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14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9      字数:4542
  d但如今,二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再一次见到了汉华王国所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事实上,对于汉华王国,两人都非常清楚,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双方尴尬关系的地步了,这样一直拖下去,对于大明可没有什么好处,是修复关系,重视对待,还是就此成为敌对,必须尽快表明。但这恰恰不是二人能够做主的,因为在他们的上头还有着那位陛下,还有着满朝文武百官。然而现在陛下昏迷不醒,岌岌可危,朝堂之中又争论不休,如果不是张太后坐镇朝堂,再加上一干勋贵维持着朝堂运转,恐怕整个大明就全乱套了。要知道如今的太子殿下,可仅仅只有不到四岁,这样小的年纪,一旦当今陛下驾崩,朝堂之乱将会一发不可收拾。何况,在如今的大明内部,已经危机四伏,许多野心人与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了,而外部,尤其是大明北方,草原上的那些残余势力,也有南下的趋势。再加上,大明东北朝鲜王国与女真也不安分,西北边陲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也有意向,可以说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太宗时期的大明了。“哎王大人如今你怎么看汉华王国越来越强大,如今的西洋诸国恐怕都已经”“是呀汉华王国扩张太快了,东洋几个小国早已经成为了汉华王国的傀儡,如今西洋也就只有暹罗国还能够勉强抗衡汉华王国至于那黎利与施信恐怕也就能够给汉华王国挠痒”王骥看了一眼张辅,也跟着叹了口气,随即说道。“王大人吾觉得还是先解决柳升吧对于汉华王国,吾大明还是有些鞭长莫及了,最重要的是,随着郑老大人失踪,水师便一蹶不振了话说郑老大人”说到这,张辅没有再说下去,对于郑和,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但他也明白,水师之中将领非常多,统帅的人也不少,但是就航海经验而言,郑和才是经验最足的,而且要想对付汉华王国,主要靠的就是水师,而且是远洋水师,这点,没了郑和以及他统帅的那一批水师士卒与船队,大明越来越不是汉华王国水师对手了。就张辅通过自己侄儿收集到的情报来看,张辅发现此时的汉华王国至少拥有了近三百艏各类型战船,而且装备有活泼近五千门,而且还源源不断的有舰炮生产出来,至于陆战火炮,汉华王国军队也装备了不少。而就在张辅与王骥念叨郑和的时候,此时的历州港一处隐蔽的宅院之中,一位老人正对着眼前的一位年轻人,似乎在交待着什么。而一旁另外一位坐着的老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连忙道:“老大人您怎么了”“哎老了王大人恐怕噗噗“话还未曾说完,老人顿时口吐鲜血,直挺挺往后靠去。一件这情况在场的另外二人都吓住了,他们一边通知外面看守的士卒,一边将昏迷不醒的老人扶到了床上。这时候,历州港衙门之中,腾格尔斯正在处理着日常事务,忽然,一道人影匆匆跑了过来,对着腾格尔斯说道:”不好了都督那位贵客吐血昏迷了,大夫们都已经过去了“”什么不是告诉了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人吗,要知道这可是大统制亲自交代下来的贵客你们是怎么搞的”腾格尔斯当然清楚那位老人的身份,也知道李江对其极为看重,事实上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知晓这位老人并未死去。没错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正是七次下西洋的总兵官郑和郑三宝只不过,历经了自己人背叛与打击之后,郑和原本就遭受了巨大打击,再加上年纪大与生病的缘故,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早已经垮了。好在李江秘密将其软禁在了历州港,让他暂时修养,他的身体这才有了几分起色,可是郑和怎会与李江合作,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跟汉华王国的人说。也就在前几日,一则则关于大明的消息传到了他耳朵内,尤其是听到当今陛下昏迷不醒,朝堂一片大乱时,他彻底绝望了。再加上身体本就不好的缘故,这一次他直接吐血昏迷不醒,恐怕时日已经不多了再说此时,那座不起眼的宅院当中,郑和躺在床上,一旁许多大夫正在医治,但诊治过后,都不禁面露难色,有些甚至直接摇头,很显然,他们也已经看出郑和时日无多了。一旁的王景弘与另外一位年轻人看着病床之上的郑和,眼眶之中湿润了。第四百四十四章没死“都督来了都督来了都让开让开”就在这时候,屋外,一道人声传入了屋内,很快就见腾格尔斯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对于腾格尔斯的到来,王景弘倒是没什么反应,可是那年轻男子却是极为愤怒,甚至眼神之中满是憎恨之色。对此,腾格尔斯自然感觉到了,可他并未作出任何回应,而是对着那些大夫说道:“怎么样郑大人的病情如何”听到腾格尔斯的询问,那些大夫们却都没有说话,而是保持着沉默,他们不是不说,而是不敢说,郑和是谁,他们尽管不知道,可是值得腾格尔斯这位都督亲自询问,肯定贵不可言,这样的人,就算给他们一百二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说呀。好在这时候,昏迷不醒的郑和忽然缓缓睁开了双眼,他躺在病床之上,目光在王景弘身上停留了片刻,而后又投向了一脸愤怒的腾格尔斯,用微弱的声音说道:“你们皆都下去吧吾要与都督谈一谈”对于郑和的话,在场的人都不禁一愣,但这时候腾格尔斯随即对着那些大夫道:“都下去吧”听到此话的大夫们顿时松了口气,立即退了出去,而这时候王景弘也似乎明白了郑和的意思,拉着那个年轻人出去了,可是那个年轻人在离开屋子时,始终用愤怒的眼神看着腾格尔斯,这让腾格尔斯心中也不平静。对于这个年轻人,腾格尔斯自然印象极深,事实上这个年轻人与郑和关系非比寻常,他是郑和收的义子,平时很少有人知晓他的身份,而且他对郑和的感情很深,但因为年纪并不大,极其容易冲动,也是郑和如今最为放心不下的人。但是他的航海经验极为丰富,是个天生吃海上饭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郑和对他的期望非常高,然而如今的他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让他很是遗憾。再说此时,待到屋内只剩下郑和与腾格尔斯之后,郑和道:“都督吾想要求你一件事”“郑老大人客气了您可是大统制交代的贵客,你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养病,其他事还是等大统制到了再说吧”腾格尔斯微微摇头,回答道。面对着腾格尔斯这般回答,郑和却是沉默了一会,而后眼珠子转了转,似乎在沉思,但下一刻他用稍稍大的声音说道:“都督吾时日无多了,还请都督能够尽快帮吾联系大统制吾想见见他”郑和的这个回答,让腾格尔斯不再坚持了,他随即回答道:“好吧吾会立即通知大统制的还请郑大人好好修养”此时此刻,腾格尔斯也已经看出了郑和确实没多少时日了,或许等不到李江到来,他就会前往另外一个世界。三日之后,历州港传来了消息,李江收到郑和病危的消息之后,并未有多大的波动,他很清楚,这个情况迟早要到来的,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之前,他将郑和秘密软禁,确实有几分惜才的心思在其中,但现在他只能说可惜了的确,对于郑和,李江的心思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希望郑和能够投靠他,但他知道这个希望十分渺茫,另外一方面,他又觉得不好安置郑和,至少在官位上待遇上不好安置郑和,毕竟他太出名了。而且郑和与大明关系牵扯太大了,若是被大明知晓郑和反叛大明投靠了汉华王国,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什么用了,郑和就要死了,他很清楚已经没救了,不仅仅是身体上郑和没救了,就连心理上郑和也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念头。“哎算了随他吧一个时代终究要落幕,新的时代也即将要来临或许这就是历史吧”李江轻轻叹了口气,念叨了一句,望向了窗外天空。在呆呆的忘了一会之后,他即刻叫来了随身一名亲卫,即刻吩咐下去,他要离开东阳城前往历州港。一晃又是三日之后,李江在水师护卫下来到了历州港,走入那座宅院,他瞬间听到了屋内的哭泣声,紧接着便是愤怒的狂吼声。“滚滚滚出去吾不要再见到你们这些混蛋”“公子公子你冷静点郑老大人已经去了他不想让你这样你明白他的苦心吗”“不不不”“公子你要去哪”就在这时候,门一下子被打开了,一道人影匆匆跑了出去,而这时候他看到了李江到来,对于李江,那人似乎是认识的,但他现在心中却是一团乱麻,根本就不想跟李江多说。在狠狠瞪了一眼李江之后,他刚准备转身离去,但却被李江冷冷的呵斥声给叫住了:“你要去哪”对于眼前的人,李江自然知晓,他乃是郑和的义子,而且是唯一收的一名义子,小时候就跟着郑和,父母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期就死了,而他几乎可以说是在船上长大的,再加上郑和的刻意培养,他的航海能力极强。只是他的性格太直,太傲了,所以郑和也对他颇为头疼,而他自己也全不在乎,甚至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郑傲。他的疯狂,在李江眼中,只不过是年轻人的中二罢了,如果不是因为他从小就被郑和培养,或许李江看都不会看他一眼。如今郑和已经去世,他这位义子,李江倒是有些想法,可如今看到他如此反应,李江觉得还是放弃他为好。而就在李江深思的时候,郑傲却根本不顾李江的呵斥,继续瞪了李江一眼,再次准备转身离去,而且嘴中还嘟嚷了一句:“哼”“站住”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李江与同时打开房门的王景弘却齐声道。“郑老大人醒了他说让你进去大统制也来了郑大人也让您进去”王景弘看了看李江,随即说道。“什么义父没死”第四百四十五章宣宗驾崩了郑和还是死了,死在了大明宣德七年初,比原本时空提前了一两年时间。而且比起原本历史时空来,此时的郑和却要比原本时空要悲惨的多,在大明,郑和早就成为了一个死人,而且因为文官势力的关系,郑和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反而还被剥夺了原本的头衔,可以说在大明郑和已经被文官势力给彻底打倒了。也正因为如此,郑和的心也已经死了,所以他的身体才会垮的如此快速,否则,他还是能够活个两三年时间的。但不管如何,此时郑和的确已经死了,而李江也给予了他应有的待遇,以仅次于王侯之礼为他下葬,只不过墓葬有些寒酸,而参加的人则仅仅只有汉华王国的一众大臣以及王景弘与郑和的义子。几日之后,李江将郑和的义子送到了航海学院担任了“教授”,而王景弘,李江打算将他安排到兰芳社的,可是却被他给拒绝了,他想要在东阳城乡下买个小院子,安度晚年了。对此,李江考虑了一下,点头答应了,他知道随着郑和去世,王景弘的心也已经死了,只不过身体还活着罢了,或许再过几年,他也会去往另外一个世界。汉华王国东阳城大统制府。处理了这件事之后,李江坐在书房之中,看着打开窗户的窗外,不由得叹了口气,脑海之中回想起这件事,他觉得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到来,历史时空因此变了大样,改变了许多人命运,也改变了大明的命运。而说到这,李江又想起了昨日收到了的一封情报,是兰芳社京师分部送来的。王振已经渐渐崛起了,而那位陛下也苏醒了过来,更让李江有些奇怪的是,这位陛下就跟回光返照似的,似乎变得精神抖擞,一连参与了几次军国议事。而且他施展了一连串的雷霆手段,将文官势力再次打压下去,不仅将一批文官势力一方的朝廷官员贬出了京城,还杀了一批贪赃枉法者,而对于军队,他也迅速提拔年轻将领与有能力的开国勋贵,就比如成国公朱勇,他是太宗时期成国公朱能的儿子,承袭了父亲的国公之位,如今更是执掌京营,可以说他乃是除了英国公张辅外,权力最大的勋贵了。不仅如此,武进伯朱冕,西宁侯宋瑛也被大肆提拔,要求其整顿大明北方边军,与此同时还令前线的王骥与英国公张辅加快平叛速度,务必要将柳升灭掉。当然,此时的安远侯头衔更是被宣宗皇帝亲笔撤掉了,将其贬为了逆贼,不得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