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90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3      字数:4786
  d或是勋贵,他都不愿意再看到他们这幅嘴脸,因此他直接下令散朝,而后便生气离去。此时此刻,他已经觉得这天下值得他信任的也只有宦官了,至于勋贵、武将、文臣,都不可信。不得不说朱祁镇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走历史的老路了。对于这些,朱祁镇本人自然不知道,而李江也不知道,他的到来虽然改变了这个时空许多,但大势依旧不改,历史仍旧是按照大体的方向滚滚而去。大明正统四年初,除夕过后,大明迎来了新的一页,根据朱祁镇的旨意,将会在十天之后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而此时天津卫码头,外海上,一支舰队正航行着,其战舰桅杆上都挂着汉华王国特有的水师旗号。格纳斯坐在旗舰船舱之中,听取着传令旗手的汇报。“启禀都督前方便是大明天津卫码头,吾等是否即刻鸣炮示意码头上的大明军队”“不鸣炮直接派遣小船进行通报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格纳斯却是摇了摇头,否定说道。格纳斯也是犯错误犯的害怕了,此前他已经犯过多次错误了,虽然每一次都是李江保住了他,可是连他自己都过意不去,这次他代替李江前来大明朝贡,名义上虽然如此,但实际上格纳斯心中清楚,他带着朝贡队伍也就是走个过程,能不惹事就绝对不要惹事,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何况,这里已经靠近天津卫了,他们鸣炮是汉华王国的礼仪,在大明,或许并不兴这个,没必要去冒这个风险,因此,格纳斯选择了派小船上岸通知。而这时候,天津卫码头上的守卫明军与水师也发现了外海这支舰队,当他们准备迎战时,忽然发现对方释放了一艏小船,很快小船便靠到了岸边,一番交涉之后,码头上的明军总算清楚了外海的舰队是怎么一回事了。可是因为码头上官最大也才是个参将,根本不能做主,因此他们只能继续上报。很快,在天津卫城内专门负责迎接的鸿胪寺官寺卿与礼部官员便得知了消息,他们一听是汉华王国船队到达,立马率领一众官员进行迎接。对于汉华王国,他们自然清楚其中的威望有多么强大,在海外,提及汉华王国,没有人敢不给面子,即使大明朝廷内部,对于汉华王国也是态度暧昧,一方面,他们觉得大明乃天朝上国,看不起海外蛮夷,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其实汉华王国在军事实力上已经能够跟大明一较高下了,尤其是水师战舰。如此强国,他们不敢怠慢,因而迅速组织了一众官员开始在码头上迎接对方到来。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说这次汉华王国的的那位神秘大统制并不会前来,但是还是派来了一位重臣,而且据说还是一个土著番民。当汉华王国的舰队缓缓靠到码头上时,众人也都对此啧啧称奇,因为汉华王国的战舰通体黝黑,看上去极为庞大,就像是海上的一座小山,而且虽然炮口没有被打开,可是众人细细数了一下,发现炮口光是一侧就有四五十个之多。可见火力之强超乎了众人的想象。当然,作为文官,他们并未过多在意这些,当他们看到领着一众人前来的格纳斯时,他们也不敢相信眼前之人乃是一位土著番民。眼前之人不论是服饰,还是气质,亦或是语言,都跟大明几乎没什么两样,完全看不出一丁点蛮夷的迹象,如果不是相貌上与大明人有少许区别,他们肯定会认为眼前之人就是纯种的汉人。而随着汉华王国舰队的到来,很快朝鲜使团与倭国使团也相继驾临了天津卫,他们都是走海路而来。这两个使团都是很大规模的使团,光是使团成员就有近百人,这还不包括水手护卫士卒等,可见他们两国对于大明这次举行庆祝仪式的重视。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朝鲜王国已经有了新的朝鲜王,原本的世宗大王已经死了,这与原本时空相比,已经大大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因为原本时空,朝鲜世宗至少还有十多年可活的。而继任朝鲜王的乃是造反成功的儿子,此时他已经登基为王,并且控制了朝鲜所有领地。此次他派遣庞大规模使团前来,名义上是为了来参加庆祝仪式的,但其实是想进一步跟大明搞好关系,以获得宗主国的帮助。至于倭国,他们之所以派遣这么庞大的使团前来,自然也是为了讨好大明,毕竟此时汉华王国依旧死死的压迫着倭国的发展,这让他们很是困苦,所以他们派遣这么多人携带大量财宝美女前来,就是为了希望大明能够帮他们说话。可他们却还是低估了汉华王国在大明心目中的地位,这次他们注定是要失望而归了。第六百零三章变化大明京师城内,此时数千禁军已经将整座城都给戒严了,与此同时城外,三大营也严正以待。这次朱祁镇下令为他登基庆祝,除了一般的朝贡外,还有着一个十分重要的活动,那便是大阅,他想要跟自己的祖父那般,再次实现万国来朝的景象,因此他觉得大阅是最能彰显文治武功的行动。为此,他不仅调集了大明军队之中最精锐的三大营,还从边境调集了不少上过战场,杀过敌人的边军,这些边军都是骑军,而且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他们都换上了新式的铠甲,手中都手持长枪,昂首挺胸,正在训练着。而除了调集骑军,朱祁镇还特意交代作为大阅总负责的勋贵英国公张辅,让其调动大量火炮还有各种火器准备在城郊举行火器演练。可以说,朱祁镇为了这次大阅,调集了大明的主力武器与大军,为的就是彰显他的文治武功,展现他的威望。对此,不少大臣都是心知肚明,但是一些大臣仍旧是持反对态度,即使这次庆祝仪式即将要开始了也是如此。这不,就在此刻,杨荣府上,下人回禀,说是又有两位大臣登门拜访,杨荣此刻作为阁老,又是文臣之首,他其实也想反对,可是因为朱祁镇的性格极为执拗,再加上他想明哲保身,因此只能将对方婉拒在府外了。而与此同时,其他两位杨阁老府上也被不少大臣给登门了,但是这三位阁老都是过来人,而且明白这时候如果撞到枪口上肯定是会被朱祁镇嫉恨的,因此他们都选择了将其拒之门外。就当大明京师暗流涌动的时候,此时的李江却是相当的惬意,这天,他带着几名侍从从东阳城东城门出城之后便一路南下,沿着一条笔直的水泥大道乘坐马车坐了大概半个时辰,最终来到了一处隐蔽的住所。这里是一处秘密的基地,平时李江不常来,因为此地研究的东西都是绝密之中的绝密,隐藏在一片丛林深处,而且要穿过一道蜿蜒曲折的河流才能到达,当然,贺云抄的是近道,其入口处有着三千禁军长期驻守,除了李江本人,无论是谁,都不准到此地来。原来,这里研究的东西并不是武器,也不是其他机械设备,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根据李江的超前设想,选择召集了一些思想活跃,脑子灵活的人到此来进行秘密研究的。这其中研究的便有在19世纪才出现的电报以及电话,还有电本身。要知道这三者可是19世纪乃至是20世纪的科研成果,这些科技在如今已经算是绝对的黑科技了,李江即使在自信也明白,要想弄出这其中的一样,也需要数十年的努力,不过李江并未因为太过困难而就此放弃,他觉得进行一下理论与实验研究是完全可行的,反正他把他所知道的一些理论包括他所知道的一些错误理论一并都写了下来,而后让这些研究之人秘密进行研究。说真的,对于这些东西的研究,李江是没多大信心的,他是报着能够研制出来就研制出来,如果不能研制出来也没事,就当是积累经验。事实上,李江却是想叉了,对于这种研发,研发人员很享受李江所描绘的这些研发项目被研发出来的场景,在他们看来,他们这是在开创历史,是能够名流千古的,所以研发这些东西来,特别有热情,特别有动力。李江带着内部人员在里面逛了一圈之后,才发现这些人根本没有发现李江的到来,他们对于研发手中的东西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用陪同人员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东西比钱还要更吸引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会想这些东西。看到这些,李江也深深的为其所感动,他下令,不仅再次调高了他们的伙食待遇,还特意将他们的家人也调高了待遇,子女都送入学院就读,其家人也安排轻松的工作,至于徒弟,也会划分大量土地给他们家中,不过并不会让他们耕种,而是让别人来耕种,其产出则给予他们。对于科研工作者,李江是给予了最高待遇的,因为他来自后世,当然清楚这些人的价值所在,即使给予他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一个最为顶尖的科研人才,因此李江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也要培养属于汉华王国的科研天才。不久之后,一日下午时分,李江再次来到了这里,这次他可不是来闲逛的,而是出了成品想要李江进行观摩的。而李江一听说已经研制出来电机,也迫不及待的赶了过来,可是看完研发人员研制出来的装置之后,他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为此他只能尴尬的笑了笑,勉励了对方几句,便转身走了。看到李江兴冲冲而来而扫兴而归,众人都十分失望,不过很快李江的命令再次下达给了他们,说是这次虽然没有研发出真正的试验品,但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因此,再次奖励他们一众物质。之所以没有嘉奖钱财,那是因为李江清楚这些人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还不如奖赏物质来的实在。对此,那些研发人员自然是满意的,甚至他们对研发更加热心了。而暂且不提研发人员研发一事,此刻远在大明京师,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作为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皇帝,朱祁镇每一步都会影响到大明帝国的未来走向。这不,就在刚刚,他将司里监的权力提升了不少,这让内阁一众成员极为不满意,因为司里监地位的提升,这就表明内阁在皇帝心目中得地位在下降,而若是这样,那他们的地位也会随之下降。这绝对是他们万万不想看到的,因此弹劾也随之滚滚而来,一时间,朱祁镇的桌上堆满了各种奏折,而对于这些,他全部将其下放给了司里监,让其批红,而后再呈送给他。第六百零四章献上蒸汽机朝廷这次大变,是内阁所没有想到的,此前朱祁镇准备提高内阁人数,可是却遭到了群臣反对,现在又因为司里监地位提高,群臣再次上书反对。可是朱祁镇却一意孤行,不仅没有理会这些弹劾,而且还将处置劝交给了司里监。而此时司里监的太监是谁了当然是朱祁镇极为新任的王振没错此时此刻,随着朱祁镇对群臣身上越来越失望,他对宦官也越发信任,完全抛弃了太宗太祖的祖训,对宦官开始大肆扶持,而司里监权力的不断扩大便是最好的表现。司里监原本只是太宗设置的一个内官机构权力并不大,后来到了宣德朝,也就是朱祁镇的爹朱詹基时,权力才开始扩大,而如今朱祁镇再次提升司里监的权利,若是按照原本历史时空,这完全会影响到后世太监专权的开端。事实上,作为大明历史上最出名的太监之一,王振是开启了宦官专权的时代,后来的刘瑾,魏忠贤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说朱祁镇对司里监权利大肆扩大,是影响后世大明内官制度最重要的皇帝,或许没有他,大明宦官也不会有这么大权利,甚至在后世权倾朝野,与内阁相抗衡。而且有时候,比如刘瑾魏忠贤时期,宦官一度压制了外庭,不少大臣都遭到了宦官的迫害。只是对于这些,朱祁镇并不知晓,他更不曾想到,因为他,王振也开始走回了历史时空的老路,开始有了更大的野心。此刻,远在东阳城的李江也不知道这些,毕竟随着兰芳社的撤离,一些消息已经大大延迟了传播速度。不过即使李江知道了这些,也不会理会,因为即使王振再专权,他也无法超脱朱祁镇的掌控,因为说白了他的权利是来自于皇帝,来自于朱祁镇,朱祁镇随时都有可能收回。而且,此时不比原本时空,如今再也不会出现土木堡之变了,因为此时草原势力已经出现了真空,早就没了鞑靼或者瓦剌了,整个草原都只有一些零散部落,总人口也就二十多万,而且随着大明百姓朝着草原不断推进,许多草原已经开始变成了耕地,草原各部落消亡虽然不会出现,但是至少百年不会出现强大势力了,除非草原上再出现一位成吉思汗。可是这可能吗,成吉思汗的伟大是毋庸置疑的,这等雄才大略之人几乎不可能短时间出现一位。何况,此时不比以往,现在可是火器时代,蒙古骑兵虽然强大,但是要对上火器,还是略显不足的。而且此时的大明也不比以往王朝,有着汉华王国这个标杆,火器的重要性,大明已经看的非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