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314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4      字数:4746
  d是迫不得已从贼的咱们一起投降或许真有活路““对咱们反正”很快不少叛乱的将士纷纷附和道,这一刻,即使那些亲卫也没有选择了余地,只能跟着这些人一起准备投降了。于是,随着后续援军抵达,城墙之上的格纳斯就见,无数士卒开始放下了武器,而且有一人手持白旗,还带着一头颅走到了城墙之下,对着城墙之上喊道:“吾等投降还请诸位放吾等一条生路这是那主将首级”格纳斯看到这一幕,也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不是没有想过对方是想诈城,可是当他看到远处那打着汉华王国旗号援军旗帜的大军时,他心中顿时明白了,敢情是叛军内讧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让副将对着城下之人大喊道:“你让他们主动放下武器,而后蹲在原地别地”副将一听,也即刻回过神来,连忙对着城下之人喊了起来,很快那城下之人便放下首级返回去了,不久之后,格纳斯这才带着一众士卒出了城门,而另一边,一支大军已经接管了敌人的军营,将所有人全部俘虏了。看着眼前密密麻麻蹲着的人,格纳斯这才长长松了口气。看来这些叛军应该不是诈城,而是真如他心中暗自猜测的那般,是内部起了冲突,叛军将主将给杀了。接下来的时间内,格纳斯也提审了不少人,当他得知被俘虏之人真正的身份之后,他也倒吸了一口凉气。然而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却听见外面忽然来了一人,看到来人,他愣住了。“腾格尔斯怎么是你你不是”“大统制让吾来的他说将会调你回东阳城,说是有要紧事需要交给你去办”腾格尔斯随即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回答道。“大统制调吾回去怎么可能,吾才到此多久,怎么会这么快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情”格纳斯立即看向了腾格尔斯,询问了起来。“不错吾听说最近菲利普也要被调回东阳城了,据说让你前往金山府坐镇”“调他返回他不是是啦这是新军制,大统制考虑的真周详”忽然间,格纳斯明白了,他点了点头,倒是没有继续问下去。其实,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按照李江下令颁布的新军制度,参将以上的所有武官都需要时常调动,至于具体相隔时间,一般是一年或者两年调动一次,但是也有可能因为某些需要,李江会缩短时间,正如此时,就是按照正常的调动,菲利普将会被调回东阳城,具体安排,格纳斯猜测应该是接替腾格尔斯坐镇天竺大陆南部。一般来说,如格纳斯这等都督等重要军将,都会被李江安排到某些特殊的地方进行坐镇,比如天竺大陆这等刚刚占领的区域,还有比如金山府这等远隔大洋的地区,倒是原本的汉华王国传统领地,也就是东阳城周边,旧港周边,乃至是澳洲等地区,都不需要有都督以上的人去统领了,因为这样的地方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大将坐镇了。倒是那些不安定的偏远地区,或者新占领的地区,亦或是那些极为偏远,如奴尔干都司城这等离汉华王国本土相隔甚远之地,需要参将以上的人坐镇。第六百五十六章:又出奇招对于奴儿干都司城所发生的一切,此刻身在东阳城的李江却是不知,此时的他正忙着抽查国内秋收事宜。秋收乃民治根本,乃国之大事,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即使李江觉得秋收没什么问题,但还是象征性的举行了祭祀仪式,并且亲自下田进行了收割,而后还到各地进行视察,查看秋收的情况。这一圈下来,李江整个人早已晒得不成模样了,可是即使这般,李江也只能忍着,毕竟每年这个时候,他都需要这样做,谁让他是汉华王国的统治者了。好在,十多天之后,这场抽查工作总算是结束了,李江返回东阳城之后,即刻回到了大统制府内。可还没等他喘口气,奴儿干都司城的战报就来了。看完之后,李江并未惊讶,反倒觉得这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大明辽东位于苦寒之地,环境本就十分恶劣,而大明经历了对草原数次战争,其士卒早就没了昔日的报国之心,不少士卒都是抱着马放南山的心态,所以有些人有额外的想法,也实属正常现象,何况那些人毕竟是胡子,所以本性难移是很正常的。只是,这件事必须妥善处置好,虽然那些都是叛军,可毕竟出自大明边军,这要是大明那边询问起来,就不能直接给忽视了,所以李江想了想还是写了一份回信准备交给腾格尔斯。此前,他已经让腾格尔斯去接替在那的格纳斯了,这封信写给他理所应当。不过,他并不知道,就在他考虑这件事的时候,一支大军来到了奴儿干都司城外,而领头之人自称是辽东总兵府的参将,腾格尔斯与格纳斯交接之后,正忙着收拾残局了,这会听到有人来找他,还是大明辽东府的,他不禁一愣。想了想之后,对着传令兵道:“去你让明军在城外驻扎,放少部分人进来即可,万不可开城门让明军全部进入城内”“是都督”很快,传令兵便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这时候,徐参将,也就是辽东府派来追击叛军的主将也有些发懵,他此时已经得到了消息,那支叛军已经彻底消亡了。说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有些发懵,但转念一想,又不觉得意外了。毕竟他是知道汉华王国士卒强大的,再加上那些叛军本就是乌合之众,所以他也不认为这伙叛军能够坚持到他们到来。所以,在弄清了这一点之后,他只是与腾格尔斯匆匆交流了一番,将叛军头目的首级与少部分旗帜一起带了回去,至于那些被俘之人,他直接选择了无视,因为他知道,就算他开口,腾格尔斯也不会放他们离去,更不用说交给他带回大明辽东了。就这样,大明军队选择了返回,他们匆匆而来,却是扫兴而归,这次虽然他们“平定”了叛乱,可这个功劳却并不是他们获得的,尽管结果都一样,可是心中毕竟不好受。然而不好受归不好受,但是对于普通士卒而言,如果不需要打仗死人就可以立功,那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他们不需要担心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家了。南方的天气早就转凉了,而北方却是下着鹅毛大雪,尤其是辽东。当然,京师这等城池的经纬度到了如今这个秋意正浓的季节,倒也不曾小雪,可是此时朱祁镇却毫无心思来赏景,因为他此刻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地方可发泄。原来,就在刚刚,他收到了一份奏折,奏折时从内阁转来的,上面记录了不少各地布政使等高官违法犯罪的证据,这一看就不是瞎掰,而且上面还有御史台,按察使、刑部,大理寺等衙门的联合附议,很明显,这些都是查证之后才呈送给他的。而后,他又令东厂与锦衣卫秘密选取了其中一人进行调查,果然如这奏折上所叙述的那般,一切皆都属实。尽管这上面并没有写明某某高官惹上了人命官司,但是即使罪罚较轻的也需要降职处理了。可以说,从中完全可以看出,地方上的三司有不少人已经不堪其用了,必须得大肆清理其中的一些毒瘤,还官场之上清流。其实,朱祁镇对于大明的改革随着他对朝堂逐渐掌控已经在一步步实现了,之前他排挤那些文官出朝堂,而后又开恩科充实自己的力量,以达到进一步掌控朝堂目的,在这之后,他又修改科举制度,如今他觉得也是时候该清理地方上衙门当中的一些蛀虫了。所以,在拿到这份奏折之后,他当即召集了内阁一众成员,锦衣卫厂卫等各种心腹力量,进行了秘密商议,最终他在于谦的建议霞,先拿两广承宣布政司衙门所管辖的两广地区开刀。事实上,王骥作为布政使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而这份奏折,也有他的份,他觉得如今的江南官场实在太腐败了,必须加以惩治,否则国将不国了,大明也会随之衰落下去,因此,他这才私下给于谦写信,希望他能够再朝中强烈建议朱祁镇能够整治地方官场。而且,他为了表明决心,不惜建议先整治两广地区衙门的官场,即使他个人也不例外。可见,他是下了多大决心了朱祁镇亲政之后,这政务自然是越来越熟练,对于官场之上的事情,他也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他即刻下令,同意于谦的主张,现对两广官员进行考核与秘密调查并举的方式来一次彻底大排查。这次因为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所以地方官场之上并未有什么风声,该做的事情还是偷偷在座,尤其是江南的官场,因为江南极为繁荣,再加上海贸,这商税等各项赋税几乎让每一个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丝贪婪,所以不少官员都不怎么干净。当上面要派人来考核的事情传来之后,不少人都没有当回事,但还是有一部分敏感之人感觉到了不对劲。第六百五十七章:徐琰就当朱祁镇准备大肆整治地方官场腐败时,此时的李江也在琢磨着一件事。原来就在前天,李江收到了一份文书,文书内容十分简单没什么出奇的,就是驻守在东番的舰队弄了一次演习,而且规模很小,参加的仅有三艏汉华王国主力战舰以及四艏辅助舰船。不过这其中一个细节让李江觉得很有意思,在文书当中,舰队主官提到,这是不管是驻守舰队的一次例行演习,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定了下来,而且目的只是为了检验舰队作战时反应能力仅此而已。可就在他们演习过程当中,福建的大明水师几艏舰船多次跟踪窥视着演习舰队。尽管这中间并未发生冲突,而舰队主官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可李江总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劲。福建水师一直是大明最强大的水师之一,其战舰也得到了多次改装,如今是火炮时代,大明的战舰自然也不例外,各水师除了购买汉华王国火炮外,还自行建造了不少火炮安装在舰船之上,可以说除了汉华王国水师,也就大明水师最为强大了。最重要的是如今大明水师一共有着三千多艏各型舰船,而福建水师便有五百多艏,这么多舰船,如果比拼数量,驻守在东番岛的分支舰队肯定是无法相抗衡的。只是这福建水师真的会对水师舰队不利吗李江觉得这应该不可能,毕竟大明现在与汉华王国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糟糕,而且自兰芳社撤离所有明面上探子之后,李江就极少管过大明之事,这样一来,大明与汉华王国之间就不存在什么解不开矛盾了。何况,汉华王国水师是出了名的强大,这世界上几乎无国家可以匹敌,大明水师不会如此不明智的。思来想去,李江也都觉得大明水师不会这么不明智,但是为了以防意外,他还是让王海滨尽快安排,调派一支主力舰队前往东番。为此,他还下令,让人去福建不去找王骥,让他务必要看好两广地区的大明水师,不要再出现类似的误会了。否则一旦爆发了冲突,这可就不好处置了。福建水师驻港之中。作为福建水师总兵官的衙署之中,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正厅当中,他身着对襟齐腰甲,头戴凤翅盔,腰间挎着一柄雁翎刀,在他左右两侧,各坐着五位大将,这些可都是福建水师当中的将领,只属于这位,也就是现任水师总兵官徐琰管辖。“大人怎么办咱们还要不要继续下去”其中坐在左边的一名身穿铁甲的大将小声提议道。“这个自然,计划了这么久,怎能轻言放弃”坐在主位上,总兵官徐琰道。作为徐达后人,虽然他只是旁支,但因为身份摆在那,因此在军中还是混的风生水起的。只不过,他还想更进一步,调到应天府去,最重要的是他想立功封爵。可如今,海外一直都是汉华王国水师为大,二大明周边值得动用水师的势力一个都没有。哦不应该说有一个,那就是汉华王国。可是汉华王国如今是大明盟友,水师即使强大无比,他也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没有仗打,自然就不能立功,不能立功,他就升不了官,不能封爵,如此这怎能让他甘心。所以,他才会这般费心费力制定这个计划,他准备故意挑起战端,这样一来,他便可获得战功的机会了。只是,他认为那汉华王国毕竟与大明结盟,如果事情做的太过明显,他不但得不到领兵出征的机会,甚至还会因此而获罪,因而,这项计划只有在座的一些心腹清楚。而且这些心腹都是跟他一样,同类人,他们都不希望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他们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所以这才暂时和徐琰达成了协定。可他们也明白,这事风险太大了,稍有不慎,这可时掉脑袋的事情。万一被发现了,那可就糟了也是,这种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虽然现在大家同坐一条船,可谁知道啥时候会有人后悔进行告密,到时候大家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这时候停止计划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这已经上了贼船了,如何能够轻易撤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