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英雄血 分节阅读 96
作者:步枪打蚊子      更新:2023-06-19 14:13      字数:4474
  d退的时候,多布些诡雷,让那些小鬼子慢慢找吧”先前被突然炮击,留守营地的日军联队长,虽然及时派遣一个中队,前往炮兵阵地查看情况。结果这个中队去了许久,却依旧没派人回来汇报情况。鉴于这种情况,日军联队长随即又增派了两个中队前往炮兵阵地。这样一来,营地中留守的部队数量已然不多,为确保营地安全,联队长也不敢再抽调兵力。可真正令联队长揪心的,还是跟前方的进攻部队失去了联系。原本一直正常联络的电台,似乎突然失去了联络。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前线指挥部出了状况。待在指挥部的步兵联队长,不时看着副官道:“还没收到前方的汇报吗”“没有前方阵地,似乎还在激战当中。”“炮兵阵地那边有消息吗”“还是没有”“嘎难道派出的三个步兵中队都出事了吗该死的,偷袭我们炮兵阵地的部队,究竟是怎么避开我们外围警戒的巡逻队,有消息吗”“没有”“格雅路什么都没有这怎么可能呢对了,先前军营外发生的短促枪声,究竟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有敌人潜伏在我们军营附近”面对前方阵地、炮兵阵地跟外围巡逻队,似乎都音讯全无,步兵联队长也有一种想抓狂的冲动。做为指挥官,不知道部队目前面临的处境,那滋味肯定不好受啊不得不说,胡彪派出擅长潜伏跟侦察的徐三刀,在后方军营外围点打援确实令步兵联队指挥系统瘫痪。无法准确及时传达作战指示,前方部队又如何应战呢直到抵达炮兵阵地的两个步兵中队,发现派出的传令兵迟迟未归,立刻意识到出事了。一番商议后,其中一个赶来增援的中队,随即返回查看情况。等回援的中队返回军营,步兵联队长也一脸不满道:“炮兵阵地,究竟发生了什么”“联队长阁下,你没看到伊腾少尉吗他应该比我更早回来的才对啊”“纳呢你们早前有派人回来吗”“是的前后应该派出三批传令兵,因为等不到联队长阁下的指示,我们中队才返回。炮兵阵地已经被夺回,可我们的火炮被敌人破坏,已经无法使用了”直到此时,待在军营焦急等待消息的联队长,才知道先前军营外不时响起的短促枪声,应该是小股敌军在伏击他们的传令兵。只可惜,他知道的太晚了章节目录 第一四六章 盯上总统府看着安全返回的徐三刀等人,提前回到集结点的胡彪,也显得长松一口气。看着赵显递来的几封电报,胡彪当即下令回电,同时给等待消息的营部主力发布命令。得知教导总队主力,已经在炮击开始后不久,便从东南方向展开突围。对于桂率真的果断,胡彪意外之余也很欣慰。他知道,有些事情已经在发生着改变。当着刘国统跟刘全的面,胡彪把这封电报交给两人过目,也很直接的道:“虽然桂将军临走前,已经命令你们临时接受我的指挥。可这个命令,你们可以不遵守。好歹咱们也并肩作战过,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们,那就是进城之后,我不会率部离开,相反我会在城里跟小鬼子打巷战,直到城中百姓都安全逃离之后再走。有件事,早前我也跟你们总队长说过,那就是日军新上任的司令官,已经秘密下令进攻金陵的部队,进城之后秘密处决所有俘虏的战俘跟平民。他们试图用屠城的方式,来逼迫跟恐吓我们的政府投降,结束这场在他们看来会很漫长的侵略战争。留下,意味着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拿主意”听到胡彪说出的话,得知总队主力已经提前突围,刘国统跟刘全等军官,多少都觉得有些惶恐跟不安。那怕知道这是突发情况,可他们内心都有些酸楚。即使桂率真给胡彪发了电报,将这两支部队的指挥权,交由胡彪暂时指挥。可对警卫一连跟三旅五团余部的军官们而言,他们依旧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长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其实早前奉命坚守阵地时,我们已经做好与阵地共存亡的准备。现在能活着下山,也全赖长官营救,我坚决服从您的命令”虽然对胡彪不太了解,可刘国统很清楚,如果进城后立刻追赶突围的大部队,或许他们能够跟主力汇合。可欠胡彪的救命之恩,他们又如何偿还呢重要的是,胡彪已经告诉他们,接下来金陵城有可能发生的事。做为军人,出身教导总队的刘国统等人,也被灌输不少保家卫国的思想。此时离开,跟当逃兵有何区别让刘国统等人意外的是,听到他们说出的话,胡彪却很认真的道:“在这件事情上,我不希望勉强任何人。愿意留下的,必须是心甘情愿留下,而不是所谓的命令。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你们不能轻易替士兵做主,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生命。此次来金陵,我已经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我带来的部下也是如此。不知你们是否听过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必须做出慎重选择。对我而言,即便战死,我也死而无憾”从这番话里,刘国统等人感受到胡彪的诚意及同日军决一死战的意志。相应的,他们也第一次感受到,胡彪并非以指挥员身份跟他们下达命令,而是同他们商量。对军人而言,士为知己者死,有时往往就是这么简单。胡彪在乎他们的生死,他们往往都不惜以死相报。相比出城当逃兵,刘国统等人觉得,宁愿跟胡彪留尽最后一滴血。等刘国统跟刘全召集部下,传达胡彪的命令时。这些幸存下来的官兵,无一例外都选择留下。即便有人内心想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敢表达真实想法。从众心理跟效应,在这一刻展露无疑同样决定留在金陵的陈恭树等人,原本正准备撤往潜伏下来。结果收到胡彪发来的电报,陈恭树也一脸难以置信的道:“这家伙,疯了吗”城中此刻集结的部队,都拼了命想尽快逃离金陵。可胡彪发来的电报中,却告知他即将带领五团余部回城,并决定在城中跟小鬼子打巷战,替百姓转移争取时间。这种做法,虽然很值得钦佩,可在陈恭树看来完全是疯子的行为。只是感慨过后,陈恭树很快道:“立刻发动人手,把城中能找的医生还有药品,全部都给我找来”“处长,这个时候,那还找的到医生啊至于药品的话,城中几座医院估计能找到一些。”“那就立刻去找药品、物资还有武器弹药,所有能用的物资,都给我找来。既然胡中校他们想疯一次,那咱们也陪他们一起疯。就算死,也不枉今生了”发来的电报中,胡彪委托陈恭树想办法,搜集一些药品还有食物,其次就是储存在城中带不走的物资弹药。总之,一切对部队作战有用的物资,都可以全力收集起来。反正小鬼子即将接管金陵,那些物资留在城里,最终也会成为小鬼子的战利品。此番胡彪决定进城跟鬼子打巷战,物资越多越好。反正此刻的金陵城,已然满目疮痍了。几封电报发出,胡彪随即下令部队出发。为避免小鬼子尾随追击,胡彪依旧让警卫排负责殿后。当部队安全撤到城内,陈恭树已经提前带人等候多时。看着跟胡彪一起回城的部队,还有数量众多的伤兵员,陈恭树不用想都知道,这些部队经历了多么残酷的战斗。尽管一身疲惫,可战士脸上依旧一脸坚毅。“老陈,城里有什么空旷且易守难攻的地方吗”面对胡彪的询问,陈恭树很快道:“这样的地方很多如果要尽可能安置更多的部队,陆军学院那边也可以那地方,刘少校他们更熟悉”“行,那就去军校那边休整稍后,还麻烦老哥带我到城里四处逛逛,不熟悉地形的话,等小鬼子进城,咱们也会吃亏的”“好别的忙,我可能帮不上,这种事交给我,保证完成任务”得知部队临时撤往军校休整,早前就驻守在军校的刘国统等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在他们看来,金陵城都保不住,能死在军校里,或许也是最好的归宿。前往军校的路上,胡彪不断观察周围的地形。等看到路边标有国民政府的门楼,胡彪随即道:“这地方早前是做什么的”“老弟,这是总统府早前政府办公的地方,如今已经被封起来了”“好地方真要打巷战的话,这附近是个不错的战场。总统府,想来小鬼子进城后,肯定会直奔这里而来。以其留给小鬼子,还不如充当临时指挥部”一听这话,陈恭树一脸苦笑道:“老弟,别开玩笑,这地方咱们可不能去”“为啥不能去就因为是总统府吗如果总统在里面办公,那我肯定不敢进去。现在总统都不在,政府早就搬迁走,这么好的地方不用,留给小鬼子用吗”想到早前戴笠对胡彪性格的形容,陈恭树也不知如何反驳。在陈恭树等人看来,那怕老蒋已经撤离总统府。可这个地方,在他们心里依旧很神圣。可对胡彪而言,一想到这样的宏伟建筑,接下来有可能成为小鬼子的办公驻地,胡彪觉得还不如将其打个稀巴烂。况且,总统府的建筑质量过硬,更能扛住炮火轰炸。似乎看出陈恭树的担心,胡彪笑着道:“老哥,放心就算总统知道我们借此地打击小鬼子,他只会觉得欣慰。我们在此抵抗,何尝不是代表总统跟政府的抗战决心呢”在胡彪看来,即将沦陷日军之手的金陵,做为国民政府的首府所在地,很多建筑修建的都不错。这些建筑,将来也会成为伪政府跟日军的办公场所。以其将这么漂亮的建筑留给小鬼子跟汉奸用,胡彪更愿意将其利用起来。围绕总统府所在的街道,胡彪要将其修建成一个血肉磨坊,让进城的小鬼子付出惨重代价。吸引的小鬼子越多,意味着进城的小鬼子,暂时就没时间屠杀城中百姓。相应的,城中百姓便多一分逃生的希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总统府变成废墟,他也在所不惜当部队抵达陆军学院所在地,看着进入校区的宽敞道路,胡彪觉得这个地方,未来也有可能成为日军驻城部队的军营。对小鬼子而言,他们也很善长因地制宜的。修建一座军营跟直接占领一座军营,后者花费的成本更低。为了尽可能多的消耗日军资源,胡彪决定将一座变成废墟的金陵留给小鬼子,他会觉得更痛快。如果小鬼子想长期占领金陵,即便这座城市沦为废墟,后期他们也需要对其进行重建。这也意味着,他们从战争掠夺的财富,也需要将其用于重建工程。等将来小鬼子投降,这些重建的工程,小鬼子同样带不走,也只能留下偿还给国民政府。那时候,接收重建后的城市,或许对此刻离开的抗战将士而言,也会觉得更欣慰。随着胡彪下令就地休整,同时组织人手制作伙食。看着重新恢复生机的军营,再次重返驻地的刘国统等人,也觉得相比踏上逃亡之路,此刻回到军营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可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又究竟能持续多久呢章节目录 第一四七章 接管指挥权率部回城并进驻陆军学院,胡彪一行的举动,自然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此时此刻,依旧滞留城内的百姓跟部队,大多人心惶惶,生怕小鬼子随时杀进城内。这种恐慌情绪,很大程度缘于胡彪的情报。得知小鬼子为报复抗战部队坚决抵抗,给其造成的巨大伤亡跟损失,打算拿城中军民泄愤,至于战俘更是一个不留。此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城中百姓跟守城部队中流传开来。早前还心存犹豫的百姓,大多都开始收拾行李跟财物,打算趁夜出城逃往城外。得知教导总队突围成功,目前很多守城部队,也在迅速出城,这些决定离开的百姓,很快便跟着部队一起逃亡。百姓的加入,无疑令部队撤退变得更为缓慢。关于城中的情况,胡彪知道的并不多,趁着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胡彪找来陈恭树让其带着自己,围绕着总统府及军校周边的街道及建筑边走边看。看到有些房子里,依旧还有百姓居住,胡彪略显皱眉道:“这些百姓没通知吗”“通知了可有些百姓,根本不愿离开。在这些百姓看来,他们舍不得离开家园”听到陈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