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 分节阅读 234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23-06-19 19:55      字数:4780
  d“失礼了。”“无妨。”苏盈袖并不介怀,微笑道:“倒是我该向你说声抱歉,害得你和兄弟久别重逢,也没痛快喝一顿。”“呵呵,知道圣女喜欢清静。由着他们喝下去,今晚家里都别想消停。”崔盈之接过崔宁儿奉上的醒酒汤,仰头喝了下去,这才顾得上问道:“圣女在京这大半年,没遇到什么麻烦吧”“一切都好,只是一直劳烦你们担这么大风险,我有些于心不忍。”苏盈袖轻声说道,她这话倒是诚心实意的。“圣女这话就太见外了。”崔盈之闻言正色道:“我们夫妻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自愿的。能为道宗大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冒多大的风险都值得。”“是啊圣女,”崔夫人也不禁感慨道:“若此生能看到人道乐土的建立,多大的牺牲都值得。”“好,只要我们尽力而为,每天都会离目标更进一步的。”苏盈袖轻声说道。其实她对所谓人道乐土,反而不如这两人来的热衷。但也正是这份信仰,才让这两位世家儿女,依然背叛了自己的出身,成为太平道最忠诚的信徒。十多年前,风华正茂的崔盈之,乃是崔晏最中意的一个儿子。崔晏对他的悉心培养,要远超过今日的崔平之。崔晏寄厚望于崔盈之能在自己百年后,继续执掌崔阀,但一切,都因为十一年前的报恩寺之变,彻底改变了。事变前,崔晏十分矛盾,书香门第的操守告诉他,应该忠君爱国。但门阀家主的身份,又让他和乾明皇帝天然对立。一番挣扎之后,崔晏还是选择了加入平王一方,派出自己的长子崔定之,参与了对乾明皇帝的那场刺杀。这件事,在崔阀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饱读圣贤书的族人们,无法接受阀主对乾明皇帝的背叛,纷纷指责他卖主求荣。但崔晏对此并不太担心,当事成后,他当上了位高权重的尚书令,手握着大玄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命权时。族人们的非议声果然一下小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奉承的笑脸,巴望着阀主能给自家赏个一官半职但也有那些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始终不肯原谅崔晏,这其中就有他寄予厚望的崔盈之。崔盈之冷眼看着父亲背主求荣,族人们趋炎附势,对门阀中的蝇营狗苟感到失望透顶。在跟崔晏大吵一架后,他请求外放,远离这片让人作呕的是非之地。崔晏当时也在气头上,直接将他丢掉了江南去当个小小的县令。这正遂了崔盈之的意,他谢绝了叔伯兄长的苦苦挽留,第二天就带着妻女南下赴任去了。在江南为官时,他又目睹了朝廷对南方士绅百姓的残酷镇压,愈加心灰意懒。正苦闷迷茫间,他偶然接触到了太平道。深入了解后,崔盈之愈发感觉,太平道的教义宗旨并非外人所传的魔道,而是为天下人谋福利的大道。后来,夫妻两人便主动加入了太平道,成为孙元朗在门阀中重要的内应。。深夜宾客散尽,后宅中万籁俱寂,崔盈之夫妇和苏盈袖还在说着话。“今日与几个兄弟吃酒,听他们的口风说,这次受了陆信的恩惠,我父亲也不想把婚事无限期拖下去了。”崔盈之轻声禀报圣女道。“那臭小子拿我的钱买好崔阀,”苏盈袖有些气不打一处来道:“我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归根结底,她要的是和陆云纠缠不清,以免他脱离自己的掌控。但崔宁儿和陆云真正结合的话,却又不符合她的利益。毕竟崔盈之已经被边缘化,无法染指崔阀的权柄,两人就算成了婚,也改变不了什么。而且苏盈袖心底里,还有些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情绪,她就是不想陆云真的娶崔宁儿,哪怕那崔宁儿是自己,她都不愿意。“那可怎么办啊真要成了婚,麻烦可就大了。”崔夫人闻言也是头大如斗。“那有什么难办的”崔盈之却哂笑道:“赶明儿我再去跟老爷大吵一通,这婚事不就又撂下了”“好像是个法子”崔夫人点头道:“怎么说,你也是当爹的,不点这个头,婚事就成不了。”“不必了。”苏盈袖却缓缓起身,指了指北市方向笑道:“这消息放出去,怕是有人比咱们还着急。”“圣女说的是商大小姐”崔夫人闻弦歌而知雅意道。“不是她还有谁”苏盈袖颔首笑道:“那小妮子可是商赟一手交出来的,怎么可能就这么吃了哑巴亏她不是整天派人摸我的底吗不就是想着也摆我一道吗”“这倒是,不过她又不能拿那件事做文章,又如何能扳回这一局呢”崔夫人有些想不透道。“谁说她不能拿那件事做文章。”苏盈袖从袖中,摸出一张奏报递给崔夫人,那是太平道在商氏总行的眼线,对商大小姐的监视报告。“你可看出哪有不对劲的地方”“没什么啊”崔夫人看一遍,没看出什么端倪,便又递给崔盈之。后者倒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大冬天的,她怎么派人去岭南寻酸梅去了”“啊,不会是”崔夫人想到一种可能,惊得合不拢嘴。“这么巧吧”“算算日子,差不多就这么巧。”苏盈袖颓然重复一句道:“你说,怎么就会这么巧呢”第四百四十五章 名将归来兴洛仓大火的风波刚刚散去,洛都城百姓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定国公裴邱的七十大寿上。裴邱乃高祖皇帝的结义兄弟,在诸位开国公爵中战功第一,大玄有一半的江山,都是他带兵打下来的。在老一辈大玄百姓心中,他可是战神般的存在。如今裴邱虽然年老体衰,不复当年之勇,但裴阀的子弟门人中,依然名将辈出,为大玄戍守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元勋大寿,自然成了洛都城中,乃至整个大玄,这个腊月中的头等大事。一进腊月,在各地领兵的裴阀子弟,还有和裴阀关系密切的各阀晚辈,便陆陆续续回到洛都,准备参加腊月十五的裴阀寿宴。裴阀中,自然早就忙作一团。为了庆贺兄长这次大寿,副宗主裴郊命人将整个裴坊粉饰一新,路面都全都换了一水的玄武岩石条,沿街的房舍墙头,也全都换了新瓦,耗资以百万贯计。这还是街面上的开销,内里的花费,就更是不计其数了。为了举办寿宴,裴阀还专门拆掉了铁血堂后的十几处宅院,新修了一座占地百亩的养寿园。工程从前年就开始动工,紧赶慢赶终于在寿辰前完工了。这会儿裴郊和裴御寇带着一干裴阀头脑人物,来到铁血堂中,恭请老寿星移步养寿园看看,若有不妥之处,还可以赶工修改一下。裴邱却摆摆手,对裴郊道:“等等吧,刚才来报说,小弟已经进了洛都城,咱们等他一起去瞧瞧。”“也好。”裴郊神情微微一动,旋即展颜笑道:“那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众人便在铁血堂耐着性子等候起来。好在裴都雷厉风行,没让他们久等,盏茶功夫,便听到急促的马蹄声,在铁血堂外响起。“大玄第一名将回来了。”裴邱闻声笑着起身道:“咱们去迎一迎。”“好。”裴郊赶紧跟着起身,他身后的裴御寇却紧紧攥了下拳头。老阀主素来架子大的很,除非夏侯霸亲至,否则就是崔晏谢洵之流前来,也从来不会亲迎的。现在却巴巴跑出去迎接裴都,分明是要将他高高抬起的架势了。虽然对方镇北十载,功勋卓著,但裴御寇还是很嫉妒这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叔叔,不想他一回来就抢了自己父子的风头。。铁血堂外,一身戎装的裴都翻身下马,单膝跪在裴邱面前,高声道:“小弟裴都,祝兄长福寿无边了、龙马精神”“哈哈,好好。”裴邱一把拉起裴都,仔细的上下打量着,双手微微颤抖的攥着他的肩膀,有些哽咽道:“这些年为了本阀,你受苦了。”“应该的。”裴都又朝裴郊一抱拳,道了声二哥,然后便解下披风,径直丢给了裴御寇。裴御寇一愣,捧着披风扔也不是,收也不是,一张脸涨的通红。好在下一刻,裴都又给了他熊抱,亲热笑道:“御寇,十年没见,你还是老样子啊。”“小叔这话说的,我也是一把年纪了。”裴御寇这才强笑道:“都领了十几年的兵,怎么可能还是老样子”“那在我眼里,也还是当初的好侄儿。”裴都朗声大笑,拍了拍裴御寇的肩膀道:“乖侄儿,帮我把马牵到厩里,喂些上好的草料,这一路奔波,可把它累坏了。”裴御寇鼻子都要气歪了,他怎么说也是堂堂三品监门将军,怎么就在这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叔叔面前,成了马夫了呢而且还是在这铁血堂前,众目睽睽之下。看着裴御寇站在那里不肯动弹,裴郊瞪他一眼道:“你聋了没听到你小叔的话”父亲发了话,裴御寇没法子,只好垂头丧气的接过马缰,抱着裴都的披风,朝东面的马厩去了。“来来,咱们进去说话。”裴邱就像没看到这一幕似的,只顾着招呼裴都进去。。待到给祖宗上香之后,裴邱便拉着裴都移步北面,参观起那新建的养寿园来。裴郊作为建造者,自然为兄长幼弟充当起了向导,只见那养寿园有正门五间,皆涂以朱漆,上嵌金钉。周遭一色的水磨裙墙,下面是汉白玉的台阶,还雕琢着莲花、寿桃等各式花样。门口那对威风凛凛的大狮子,居然是用黄铜铸成,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就像是黄金打造的一般。还没进门,裴邱和裴都便被这门口的气势给震了一下。“这哪还是养寿园我看是王府还差不多。”裴邱不由苦笑道。“大玄的亲王能比得上兄长”裴郊却不以为意道:“只有这样的气派,才配得上兄长的身份。”“不错,这是兄长颐养天年的地方,怎么排场也不算过分。”裴都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咱们进去瞧瞧。”裴邱笑着挥下手,下人们赶忙大开中门,恭请老阀主入府。进去养寿园,便是一进进的厅堂廊院,每进之间都有带窗的游廊相连。“这下头都有地龙。”裴郊跺了跺脚下的水磨石,为两人介绍道:“提前三天生起火来,到时候这里头就跟春天一样,客人们吃酒时,绝对不会被冻着。”“好,不错。”裴邱走进比金殿稍小有限的正厅,见里头雕梁画栋、布置奢华。厅中已经摆好了长条几案、只是还没有搁上餐具。“这是寿宴的主厅,届时各位贵客在此就坐。”裴郊口中的贵客,起码是一品以上大员,各阀阀主、副宗主、大长老之类。那些二品的高官,各阀执事也捞不着再次就坐,只能去偏厅吃酒了。“这次共发出多少请帖”裴都问道。“一共发出了五千张,再加上不请自来的,宾客肯定超过万人。”裴郊笑道:“不过能进这个院子的统共两千人,其余的只能在别处吃酒了。”“那人也够多了。”裴都不由苦笑,他在苦寒的幽燕时间久了,乍一回到这铺张豪奢的门阀中,还有些不适应。“为了这次寿宴,一共准备了宴会厅三十间,还在后院为女眷设了二十间厅房。”裴郊却丝毫不觉有什么过分的地方,还献宝似的笑道:“说起后院,这养寿园的菁华,可都在那边。”“走,看看去。”裴邱微微颔首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图谋裴邱三人漫步在养寿园后院中,与前院那富丽堂皇的王公府邸不同,后院乃是个衔水环山,古树参天的大型园林。虽然此时隆冬,难以看到百花齐放、绿树如茵的景致,但徜徉在曲廊亭榭,富丽天然的园子里,依然是一种顶级的享受。不知不觉,随员都退下了,花园里只有裴邱、裴郊、裴都兄弟三人,一边沿着蜿蜒的石子路游览,一边轻声说着要紧的话。“回京前,我已经验过太平道手中的玉玺了。”裴都看着道旁盛开的红梅,用只有两个兄长能听见的声音说道。“是真的吗”裴郊急声问道,前番他去见苏盈袖,却连玉玺的样子都没见到。“应该是吧。”裴都有些不太确定道:“不过毕竟谁都是从书上看到的,我也不敢打这个包票。”“无妨,你也说了,谁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裴邱微微摇头,不以为意道:“只要我们一口咬定是真的,那就假不了。”“我也是这个意思。”裴都微微点头道:“所以我已经和他们谈好了条件,只要大哥点头,双方就正式结盟,通力合作。太平道将玉玺交给我们,并帮我们裴阀夺取天下。事成后,幽燕辽东归太平道所有,双方互不侵犯。”“他们倒是执着的很,铁了心非要幽燕不可。”裴邱哂笑一声,这跟当初圣女开出的条件,几乎没有差别。“你的意思,答应他们了”裴邱定定看着裴都。裴都点点头,沉声道:“不错,我们既然图谋天下,那在幽燕的二十万精兵势必要南下。到时候守备空虚,太平道肯定要趁势攻打镇北关。与其腹背受敌,备受掣肘,不如索性大大方方将幽燕之地让给他们。”裴邱和裴郊听得微微颔首,又听他继续说道:“而且太平道被窝在辽东太久,早就消磨了锐气,如果让他们把幽燕攻下来,自然会重现当年之勇,肯定要趁势挥兵南下给我们捣乱的。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