声道:“陛下,臣有本奏。”“哦,陆卿家不妨说说看”初始帝忙道。“以臣所见,中书省的方案大大不妥。”陆信冷眼看着夏侯霸道:“老太师议题四王并封,然后一起就藩,那京里岂不没了皇子留守这是取乱之道”“一派胡言,陛下春秋正盛,陆尚书不要杞人忧天。”夏侯霸虽然已料到,陆信会用这法子来延缓皇子出京,但还是黑着脸道:“不把诸位殿下放出去历练一番,陛下如何能挑出贤能的太子人选”“老太师此言,更是取乱之道”陆信硬邦邦的反驳道:“自古都是立长不立贤,何况诸位殿下在京中同样可以历练的。”“我看你这个礼部尚书,也真是草包的可以。”谢洵同样早就被夏侯霸暗授机宜,如果对方将话题转移到国本上,就由他来出面主攻。于是,谢洵马上跳出来帮着老太师硬怼陆信道:“要立也是立嫡长子,不是庶长子这都搞不清楚,你还好意思大言不惭。”“真正搞不清楚的,怕是谢相公吧”都到了这种时候,卫康也顾不上什么避嫌了,自然要跳出来替自己的外孙争一争道:“我大玄只有嫡长子,哪有什么庶长子”“你瞎说八道,我大玄的皇后姓夏侯,”老太师要顾及体面,这些事情由夏侯家以外的人来说更合适。便见谢洵几乎要跳脚道。“大皇子的母亲却姓卫,他不是庶长子是什么”“胡说,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