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305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4      字数:4707
  d但是尽管他们这样说,但没人是傻瓜,如今正值枪口上,他们也不敢学崔明起那般,擅自离开京师。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倒也没什么,李江觉得或许那件事就不会再发生,可是就当这时,也不知道那些大臣是这样想的,他们居然跑到宫门外跪着祈求朱祁镇收回成命,绕过崔明起一家子。这十多位官员官职可都不低,最低的都是五品官员,而最高的乃是从三品,如此多的重臣去求情,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朱祁镇得知消息后,怒不可及。他亲自下令,将这些跪求在宫门外的大臣们全都打入天牢,不得任何人探监,并且再次下达圣旨,若是谁再向他求情,那就与那些大臣一样,统统打入死牢。这下,君臣之间仅有的一点信任彻底崩塌了。而内阁当中,于谦在得知此事之后,也是唉声叹息,对于朱祁镇与朝臣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他已经没办法去撮合了,只能眼不见心不烦,做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对于朝堂之上的变故,各地的官吏在得知消息之后,态度不一,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观望,毕竟朝堂之上大臣如何,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并未有多大反应,但是有一些与朝堂之上大臣有着密切联系的官员,这些人在得知消息之后,心情十分复杂,有些人选择了硬抗到底,他们上书当今陛下,祈求朱祁镇能够宽大处理,这些人太自作聪明了,他们以为朱祁镇会顾忌这么多大臣,但是谁料想,朱祁镇直接将这些上书的大臣一撸到底,贬为了吏员,虽然没有成为平民,但跟平民已经没什么两样了。“混帐混帐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朕的苦心了他们都是地方官,是各地管理百姓的父母官,他们应该关注的是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关注的是当地发展,而不是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皇宫之中,朱祁镇为此大发雷霆,虽然对于朝堂的大臣边缘化了,但是对于各地的官吏,他还是十分看重与关注的,如果谁的政绩突出,他十分乐意看到,甚至为此官升三级,将他们调回到内阁当中来。可是,朱祁镇没有想到,有一部分官员竟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公然为朝堂之上的那些讨厌的大臣说话,你说这怎能不让朱祁镇感到愤怒。但是朱祁镇并未彻底失去理智,他是皇帝,他深知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绝不能都将其赶出朝堂,否则这个天下就会大乱,儒生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毕竟这天下的书生何其多,几乎都是儒家子弟,如果将他们统统赶出去,那么这些士子会如何想所以他认为只有用一批新的忠诚他的官员代替这些官员,这样一来就可名正言顺了。东阳城,数十天之后,李江从兰芳社发来的文书当中得知了这一切,他觉得此事严格算起来是皇权与臣子权利的一次博弈,虽然最终还是皇权占据了上风,但其实是臣子们赢了。因为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让朱祁镇都始料未及,士子们之间的风向一边倒,大部分即将参加恩科考试的考生们觉得朱祁镇应该宽恕这些求情之人,毕竟他们并未反多大的错。如此一来,朱祁镇自然更加愤怒了他再次下达圣旨,将开恩科的圣旨收回了换而言之,恩科考试将不再举办了这下士子们彻底炸开了锅,他们真没想到朱祁镇居然会如此冲动,将恩科考试的决议收回了,这不是逼着士子们痛骂他嘛皇宫之中,朱祁镇面对着于谦的苦苦相劝,一直没有回应,此时的他正在气头上,早就听不进去于谦的劝说了。“陛下还请三思呀这可关系到陛下的声誉,绝不能意气用事呀陛下”于谦再次苦苦相劝道。可是此时的朱祁镇根本不听,这让于谦心中十分的着急,他甚至想要大骂眼前的皇帝来让其改变心意,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到来让朱祁镇将注意力转移了。“陛下陛下,刚刚收到了西北边关急报,内阁不敢做主,所以将文书呈送到您这里来了”“西北边关急报内阁不能做主什么事”朱祁镇听完走入大殿王振的话语,不禁一愣,随即道。而王振说着也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朱祁镇,朱祁镇打开一瞧,顿时脸色骤变。“混蛋亦力八里大汗这个乱臣贼子,作为附属国,居然敢公然侵占朕的大明国土”“于爱卿,你看看,刚刚边关发来八百里急报,亦力八里侵占了哈密卫大部分区域”朱祁镇随即对着于谦说道。于谦一听,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上面,他立即接过急报看了起来。亦力八里他自然知道,哈密卫他也知道,可他没想到亦力八里会出兵侵占哈密卫,更没有想到驻守有重兵的哈密居然被亦力八里占据了大部分地区。“陛下臣以为还是先安抚好朝堂,安抚好士子,这亦力八里的事情必须全力对待,臣怀疑是背后有帖木儿帝国在”第六百三十六章乱象将起亦力八里这时候入侵哈密卫,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毕竟亦力八里自身都难保了,居然还会对外发动进攻,而且还是大明天朝上国,这着实让于谦极为不解。“陛下臣以为此事须当先行查明原因,再做处置”于谦之所以要这样说,当然不是怕了亦力八里,而是他认为如今大明不宜对外开战,毕竟国内极为不安稳,陛下与大臣之间,与士子之间都存在着各种矛盾,如果这时候对亦力八里开战,这对于大明的国运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他是不赞同这时候出兵的。可他还是不了解这位陛下的性格,朱祁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或许李江比于谦更了解。这不就当于谦对朱祁镇劝说时,此时的李江也在跟尚阳谈论着朱祁镇。只不过他并不是为亦力八里的事情,毕竟这件事还未从大明传过来,李江自然不清楚。“你说朱祁镇想要将恩科收回这会不会对大明的稳定产生影响了”李江看向了尚阳,淡淡说道。“那是自然大统制此事已然明了这大明皇帝如此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他这样做不仅得罪了大明朝堂上的诸位大臣,还寒了大明士子阶层的心,这绝对是错误的一步棋”“呵呵尚阳或许你还不了解这位当今的大明皇帝他真的不知道这样做会得罪大明的士子吗他当然清楚作为皇帝他怎能不知只是他还是这样做了这其中必定暗含深意”李江的话让坐在下首的尚阳若有所思起来,他毕竟是聪明人,很快就从李江口气当中听出了点什么,忽然间,他灵光一闪,惊讶道:“他想改科举”“不错这位大明皇帝心大着了他非常清楚,随着我汉华王国的不断壮大,朝堂之上所需要的不再是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官吏了,而是真正有大才的人这样的人能够以如今的大明科举选出来吗当然不能所以这位皇帝就是故意抛出着一枚炸弹,而后再进行迂回,最后再一网打尽,将科举改革一事提出来”“如此一来大家会觉得他已经收回了成命,而你们这些士子也应该做一点妥协,这样一来科举改革的阻力就减小了”李江所猜测的其实一点不差,事实上,朱祁镇可不是小孩,他更不是普通人,做了这么久的皇帝,他的城府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位文臣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何况,他直接管辖的内阁就是一个智囊团,有了他们一起为这位大明陛下出谋划策,这些事情都是小儿科。至于于谦,他不知道吗当然知道作为内阁首辅,他尽管只是这位陛下的一个吉祥物,但是身在其中,如何不知。但是他是乐意看到大明科举进行改革的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子弟,他虽然希望儒学能够发扬光大,但是他更希望这个国家能够不断强大起来,所以对于有利于国家之事,他是不会反对的。尤其是他看到汉华王国并未开设科举,反而日夜壮大,他甚至从其中研究出一整套的学问出来了,这其中就有关于各种杂学的学习培养到鼓励。比如工学,也就是工匠之学汉华王国正是有着大量的研发型工匠,才能将许多武器发明都统统研制出来,而且又间接影响了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就是规律,这就是真理不仅仅是于谦明白这些,其实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都知道这些,只是他们并不像承认罢了,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所推崇的传统儒学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害,而且长此以往,儒学在大明的地位就会迅速下降,这让自诩为儒家子弟的他们怎会轻易承认,甚至是支持。“改革大明科举这位大明皇帝还真是有魄力只是这样一来,所遇到的阻力可不小”一旁,尚阳不禁感叹道。虽然他也是儒家子弟,但是这么些年下来,他早就将那一套死板的东西给抛到脑后去了,否则他也不可能依旧成为汉华王国仅存的几位二品高官。“阻力或许尔等都低估了他此时的这位大明皇帝可是掌握着兵权,他要想做什么事情,如果动用武力,即使有人反对又如何,那些士子也只能屈服否则他们连向上爬的机会都没有了这肯定会让一部分士子为了当官而屈服的,如此一来,你想想,那些顽固不化的士子会如何”“他们会被这位大明皇帝所抛弃如此长久下去,恐怕”尚阳眉头紧锁,嘀咕道。“不错他们肯定会成为过去,而朝堂之上就只剩下了那些支持这位陛下的人,而且都是铁杆改革派”尽管这样说,可是李江非常清楚,无论大明怎么改,如果还是这种封建帝制,其实结果都差不多,矛盾依旧会存在,这是不会因为改变少许而变化的,只不过是缩小罢了,而不会就此消失。“大统制那咱们如何对待是观望,还是”“当然是观望这种事情,咱们插手干嘛不过,我担心的是大明会就此乱起来尤其是南方的那些士子他们跟那位陛下可不是完全一条心,他们手中不仅有着特权,还有钱”的确,正如李江所想的那般,此时的江南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江南了,随着与汉华王国的合作,大明整个南方都因此而受益,可以说南方民间几乎是富的流油,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士子与士绅了。这样一来,他们会不会强行抵制,那就说不定了何况,这种事情一旦乱起来,就很不好控制,江南地区,这些士绅的权利很大,他们所辐射的人脉也是空前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再说,在整个江南,大明也没有多少精锐兵力,万一万一真的发生了叛乱,这波及的地区可就广了。李江的担忧,其实已经成为了现实,自从这位陛下宣布开恩科的旨意收回之后,江南士子之中,纷纷炸开了锅,不少人已经开始串联了。第六百三十七章大风起动乱前兆大明西北大漠深处,一支两百人的驼队正缓缓向前行驶着,这一支驼队是从玉门关出发,准备前往亦力八里的,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亦力八里已经入侵了哈密卫,所以他们依旧再朝着目标出发。哈达撒是这个驼队的领队,也是向导,但真正的老板则是一个中原汉人,这个汉人头戴布巾,蒙着面,只露出一双眼睛,他骑在骆驼上,腰间别着一柄精致的弯刀。远处,漫天的黄沙滚滚而来,虽然还未到达他们头顶之上,可是沙尘将起,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尤其是这里可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遇到这种事情,可得尽量回避“大人怎么办,风沙太大了要不咱们找个地方躲藏一下吧”这个汉人身旁,又有着一个刀疤脸,此人也是一名汉人,只是他身穿皮甲,头戴头盔,一点也不像是商队其中的人。事实上,这支两百人的队伍,其中有一大半人都身着着皮甲,带着武器,甚至连弓箭都备着。不过或许是为了避免麻烦,他们还在皮甲外面套上了一件当地所产的布料制成的衣袍。不错这群人可不是什么商队,他们真正的身份是兰芳社控制下的一支精锐小分队,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支武装力量,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卒,而且都是老卒,对于西北沙漠作战非常有经验。他们之所以出现在这,当然不是去帮大明袭击亦力八里,而是押送着一批物资前往亦力八里进行交易。之所以亲自派人护送,那是因为这批物资十分重要,而亦力八里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空前的。那就是人口没错亦力八里虽然只是一个沙漠国家,但是却有着很大的奴隶市场,因为它位于西域地区,所以这里乃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之上,各种势力在此汇集,如此自然也就有了许多奴隶进行售卖。甚至亦力八里的官方都有其奴隶阕场,而获得的金银等各种物资还会大量冲入亦力八里大汗的私人宝库当中。不过,他们却不曾想到,他们所押送的这批物资都是亦力八里蓄谋已久的,因为他们需要这批物资对大明进行开战。事实上,也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的,而是其背后的帖木儿帝国。原来,帖木儿帝国自从从汉华王国那碰壁之后,就想法设法想要一批军火,可是他们自己无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