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作者:一碗姜汤      更新:2023-06-19 16:02      字数:1811
  去年粮仓充盈,家家户户都还有余粮,但一旦今年断了收成,青黄不接,那就不好说了。张二娘惦记娘家,催着大山去了张家村,游说自家老娘往家里屯粮食。她又怕老娘把她的话当耳旁风,嘱咐大山亲自盯好了,临可在那边住上几天,也必要说服她娘家人。如果不是家里有个小的,她也就亲自跑这一趟了,现在外面太热,孩子又小,出门也是受罪了。大山黄昏就回了家,说丈母娘得了劝,当天就催着两个舅子去镇里拉粮食,他还跟着去帮了一把。得了这样的消息,张二娘总算叹了口气,放下心里的大石头了。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家家户户都没了余粮,如果就自家仓里满实,那不是明摆着被当成案板上的肥肉吗?这道理海棠心里明白的很,这一日她又游说爹娘去远松家说说,让村里人趁着镇上的粮食还没涨价,赶紧都买些回来囤着。只要一个村的都饱着肚子,就算有外人来捣蛋,一村人也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大山不敢耽搁,当天就跟张二娘一起去了远松家,商量这事去了。第二日,村里几俩仅有的驴车,便都急冲冲往镇上跑去了。海棠看着黄土路上一溜儿车队,心里又忍不住担忧起来。这镇上粮油铺子的掌柜不是傻子,这么大手笔买粮食,他们也该警觉了。但只要能够买到,就算价钱高些也值当了。海棠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村里人这一趟能够顺顺利利出去,顺顺利利回来。这一日上午,张二娘和大山下了地,她和桩子都没有闲着,姐弟俩人带着阿福,在葡萄院里挖蓄水池。村里河沟的水眼看着少了,一些小沟渠更是早已经干透,这样的情况让人揪心,这时代还没有井水,如果河沟一旦干透,村里人就算有粮食,那也不能活命了。海棠没有打井的技术,如何能够蓄水,她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如今也只能用土办法,往自家院子里挖个深深的蓄水池,等到哪一天这河沟真干涸了,她家不至于马上断了退路。吃了早饭,姐弟两人便在后院忙活开了。海棠希望自己瞎操心,只是白忙乎这一场,希望这断水日永远都不要来。她心里清楚,如果那一天这备用的蓄水池真派上用场了,那家里人也定然撑不了多久。但不挖,还能怎样呢总不能坐以待毙,眼睁睁的渴死!带着满腹心思,海棠和桩子都挖的很快。得亏了自己站桩,现在干这样的重体力活,脸不红气不喘,轻轻松松干到底。桩子开始还能勉强跟上海棠的节奏,等到越挖越深,他的速度便越来越慢了。到底还是只有十二岁,站桩日子不长,哪能跟她比。挖了小半个时辰,桩子只剩下喘气的份儿,汗水湿透了衣裳,头脸上也全是热汗了,海棠催促他赶紧到树荫下歇着。小阿福很乖顺,这些日子,村里人的担忧焦虑似乎也影响到了他,这时候海棠一个人忙活,他就跟桩子乖乖坐在树荫下,不声不响玩大山给他编的小竹马。这挖蓄水池的事,海棠也让大山通知了全村人。她事事想到村里人,倒不是自己有多博爱,还是担心全村没水,光她家这一个蓄水池,到时候便是想护都护不住。太阳一点一点爬高,这一年的气候诡异的很,明明只是刚刚进入五月,这日头却跟七月骄阳有得一拼,晒得人头晕眼热。海棠又坚持挖了半个时辰,热的实在受不了,喝了一碗水之后,还是热汗淋漓,再这样下去便有中暑的迹象了。海棠后怕,赶紧爬出大坑,在树荫下歇着。第171章:旱情(一)前院传来打闹嬉戏的声音,小阿福清脆的咯咯大笑声格外明亮。海棠莞尔。身上的热汗慢慢褪去,人也清爽许多,缓了过来后,却还不能歇着,海棠又拿起竹篮上了前院。堂屋门外,阿福呼啦呼啦把木盆里的水往桃树下拍打,笑的跟朵花一样,玩的忘乎所以。“阿福,过来姐姐这里,衣裳湿了,娘回来要打小屁股了。”海棠赶紧喊了一声。“阿福帮大哥哥干活儿,小树口渴了,要喝水”小家伙抬头看了海棠一眼,嘟哝一句,手却没停下。他拍一巴掌水,水花四溅,泼洒到他嫩生生的小脸上,他便乐得哈哈大笑一声,再接着拍水。旁边菜地里,桩子正站在田垄处给青菜浇水。这可不,有样学样了,海棠摇摇头,这野孩子。她去东屋找了件干净衣裳,赶紧把玩的正高兴的阿福抱开。小孩儿哪有听话的,被海棠这一阻拦,阿福生气了,嘟着嘴嚷嚷,使劲儿倔着,手脚乱动,就要往外头去。“再不听话,娘回来把屁股打开花”海棠吓唬他。阿福最亲张二娘,却也最怕张二娘,往日只要一说娘生气,他便不敢动弹了。今日也这般,终于老实了。只是那小嘴瘪着,眼睛里含着一泡泪,嚷嚷道:“姐姐坏,姐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