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28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0      字数:4665
  d世纪中叶才被发明出来,这显然是有原因的。至少船的整个动力系统便是一大难题,因为目前的海船都是风动力,如今改为蒸汽机带动,其动力系统与装置可是天差地别。何况蒸汽机船的水下螺旋桨便是一个大难题要知道原本的战船都是风帆动力,可没有螺旋桨这东西。“大统制要不您虽吾前往造船坊瞧一瞧”这时候方国民提议道。李江一听,也是一愣,但之后他还是点了点头,于是他在吃完早餐之后便开始朝着造船坊而去。此时此刻,造船坊内,郑全正在组织工匠紧张施工。船坞内,一艏十分奇怪的怪船正静静的躺在那,一旁,数十名工匠正在那安装着一座巨大的蒸汽机。与此同时,在船尾我,又有数十名工匠正在安放轮轴与螺旋桨。可以说,这一艏怪船已经初具蒸汽机船规模了,但是否真的能够在海上航行,却不得而知。而就在这时候,底下之人向郑全回报说李江与方国民到了,他立马将这里的事情托付给副手,而后亲自出了船坞去迎接。“见过大统制”“嗯带我去造船坊看看,我听说蒸汽机船已经建造出来了,是不是真的”“回大统制此事为真,只是目前还在测试阶段,应该尚需时日才能远航试验”郑全即刻解释道。“哦是吗那今日我的好好看看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有样船出来了”李江笑着回了一句,随即跟着郑全带着方国民进了造船坊。进来一瞧,李江也愣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一艏巨型怪船,也是一头雾水。因为在他的印象之中,蒸汽船应该不是这模样的。但李江也没有立即否定,毕竟这时候的船型与后世船型有着很大区别,让他们立即改正,根本不可能。何况,谁说目前的船型就不适合蒸汽船,这只能经过一步步实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所以李江也只是一边静静打量着,一边听着郑全的解说。“大统制请看这里,这是按照您提供的思路制造的轮轴,还有这里,这里是触发装置,这里是隔水仓,这是涡轮,这是螺旋桨”随着郑全的不断解说,李江也渐渐明白了2这艘实验蒸汽船的大致构造了。整的来说,就四个字――“似是而非”看上去这艘船是蒸汽船,但其实还有许多地方有问题,虽然他李江不是专业的造船匠,在未来也从未见过所谓的蒸汽船,但后世那些轮机柴油机等现代轮船还是见过的,尤其是动力系统,他可是亲眼见过其模型运转,虽然此时的蒸汽船并不算现代轮船,但原理应该是一样的。可现在,这艘试验船看上去根本只是个样子货,如果真的出海远航,恐怕连船坞都出不去。“唉看来是我多心了原以为会出现奇迹,但不得不说,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了这事急不得”李江深深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直接走了。而他这一走,看的方国民与郑全二人是一头雾水,他们不明白李江这一句话也不说便离开是怎么回事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对此,李江自然不知道二人的反应,此时的李江已经回到了大统制府。他翻开了自己多年前绘出的图纸,一点点思索起来,可思索了半天,他也只回忆起少许有关蒸汽船动力的知识。而这些相比如今的蒸汽船研制,根本不管用。“唉算了还是让他们继续折腾吧反正我也不打算他们能够在一两年时间能够研制出来”李江暗自嘀咕了一句之后,随即出了书房来到了前厅。这时候张娟牵着自己儿子杨东的手,正在教他走路。哇哇哇他一看到李江到来,便兴奋极了,不停的哇哇哇交唤起来,显然他也认出了李江便是他爹。“夫君你来了你快看东儿就快要学会走路了啊不好”第四百七十二章李贤看着自己儿子那熊样,李江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别样感觉,这就好像看到自己小时候学走路一般,看的李江都有些怀念童年了。当然此时此刻,李江心中更多的是满足,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值得,虽然穿越了,可是他仅仅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打造出来这样庞大的基业,而且还拥有了妻儿,这比起现代社会来,可是要好许多。“呵呵我儿子真是聪明,将来必定会是一位大才”李江笑着称赞道。随后他一把抱起了自己的儿子,将他放到自己的脖子上骑着。“儿子咱们去玩骑马射箭如何走驾驾驾”看着李江带着儿子如此不顾及形象,张娟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虽然她很想上前劝阻,但转念一想又放弃了。她非常清楚自己不再是以前那位千金小姐了,而自己儿子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但那又如何,这都取决于李江的态度,若是李江的想法与她不同,那她就无法改变什么,尤其是她得知李江对于李东未来的安排并不是将其培养成“太子”时,她便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左右自己儿子未来了。好在她知道李江对李东的安排不会那般差,更不会走到父子相残的对立面,这就足够了。一晃便到了大明宣德七年十二月,大明北方早已经进入寒冬了,二此时的汉华王国都城东阳城依旧是极为炎热。这日,港口之中驶来了一艏商船。商船在引导船的引导下,在经过一系列查验交税之后便顺利靠岸了。而就在这艘商船之上,一名儒生打扮的男子谢绝了商船主的好意,独自一人下了船。因为商船主的关系,这名儒生很顺利便拿到了一块木牌,在港口进行专人登记之后,他便开始朝着城内走去。一路走下来,看得儒生是眼花缭乱,好不热闹。书生名唤李贤,字原德,邓州人。出生在永乐年间,未来时空他将会在天顺元年七月至成化二年三月丁忧1457年-1466年任当朝首辅一职。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很同情正直的于谦。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不过如今的李贤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也就是在今年,他才在举乡试之中夺得第一。原本的他是准备再过一年去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但因为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于谦到了临高县担任南洋大臣,便想着外出游学到了临高县。后来他在了解汉华王国的点点滴滴之后,觉得汉华王国这个海外之国极为了不得,不禁生出了想要亲自到东阳城来看一看的念头。这不,在于谦的一番运作下,他乘坐一艏商船来到了东阳港。在这里,他首先感受到的便是秩序,完整的秩序,严苛的秩序,尤其是商船进港所需要的一系列进港流程,给他印象极深。而当他进入到城中时,他更是发现街道上极为繁华,而且秩序井然,就连街道也极其干净,不时巡逻的各种身穿特色服饰的人让他感受到了一股股压力,尤其是那些胸前绣着警字的差役,给他的印象便是军队士卒感觉。看上去极为不寻常,而最让他很奇怪的是,来往的商人百姓都对此见怪不怪,甚至感受不到他们的畏惧。李贤可是知道的,在大明,类似这样的衙役可是最让人厌恶的,他们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就是最底层的吸血鬼,恨不得将百姓身上的钱财榨取的干干净净。百姓也对其无不愤恨。而眼前的这些差役却极为不寻常,一则是态度很好,而且似乎还认得字,就算是解决纠纷,也说的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而除了奇怪的差役让李贤不解外,还有左右两旁的店铺,他发现几乎所有店铺门口都摆放着一张特殊的纸张装裱的东西,那上面写的好像是什么营业执照。李贤来到一侧的一处酒楼点了几个菜时就趁机找小二询问过了,据说这所谓营业执照是整个城内凡是做生意的都有,而且还是需要到官府报备照章纳税,就连小贩也不例外。至于税收多少,也是根据你买卖东西不同、多少来的,李贤更是了解到这种情况不仅仅是东阳城,是整个汉华王国都是这样的。对此,李贤除了觉得有些不解外,还隐隐觉得这其中颇有深意。当然,这些还不是让他极为震惊的,更让他震惊的还在后面。此时,他坐在酒楼一侧听着一旁桌子上两人的谈话。那两人一看就是商人果然二人谈的都是一些商业上的事情,就听得其中一人说道:“张掌管听说你最近走通了宝庆府的路子,准备将一批瓷器运往宝庆府”“是呀你不知道,那宝庆府遍地是黄金,那些土著也富得流油,这瓷器还有丝绸他们最是喜欢了,还有各种铁器,比如铁锅,铁斧头啥的”“唉只可惜这种生意必须要有宝庆府知府批文才行,张大掌柜你还真是命好,这次应该赚大了吧”“呵呵赚的不是很多,这个数,足足五万两”“什么五万两这可是一笔巨款呀还说不多这要是运几次过去,那不”“嘘嘘小声点,宝庆府可是在澳洲南方,哪里的航路极少有人知晓,吾这也是通过一位表叔走了市舶司的路子才拿到宝庆府知府批文”“宝庆府这是什么地方,更南莫非是那神秘澳洲”这时候,李贤也是好奇连连。对于汉华王国,事先他也听于谦说起过,但却并不十分透彻,他也只知道东阳城旧港这些地方,至于汉华王国其他区域,他就不清楚了。当然,对于那神秘澳洲,他也听过一丝名声的,只不过因为太过遥远,所以也只是听过其名字仅此而已。“或许吾可以去那里看看不过听这二人言说那里就算汉华王国的人也很少去”第四百七十三章相互帮忙大明琼州府临高特区。南洋大臣府邸内。后厅之中。于谦正听着南洋副使的回禀。自他担任南洋大臣也有数个月之久了,对于临高的变化,他是深有体会的,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变得实在太快了。原有县城早就被拆掉了,而新县城却是扩大了好几倍,就连原本的临高县那个小渔港也变成了一个超级大海港。光是每天停靠出海的各种商船就达到了三四百艏,而所交的税收就达到了每日千两之多,这个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县所交的一年税收。除此之外,城内的商业也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就于谦所知,不管是岛上的黎民,还是内陆来的汉人,还是西洋各国的人,亦或是倭国、朝鲜等国之人都纷纷到此进行交易。各国商人到此的交易增多,税收也意味着增加,而相应的好处,还不只是这一点,事实是,就于谦所知,特区设立还有许多好处,比如走私明显变少了,国内的那些大商人大海主也纷纷抛弃了原本铤而走险的做法,改为到临高县进行交易,毕竟这样完全是光明正大,合理合法,完全不用担心有人会查抄。而百姓们也得到了实际的好处,因为商品的流通,不管是当地百姓还是大明内陆百姓,都得到了大量实惠。而大明京师宫内也得到了好处,因为从临高县获得的各国小物品小物件开始不断被送入宫中,而作为如今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镇对此更是爱不释手,尤其是一杆极为精致的燧发手铳,让明英宗很是喜欢。而百官们也得到了不小的实惠,许多人开始暗地里派人到临高县经商,所得的银两让他们赚的心安理得。可以这样说,一个小小临高县,其获得的好处比之一府一省都要多,这着实让于谦极为满意。当然,作为南洋大臣,于谦深知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毕竟他可是知晓特区并不只是临高县一地,而是整个琼州府。只是就目前而言,开放整个琼州府还不现实,这并不是当地官员反对,事实上如今琼州府其他各县都十分眼馋临高县的变化,他们巴不得他们所处各县都被划定为特区。可朝廷之中的那些人还是有些顾虑,觉得这事急不得,得慢慢来才行。当然,就目前而言,所有人都得到了好处,这特区自然也让他们很满意。“咳咳大人这里还有一事需要您亲自拿主意才行”这时候南洋副使章华道。于谦一听,不禁一愣,随即道:“是什么事呀”“是您的知交李贤,他想要游历汉华王国宝庆府、新兰府以及祁阳府三地,但是您也知道汉华王国这三地即使是汉华王国本国商人也很少有人到过,因而”副使说到这,随即看向了于谦。而此时的于谦自然也听明白了副使话中之意,这是要求自己帮忙呀。“新兰府、祁阳府、宝庆府这三地的确只是听说过这样你先让人送一份拜帖给汉华王国使臣张大人就说吾于谦邀他到南洋大臣府一会”“大人的意思是请那位使臣帮忙”“不错那位张大人,吾也多次与他聊过,是个很好说话的人,这次李贤想要游历这三地恐怕只能找他了”刚巧就在这个时候,下人回报,言说汉华王国使臣张怀普来了。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