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324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5      字数:4645
  d丹汗耳中。尽管这位苏丹汗有些不相信,但是这种事情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因此他还是做了许多准备,包括派人去通知帖木儿帝国,希望两国能够停止摩擦,联盟合作,联手对付汉华王国可能的“入侵”。可是现在的帖木儿帝国上下,对于德里苏丹没有什么好感,再加上他们觉得这是德里苏丹为了停战故意找的借口,因此,苏丹汗派去的人很快就被赶回了国内。恰巧这时候,一位袄教徒拼死逃回德里苏丹,冒死求见了德里苏丹汗,将汉华王国最近将攻打德里苏丹的消息再次告知了德里苏丹汗。这下,德里苏丹汗坐不住了。他一边加紧防范,一边准备出逃。至于赢,他根本没有相过,在他看来,防范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也好让他逃离王都,前往天方。或许那里的汗能够收留他。对于这些,德里苏丹国百姓并不知道。只是随着战事临近,不少人还是感觉到了紧张气氛。此刻,旧港,码头上,一排排商船开始不断停靠口岸,还是装物资,而后他们将进入马六甲海峡,前往天竺南部几个港口。在哪里已经设置了好几个物资集散存储点。这次出兵,自然不可能在战时,再从旧港运送物资过去。毕竟谁知道战事会如何发展,若是大军推进速度贼快,那么后勤必须跟上。这是汉华王国大军屡次获胜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毕竟谁让汉华王国严重依赖大量火器了。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一旦后勤出问题,那么这场仗就会出现麻烦第六百七十七章:孩子的教育。旧港。随着汉华王国水师舰队开拔,码头上,一些人正藏在阴暗处正暗暗嘀咕着。他们所说的话语皆都不是汉语,甚至不是当地语言,而是中亚一种土著语,这种语言十分古老,音调也极为怪异。如果翻译过来,那就是以下这番对话。“都记清楚了吗”“大祭司已经记清楚了只是咱们就算能够记下来,也无法”“闭嘴不用你操心的不要操心,此事,吾自有主张”“是”三日之后,马六甲海峡东面,一处海港,数百艏战舰正停靠在这里。很快,囤积在此的无数物资被装上了船,又是一日之后,迎着朝阳,舰队随即出发了。另一边,就当这时,此时的德里苏丹汗正密谋着逃离都城。可是他不可能明着逃离,否则不仅臣民们不会答应,即使他麾下的士卒也不会答应。因此,他只能找了个借口,带着一队亲卫带着自己的儿女到某个地方避暑,最后再想办法逃离。而对于这些,此时的德里苏丹臣民们自然不知。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此事就有一些消息传到了德里苏丹,说是汉华王国将要攻过来了。虽然这些都只是在商人圈子里传播,但对于德里苏丹的百姓而言,这就是大事,所以他们纷纷想办法逃离。而往往谣言比起现实更加可怕,这汉华王国还未曾打过来了,臣民们便开始逃离,不得不说,汉华王国的威名真可怕。而这还不是最为主要的,现在最为重要的是,随着德里苏丹国的臣民逃亡,士卒也人心惶惶,开始逃离。你说一个国家连士兵军队都没了士气,那还怎么打仗所以当李江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哭笑不得。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此时的李江,因为消息还没有传来,自然不知道。此刻的他正在书房当中,整理着书架上的一些文件。这些都是最近一段时间查看的文件,里面大多都是一些重要大事,如果是一些琐碎小事,一般是不会被送到他这里来的。否则,他根本忙不过来。“咚咚咚”“父亲父亲”就当这时,李江的儿子快速奔跑了过来。“扑通”然而因为奔跑太快的缘故,他顿时摔倒在了地上,这让他眼泪瞬间就出来了。“呜呜呜”“你这孩子就知道哭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这样轻易哭了你说你都好几岁的人了赶紧起来”李江一见这一幕,立马板着脸,呵斥道。作为现代人,溺爱是李江最为看不惯的,所以即使是他李江的儿子,他也一直严令约束,不得搞特殊化,而且与平常孩子一样,都是送到学堂去读书的,而且是隐藏了真实姓名,为的就是让他明白,他现在也只是一个小孩,不能顾忌自己的身份,更不能依仗自己的身份搞特殊化。李江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纨绔子弟,到那时,他宁愿不要这个儿子,也不会让他为所欲为的。“吾要娘亲吾要娘亲”“哥哥羞羞羞羞”这时,门外忽然踉踉跄跄走来一小女娃,那正是李江的女儿。此时的她手中拿着一根糖葫芦,走都走不稳,她对着李江的儿子,也就是她哥,嘟起嘴巴道。“哼臭香香坏香香”这时,李江的儿子看到自己妹妹说自己,也是一脸生气,不禁说道。看到这一幕,李江哭笑不得,都是自己的儿女,虽然平时李江对他们十分严厉,但是他心中却是极为心疼,这毕竟是他到这个世界仅存的几个念想了。“行了赶紧起来你看看你妹妹她都不哭你说你”“怎么了怎么了”就当李江继续说下去时,门外再次走进来一人,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娟。母亲来了李江的一对儿女立马扑向了自己目前怀中。看着自己儿子脸上的泪痕,张娟立马安慰了起来。看到这一幕,李江不禁微微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他明白自己就算说下去也没有用,毕竟有他们母亲护着,他根本管不了。事实上,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李江一直看得很重,除了让他们在学堂跟平常孩子一起学习,平时,李江总是会带着他们,告诉他们一些浅显的做人道理,尤其是自己的儿子,或许他将来可是要接他班的人,如果不好好培养,真不知道他将来会这样。这就好比,大明对太子的培养,是极为严厉的,不过,李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他希望他能够从学堂当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四书五经以及其他各方面。这天,李江趁着有空来到了专门供几岁孩子读书的蒙学,也就是蒙学学堂当中,这是一所很大的学堂,几乎周围的孩子都会被送到这里来。而且对于这里的孩子教育,也不知是四书五经,而是包括许多,有各种介绍天文地理的,也有介绍国外风俗的,还有各种机械农学的,总之,这里相比那些学院,其实也差不多了多少。不过,毕竟只是一些小孩子,所学的都是一些极为浅显的常识性问题,不会特别复杂,而且还多是以图画的形式。其次,军事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李江已经下达了明确的命令,凡是学堂,不管是小孩还是成年人,或是青年人,都必须接受军事教育,只不过程度不一样而已。当然,对于小孩的军事教育不是以体力为主,而是以爱国教育与军事常识,比如火铳等武器识图为主。还有一点,也是李江儿女以及其他小孩都必须要遵守的,那就是不得早退与迟到,这是李江规定的硬性标准,无论是何人,这等基本的条例,只要被违反了,就必须要受到惩罚,就算是李江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这样做,当然不是走形式,而是李江为了培养小孩子的思想观,让他们记住,做事要有规矩,不能任意妄为,就算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第六百七十八章:学说孩子的教育是整个汉华王国的未来,这是李江这位大统制说的,所以无论其他人如何反对,这项教育计划还是得到了通过,并且严格实施了,而事实上,效果还十分不错。相比枯燥的四书五经,孩子们更加喜欢那些课外知识,比如图画识图这类东西。当然,也有十分遗憾的,那便是女子没能进入学堂,只能在家中请夫子进行辅导。要说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现如今毕竟是古代社会,大家的思想还是跟不上李江这个现代人,所以对于女子进入学堂读书,这是十分忌讳的。也是,自宋以来,理学思想就开始发展,而且十分快速,这下,对于女子的歧视,更加大了,虽然不至于比清朝还难堪,但也是极为艰难的。至于进入学堂读书,那就更加不行了。许多学生包括大臣们全都反对,而且各家各户也都极为反对,而且李江也觉得如今女子的思想没有得到开放,所以即使女子本人,也是很少愿意出阁来学堂读书的。因此,这项命令,李江不得不等待合适的机会再下达礼教问题,其实是李江一直考虑很久的问题,而礼教的关键在于新儒学的发展。汉华王国发展到了如今,虽然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飞跃发展着,可是文化上却依旧是原地踏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儒家思想的束缚这种束缚禁锢着大家的思想,而且一直影响到了方方面面。李江倒不是不认同儒学,他觉得只要对发展有利的,都可以继承与发扬,要去掉糟粕,继承精华部分,这才是关键所在。就比如儒学思想,其理学有着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去除的,尤其是对于女子的歧视问题。除此之外,新儒学也是李江推崇的。至于什么是新儒学,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李江自己提出来的,而是徐海东等人一起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汉华王国虽然与大明有着同根同源,但毕竟国体不同,而且也是以商立国,本身儒学就偏离了大明的正统儒学,所以新儒学才是发展的关键。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观点,便是儒学要吸收其他学说的先进理念,与时俱进。对于这一点,李江是大为赞同的,其实,儒家思想一直是向前发展的,只不过在宋朝时期走了些弯路,而到了明朝中期,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可谓将这股弯路再次拉了回来,走回了正途,并且继承并且大大发扬了儒家学说。而且,新儒学心学还因此传到了其他各个番属国,尤其是倭国,更是对心学极为推崇。至于李江,他也认为心学是一个极为不错的学说,只不过李江觉得这还不够,他希望新儒学能够促进格物致知学,也就是科学的发展。各家学说在汉华王国一直是百花齐放状态,只不过因为汉华王国是以商立国,所以商学一直是最为显著的学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懂得一些经商的知识,除此之外,就是墨学、儒学等了。这样的情况,看似不起眼,但其实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他们觉得这样下去,汉华王国就会真的被商人所占领了。这其中就以儒学为代表的官员最为反感,所以他们就屡次找李江提出,要限制商人的发展。可李江明白,汉华王国之所以有今天,那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因为这些商人,没有商人的努力,汉华王国恐怕连本土都无法发展起来。而且李江更加明白,这些官员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担忧,其实也有担心商人一旦掌权,会威胁他们的地位,毕竟自汉朝以来,儒学就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官员大多都是出自于儒学,如果汉华王国的商人掌权,哪还有他们的地位所以,这些人压制商人,提出要取缔商人某些特权也就不奇怪了。可贺云却始终没有松开,他非常清楚,如今官员当中,儒学一直是主流,如果不给他们压力,不平衡他们,汉华王国将会走历代中原王朝的老路。为此,李江与一众官员经过了多次争论,可每一次李江都是不同意,这不,今日这会,他们又来了。只不过这次他们学乖了,因为他们并未立即提出要限制商人,而是举例说明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都跟商人有关。李江当然听得出他们这是要限制商人,所以便按照以往的态度直接否决了他们,说起了另外的议题,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时的他们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多次插话,说起此事。而且更是让李江无法回绝他们,因为他们说的非常巧妙,就如李江在说这些事,他们却扯上那些事,而那些事又与商人相关。如此一来,李江哪还不知道,如果今日不给大家明确的答复,这些人肯定不会罢休。但是李江绝对不会妥协的,这是原则问题,李江可不会为了堵住他们的嘴,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可是该如何劝住这些人了一时间,李江陷入了沉默当中。片刻之后,他扫视了一眼徐海东,忽然心头闪过一道灵光,顿时有了主意,不由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咳咳诸位既然大家都觉得限制商人对于新儒学发展有利不如听我一言我觉得可以不如大家选派一些新儒学弟子去经商如何”“呃”众人一听,瞬间愣住了,他们不明白李江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派儒家子弟去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