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162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7      字数:4615
  d围看热闹的人在看到这一幕之后,都不禁在暗地里拍手叫好,实在是张家自芙蓉镇建镇以来,嚣张跋扈太久了,虽然不至于沾上人命,但是对于当地普通移民而言,这张家已经算是人见人厌了。“都干嘛了给本将散开散开”就当这时,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就见几十个手持长枪,身穿统一皮甲的士卒跑了过来,他们在一个腰间挎着雁翎刀的中年男子率领下迅速围住了酒楼出口。“是镇上的镇指挥使来了”“看来这几个外地人要倒霉了”“是呀听说这镇指挥使可是与那张家是亲戚了”“什么亲戚据说是张家送了许多钱给这家伙”“嘘嘘都别说了小心被这家伙给抓了”所谓的镇指挥使其实只是当地人的说法,事实上,这所谓的指挥使只是一名百将。而且他麾下的士卒也不是正规军,而是乡兵民团,每个城镇编制不超过三百人,统帅他们的乃是民团的百将,这百将一般只是当地人推选出来的,只需报备参谋司便可。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些城镇虽然在汉华王国治下,但建镇之时,因为官员严重不足,李江只能下令管理城镇的官员由当地推选,而建立的民团乡兵也只是配备比巡防营低一等的武器,编制根本不存在,其军饷等也只是当地城镇乡绅负责。所以就战斗力而言,比之巡防营还尚且不如,更不用说汉华王国所掌控的混合作战营正规军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江这才没有第一时间裁撤掉,毕竟每个城镇有这样一百到三百人的乡兵民团存在,一来在紧急战事时,可以临时征调这些人组成新的混合作战营,二来也可以代替巡防营,维持一地秩序,甚至可以护卫城镇以免周围零星土著骚扰。可凡事有利也有弊,这所谓的乡兵民团虽然编制仅仅只有一百到三百人,而且武器低劣,但因为军饷等都掌控在当地人手中,所以相对而言,其话语权,当地人更大一些,长久而往,便会导致如今日李江所遇到的这样一幕。那便是当地人与乡兵民团相互勾结,欺压当地普通移民,最终弄得当地民怨沸腾。而对于这些,坐镇在东阳城的尚阳等人根本不知道这些,若不是李江心血来潮来到这“乡下”微服私访,恐怕也不知道他的汉华王国存在这么一大隐患。“哎看来今后得派人下来经常视察了,否则保不定会乱成什么模样”李江暗自叹了口气,即刻带着侍卫离开了。很快,他们便除了芙蓉镇,朝着离芙蓉镇五十里另外一处城镇而去,那里临近东阳港,因此更加繁荣一些,也因此,当地驻扎着一队正规军士卒。来到当地之后,李江带着侍卫即刻去了军营驻地,通过自己的大统制令牌调派了这一队正规军士卒前往芙蓉镇,将当地乡兵民团一网打尽,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贬为奴隶的贬为奴隶。为此,他更是让其中一名士卒回到东阳港,将此消息告知尚阳,让他尽快拿出一个解决方案来,并且调派官员去接管芙蓉镇,将其真正纳入汉华王国治下。与此同时,他也带着剩下的侍卫沿着海岸,视察了十几个渔村,惩治了一批渔霸,最后闹了一大圈,于十日之后回到了东阳港。刚一回来,他就叫来了尚阳,询问他所交代的事情办的如何了:“怎么样了你们政务堂拿出解决之法了没有”“回大统制的话吾等政务堂的几位主事商议了一下,觉得最终根源还是在于官员太少的缘故,可大统制您定下的几种选拔官吏办法虽然好是好,可培养一名真正的好官实在太慢了,所以““行了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别拐弯抹角的”李江听到尚阳这样一说,顿然明白了,立刻说道。第三百三十八章内修大政治理内政,李江本以为自己很在行,但事实上,李江如今觉得自己还是差太远了,他虽然是一个穿越者,自认为自己拥有数百年的先进经验,完全可以更好的治理国家。然而现在李江想想,觉得自己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人心是复杂的,而此方世界如今这时空,古代人的思想也是固定不变的,在大多数家族看来,一个家族的兴盛是建立在众多普通老百姓的血泪之上的。而且,就家族而言,此方世界如今这时空,家族观念极为严重,往往一个家族在兴盛发达之后,随着势力越来越强大,对于本地的掌控欲就会越来越强,这就不免会跟当地官员产生矛盾或者联系。而其后果无非就是两者,一是当地家族搞定当地官府,相互勾结在一起鱼肉百姓,另外一种情况,便是当地官府将本地家族压的死死的,而当地家族则为此拼命剥削更下层的百姓。总之,像这样根深蒂固的传统大家族,其家族思想注定他们会与李江是敌人因此,在移民之初,李江就考虑过将移民的那些家族拆分,让其势力不至于迅速壮大起来,威胁地方通知,然而即使考虑过了,但考虑是一回事,底下人执行又是一回事,毕竟人心是复杂的,往往会有许多人经不起诱惑导致李江的命令被当作耳旁风。而建国之后的这几年,汉华王国整体而言内政上基本没有什么建树,大部分都是尚阳的政务堂在管理,因此,内政混乱,政令不统一,甚至是连各县城镇无法监管这些问题极为严重。对于这等现状,李江觉得是时候该做出改变了,他在召集尚阳询问的同时,也即刻下达指令,让驻守在东阳城周围的四个混合作战营以及巡防营等近七千人赶赴东阳城麾下二十多个城镇以及几个小城池,正式接管这些地方的军事权,若是遇到乡兵民团反抗者,格杀勿论,以震慑那些充满野心之人。江阴镇,这是一处靠近海边的城镇,是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而且也是最早建村的几个村子之一,其当地大富人家,也是从前的村长家郝家。郝文浩一脸凝重,他看着自己满不在乎的儿子,不禁叹了口气。虽然郝家在江阴镇口碑不错,而且也十分配合官府行动,甚至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捐给乡兵民团,可是此时此刻,郝文浩还是心中直打鼓,心里没底。毕竟这次由汉华王国大统制亲自下达命令,派驻了四个混合作战营到达各地,这明摆着就是想要彻底清理各城镇。虽然郝文浩自问自己没有什么,可这是正规军呀,而且是打过许多场硬仗的正规军,不管是士气、武器还是战斗力,那都不是乡兵民团可以比拟的,仅仅只有一队百人士卒,可是自从接管民团乡兵营地之后,那些乡兵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江阴镇上的商人、大家族,都是紧闭门户,生怕被炒家灭族。“爹您就放心吧此时吾郝家不会有事的”郝文浩的儿子郝家民笑着说道。“你还笑还笑都这时候了你怎么还笑得出来你难道不知道官府”“爹这里是汉华王国大统制可是说了,只要遵纪守法,不欺压百姓,做良善人家,就算吾等郝家是大家族,也没事的”郝家民没等自己父亲郝文浩说完,便打断其话言道。“够了你知道什么天下官府一般黑虽然汉华王国对吾等确实不错,但是那是以前,此时此刻这大环境哎爹已经老了吾等郝家虽然才发家,但是人口数十一旦”“爹爹镇街之上出了告示出事了出大事了”就在这时候,屋外传来了郝文浩二儿子郝家武的声音。“出什么事了快说”听到自己二儿子的喊声,郝文浩立马站了起来,即刻带着自己的大儿子走了出来,立马询问道。此时厅堂内,站着一个满头是汗的年轻男子,他一身短袍,形似短打,头戴一斗笠,像个打渔的渔夫,此人正是郝文浩的二儿子郝家武。当他看到自己父亲与大哥出来之后,立马道:“爹大哥镇街之上出了告示,新来的那位镇守使下达官令,让吾等江阴镇家族人口超过二十人的家族即刻前往镇守使府商议”“爹这会不会”郝家武说到这,不禁面露异色,极为担忧说道。而此时听到这话的郝家民却立马道:“二弟你这话说的若是那位新来的镇守使大人要对吾等不利,靠着驻守在此的那队兵将,吾等郝家还有其他家族如何能够抵挡所以吾觉得爹还是快快前往的好要不这样,吾也跟着爹一起去正巧吾也想拜访一下那位镇守使大人”其实,江阴镇之前是没有什么镇守使官的,只有三老,也就是当地推选出来的管理江阴镇的所谓官员,他们没有品级,也没有俸禄,但掌握着江阴镇的大权。而就在最近,大统制李江一旨下达,在接管所有城镇之后,政务堂随即派来了一位镇守使。这位所谓的镇守使,就相当于是之前的三老,只不过是有品级的官员,而且是得到汉华王国政务堂报备的正式官员。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任镇守使,可都是绝对忠诚汉华王国,忠诚李江的,他们之前可都是从各书院出来的。虽然治理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若是时间久了,他们必定能够胜任这个新官职。再说,他们相比高一级的县令,所管理的事情与人口规模要少的多,整个江阴镇或者类似于这样的城镇、寨子,人口最多的也就七八千人,这还不到大明一个县城的十分之一何况,他们不仅有着上面的任免,而且驻守在当地的正规军可是掌控着军权,也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所以这些镇守使才很快接管了各地的政务。第三百三十九章占城国事变其实不仅仅是江阴镇,其他各城镇都有如郝家这等类似的情况,大部分家族都是移民到汉华王国之后发展起来的,所以相对而言,要比一些本身就是整体家族移民而来的,忠心许多,因此,他们对于李江的这次内政大调整只是存在担忧,并未恐惧。但那些原本就是整个家族移民的家族就不同了,他们目前所掌控的权利实在太大了,已经无法被李江所能容忍了。这不,当各地的镇守使到位之后,很快就在派驻到当地的士卒给收拾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尤其是那些引起公愤的家族,更是直接消亡了。这次李江可不会弄什么网开一面,他深知家族一直乃是集权统治最大的障碍,只有家族势力过于弱小才有利于他的统治。所以,就在这最近一个月之内,一共有十三个违法乱纪的家族被处置,其中有四个家族当场就消亡了,其余的也被强行拆分,迁往汉华王国其他地方。至于其他良善家族,李江也有意将其拆分,为此他特意下达命令,让全国的家族,只要人口达到了二十人以上,就必须分家,一旦发现超过二十人的家族,则直接以违法论处。而且,为了以防家族势力再次过大,李江下命令,无论是何人,都必须遵循雇佣佣人原则,不得私自买卖奴隶,就算是土著人也不例外。这样一来,起码明面上不会出现很大的家族了。当然,其实这些措施对于防止家族势力过大还是不够的,比如某家人,虽然各自分家了,但是因为亲戚关系,会一样组成一支关系网络,尤其是家族当中有不少人当官,这样更会组织一张庞大的人脉网络。因此,李江觉得这样措施不一定能够完全杜绝,只能一步步来而就当李江为内政而烦恼时,此时的旧港再起波澜了。旧港宣慰司府邸当中。自从上次旧港宣慰司被施信的“游击队”耍的团团转之后,施二姐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将施信的人头斩下,可是那施信极为狡猾,即使派出了亲信密谍也很难接近施信,而且大军围剿也极为不理想。更让施二姐极为闹心的是,随着汉华王国在马六甲海峡的威望不断增高,反之那旧港宣慰司的威望则迅速下降,不管是贸易还是其他,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而且,施二姐还得到消息,也不知道施信是从哪里得到了一批火铳与火炮,给旧港宣慰司的大军造成了很大麻烦,甚至施二姐还发现施信麾下多了许多倭国武士,似乎那倭国也在暗地里相助施信。除此之外,占城、黎利大军也在暗地里支持施信,这着实让施二姐极为愤怒。但没办法,此时旧港宣慰司已经步步维艰了,已经没有什么办法去对抗占城与黎利大军了,因此施二姐只能一边召集大臣们商议,一边也在考虑是否找汉华王国求援。毕竟这时候能够相助旧港的,也就汉华王国这一方势力了。“来人呀”思来想去,施二姐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施信一事已经拖了两三个月了,她已经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了,最终他还是决定找汉华王国求援。“宣慰使大人有何吩咐”很快,一名侍从迅速走了进来对着施二姐道。“去将何彬叫来”“是宣慰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