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 分节阅读 209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23-06-19 19:54      字数:4741
  d笑的又作势要弹她脑门,崔宁儿赶忙躲到崔夫人身后。“圣女是说,此中还有变数”崔夫人沉声问道。“这是自然,你公公这次给了夏侯霸一次难堪,一段时间内,还不得夹起尾巴做人”苏盈袖微笑道:“怎么可能着急上杆子,风风光光办婚事呢”“那倒是,估计老太师消气前,公公是不会有动作了。”崔夫人认同的点点头,又有些担心的问道:“那圣女的计划,会不会受到影响”“不,这正是我计划中的一环。”苏盈袖那双美目中,放射出强烈的自信。“这门婚事一来是我用来阻止那臭小子入赘夏侯阀。二来是给他脖子上下个套,既然是套索,那当然是远远的拉着绳子最好不过,贴到一起反而会很麻烦。”“圣女算无遗策,此番定然可以得偿所愿”崔夫人心悦诚服的赞叹道。“唉,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师父这一南下,还不知会出什么幺蛾子呢”苏盈袖苦恼的支颐噘嘴,眼中的光芒黯淡了不少。第三百九十章 出关当中原冬雪初降,两千里外的关外大地上,早已是银装素裹、滴水成冰了。辽东的黑土地、茂密的原始深林,乃至宽阔浩荡的辽河尽数覆盖上了厚厚的洁白雪被。茫茫雪原、千里天地一片万籁俱寂,仿佛时光在这里冻结了一般。然而,就在这生命禁区般的冰天雪地中,忽然一声声嘹亮的号子,打破了这仿佛亘古不变的寂静。那是一群群身穿着整张兽皮缝制的厚厚皮袄、头戴着遮耳的皮帽的汉子们,在热火朝天的号子声中,齐心协力将一株株参天大树砍倒。大树轰然倒地,溅起雪沫四飞。伐木者们一拥而上,奋力挥舞着手中的斧锯,将其分解成一段一段,运送到森林外那一个个简陋的烧炭窑旁。那里,有老人妇孺将木材接力投入窑中,然后将烧好的木炭装进竹篓,肩抗手抬到数里外的辽河边,最后用雪橇顺着冰封的河面运到太平城,供城中几十万教众御寒所用。太平城中的教众们也一样不能闲着,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分配了繁重的劳动。在这中原人无法想象的恶劣的环境中,所有人都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勉强生存下去。而太平道和它的几十万教众,就在这种绝地中,硬生生在这里生根发芽一百年,顽强的繁衍了数代人“太苦了,实在太苦了”站在太平城中央,那座如宫殿般宏大,却处处透着粗粝简陋的黑色道观中,俯瞰蚁群般忙忙碌碌的教众,暂摄教务的左护法澹台北斗,发出悲凉的感叹。“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却一天只能吃一餐,他们已经多久不知肉味了”站在一旁的右护法公冶天府闻言,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是啊,其它季节还好说,教众们分散在各地渔猎种田,总算可以度日。一到了这个季节,几十万教徒全都聚拢回城内,这么漫长的凛冬,能不饿死人就已经是奇迹了这还多亏了教主英明,和高丽联姻,与裴阀讲和,不然此刻又要上演往年那样的饿殍满地了。”“那此地也不宜久留,咱们还是要早日南归,回幽燕去才有好日子过”左护法当年奉命驻守幽燕,结果被大玄偷袭,两个月不到,便丢掉了燕云十六州。若非孙元朗及时带兵杀回,护送教众逃回太平城,太平道的香火,可能就断在十七年前了。这已经成了左护法的心魔,这些年他一直念念不忘,就是杀回幽燕,报仇雪恨“这次道宗在洛都得了机缘,一掌击败徐玄机,大涨我太平道声威。”右护法与有荣焉道:“若是这回道宗闭关能顺利成功,问道先天的话,反攻幽燕易如反掌。”“但愿如此吧。”左护法露出恹恹的神情道:“可就连老恩师和张玄一都做不到的事,道宗这么短时间,能做到吗”“说不准,到了那一步,刹那悟道,也不是不可能的。”右护法笑着说道。两人正在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头戴紫金冠、身穿赭黄袍的龙儿快步过来,朝两位护法点点头,嘶声道:“二位护法,师尊要出关了。”“哦”两人忙打住话头,齐声问道:“成了吗”“不知道,刚听到草庐响钟,还没见师父的人。”龙儿摇摇头。“好,快去迎驾”两位护法振奋精神,赶忙跟着龙儿出了三清观,来到观后的一处湖泊旁。湖上烟雾缭绕,湖水微波荡漾,未曾结冰,盖因湖下有一热泉眼,常年有沸水涌出。湖边有一蜿蜒竹桥,一直通往湖心的小岛。小岛上,便是孙元朗闭关的草庐所在了。此刻小岛、草庐和大半竹桥都被烟雾笼罩其中,影影绰绰,看不真切。左右护法和龙儿便在湖畔桥头立定,目不转瞬看着如烟似雾的浓浓水汽中,一名身材高大的道长,缓缓踏步而出。三人忙一揖到底,异口同声道:“恭迎道宗出关”“平身吧。”那道长自然是太平道教主孙元朗,从洛都返回后他便闭关了整整一个月。此刻已是内伤痊愈,神完气足。他手持拂尘站在烟雾缭绕的桥头,抹布道袍无风自动,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恭喜道宗得道矣”右护法公冶天府同样是成名已久的大宗师,此刻却看不清孙元朗的境界高低,大有仙凡两别之感,不由大喜、惊呼起来。“唉,近道容易得道难”孙元朗却惋惜的摇了摇头,一甩拂尘,环绕诸人周遭的迷雾便倏然散去。“本座明明已经知道就在眼前,可偏偏怎么也迈不出这最后一步。”随着孙元朗的话语声,那被短暂驱散的白雾又悄无声息笼罩回来,再度遮掩住诸人周遭。左右护法闻言若有所思,一时都陷入沉默。倒是龙儿境界不够,不受孙元朗的感怀干扰,懵懂问道:“那师父到底是什么境界了”“什么境界不上不下半中央。”孙元朗缓缓走下桥来,身形再度真切起来。“美其名曰,算是半步先天吧。”“半步先天”龙儿一听大喜道:“那也远胜一般大宗师了,师父是不是可以战胜张玄一那厮了”“那得比过才知道。”孙元朗清矍的面容上,罕见流露出跃跃欲试之色,语气疏懒道:“估计那老王八多年前,就已经是半步先天了,但只要境界相同,本座怕他个球”“道宗,万万不要冲动啊”右护法这才从刹那失神中清醒过来,赶忙苦劝起来。“是啊,道宗,要以大业为重,不能因私废公啊”左护法也劝说起来,只是这话不太中听。“这是什么话”孙元朗缓步向三清殿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冷声道:“本座这次南下,根本不用上太室山,只要那东西一亮出来,必然会招来张玄一。这一战,在所难免”“是。”左护法赶忙缩缩头,歉声道:“是属下执念了。”“那东西做好了吗”孙元朗也不跟他一般见识,又沉声问道。“回道宗,已经做好了,就保管在三清殿里。”右护法赶忙禀报道。“走,瞧瞧去。”孙元朗来了兴致,脚步也加快了几分。第三百九十一章 讲法太平城,三清殿。孙元朗沐浴更衣,穿上洁白的鹤氅,头戴白羽道冠,整个人愈发仙气逼人,妙不可言。右护法双手将一个精致的檀木方匣奉上。孙元朗打开木匣,拿出里面一样方形玉器,仔细定睛端详起来。只见其方圆四寸,用蓝田白玉雕琢而成,上纽交五龙,以大篆雕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其中一角有缺,以黄金补之,那样子,居然跟他在洛水河畔毁掉的玉玺,别无二致“唔,完全一样,至少本座看不出区别来。”孙元朗赞许的点了点头。“本教有从东齐府库中得到的玉玺详细图绘,完全按照图绘仿制,就连道宗这样把玩过真品的人都看不出真假,那别人就更加无从分辨了。”右护法自信满满道。“不错,只要不碰到真玉玺,这玩意儿绝对不会穿帮。”孙元朗掂量着手中的赝品,却似乎不是很珍惜。“这,道宗不是说,真的已经被你毁掉了吗”左护法听出孙元朗话里有话,不由皱眉问道:“为何又出此言”“本座也是看到这玩意儿,才猛然醒悟到,既然我能仿造出来。那姓陆的小子为什么不能”孙元朗眼中闪过一抹寒芒,冷声道:“他手里有真玉玺,依葫芦画瓢就是了”“还真有这种可能”左右护法和龙儿,齐齐倒吸了口冷气。他们本想说,那小子不会那么大胆吧可转念一想,那姓陆小子连玉玺都敢抢,这天下还有什么他不敢干的事儿“看来这次南下,就算拼着对上陆仙,也得再抓住那小子盘问个明白了。”孙元朗将玉玺丢回匣中,沉声问道:“本座闭关这段时间,洛都城又有什么新动向”“回道宗,洛都城可是永远都不消停。”左护法忙将圣女传来的情报,言简意赅禀报给孙元朗。“哦,那姓陆的小子居然得了圣品看来皇甫彧是下定决心要跟夏侯霸开战了。”孙元朗对局势洞若观火。虽然初始帝还没干别的事情,但他从其这一小小的举动中,就察觉到了皇帝的决心。“真的要开战了吗”龙儿闻言神情一振,嘶声道:“师父,这次可一定要带我去”“还不是时候。”孙元朗却断然摇头道:“这次我南下,是拿玉玺和各阀勾兑,将洛都搅个天翻地覆。把戏台子搭好,你这正主才能粉墨登场。”“是”龙儿只得心有不甘的低下头。“道宗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左护法沉声问道。“事不宜迟,本座明天就走。”孙元朗淡淡道。“这么着急”左护法不由吃了一惊。“此番回来闭关,已经耽误了太长时间,必须要抓紧了。”孙元朗长长一叹,他狡猾如狐,焉能不知自己打了徐玄机,伤了天师道的颜面,肯定会把张玄一给招来,所以才会第一时间就回来闭关。在孙元朗看来,张玄一再嚣张,也不敢来这太平城放肆。但现在他也是半步先天,自觉不怕张玄一了,自然要迫不及待重新南下了。“那请道宗在离开前,务必要开一次法坛。”右护法忙建议道:“让教众瞻仰下道宗的仙姿,提振下大家的士气,好熬过这寒冬。”“是啊。”见右护法开了口,左护法也只好附和道:“教众们太苦了,需要道宗给他们鼓鼓劲儿。”“这是应该的。”孙元朗点点头,允了。。当天晚上,忙碌一天的教众们聚集在城中各处道馆作晚课时,便听到道长们宣布,明日未时,道宗要开坛讲道的天大好消息。教众们的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就连满身的饥寒劳累,似乎也一下子不翼而飞。所有人夜里都激动的睡不着觉,天不亮便纷纷起床,找出最体面的道袍穿戴整齐,便迫不及待的出门,赶到三清观大门外排队,想尽量能排的靠前些。这样才有可能进去三清观,不然晚了就只能在观外聆听玉音了。虽然道宗法力无边,可以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可瞻仰不到道宗的仙容,损失就实在太大了。距离卯时还有足足两刻钟,三清观外便聚集了足足三十万人。乌压压、黑黢黢的三十万人在观外排队,呼出的白气连在一起,现场就像起了雾一般。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三十万人居然没有一个随便说话的,就连咳嗽声都尽量压得极低。直到卯时钟响,三清观大门吱呀呀缓缓敞开,才打破了这一鸦雀无声的场面。但教众们依然肃穆安定,按照排队的顺序依次鱼贯进观。小半个时辰后,三清殿前偌大的广场上,已是水泄不通,挤满了足足十万教众。其余人等看到观门前竖起蓝旗,便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然后哗啦啦席地而坐。没有拥挤、更没有踩踏卯时三刻,随着一声磬响,道士们奏响了悠扬的道乐,教徒们便齐声念诵太平经首卷来。天地开辟,淳风稍远,皇平气隐,灾厉横流。上皇之后,三五以来,兵疫水火,更互竞兴,皆由亿兆,心邪形伪,破坏五德,争任六情,肆凶逞暴,更相侵凌,尊卑长少,贵贱乱离,致二仪失序,七曜违经,三才变异随着教徒们万众一声的诵念,三清殿前那肃穆悲凉的气氛越来越浓郁。这时,三十六名身穿杏黄袍的道士,擎着各色灵幡宝幡。又有七十二名身穿紫色道袍的道士,捧着云篆灵符,各式法器。缓缓走出三清殿,在殿外扎起的高台下整齐列队。那三丈高台上,安放着洞案供桌,分列着镇信香花,供桌前有一蒲团,蒲团后有珠玉罗伞,这便是太平道宗开坛讲道的法座了。待到诵经声停,一声钟响,将教众们唤回心神,所有人齐刷刷抬头望去,便见道宗孙元朗,已经身穿鹤氅,头戴玉冠,手持拂尘,端坐在高台蒲团之上了。“拜见道宗”所有人齐刷刷下拜,万众一声。孙元朗微微抬手,教众们便肃容端坐,静听道宗讲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王对王孙元朗讲的自然是太平经,今天所授的乃戊卷一部。他清亮悠扬的声音,在殿前,在观中,在观外回荡着,不分远近,每个教徒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天地自有神宝,悉自有神有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