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104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4      字数:4642
  d“呵呵大统制已经说了,在李参将离开前,此物可以当作礼物送与宣慰司”这时候,一旁的张桐又接着说道。对于李江的这个决定,作为侍从官,张桐其实很不理解,这千里镜一看便是军国重器,为何要将之送与他人了,就算对方乃是旧港宣慰司,那又如何,吾等为汉华王国,又不是一个国度。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话放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上,是绝对合适的,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可他哪知道,李江不是不懂这些,他作为一个穿越者,如何不懂技术优势,但这千里镜技术层面太浅,与其让对方研制出来,还不如送一个给对方,就当欠一个大人情。再说,这段时间,那些商人到处都在运送移民到东阳港,尽管这样做并没有惹到旧港宣慰司,但旧港宣慰司毕竟乃是西洋的大明“代言人”,若是不尽量搞好关系,这移民的生意恐怕很难做下去。而且,李江其实还有一层考虑,此物他送给旧港,是打算让旧港代为送给大明那位陛下,以便能够更好的与大明搞好关系,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更容易闷声发大财。至于那位旧港宣慰司的施二姐会不会这样做,李江觉得他肯定会的,因为此时旧港宣慰司处境艰难,急需大明在背后支持,否则她也不会这么急着与汉华王国联盟。拿着千里镜,李海又看了好一会,直到他把崖壁上那用石灰画出的圆圈看透测了,这才依依不舍的准备还给方国民。但这时方国民却笑着道:“此物刚刚张侍从说了,大统制将会送与你带回旧港,李参将便收下吧”“来来来李参将,看看这门炮,还有这些炮弹,这可是实打实的铁炮弹,一颗就有几十斤之重,对于一般夯土城墙,轰塌,此炮根本不在话下还有对付那些舰船,若是炮多,也可”这时候方国民带着众人来到了操炮的炮兵小队前,指了指那门炮,又指了指旁边用木箱装的铁质炮弹,随即说道。“方主事这门炮好是好就是有一点不怎么满意”“哦有什么不妥”方国民听到李海如此一说,顿时回头道。“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此炮威力大,射程远,不管是攻城还是海战,都是极佳火器,可就是太贵了”李海满脸苦笑,看着眼前这门青铜巨炮,说道。听到李海如此一说,方国民也愣住了。第两百一十六章朝廷使者到来李海等人最终还是离开了,就在三日之后,离开前,他的船不仅装了十门青铜大炮,而且还带走了一架千里镜。除此之外,他还买了三百杆火绳枪。没错就是火绳枪此物本来李江是不打算卖给李海的,但是李海在见过此物三段法射击之后,执意要买,李江考虑再三,便将所有火绳枪打包全卖给了他。反正这些火绳枪他也准备淘汰了,三十两一杆,已经不便宜了,卖得值当然,如此一来,李海除了需要以物资来交换外,还随之付出的则是将近万两白银,其次,还有一些其他协议,比如书籍收集等协定。其实按照事先商量好了协定,李江是准备拿大炮换物资与人口的,可最终李海不同意第二条,因而李江只能退而求其次换取物资了。当李海率领一众百户千户带着大炮等返回旧港时。这时候旧港也迎来了朝廷的使者。这一次使者还是陈诚,其官职仍旧是西洋巡抚使,不过他手中还带着一封圣旨,不过并不是给旧港宣慰司的,而是给汉华王国大统制李江的。没错这一次朝廷派来的使者正是前往东阳港宣旨的使团。自广东布政司与旧港宣慰司接连上书之后,那位陛下便召集了一众朝廷重臣商议,最终商量来商量去,觉得此时大明无法顾忌西洋、东洋,而旧港又实力大减,或许扶持汉华王国这个由华人建立的小国也不错。这样既可以牵制西洋各国,又能制衡旧港宣慰司,而且也能够将汉华王国收为已用,不让其脱离大明掌控。当然更重要的是,大明想要具体摸清汉华王国的各方面,比如军事实力,政治制度,以及经济等等。可以说,这次大明之所以又指派陈诚这一大把年纪之人前来,为的就是更出色完成任务。使团到了旧港之后,仅仅只是知会了旧港宣慰司一声,便找了个去过东阳港的海商引路,就匆匆离开了。而就在陈诚率使团离开后不久,李海带着大炮等火器返回了旧港。旧港宣慰司府邸内,李海刚下船便来到了府邸之中向施二姐汇报情况。“就这些”当李海将协议原原本本道出之后,施二姐琢磨了片刻,而后看向了他道:“禀宣慰司基本上就这样,对于人口交易,末将不敢擅自做主,便给推掉了”“嗯李海你可知吾为何这么多人不挑,专挑你前往东阳港商议火器交易”这时,坐在主位上的施二姐突然瞪大眼睛,看着李海,表情十分严肃道。“这末将实在不知,还请宣慰使示下”李海听得施二姐这么一问,也是一头雾水,这个问题早在东阳港时,他就深思过了,可一直没有想出给所以然来“唉原以为你能明白,可现在算了,你说说火炮吧”施二姐见李海一脸迷茫,却是有些失望,随即说道。其实,他之所以派李海前往,乃是因为李海擅长指挥炮战,派他前去,是想让他买更多的炮,顺便能够找出汉华王国大炮的最终秘密,可这李海显然是个直肠子,不懂这些弯弯绕饶。“算了只能与彭先生商议第二方案了”对于旧港宣慰司的种种举动,其实都周边各国看在眼中,尤其是满刺加与满者伯夷国,他们野心很大,对于旧港宣慰司关注度很高,尤其是与大明还有汉华王国的联系,颇为敏感。因此,在旧港,这两个小国都或多或少埋下了不少钉子,一有风吹草动,他们便会在第一时间知晓。这不,就连不久前大明朝廷派来使者以及李海买了大炮这两件事,他们都打听的一清二楚了。对于这两件事,两国都颇为重视,刚一得到消息,便开始了行动,只是他们并未轻举乱动,而是暗地里派了不少探子潜入旧港,同时也在积极派人装作商人前往东阳港。尤其是满者伯夷国,自从几次大战都败在汉华王国手中之后,满者伯夷国自是没有放弃,他们不仅重新收回了新村与杜板,而且还派了重兵驻守。对于华人,虽然没有大肆屠杀,但也处处刁难。这些事情虽然做的隐蔽,但却瞒不住兰芳社的蓝英。没错就是蓝英不得不说兰芳社发展太迅速了,仅仅不过几个月,其探子便已经遍布整个西洋各居民居住地,就连满者伯夷国王都都有蓝英的探子存在。也是,这几个月内,背后有着李江大力大量钱财支持,许多消息自然如流水般,源源不断的汇集到了兰芳社总部,尤其是杜板与新村的消息,蓝英在整理之后,便在最短时间内,送到了李江手中。拿着送过来的情报,李江颇为愤怒,但愤怒过后,他又是极为欣喜,满者伯夷等国这样做固然会伤害华人,但这样也能够让那些仅存的华人彻底看清这些西洋小国的嘴脸。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西洋小国如此一弄,等于在为李江帮忙,只要有船前去那些小国将仅存的华人装载过来,他们肯定会愿意的。尤其是满刺加这个小国,他掌控着西洋与天竺等国之间的海峡,也就是现代的马六甲海峡,此国因此吸引了不少华人在此定居。而随着郑和几次下西洋,在那定居的华人更是越来越多。在此之前,西洋各国因为满者伯夷国的战事,其大多数华人早就前往东阳港了,唯独这满刺加国定居的华人很少愿意前往东阳港的,究其原因有许多,但如今随着满刺加苏丹王室小动作不断,这些定居华人也不禁动了离开念头。若有船接送他们离开当地,他们有很大可能性离开当地。想到这,李江仔细琢磨了一番之后,便拿出了抽屉内的专属信纸写起信来。“报大统制,欧坤主事求见”就在这时,门外侍卫急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欧坤主事他怎么来了这他最近不是负责复兴社筹建吗”第两百一十七章复兴社欧坤这个名字,若放在以前,的确十分陌生,即使是李江也不认识,但现如今,他却是李江亲自指定的复兴社主事,专门负责内部间谍工作。当然,除了除奸工作以外,他麾下的复兴社还兼任着官员秘密监督等工作,算得上位高权重了。只是,他所拥有的权利都是李江给他的,李江随时都有可能收回,因而欧坤这位曾经的窃贼,只能夹着尾巴,战战兢兢的完成李江交代的每一项任务。没错欧坤在以前仅仅只是一个新村港的窃贼,就喜欢偷鸡摸狗,别说是干正事,他连一件好事都没有做过,每天就知道游手好闲。都说常在河边走,那又不湿鞋,这家伙在前几年因为偷窃失手被人当场抓住了,虽然最后只被刺面,失去了一根手指头,但他也因此被新村港所有人背着戳着脊梁骨大骂。混不下去的他,痛改前非孤身一人爬山了前往占城的商船,直到后来被当成奴隶被格纳斯买了下来,来到了东阳港。到达东阳港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后来还是方国民发现他比较机灵,被召入了工坊区,可是干不了几天,他就被方国民辞退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这人实在太懒了,就知道投机取巧,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很差。而恰巧就在这时,李江前往工坊区视察,见他刺了面,与他聊了一会之后,他觉得此人虽然有着种种劣迹,但正是有着这些劣迹,他才好掌控他,同样,有了这些劣迹,由他担任复兴社主事,其他官员都会因此看不起他,继而讨厌他。而这正是李江所想要看到的后厅之中。“拜见大统制”欧坤一脸严肃的走到李江面前,对着李江行了一礼道。此刻的他早已经改变了昔日的油腔滑调,变得颇为严肃起来,他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够担任这“锦衣卫”,仅仅只是因为李江的指派,否则他底下的那些人根本不会鸟他。为此,机灵的他每次召集手下时,都会刻意板着脸,再加上他脸上刺了字,因而看上去异常狰狞,这才将手底下那些人给压制住了。不过,久而久之,他也渐渐习惯带上这个“假面具”,即使是遇到李江,他也改变不了了。“来了坐吧你来找我有何要事”李江瞥了他一眼,随即道。“回禀大统制吾的手下刚刚禀告吾,说是查到了一个探子目前暂不知道是哪方势力派来的,但查到有一个据点就在城内吉祥油铺内”“哦居然这么快就有探子潜入了城中,而且还以店铺作为掩护看来对方筹划很周到呀”李江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即继续道:“这样你先按兵不动,顺藤摸瓜,待到查到更多的探子再将之一网打尽记住别轻举乱动,免得打草惊蛇了”“是大统制”“嗯去吧别忘了那件事“李江最后叮嘱了一句,随即让他下去了。待到欧坤离开之后,李江右手放到了桌案上,手指轻轻敲打着,他似乎在沉思什么。“想不到这么快就有探子潜入了城内,而且还这么隐蔽,知道用商铺作为掩护,看来是吾低估了这个时代谍报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呀”再说此时,当东阳城内一片暗流涌动时,朝廷的使团也已经过了历州港,再过一两天时间便可到达东阳港。而就在这一刻,菲利普等人所统领的征伐大军也已然返回了东阳港。闻得此消息,李江立马召集了郑西河等人详细了解了一下这一次征伐情况,在这之后,他单独将郑西河留了下来。“西河,你可知为何我单独将你留下”李江笑了笑,望着坐在右首位置的郑西河道。闻得李江此言,郑西河不禁一愣,思索了几许,随即道:“大统制是想与属下商议朝廷使团一事”“哈哈哈真不愧是西河呀一猜即中不错之前旧港宣慰司派出使团与我商议联盟一事,想必你已经知晓了,而就在不久前,我得到消息,言说朝廷使团所乘坐之船大约在明日便能到达东阳港”“大统制其实朝廷主动派遣使团来此并非是坏事而这恰恰说明朝廷重视汉华王国或许使团前来之目的,便是赐封汉华王国为藩属国也说不定”郑西河笑着回答道。而李江一听此言,也不禁点了点头,的确,对于朝廷此次派遣使团来此的目的,他大概也猜到了几许。不过,他担心的不是这个,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反正只是一个名头,一个虚幻的称号,并不会损害汉华王国半分利益,就算日后翻脸,李江也并不会顾忌双方的关系。他真正担心的乃是一旦成为大明藩属国,会不会迅速扩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