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146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6      字数:4703
  d,菲利普琢磨了一番,随即又询问道:“后勤官吏可在”“属下在”很快,又有一名官吏即刻站了出来,对着菲利普行了一礼,而后言道。“物资情况如何”菲利普询问道。那后勤官吏迟疑了一下,随即回答道:“回禀都督,目前可供全部人口食用三个月之久,还算充足”“充足就三个月不行你立马制定一个节食计划,必须保证五个月供应,还有组织人去猎杀周边猎物,尽量将食物尤其是能够储存的粮食集中盖多个粮仓,以备不患”“农官必须督促民户,立即组织他们开耕种地,绝不能坐吃山空”菲利普叮嘱了一句之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再次转身说道:“督造官”“属下在”又一人站出来对着菲利普应答道。“现如今房屋建造情况如何必要的工坊建设如何”菲利普看了一下督造官,随即再次开口说道。“回都督的话,目前建有各类房屋九百四十三间,其中石头砌筑的三十六间,其他均为木制建筑,至于工坊,目前只建立了伐木坊”“加快建造速度尽快在三个月之内将预定的各种建筑建造完毕”菲利普待到督造官说完之后,点了点头,随后又叮嘱了一句。“报启禀都督,海面上来了许多艏船”就当这时,一名士卒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汇报道。“船从海面而来是什么船”菲利普一听,也不禁一愣,立刻追问道。如今整个金山港都被菲利普所带来的舰船给封锁了,倒是不用担心港口被他人舰船占据,但若是不尽快弄清楚来船是敌是友,港湾内舰船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对方乃是当地土著舰船,菲利普觉得有必要即刻进入战备状态了,所以菲利普即刻下令道:“吹响螺号,集合各水手以及水师士卒,准备迎敌其他人随我去灯塔之上”菲利普命令督造官事先修建的灯塔是有两用的,一则可为港湾内船只引路,二则也可以作为一个港湾内制高点,观察海面之敌。虽然整座灯塔修建并不是很高,只有五丈左右,而且还是方形,不是圆形,形状类似于大明的宝塔,但比大明的宝塔却要低许多,仅仅只相当于三层楼高,但对于目前的菲利普而言,此灯塔已经勉强足够了,毕竟这已经是修建最高的灯塔了,再高就会坍塌。何况,因为其灯塔修建的地点乃是港湾内一处高地,如此一来,是能够很好的观察整个港湾海面的。再说,菲利普手中可还有着千里镜这等神器,完全能够将远处的海面收入眼底。片刻之后,菲利普一行人登上了灯塔,将手中的千里镜放到眼前之后,菲利普看向了海面,可是就是这一看,让他不禁皱起了眉头。“咦居然一前一后有着两种不同的船,而前方那船居然是一艏西夷之船”这一刻,菲利普不禁想到了许多,他是跟随李江学习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自然知晓这地球乃是圆的,当时他是不信的,可后来随着一系列的证据摆在他眼前之后,他信了。而对于西夷之船,他也是听李江说起过的,何况他曾经也接触过一些天方商人,见到过许多天方国的舰船,知晓那西夷之船与广船福船均不同,尤其是船帆,简直就是天差地别。“此地怎会有西夷之船到来了莫非他等是从另一方而来的观此船似乎是从南面而来莫非他们穿过了那道海峡不会吧”菲利普想到这,立马带着众人下了灯塔,随即上了旗舰,而此时此刻,水手与水师士卒均已来到了各船之上。“下令各船起航,迎上去,将那艏大船之后的小船给我统统揍入海中”随着菲利普一声令下,片刻间,港湾内数艏战舰纷纷起航,朝着港湾外航行而去。而这时候,离港湾不足四里的海面上,道格拉斯一边命令着水手们操作船帆加速向前航行,一边让自己的随从观察着前方海域。突然,自己的随从惊讶的尖叫了起来:“道格拉斯阁下您快看前方前方有一支舰队舰队他们朝着我们的舰船过来了”“什么舰队海耶夫你没看错这鬼地方怎么会有一支舰队莫非我们到了印度海域”道格拉斯是一名狂热的海洋探索者,他曾经得到过葡萄牙王子恩里克的支助,只是他一直没有给王子带来什么有价值的领地线索,但就在他最后一次朝着北非航行时,他的船居然被一阵大风刮跑了。好在他的舰船之上拥有众多食物,再加上他沿着北非海岸线一路南下,居然在经过一年的探索之后,让他在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下来到了南美洲最南端,而后又经过无数次磨难,其船上仅存三十多个水手与一个随从时,他总算来到了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可以说,他之所以能够从葡萄牙一路到这里来,是天大的幸运,毕竟他已经算是领先世界上除了郑和以外,航行最远的航海家了。第三百零四章赐婚对于远在大洋另一边的事情,李江自然不知道,此时的他正聆听着新任大统制侍从官的汇报。作为刚刚被提拔的大统制侍从官,很显然,李梁还未彻底适应这个角色,他说话都有些不利索,看得出他比较紧张,说话断断续续的。“大统制,大致情形就是这些了,您还有什么事情吗”“嗯你先下去吧下次说话利索一点,别太紧张我又不吃人无需这般”挥了挥手,让对方下去之后,李江有些哭笑不得。他微微摇头,心中暗自感叹了一句之后,随即拿起了桌案前另外一份文书,这份文书是从政务堂转送过来的,上面有着尚阳的亲笔所写的批阅,李江已经看了。说实话,尚阳批阅没有任何问题,但作为汉华王国的大统制,李江并不会因为怕批阅没问题就将之置之不理,因为这份文书从侧面说明了汉华王国所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移民过来的百姓过于安稳了。没错自从李江通过各种办法,将大明境内的各种华夏人移民到汉华王国境内之后,他便给予了这些移民最高的安置方案,可以说是要钱给钱,要物资给物资,要地给地,而移民们也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不仅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开荒种地,而且还在闲暇时会做点小买卖或者干脆到工坊或者官府组织的大型工程之中赚点闲钱。也正是这种民富安稳的心理,让他们再也不愿意移民到其他地方去了,如此一来,这就导致李江的澳洲移民计划与美洲移民计划遇到了极大的阻碍。本来他在新几内亚岛建立汉华王国,就是想要在这片区域设立一个大型的移民中转站,而后将移民们一点点充实到美洲或者澳洲所开辟的殖民区去。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一招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移民们过分的安稳,令得他们对于现有的日子十分的满意,所以现在别说是移民美洲了,就算是移民到汉华王国所控制的其他领地,不少人也极为的抗拒,至于移民到澳洲去,那只有极少数混的不好的人才会有想法,或者是新移民过来的华夏人,他们搞不清楚具体情况,所以才在稀里糊涂下被送到了澳洲去,否则以那些扎下根来的移民安稳心理,他们根本不会再挪窝了。“哎看来让那些扎下跟来的人再背井离乡已经是不可能了,需的再找一批新的移民去充实澳洲与美洲对了说到美洲也不知道菲利普怎么样了按照时间来算,他也应该到了北美洲了不过也不一定,若是中途出现什么意外,那就不一定了”思索到这,李江忽地又想起了一事,他急忙从堆积如山的文书当中找出了一份很薄的文书,这是一份兰芳社京师分舵转过来的加密文书。当然,如今已经被翻译出来了,李江之前已经稍稍过目了,只是因为没有太过注意,因而也就忽视了,但这时候想起来,他忽地皱起了眉头,因为他没想到那位大明陛下又开始折腾了。“赐婚莫非那位陛下想要依靠这一招来拉拢我可之前不是对汉华王国极为警惕吗莫非摆了那家伙一道,那位陛下又想出歪招可这明明是喜事呀”赐婚,这看起来的确是喜事,但是大明可不是之前的历朝历代,也不是大汉,不信奉依靠外嫁公主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更不会依靠赐婚这种形式来拉拢番属国。就算是朝鲜,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大明皇帝最多也就是赏赐亲王待遇,是不会下嫁什么公主的。“算了此事先放放,待到有新的情报送过来之后再做处置吧”李江小声嘀咕了一句,便放下了文书,没有再继续去纠结此事了。而事实上,李江这个穿越者,也是一朵奇葩,如今离穿越也有三四年了,这位汉华王国最高统治者,居然连一个女人都没碰过,那更不用说什么三宫六院了,如此情况,别说是国王级别的了,就连大明的普通百姓,李江也比不了。而对于李江这位大统制的婚事,尚阳等重臣自然多次找李江提过,可是李江一直不表态,一直拖着,这令他们十分的无奈,毕竟在他们看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普通百姓尚且如此,何况是帝王家,这没有子嗣,这在皇家可是最为致命的问题,无论是历朝历代,还是大明或者海外番属国,皆都如此,继承人问题必须确立的,否则很难安这些大臣的心。对此,李江自然心中十分清楚,但他却依旧我行我素,在他眼中,婚姻大事,那可不是一件小事,他又不是什么种马,跟那些穿越小说似的,一穿越就到处留情,弄得自己跟个种猪似的,见一个爱一个,他是有节操的好吧当然,这说法或许也就是李江这个脑袋有些问题的家伙才会如此想,因为作为一个正常人,而且还是血气方刚的二十多岁年轻人,怎会如此清心寡欲。而就在李江胡思乱想的时候,远在大明京师皇宫之中,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统治者的宣宗皇帝,也是极为苦恼。他所苦恼的当然不是什么儿女情长,而是国家大事。原来,就在十多天前,有一位大臣上书,言及多地出现乱民抗税一事,那位大臣建议大明向海外发展,将江南人口稠密区域的府县大量向海外移民或者向边陲之地移民,这样可减轻当地负担,也可以充实边陲,将其牢牢控制。事实上,向帝国边陲移民也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明初时期,明太祖就曾经下令过,将一地的百姓大量向其他人口稀疏的地区移民,比如将湖广之地百姓向西边的播州等地移民。作为太祖子孙,宣宗皇帝这样下令,也并不算违背祖制,那些大臣也不能拿此来劝说,宣宗皇帝担心的是那些出身于江南地区的官员会因为自身利益而阻止,毕竟此时的江南才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第三百零五章轩然大波宣宗皇帝其实并不知道,这方世界因为李江到来,已经从原来的历史长河之中怪了一个小弯,变得跟原本历史有些不一样了。起码如今的大明并未因为永乐大帝去世,而对海外不再那般关注,毕竟海外出现了汉华王国这样一个强大的海洋强国,于公于私,坐在龙倚上的这位陛下不得不重视,而其他大臣,尤其是内阁的一些重臣,自然也不是蠢蛋,如果真的放任汉华王国崛起,说不定东南沿海就会出现一股新型的海上力量,到时候遭殃的可是他们的家族,毕竟在朝廷当中做官的,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比如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人。甚至可以这样说,从大明初年到大明灭亡,出身于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的重臣占据了至少七层。比如如今的三杨,还有之后的东林党,浙党,这些都是来自于江南的官场势力。因而在大明官场,任何关乎江南的事情,都能够动摇整个大明的统治,而作为皇帝的朱瞻基,自然清楚这一点。事实上,对于朝廷之中的平衡,朱瞻基是极为在意的,虽然他极为信任三杨等出身于南方的重臣,但是对于北方或者其他地方的官员,他也一直想要提拔与其抗衡。只是,目前来看,宣宗觉得这力度还大大不够,必须得想其他办法才行。忽然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让随身伺候的太监将桌案前的一份奏折取来,他接过看了一眼之后,即刻让人去召集一众大臣前来商议。很快,奉天殿内,一众大臣们便来到了大殿当中,此时众人小声交谈着,都在猜测着此次陛下召集他们的原因。”咳咳陛下驾到““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卿家平身吧”“谢陛下”一套繁复的礼仪之后,坐在龙椅上的宣宗朱瞻基即刻目光一扫,扫到了英国公张辅身上,他道:“英国公,礼部李侍郎前几天尚书,建议朕下旨赐婚一位藩王之女给汉华王国那位大统制,你怎么看”“陛下万万不可太祖皇帝曾经就有言,明确皇室之女,绝不外嫁还请陛下三思”英国公一听朱瞻基之言,顿时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立马站出来说道。而其他在场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反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