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165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7      字数:4663
  d着,一股不祥的预感窜上了心头。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家姓奴施信汉华王国东阳港。自今年春耕之后,汉华王国在李江的亲自关照之下,开始进入各种工坊做工,这些可都是他们平时除农业以外的额外收入,这样一笔钱尽管相比农业上的收入而言并不是很多,但是平常贴补家用却是够了。而且,因为私人工坊的兴起,李江为了杜绝这些私人工坊的大商人压榨工人,可是制定了严苛的工资条例与待遇规定,若是遇到私人工坊主刁难或者违反条例者,可以直接找官府举报,不仅举报人受到官府保护,而且还有奖赏。当然,被举报者,若是被查证属实,那就对不起,不仅家产充公,其本人也会被流放,重则可是会被杀头的。因此,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些私人工坊主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好在汉华王国整体而言对于商人是极为宽容的,不仅在税收上一次性收齐,而且适当时期还能得以减免部分,宽松的商业环境继而导致这些工坊主在严苛法令之下,还是能够狠狠赚一笔的。再说,这些工人赚了钱,总是要花掉的,如此一来,这样一循环,总体而言,那些工坊主还是大赚特赚了。也正是如此,对于李江所制定的那些严苛条文,他们也不再抵触了,而且不仅不抵触,而且还相当拥护。至于属于汉华王国国有的那些工坊,那就更不用李江操心了,有着方国民这位主事盯着,没有人胆敢违反条例,因此整个国内,不管是私人工坊还是国有工坊,都让李江彻底放下心来。不过,彻底放下心的李江没多久就发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虽然工坊主们不敢压榨工人了,可是有些工人却伺机拿着条例讹诈工坊主来,甚至有心人暗地里与国外势力勾结,想要从汉华王国秘密级别工坊内偷出许多机密技术,这样的事例更是已经被复兴社查证了好几起了。这些人有的是受雇于那些国外商人,也有的是跟某些小国勾结,可以说对于这样的败类,李江是抓到一个,直接处死一个,对于这种吃里扒外之人,他恨不得五马分尸。当然,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进入到工坊之后还是很守规矩的。时间一晃便到了大明宣德四年五月。这一日,李江再次带着几个侍卫开始了秘密出巡,不过这次他并未前往东阳县管辖之地,而是去了历州港、蛟龙港、以及三宝港三地,在那里转了一圈之后,他发现这三地,除了靠近港口的城池外,其余人很少到远处定居,许多地方还处于原始状态。尤其是三宝港,那片区域以前属于苏禄国,后来被汉华王国占据之后,方圆四五百里都是三宝港所管辖的范围,可是目前三宝港的人口才不过五万出头,而且华夏人只占据了五成,开垦出来的土地也相比其他港口要少的多。而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三宝港附近原始丛林太茂密,环境比较恶劣,再加上人口过少,使得大部分人觉得开发周围较近地区已经足够了,即使是当地三宝港官府引导他们开垦,也没有什么成效。其实类似的问题不仅仅是三宝港,小琉球岛上、历州港以及新浦府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劳动力不足,开垦出来的土地平均下来,每个人才不到十亩。十亩看似很多,但在交完税之后,每个人最多也就能够留下五百斤口粮,而这可是一年的粮食,如果不是在种植水稻同时,大家都种植了番薯,恐怕他们连吃饭都吃不饱。当然,对于这样的生活,汉华王国的移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可是这在李江看来,这绝对还不够,因为只有民间百姓们家中的粮食多的吃不完,在战争期间,征收粮食时才能真正做到手中有粮而不慌。所以李江觉得必须用同样多的人力开垦出更多的粮食出来,即使是番薯也可以,只要是吃的就行。为此,李江一边让人在各地建立许多储粮库,一边召集农矿司的人商议此事。也就在此时,李江却是再次收到了从旧港送来的兰芳社文书,看完文书之后,李江久久不语。“占城国国都沦陷了哎施信这家伙,还真是一个三家姓奴居然又再次反叛投靠了黎利”没错,文书之中除了言明占城国国都被黎利攻占之事外,还特意提了被攻占的细节,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施信在关键时期,趁机打开了北部城门,放黎利大军攻入了城中。而且,施信还趁机抓住了占城国国王一家子以及许多大臣,仅有那占城国其中一子在心腹大臣以及护卫的拼死保护下逃出了城去,这才没让占城国彻底亡国。但如此局面就算没有彻底亡国,占城国也废了大半,毕竟黎利可是一举俘虏了占城国近三万大军,这些大军可都是占城国的精锐。“如今黎利占据了占城国国都,实力肯定会再次大涨,若是不加以削弱恐怕这家伙的野心将会更大看来是的让旧港宣慰司动一动了,正好施信投降了黎利,借口刚好有现成的”李江嘀咕了一句,不禁微微一笑,露出了一丝诡异笑容。“来人呀”“大统制”当天,一艏快船带着李江的命令来到了历州港,很快做完西洋军区都督的腾格尔斯开始召集各将,商议军情。与此同时,旧港宣慰司府邸之中。施二姐也召集了诸位大臣,各将领开始商议应对黎利攻占占城国国都一事。“都说说吧此事吾旧港宣慰司是出兵干涉还是静观其变”“禀宣慰使下官觉得必须尽快出兵否则黎利一旦将占城国彻底占据之后,势力将会暴涨到那时就来不及了”“左大人说的对不禁要即刻出兵,而且还要联合暹罗等国”此话一出,众人都不禁一愣,随即转头看向了说话之人方向。第三百四十五章反转再反转旧港宣慰司府邸内,施二姐面带忧愁,坐在上头,静静的看着底下左右两排站着的一众大臣,心中满是无奈。“宣慰使大人,吾旧港不仅要出兵,而且要尽快出兵,甚至联合暹罗一起出兵”说话之人满头白发,但面部却像是个中年男子,此人乃是宣慰使府邸内的参赞,是施二姐亲自设立的类似于赞画的官职,属于武官之中的参谋人员,不过此人却是一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此人名唤欧阳明,出自旧港一书香门第,据说祖上乃是元灭宋时期从大陆逃到旧港而来的。“暹罗欧阳大人你这是与虎谋皮就算出兵,也决不能与暹罗一同出兵”这时候,站出来反对的是一武将,施二姐定睛一看,发现居然是水师统领章恒。她不禁问道:“章将军你可是反对出兵”章恒听到施二姐如此一说,不禁连连摇头,回答道:“末将并非反对出兵,末将只是担忧暹罗强势,又狼子野心,若是与其联合,还不如与汉华王国联合出兵”“章将军以你的意思是,那汉华王国就不狼子野心了吗”面对章恒的质疑,欧阳明看了章恒一眼,却是冷笑了一声,随即反驳道。其他人一听欧阳明说话语气,也忽地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不禁连忙闭嘴了,他们本想说点什么的,可此时二人一个代表的是支持汉华王国,一个则是反对汉华王国的,若是这样明晃晃的站队,恐怕会引起施二姐这位宣慰使的厌恶,还不如不表态,这样或许反而更好。当然,这想法只是其中大部分人的意见,在场的一些大臣还是有七八个不只是想明哲保身的。就比如接下来说话的这位,就见一站着大臣们最后的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对着施二姐行了一礼之后,立马沉沉说道:“宣慰使大人下官支持章将军说法,这暹罗自从灭掉了高棉之后,其国王气势极为嚣张,若是与其合作,恐怕最后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被对方趁机要挟”“要挟此话怎么说”施二姐瞥了一眼那年轻男子,心中不禁咯噔一声,对于自己的这位远方侄儿,她根本就没有重视过,但没想到今日却听到了他不同言论,这让她很是怀疑。“暹罗一旦驱除了黎利大军,恐怕会赖在占城国不走了,而且或许还会要挟旧港即刻退出占城,到那时旧港会一丝利益也得不到。”“哼无稽之谈这只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认为再说占城国国王也不是傻子”“行了都不要在争论了,出兵是肯定要出兵的,刘将军,章将军此次由你二人率领两万大军以及水师舰队即刻出发前往占城本尊会事先与占城国那位逃出去的王子殿下取得联系都退下吧”没等那欧阳明继续说下去,施二姐明显皱了皱眉头,即刻说道。旧港宣慰司出兵很快,仅仅不到三日时间,两万大军就开拔了,而旧港出兵的消息也随着各国设在旧港的密谍传回了各国。李江自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他沉思了片刻,却是没有任何回应,汉华王国军队目前正处于修整时期,李江是不会再次出兵的。不过不出兵就并不代表李江不会就此漠视黎利大军一直占据占城国,他在关注此事的同时,也在积极筹备新的野战军团。这是一支雇佣军,不过与之前倭国与琉球营不同的是,他们的组成人员却都是由土著人构成的,这些人有来自苏禄国的,也有来自吕宋国的,更有来自原来满者伯夷国的,还有一些来自于满剌加国。可以说这就是一支杂牌军队,其装备的武器也都是冷兵器,组成人员也是极为复杂,而对于这支雇佣军。哦不准确的说是一支附庸军,李江对其定位是炮灰部队。其组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正面对付黎利大军,而是将其用水师投放到黎利的老巢,让他们去黎利的老巢闹个天翻地覆。当然,这些土著本身纪律性很差,战斗力也几乎为零,但是此前已经经过一个月训练了,而且为了训练统帅他们,李江可是抽调了汉华王国正规军接近五百人,这些可都是精锐老兵,由他们训练,这些土著的战斗力勉强比得上巡防营士卒的三分之一了。而且,这些天,通过水师舰队,李江已经将这支由四千人组成的土著雇佣军团悄悄的运到了蛟龙港,接下来水师舰队将会再次北上,将他们送到安南南部,黎利大军所掌控的老巢区域。可以说,组建这支四千人的炮灰部队,李江所花费的军费不过相当于组建一支五百人的正规军,而且这次还是一次性的,将他们送到黎利的地盘之后,他们的生存就只能靠抢劫了,毕竟这些人与当地人存在种族等各种差异,所以李江根本不担心他们会直接选择投降。而且就算投降也没有,因为这样的炮灰部队,李江一共会投放三次,而且每次地盘都不尽相同,其组成人员也不禁相同,有些甚至是被送到矿产区挖坑的奴隶矿工,他们的凶狠程度可比之前的那一批从原始丛林之中抓来的奴隶强多了。何况,这些矿奴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从澳洲大陆东北部抓来的,其种族与安南当地人有着本质区别,他们如果不选择反抗,那就只能被杀了。大明宣德四年六月初,天气已经非常热了,此时的安南北部,近百艏大型战船缓缓逼近眼前的港口。很快,在一轮炮击之后,眼前的小港口陷入了一片火海,而后许多艏战船便开始放下了小船,数百艏小船开始载着炮灰士卒开始登陆,三个时辰之后,港口内已经密密麻麻站着四千大军了。将这些人送上岸之后,舰队很快就离去了,而这些土著士卒在经过一番焦虑急躁之后,很快就选择了向内陆进发,第二日,他们便使用手中的铁质武器袭击攻占了一个村落,获得大量吃的与少数女人,在尝到袭击的甜头之后,这些土著开始在数个强壮首领率领下即刻朝着最近的村落与城镇进发。很快,整个港口附近方圆几百里,凡是有人烟之地都升起了熊熊大火,当地安南人,尽管拼死反抗,但是却面对着四千多装备了铁质武器的其他地域的土著士卒,他们根本不是对手。而黎利留守的大军因为太过分散,再加上人数太少,因而始终无法围剿这些土著人。而这些土著人也比较聪明,他们一边收刮大量吃食与女人,一边吸纳少数跟他们一起有着同样“梦想”的当地人。这样一来,他们的队伍开始迅速壮大,不到十日,四千人就变成了八千人,足足翻了一倍,而那些土著首领,在获得了大量食物与女人之后,也开始膨胀起来,他们纷纷朝着附近的大城镇进发。与此同时,黎利留守的军队也得到了相应消息,开始聚集准备围剿。但他们却发现,就在他们准备围剿的同时,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这样一伙强大的不明敌人,这让本就兵力见拙的黎利留守军队各将只能疲于奔命,围剿效果并不大。如此这般,整个安南南部,黎利的老巢就乱了套,后勤补给自然受到了极大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很快就奏效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