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46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1      字数:4738
  d了,而这时候,又是十多人上前,将阻拦在前方的一些障碍物给移开了,而后数百人齐刷刷冲入了大营之中。“轰轰轰”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响起,整个瓦剌大营顿时就如炸开了锅一般,到处都是嘈杂之声,尤其是战马,更是到处乱窜,而且因为爆炸声连续不断,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四处逃窜。不过瓦剌大军毕竟有七八万人,在乱了一阵之后,在瓦剌大汗以及众将亲卫的强烈压制下,很快就恢复了镇静。“发生了什么事赶紧查明原因”“大汗是敌人是小规模敌人偷袭他们动用了火器”“赶紧去将他们歼灭快”“轰轰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里开外,内河之上,数十艏战舰靠在内河口位置,对着大营方向就是一轮轮炮弹。第五百零八章战后上大明正统一年初,除夕刚过,大明京师依旧是冰天雪地,而此时的汉华王国东阳城内,却是依旧那般炎热。此时的大统制府上,李江正坐在书房内乘凉。书房之中原本就安置了一整套降温系统,尽管这个降温系统都是一些土办法,但是胜在管用,气温至少比外面低六七度。因而,此时李江微眯着眼,躺在摇椅之上,小睡了一会。突然,屋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听见轻轻的敲门声,时不时外面还伴随着询问之声。“大统制大统制”声音虽然很轻,但是李江还是听到了,随着他的惊醒,他睁开了双眼,迟疑了片刻之后,他即刻打开了房门,见是自己的亲卫,他不禁一愣,见他满脸焦急,手中还拿着一份写着加急的文书,他道:“出了何事这是”“启禀大统制这是从北方送来的加急文书还请大统制亲启”亲卫说着连忙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李江。李江接过文书,挥挥手让其退下之后,转身回了书房,他关上门,让屋外的炙热空气不至于窜入屋内,而后坐到了桌案前,迅速打开了那份加急文书。看了片刻之后,他忽地皱起了眉头,加急文书的内容第一页很简单,乃是腾格尔斯亲笔书写,写的是此次与瓦剌大战的结果,战争胜利了,歼灭了瓦剌大军近三万人,俘获了三千多人,并且获得了鞑靼牧民共七万三千多人,其他物资若干。对于这些,李江倒是没怎么在乎,他皱眉的源头还在于第二张纸上所写的内容。这次大战,汉华王国士卒居然伤亡了五千三百多人,直接死亡与间接死亡的就有一千七百多人,可以说是惨胜。至于惨胜的来龙去脉,文书之中也有详细的交代,对于这点,腾格尔斯并未隐瞒,而归根结底也就一个原因,那便是格纳斯的指挥出现了偏差,导致战局出现了计划意外的变化,最终导致汉华王国士卒伤亡了五千多人。也就是说,这次与瓦剌大军大战,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伤亡,与格纳斯的错判有着直接的关系。原来,就在当时计划之中突袭瓦剌大营的时候,按照最初计划,率先发起进攻的乃是小规模士卒,他们都是投掷兵卒,所投掷的都是震天雷,目的就是引起瓦剌大军混乱,而后便是停靠在河口的水师战舰所有火炮齐射。最后才是里应外合,以城内守军为主力,正面进攻混乱的瓦剌大营。可以说这三步作战计划是一环套一环,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甚至还会导致战局失去控制,最终令自己一方伤亡惨重,乃至是全军覆没。一开始,战局还是按照计划那般发展的,可是格纳斯与腾格尔斯却低估了瓦剌大汗的魄力,他在大营遭到夜袭之后,果断出手,利用手中的亲兵,及时的制止了一部分混乱的士卒,而后带着这些混乱士卒逃出了大营,而后迅速收拢逃窜的士卒,当腾格尔斯与格纳斯率军出城反击时,瓦剌大汗抓住了机会,率领近三万人不断冲击着出城作战的汉华王国军队以及仆从军。面对瓦剌大汗强有力的袭击,腾格尔斯与格纳斯也不禁愣住了,汉华王国士卒也极为震惊,他们本以为瓦剌大营不应该会有如此猛烈的反击,所以并未做好心理准备,当瓦剌大军冲击军阵的时候,一部分士卒出现了动摇,也因此出现了致命的漏洞,也就在这个时候,那些仆从军也发生了动乱,许多人纷纷往后退,这样一来,便无可厚非的冲击着汉华王国的军阵。幸好在最后关头,腾格尔斯见情况不对劲,及时的发出了信号,让水师与城墙之上的炮兵迅速开炮,引起了瓦剌大军再一次混乱,这才及时的挽救了汉华王国大军不至于全军覆没。不过即使如此,汉华王国大军还是因此而伤亡了数千人马。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格纳斯还是一意孤行,他再次下令大军继续进攻,而不是趁机退回城内。虽然腾格尔斯极力阻止,可还是晚了,随着大军继续进攻瓦剌大军,激励的战斗开始了,瓦剌大军基本上都是骑军,战斗力极为强悍,而汉华王国一方大部分都是步卒,再加上天黑,所以占据着绝对劣势。这样对战,很显然是格纳斯指挥出现了致命的漏洞,也许是他一时疏忽,也许是他太过轻视敌军了。所以到了最后,尽管最终击溃了瓦剌大军,但是不管是仆从军还是汉华王国士卒,损失极大,仆从军一方至少伤亡了了一万五千多人,而汉华王国士卒在最后统计,也伤亡了五千多人。“这个格纳斯,这些年打了许多大胜仗,却是忘了,骄兵必败的道理了看来必须得严惩他以给战死的士卒一个交代了,否则根本无法服众”打定主意之后,李江不禁叹了口气,他真没想到战局会发展成为这样,毕竟一开始的计划是他反复研究之后,与众人联合商定的,可现在战局并未完全按照他所制定的计划那般发展,这对于汉华王国今后作战可是一个很大的警告。战局往往是随着战事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千万不要完全按照计划去办,必须随机应变,而不是机械的按照计划来,否则一旦出现某些突发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将是无法承受的。对于这些,此时身在大明东北奴尔干都司城的格纳斯并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直在深刻反思着,即使是腾格尔斯来找他,他也没有开门。因此,战后之事基本上都是由腾格尔斯在处理,这让腾格尔斯失望之余,也极为的生气。他觉得格纳斯这次真的是大错特错了,指挥出现偏差不说,就是战后的情绪化,也是作为一名主帅最不应该表现的,身为一方主帅,即使做错了,也必须尽快妥善处置因为自身错误所导致的后果,而不是躲着不见其他人。第五百零九章密信鉴于格纳斯的消极应对,腾格尔斯极为愤怒,但是他非常清楚目前最为要紧的是处理战后事宜,因而在找过格纳斯几次之后,腾格尔斯便放弃了与格纳斯详谈的想法,而是仔细耐心妥善的处置着战后各项事宜。直到十日之后,李江派来传达指令的人到了,腾格尔斯这才强行叫开了格纳斯的门,随着李江的指令到达,格纳斯独自一人回东阳港找李江亲自汇报事情经过去了,而腾格尔斯则根据李江的指令,接管了这里所有的事宜。也就在这个时候,此时的瓦剌大汗却是病了,他的大军在被汉华王国大军击溃之后,十多万大军,只剩下了不到三万人回到鞑靼部落。但这还不是最让瓦剌大汗为之气病的根本原因,最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场大战,瓦剌大军损失了数十个战将,这都是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大将,损失了这些人,这令他对于军队的掌控力顿时减弱了许多。不仅如此,这次因为战败,在政治上也是一个大失败,毕竟这次他率领瓦剌大军一路横扫了鞑靼各部落,而且一直打到了东方,毫无敌手,但没想到在最后关头,却是吃了一个大败仗,损失了几万骑军不说,最主要的是还让他不败神话给彻底打破了,如此一来,他征服鞑靼部落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便会急剧下降,鞑靼部落的人也会因此对他失去畏惧,将来动乱肯定是迟早的事情。当然,瓦剌大汗也清楚自己这次生病太不是时候了,但他没办法,病来得太快了,极度生气令他左半边脸直接瘫痪了,右手也是动弹不得了,可以说,虽然能够说话,但是却说的不是很清楚,脑袋也是沉沉的,只能躺在床上发号施令。瓦剌大汗这一病,其实并不仅仅导致瓦剌大军失去了强有力的信仰,而且还导致底下的各个大将与子女们开始了争权夺利,整个瓦剌更是有一种风雨飘摇的迹象。甚至这种氛围已经波及到了瓦剌部落本部,尤其是一些亲卫军,瓦剌大汗乃是他们真正的主力,而他们效力忠诚的也只有瓦剌大汗一人,如今瓦剌大汗病重在床,各方势力都在拉拢他们,所以一些亲卫军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分裂。瓦剌部落的分裂迹象很快也传回到了大明,大明朝堂也因此争论了起来,主战派觉得必须尽快出兵,趁机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来削弱瓦剌。而主和派则认为依旧静观其变,待到瓦剌大军自行分裂再做决议。对于这两种观点,此时的李太后更为倾向于主和派,因为在她看来,大明军队刚刚撤回国内,如果这时候再次出兵,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除此之外,她觉得大明对上瓦剌,肯定会劳民伤财,还不如让瓦剌自行分裂,到时候可不费吹灰之力。事实上,这种观点其实也不算是完全错误,主战派这时候出兵,兴许可以进一步削弱瓦剌部落,但是如果这时候出兵,外力的压制或许会使得相反效果,或许瓦剌各方势力会因此一致对外,联合起来,到那时,大明就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最终,商议来商议去,还是主和派赢了,但是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主战派还是私下开始商议进军草原的计划,对此,李太后也并未过问,而是默认妥协了。倒是此时的皇宫之中,小皇帝朱祁镇正悄悄的对着自己的心腹王振说着什么。“王伴,你将此信交予英国公,就说朕必须今日见到他的回信,此事你亲自去办,记住绝不能泄漏此事”“是陛下”王振郑重的接过朱祁镇手中的一份密信,迅速退出了大殿,径直朝着外面一处后殿走去。对于朝局,朱祁镇已经不再是那个傀儡了,起码他现在已经在暗地里掌控着一支力量,虽然这支力量还极为弱小,但是这对于如今的他而言,已经足够了。这股力量便是宦官势力,事实上,在宣德一朝,宦官力量已经开始逐渐崛起,尤其是随着批红这种制度的完善,宫内宦官甚至开始掌控大权。而在原本时空,朱祁镇所在的正统一朝,以王振为首的宦官势力也是随之崛起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时空的局势基本相同。可以说历史总是相似的,就算这个时空有着汉华王国存在,依然有许多东西并未发生变化。再说此刻,王振出了殿内之后,迅速找了几个机灵的小太监,而后利用一些不起眼的时间,悄悄出了宫,而后这几个小太监分别去往不同的方向,在饶了一大圈之后,确定身后没人,这些小太监才在一个名为汪德盛的太监率领下,来到了英国公府上后门位置。敲了敲后门,很快,一道人员3溜了出来,随后汪德盛将一份密信送到了此人手中。在这之后,那人左右看了看,见巷子左右都没人之后,这才返回屋内,而后悄悄关上了门。而汪德盛等太监则又绕了一大段路,这才返回了宫内复命。与此同时,那道拿着密信的人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将此信交给了英国公府上的一位老管家,老管家接到信之后,听完那人叙述,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惊讶,他即刻叮嘱了那人两句,转身去了书房。书房之中,张辅正好在挑灯看书,当老管家在门外低语了几句之后,门随即被张辅亲自打开了,他扫视了一眼老管家,即刻道:“信了”“国公这是信”“嗯你守在门外,谁来了都不见”“是国公”老管家郑重的点了点头,而后站到了门外,而英国公张辅则迅速关上房门,转身来到灯前,检查了一下密信确定封好信的信封没有被打开之后,随即撕掉了信封头,从中掏出了一封密信。信很短,而且盖了一枚很小的印章,如果不仔细看,甚至都无法发现。第五百一十章被发现了密信的内容很短,也很明了,而且上面还盖着一枚很小的印章,如果不仔细观察,或许还会直接忽略掉。看完信之后,张辅沉默了一会,拿着密信站了起来,在屋子内转了几圈,最后沉思了片刻,重新坐回了桌案前。他拿着信,从最前面的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又仔细看了一遍,最终露出了一丝决意的坚定笑容,这一刻,他忽地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似的,即刻将密信放到了蜡烛之上给烧掉了,而后他走到房门前,打开房门对着屋外守着的那名老管家说道:“马上将守信找来要快”“是国公”一听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