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37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1      字数:4798
  d的许多移民开始强行被迁移到了这里,每个人送了百亩地,虽然这百亩地根本耕种不了这么多,但是大明朝廷是铁了心的要彻底占据此地,因此一迁移便是几十万人。不得不说大明是一个哦昂达4帝国,说移民几十万就移民几十万,手段不仅粗暴且有效,而且移民的人虽然免不了背井离乡,但是在他们得知自己有百亩地终生属于他们时,他们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意见。而安南正式被大明兼并,朝廷也特此将其划分成了数个府县,暂时隶属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而不是将其单独设立成一个承宣布政使司,就如永乐初期那般。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体现朝廷对此地统治的决心,而不是真正将其当成外夷之地。事实上,经过与汉华王国进一步交流,与原本时空相比,大明也渐渐走向了另外一条路,至少目前的大明朝廷内部已经意识到这些番属国不可靠了,只要真正将其化为华夏领土,并且进行移民彻底占据此地,才能真正做到控制并且汉化此地。至于安南另外一位“枭雄”施信,此时的他也已经作古了,而且不管是安南还是占城,其实已经不存在大股势力存在了,甚至连一些土邦都开始低调做人,为的就是不给汉华王国与大明借口彻底灭掉他们。历州港。作为东阳港的“北大门”所在,这个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随着蛟龙港、旧港、三宝港的不断发展,这个港口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为此,李江几次升起想要彻底封闭外来商人停靠此港口的想法,可最终在思虑许久之后,还是选择了放弃。虽然已经很少有商船在此停靠了,可是要是彻底让这个港口成为军事港口,先不说这种设想现不现实,就算能够做到,可是这对于当地发展可是极为不利,至少商税没了,当地的移民肯定会少了许多收入,这对于汉华王国这样一个以商立国的国家而言,是极为致命的。而且不仅仅是历州港,其实这种情况在汉华王国控制的领土之中已经不是个例了,就拿旧港附近的马六甲海峡来说吧,这条海峡周围的许多港口其实根本没必要全部对那些商人开放,因为有着四五个就完全足够了,毕竟这条海峡并不是特别长。何况过多的港口其实并不会让经济发展更快,反而对于各个港口都有影响,而且汉华王国军队人口数本就不足,而要防守这么多区域,军队力量就过于分散了,所以相比之下,减少港口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各个港口的防守力量。只是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李江最终并未做出改变,而是继续沿用着这些港口作为商业港。李江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与历州港的原因一样,心中有所顾忌,但他却并不知道,其实这样一直拖着对于汉华王国长远而言是不利的。第四百九十章商贸交易所大明琼州府临高特区之中。翻新的城内,就在南洋大臣府邸不远处,有着一栋高大的三层建筑,这是一座酒楼式建筑,从外面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地方称其的。但是就是这样一栋建筑,却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尤其是三楼,那叫一个热闹,在外面都能听到里面喝彩之声,而且声音很大,似乎是在争论,又似乎是在叫好。如果不是知道其中缘由者,肯定会以为这是一栋酒楼,但其实不完全是。的确,这栋建筑的一二楼确实是酒楼,但三楼却并不是,而是仅限一种人前往,这便是商人。而三楼也不是用来吃饭的,而是用来交易的。准确的说是商人之间大买卖交易,而且还是采取拍卖的方式,价高者得之。具体的流程是这样的,只要你需要交易,便可到酒楼三楼进行登记,而后酒楼主人便会定期召开拍卖行,邀请所有有资格的商人参加,而后进行拍卖,而酒楼主人则提供两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算是第三方,简称“中介拍卖商”。而酒楼也只收取物品价值的百分之一。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交易其中一看就有着许多漏洞,根本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尝试,可是现实情况是,这里登记拍卖的商人非常多,进行拍卖的商人也非常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之前临高县乃至是整个大明都没有这样一个交易平台,是因为汉华王国与大明加强合作之后,从汉华王国引进的,所以许多人都很信服,二则是这交易平台也就是这酒楼主人乃是南洋大臣府与汉华王国使臣府。也就是说这个交易平台本就是汉华王国与大明朝廷联合弄出来的,是可信的,也是可靠的,因此那些商人根本无须担心这其中交易会作假,会有人赖账。这第三则是市场需要,毕竟商人们交易极为频繁,尤其是一些大的交易活动,往往需要多次进行协商,耽误时间,夜耽误大家赚钱。而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平台,商人之间的大额度交易就能很快完成了。事实上,这种东西早就在李江的安排下在汉华王国各府试行了,所以不管是大明商人,还是其他各国,或是汉华王国本土商人,都对此不陌生,流程也与汉华王国的一模一样,只是所受手续费由百分之零五变成了百分之一,足足增加了一倍,可是这丝毫不影响这个交易平台的火爆。看到这个交易平台如此火爆,于谦也是若有所思,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大商人之间的交易越来越多,二所收取的费用也在迅速增加,就于谦最近所知,目前收取的费用已经足足达到了一千两,要知道这才不过一个月,而一年便是足足一万多两。而临高特区付出的仅仅只是提供了场地与担保。也就是说,临高只付出一丁点代价就换来了一万多两银子每一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怕这个数字还会逐月增加。有此可见,这个交易平台是有多么火爆。而于谦也不得不佩服如今汉华王国实行的许多政策与措施真的能够大大提升税收收入。而想到这,于谦甚至希望能够专门研究一下汉华王国的政策,以此来制定属于大明的一些措施。可是他转念一想,又是一阵苦笑,随即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这在大明,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明乃是一个看似君主至上,但其权力却掌控在士大夫与官僚儒家弟子手中。这些人极为看不起其他歪门学说,更不用说这些有利于商人快速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了。毕竟他于谦同样也属于其中一员,非常清楚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就拿临高特区与崖县特区来说吧,那些文官势力之所以同意建立这样的特区,还是因为给他们带来了实际的利益,而并未伤害他们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而且,天下谁人爱财,即使那些自诩为君子的儒生官僚也一样,事实上,许多贪官都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口中满说着之乎者也,孔子之类的,但背地里却是与其说的背道而驰。再加上此时大明的皇帝才几岁并未亲政,因此这时候上书,于谦觉得成功被采纳的机会微乎其微,甚至一不小心,他这个南洋大臣就做到头了。一旦她这个官位被撤掉,这势必会对临高与崖县这两个特区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大明将会在一次封闭起来。因而,于谦决定顺其自然,不在过多干涉,或许低调行事,还能有所收获,说不定自行任其发展还能够使得一些事情成为惯例也说不定。汉华王国东阳城大统制府。李江正在书房之中翻看着政务堂送来的文书。这些文书都是如今汉华王国国内的一些总体发展情况,数据很详细,而且都是按照李江制定的表格式汇报方式执行的,所以李江看起来并不是特别费力。当他看完之后,他对目前汉华王国的发展已经有了整体的印象了。说真的,李江也没有想到,自他穿越到如今不到十年时间,汉华王国已经发展的这般强大了。先不说此时所占领的领地有多大,就拿国内有着公民身份的人口来说吧。目前汉华王国已经拥有公民人口一百八十九万,这还是不涵盖没有公民身份的奴隶、雇佣军团、以及土著。要是加上这些,汉华王国总人口估计会突破两百五十万。除此之外,军事与经济上的大夸与我4也是有目共睹的,就李江所知,汉华王国军事力量、准军事力量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十二万人,而作战用舰船已经超过了四百艏,其他商船、大型渔船等已经过万了。而经济上,汉华王国一年赋税在八百万两左右,这数字比起大明来,可是耀眼多了,要知道大明的每一年国库收入或许还不到这个数字了。第四百九十一章入侵朝鲜汉华王国的跨越式发展李江是看在眼中,喜在心中。尽管目前汉华王国已经很少发动大战了,可是对于军事上的建设,李江一直没有放松警惕,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军区之间的对抗性演练,还是武器研发与换装,这些李江每过一段时间都会亲自过问情况,他非常清楚,只要掌控了军权,他才能掌控整个汉华王国,而且,作为一个穿越者,他也明白,这年头,有兵就是草头王,没了这个,你再好的政治制度也没什么用。何况,这个世界可不太平,这不,就在李江原以为汉华王国军队总算能够修整一会的时候,战争再次爆发了。虽然这次的敌人并不是针对汉华王国,但是李江觉得,这有必要对其加强防卫了。因为这次战争爆发的地点在倭国与朝鲜王国之间的对马岛。事实上,倭国与朝鲜虽然并未在此时空进行过大规模交战,但矛盾却是存在的,而且矛盾很大,甚至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而且,在之后的时空,倭国甚至入侵了朝鲜,打的朝鲜王国差点被灭国,后来如果不是万历皇帝派了数十万大军,花了大代价这才打痛了倭国,让其安分了好几百年。可见,倭国对于朝鲜也是垂涎已久了。当然,倭国的野心远不只是倭国,事实上倭国真正的目标乃是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也是,倭国人口众多,如今至少也有数千万人口,可是倭国才多大,而且大部分都是山地,种植的粮食本就少,所以历代倭国的统治者都想要获得更多土地。而倭国所想要的土地,其实并不仅仅只是朝鲜,对于琉球,他们也是垂涎三尺,但此时琉球王国已经被汉华王国收入囊中,划为了自己势力范围,他们自然不敢有所动作,但对于倭国北方的朝鲜,他们却是没有这么多顾忌了,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只要事情不是闹得特别大,大明这个朝鲜的宗主国是不会出兵的,而就算出兵,也不会过多。因而,就在今年的夏天刚到之时,倭国一共出兵两万,舰船两百艏,开始进攻朝鲜。虽然双方打的好不热闹,但实际上战争一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且倭国似乎也没有那般嚣张,只是大规模抢粮食,抢物资,唯独人口没有劫掠。这场战争看似对汉华王国没什么影响,但其实倭国的野心已经开始膨胀了,下一步,或许就会对琉球动手,毕竟倭国一直一来是一个不自量力,野心勃勃的小国。所以李江随即下令东洋军区进入戒备状态,并且让东番岛上的殖民点做好准备,至于驻守在琉球的舰队与士卒,也做好与琉球王国军队配合作战的准备。可以说,李江已经开始对倭国产生了极大戒心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倭国入侵朝鲜的消息传到了大明都城京师。朝堂上,李太后召集了一众朝廷大臣商议此事,而此时的小皇帝朱祁镇也坐在龙椅上,聆听着这次议事。只是,在场的大臣之中,几乎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而是皆都保持沉默,因为不管是文官势力,还是武勋重臣,都觉得帮助朝鲜王国对抗倭寇根本没必要,毕竟朝鲜王国也并不是一个小国,事实上朝鲜尽管是大明番属国,但人口众多,军队也有不下二十万,如今倭寇才不过两万,朝鲜王国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击退倭寇,犯不着我天朝上国来出兵。当然,不出兵并不代表我天朝上国就不管不顾,事实上在场的一众朝臣心底早就有了决议,他们觉得只需要派出天朝使臣出使倭国,斥责倭国天皇即可,并下令让倭国即刻撤兵。倭国与朝鲜同是大明番属国,大明朝廷相信,这样做已经对朝鲜够意思了,而且他们也相信,一旦大明派出使者进行斥责,倭国就会选择撤兵的。但是他们却是根本不知道倭国的野心,更不知道倭国这个小国与朝鲜相比,根本不是一回事,倭国一直遵崇的是强者,而随着大明威望在海外不断降低,倭国对于大明已经不在那么畏惧了。因而对于大明所谓的斥责,根本不感冒。当然那都是后话了,此刻暂且不提,再说此时朝鲜王宫之中。对于倭寇入侵,朝鲜王非常生气,但是此时战争陷入了焦灼状态,朝鲜王调集了十多万大军,可是面对着倭寇两万入侵,却依旧将战争打成了这样。甚至对马岛对岸的几个府都被倭寇劫掠严重,这着实让朝鲜王丢尽了脸面,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朝鲜王不得不再次调兵,并且将骑军也调派了过去。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