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作者:露雪霜      更新:2023-06-19 16:37      字数:5326
  小郑樨不记得小时候的苦日子了,毕竟那时候还小又经常生病,上学之后她那遗传自杜红英和郑先勇的聪明脑子很快适应了学校的学习,满心满眼都是新奇的知识,更加不会去惦记那些人。小郑樨学习成绩很好,她不仅次次考满分还以全镇第一的分数考进了市初中,不过她在市里还排不到前二十名,毕竟镇里的师资条件确实比不上市里。小郑樨本该在镇里念初中的,可是她的成绩排名可以直接入读市一中初中部,这就遭人眼红了。自己的宝贝闺女脑袋瓜灵活是个读书的料,郑先勇和杜红英一合计干脆接着搬吧。先是乡镇,后来为了郑樨上初中,他们又跟着搬到了市里,孟母三迁也不过如此了。市里的房子不好找,然而郑先勇肯吃苦够能干,这才有了一个可以做点小生意的门面小房子,在粮票逐渐被取消的市里隐约抓到了点先机。郑樨学习很争气,初中毕业又以全市前几的名次直升到了市一中高中部。本该值得全郑氏宗族高兴的大喜事,因为老郑家的变得有些讳莫如深,老郑家的甚至全然当没发生过。反倒是她亲闺女郑金花的小儿子王沛峰考进市一中高中部末班车,老郑家的直接奖了他100块钱,要知道在那个年代100块对一个学生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杜红英心底清明得很,这100块估计还是郑先勇孝敬她存起来没花的私房钱。不给亲生孙女给外孙,还不是指望着王沛峰扬眉吐气给她老太婆撑腰压郑樨一头。让王沛峰过来借宿走读这件事的背后指不定还有老郑家的手笔。杜红英对郑先勇的外甥没什么成见,还在镇上的时候郑樨还辅导过表弟王沛峰的功课。看人倒是个好的,只是摊上了一个搞屎棍一样的妈和外婆,被拿来当枪使也是避不可免,有这样的家教环境不怪亲戚不爱来往渐渐远着了。那天晚上说重话也是出于无奈,因为郑金花就不是一个能听得到人话的,别人的客气婉转在她耳朵里就变成了理所当然,有便宜不占那是吃了大亏。闺女都多少年没夜惊了,好不容易养活到17岁,郑金花一来就把闺女气病了,这让杜红英更加恨那个老郑家的。“妈!蛋要煎糊了!”郑樨就在杜红英旁边的水龙头刷牙,看到她妈不知道在想什么居然还没给鸡蛋翻面赶紧提醒她。“哦哦!”杜红英赶紧地把鸡蛋翻面,结果还是有些地方被煎焦了。默默地又从橱柜里摸出一个鸡蛋,杜红英第二次煎就把它煎得很漂亮了。平时她就一天只煎一个鸡蛋,其实吃水煮蛋是最健康的,只是闺女说蛋黄太噎老不爱吃,这才改成香喷喷的酱油煎蛋。漂亮的荷包蛋夹给郑樨吃,煎焦的那个就到了郑先勇的碗里。不爱吃煎蛋的郑先勇先是一愣,然后用筷子把焦掉的部分夹断自己吃掉,另外一半还好好的就又夹给杜红英了。郑樨快速地吃完早餐不妨碍爸妈恩爱,作为全家最小的那个已经嫌弃过一次水煮蛋了自然不能再一次挑战老妈的权威,乖乖吃掉煎蛋之后就又拿起书自己看了起来。为了重拾高考,郑樨比上上辈子高考的时候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许灵魂经过几次淬炼的关系,郑樨现在即便是做不到过目不忘,看多两次也能记住十成十了。专注学习之下,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对高三学生来说时间真的很不够用,而郑樨就更加不够。内忧外患逼得郑樨在梦里都在学习了,夜常嘴贫那片不停咆哮的黑雾居然还是全英的,她才不管黑雾听不听得懂。照常阖上眼皮睡着,再度睁开眼皮就看到布满整个天空的黑色丝线在飘舞。“妈呀!蜘蛛精啊!”郑樨在昏天暗地的梦境里看到漫天的黑丝,第一反应就是那黑雾成精了,而且还是超级巨大的蜘蛛精,行星级别的那种!看到那些黑丝朝她袭来,郑樨连连后退却不敌黑丝的速度,惊恐着被无尽黑丝串成刺猬之后郑樨发现那些黑丝根本碰不到她。“啧,吓我一跳,都忘记这里是虚幻的了。”钢针一样的黑丝确实比云朵一样的黑雾可怕多了,被吓着很正常。郑樨继续跌坐着,任由这些虚幻的黑丝穿透她。黑丝攻击郑樨无果便不做无用功往回缩,郑樨沿着回缩的黑丝看过去发现黑丝的尽头竟然是一个有行星那么大的黑色头颅,而那些黑丝不是什么蜘蛛精的丝而是头发。头发居然比她的还长……郑樨在梦境里的形象是红龙花精人形的模样,一头黑发都长到脚板底了,经常让她行动不便。不过师尊阑清子不让她剪头发,因为这些头发就是红龙花的根须,不想痛死就剪吧。头发就是精怪修为的外在表现这个道理郑樨懂,可是她一点儿都不喜欢被人看着头发嘿嘿嘿,那感觉好像看到城龙的鼻子就嘿嘿嘿一样,糟心。可是郑樨怕痛,拔过一根头发被痛得满地滚之后郑樨只能顶着满头根须到处走,招摇得让炼风山满门师兄弟们一看就知道这棵红龙花长得可好了,差不多可以吃了。更糟心。“spider-man is better…”这黑雾还是继续做蜘蛛侠吧,毕竟作为精怪来说人形要比怪形可怕多了,实力碾压蝼蚁的那种可怕。第008章 学校闲言碎语“儿子,听说1班那个什么希申请病休留级了?”高永飞一回到家就被他妈妈金美琴逮着追问郑樨的事。“郑樨不是病休留级,她申请在家自学了,明年还是要参加高考的。”高永飞总觉得他妈妈这么积极关心郑樨的病情肯定没什么好事,心中一个咯噔就又怕她搞出什么麻烦事来了。“怎么病休了?”金美琴直接把自学这两个字给忽略了。“听人说是疲劳过度导致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郑樨生病不得不回家休养在他妈妈嘴里说出来怎么就带着幸灾乐祸的意味儿。1班和2班就隔着一面墙,高永飞自然认识隔壁那个从乡镇考上来市一中的郑樨。因为1班里也有他的老同学,高永飞也就听说了郑樨突然晕倒的前因后果。“那可不行,儿子你千万别学她那样,得要劳逸结合知道吗?”金美琴一听不由得拍拍胸口后怕起来。这万一是她儿子在高考的时候疲劳过度晕倒,那可是一辈子都被毁掉的事情。“我就说理科班怎么还有女学生呢,原来都是靠死记硬背考上去的,实际上还是比男学生差远了。花几倍时间才考了那点分数,这对其他人来说不太公平吧。”金美琴觉得自己儿子的位置就是被她挤掉的。她儿子那么聪明,只是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这才被勤劳的庸才比下去了。金美琴嘴巴里说着要高永飞劳逸结合,实际上不也一样恨不得儿子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用于学习。那个郑什么樨估计是连睡觉都在背书,所以才考那么高分把位置给挤掉了,后来长期通宵身体熬不下去了这才暴露了出来。“妈……”被郑樨的学习成绩吊打了5年,高永飞只觉得脸被他妈妈打得啪啪响。郑樨那样的脑子还叫死记硬背?从初一开始数学成绩就没考赢过郑樨,高永飞也想自己死记硬背考出郑樨的成绩来。再说死记硬背那也是人家的本事,勤奋就不是天赋了吗?别人想勤奋出全级前十的名次来还勤奋不出来。“不行,下次月考你一定要考到前50去。既然都空出一个位置来了,就不能白白浪费1班的位置。”金美琴才说完,双手一合就打算去跟高永飞的班主任说去。“郑樨养好病还会回来上课的。”高永飞只觉得心好累,他妈妈是当11至60名是死的吗?就算卢晓光那个偏科王尖子班小尾巴,他还次次数学物理满分呢。“你这叫安于现状,一点点成绩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井底之蛙不知道外界世界多么大多么残酷,该努力的时候就要努力竞争,别跟你爸一个样不思进取。”金美琴噼里啪啦就开始教训儿子了,连高永飞的爸爸也躺枪。“……”那关郑樨什么事啊,就算郑樨不回来上课,那前十的位置又不是给他空出来的。全级排名基本上已经反映了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功底,努力是可以往前跑,可别的尖子生们也在更加努力。市一中的残酷全省都知道了,从初中开始就排名厮杀,能从初一就一直常驻1班2班位置的人基本就是全国重点大学的预备役了,就这样了在大学还没扩招的年代淘汰率都高达75%。而且在1班2班不代表着就真的能考上重点大学,还得在独木桥上跟全国其他省份的尖子生厮杀。高永飞没有好高骛远但也没有妄自菲薄,他虽然偶尔排名成绩可以挤到1班去,但他还是喜欢跟他一起同班好几年的那些2班同学。再说了,1班和2班的任教老师都是同一批,真到了345班去那才是被踢出重点班。整个高三最苦逼的是夹在中间的3班,每次月考都是3班同学被血淋淋切割的时候,成绩好的可以申请调到2班去,成绩差的就要被45班的给挤下来。文科班6-10班也一样。都是重点班,他在2班又没什么不好的,一起踢球的老同学也都在2班里,非得要挤在1班里人生地不熟的有意思吗?可是他妈妈根本不听,就要争1班的面子,好跟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吹嘘。这一次更是抓住了月考排名的由头,逼着高永飞必须要考进前50,然后她拿着成绩去找班主任要个说法。高永飞感觉自己还没开始月考就要面临高考的压力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此时正在跟她妈妈杜红英交流做小商贩生意的经验。郑樨在家自学并不是废人一样什么事都不干。她爸爸每天都在铁路上工作,有时候忙起来的时候可能两三天也不着家。妈妈倒是天天在家忙活家门口的小菜档,郑樨便会在妈妈需要走开的时候帮她看档口。家里的小菜档基本上什么零碎的都卖,酱油食盐榨菜之类的都有,不算多忙多赚钱,所以郑樨还可以一边看档一边看书。如果被高永飞的妈妈金美琴知道了,只怕她会更加幸灾乐祸尖子生的陨落。按照金美琴的说法那就是泥腿子就是泥腿子,往城里爬最多也就当当小贩罢了。“不过活鸡容易生瘟,妈妈捉鸡的时候要多留心点,别抓了病鸡了。”郑樨小大人一样嘱咐杜红英,尽管她已经几百岁了,这并不妨碍她挨着妈妈撒娇。“我闺女懂得比我还多了。”杜红英欣慰郑樨懂事的同时又遗憾家里只有她一个太孤单了,大人出去的时候家里连说话声都没了,不像别人家天天哭喊打架鸡飞狗跳热闹得很。郑樨因为家庭比较特殊,因为各种主观客观历史原因,他们家就只有郑樨一个孩子。在全国计划生育还没彻底贯彻以及人们还停留在多子多孙是福观念的年代,这其实是比较罕见的。也就再过多几年,学校里的小学初中部才比较多独生子女。因为就只有郑樨这么一个女儿,郑樨爸妈又经常忙于生计不得不天天耳提面命教她要机灵警醒不能随便信人糊弄,把小郑樨教得比大人还精乖,就怕小郑樨傻乎乎被人骗走卖了又或者出点什么意外,自然而然就把郑樨培养出了独立自主的警惕个性。郑先勇和杜红英这一对夫妻感觉不是养了一个小公主而是养了一个小大人,大人世界那一套一套的交际手段在于小郑樨眼里无所不遁其形。小大人自然是能够跟爸妈一起商量家里大事小事的,这不郑樨都能给妈妈出主意了,帮她商量着这预订老母鸡的生意要怎么做好做大。之前郑樨类似21世纪网络发达时代常见的团购建议刺激了杜红英的灵感,她觉得做街坊的团购生意也不错,便问问郑樨的意见看看怎么操作比较合适。杜红英对自己女儿那是相当自豪的,认为闺女青出于蓝胜于蓝,脑袋瓜子比他们俩夫妻都灵活。所以杜红英没有把郑樨当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看待,家里什么事都会拿出来商量。新瓶装旧酒的郑樨见杜红英真有兴趣做团购生意,她便根据杜红英后来做生意的经验给自己年轻的妈妈一些提前建议。其实真正拥有敏锐嗅觉擅长做生意的人是杜红英,郑樨好歹是活了几百年的人自然是见识过不少,可杜红英在这经济快速飞起之前的年代还能自己摸索出做生意的先机,这本身就是她会钻营生活的本事。“老实说街坊阿姨们有性格爽利的也有斤斤计较的,买块姜都要挑上老半天,所以帮忙买农产品不适合做那些利润低的,搞不好一折腾下来不仅没赚还把时间亏进去了。”也不能做那种损耗率高的,还有无法区分高档低档一看就是烂大街的,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砸在自己手里。要做就做别人求着要的而且路子不太容易被人复制的产品,就算有聪明人看出了杜红英发财的诀窍,想要抄袭杜红英的路子抢生意也得费些功夫。比如之前那个林姨想横刀夺爱的老母鸡,做几个高端客户的专门服务帮她们团购一次,省时省力还赚钱。当然现在还不叫团购,杜红英就打算帮交好的街坊邻里一个忙赚个辛苦费罢了。用来滋补身体的真正乡下老母鸡在城里卖什么价街坊邻里都知道,杜红英与她们方便还要砍价那就没什么良心了。都是街坊邻里,做的都是熟客的生意,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坏了名声,这还要不要在闲言碎语中过活下去了。杜红英听完郑樨的分析建议之后顿时醍醐灌顶了,她本身脑子就很灵活又会钻营生计,跃跃欲试地开始收集街坊们的订购意向。而且杜红英很精,在别人问起郑樨怎么在家自习的时候她状似无意中透露了自己在乡下收老母鸡给郑樨补身体,这就引起她们注意了。别人拜托她帮忙带一两只,她对谁都说只是帮忙带一只,收点车费辛苦钱。而那些团购名单里的客户彼此却不知道的,以为杜红英真的只是顺带帮忙而已,偶尔闲聊谈起时也没意识到杜红英是在专门做这个至尊vip专项服务生意。杜红英闷声做团购做到当有人终于嗅到苗头想抢杜红英人脉的时候,杜红英都已经隐约成为那一片区的诚信代言人了,找谁都没有找杜红英来得安心。还通过朋友的朋友口碑相传辐射出去形成更为广泛的隐形人脉资源,就算后来有人拿次货充当好货来降价抢杜红英生意,也对杜红英没造成多大影响,毕竟她口碑已经做上去了。更何况街坊邻里也不傻,一时间可能被蒙蔽了,时间长了也对比出质量的差异,这自然是又回头找杜红英,因为找杜红英靠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