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90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4      字数:4555
  d过后,下一刻,阅兵台上观礼区的那些人,皆都直接站了起来,看向了下一个缓缓过来的武器方阵第一百八十六章国家没钱了原来这时候,就在那巨型投石机方阵缓缓推过来之后,由两人推着一门重炮组成的炮兵方阵也缓缓而来。一眼望去,虽然这些重炮数量不过十门,但每一门火炮的口径在众人看来都十分的巨大,其炮管也很长,足有半丈还多一尺,也就是至少在一米八以上,比之目前流行的重型火铳口径都要大,铳管也都要长。“太震撼了看那些盏口将军火铳,那口径实在太大了应该连吾的脑袋只怕都能装的进”“不那应该不是盏口将军火铳,那绝对是最为新型的火器,甚至”“甚至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铳了难道汉华王国船队之所以会如此强大就是因为这些不成”不得不说这些观礼的商人与使者之中有不少见识不凡之人,他们或多或少都知晓这火器的不凡,尤其是重型火器,或许一部分人都事先得到了叮嘱,必须格外留意,否则他们哪会如此着重关注这些。而相对于这些人的议论,在台下观礼的华夏百姓与土著就更为激动与震撼了,他们可都是未曾见过这么多重型火炮的,尤其是那一个个硕大的黝黑的炮口,长长的炮管,简直太震撼人心了“好强大你们看那铳管好长都有都有吾一人长了”“什么呀那是一丈”“哪有一丈,最多半丈”“一丈”“半丈”“行了都别争了你们只看到了铳管长短,却不知这铳注重的是威力与射程,吾就见过那数十门铳齐射的那壮观一幕,啧啧真可谓是惊天动地,那些舰船直接就被砸的粉碎,船上的水手士卒更是被砸的稀巴烂,那残肢断腿的看得都恶心”这时候,一个似乎见识过大规模海战的渔夫开始炫耀着自己的见过的一幕,看得出,他很是羡慕。“嘘嘘你们都别议论了你们看那铳都有轮子了”“切真没见识铳有轮子算什么这陆上作战,没有轮子如何搬运呀这不明摆着嘛真没见识”“可是”“都别再说了看那些弩箭好粗,还有那些弩机好大呀竟然需要四个人抬着走”“那是架设在城墙上的重型床弩,吾曾经在旧港见过那粗壮的弩箭射出去,能够洞穿五六个人了”相对于华夏百姓们的震撼,那些土著就更为震惊了,他们甚至都直接跪倒在了地上,低着头,呈现匍匐状,将那些武器当作神仙拜了起来,这看得阅兵台上坐着的李江是既欣喜又郁闷。欣喜的是这些土著有了敬畏之心,管理起来就好办多了,但同时,如他等这种如此愚昧的认知,这对于接下来的国家整体发展可不利,他可不希望他麾下的百姓都是愚民,相反,他更希望自己麾下的臣民都能够人人如龙,这样他才有更多的人才为他所用。否则,他怎还会这般看重教化乃至是教育工作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历代统治者施行的精英愚民政策,也不是完全有害无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李江,绝对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对于国内的监察工作,必须尽快抓起来。毕竟此时蓝英已经在组建兰芳社了,如果对内监察的复兴社再不尽快组建,恐怕将来就会来不及了。开国大典结束之后,汉华王国才真正算是成立了不过摆在李江面前的仍旧是忙不完的事情,做不完的工作,还有一大堆麻烦需要他亲自处理。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与教育问题。如今汉华王国未对任何势力与国家开战,因而兵事如训练以及后勤等一切事宜,他都交予了格纳斯与菲利普二人,倒是国家财政与教育这两大块,却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财政就不用说了国家财政若出现问题,整个国家都将会崩溃,而如今,汉华王国不仅仅是国库没银子,就连税收也没有几两,纯粹是靠着从前几次大战之中搜刮而来的银钱,支撑着每日的巨大开销。可以说,若不及时解决此问题,以开源节流的话,恐怕整个汉华王国刚开国就会面临亡国的危机“怎么办”三个字瞬间出现在了李江脑海之中。他静静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召集了负责此事的财政司代司长腾格尔斯与税务司司长康希尔二人。其实尽管召集了这二人,可徐长生也没期待这二人能够给他什么意见,他们之前都是夏威夷土著,虽然聪明可靠忠心,可“哎算了算了召集他们也没让他们过来想办法,看来只能只能使用笨办法了希望这二人能够办得稳妥点别误事”苦笑了一句,见二人已经到了议事大堂内,他随即转身回到了大堂之中的后厅。这议事大厅虽然仅有一层,但却是全体官员议事以及李江私下接见少许官员之地,因而在大厅靠后位置,还设置了一间小休息室以供私下接见之所,也就是所谓的后厅。后厅面积不大,但布置的却很素雅简朴,除了一个书架、一张桌案以及几把椅子外,再无其他。此刻,李江坐于其上,腾格尔斯二人身着常服坐于其下。“咳咳今日找你二人前来也没别的事就一个字,钱”“开国之后,国家赋税必须征收,而目前汉华王国的税收就一个,那便是商业税商业税是按照暂定的商业税法十条来征收的,康希尔,你是税务司司长,暂定的商业税法十条你可背熟”“商业税法十条巫尊哦不大统制这商业税法十条是什么”“什么你竟不知道这尚阳怎么搞的之前不是让他将吾之想法整理成册吗为何算了估计他是忙于选拔充实官吏一事忙昏了头没顾上”李江愣了一下,小声念叨了两句,随即起身从书架之上抽出两张纸递给了二人。第一百八十七章收税与免费教育二人接过徐长生所递来的几张纸看了片刻之后,却是相互对视了一眼,就听得徐长生道:“怎么样此法别看简单,但却涵盖了目前大部分税收收取处理办法,虽然如今细则未出,但无伤大雅,只是还需你二人照此纸上所列条款办事而且必须严格遵守条例,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今已然建国,就绝对不能乱来,税收也一样这样,你二人听好了,我只说一遍”听到李江如此一说,二人顿时坐直了,目光直视着李江,听着李江下文。“目前因出口商品仅玻璃制品等少数物件,因而这些商品便不征收了,反正这些都是国家在经营,而接下来到此进行贸易的商船,若是生活必需品,其税收为本金的三十分之一,而其他如字画等非必须生活品,或者说是奢侈品则征收本金十分之一税”“大统制那若是他等在东阳城内开店了”康希尔问道。“那便视情况而定,若是如茶楼酒馆之类的,便每月征收三两,若是其他则低一些,每月二两,嗯对了,还有那些零星摊位,税收也是必须征收的,不过每月就十文好了”说到这,李江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突然看向了腾格尔斯道:“对了你财政司负责货币发行,铸造汉华王国铜钱一事办的如何了”“这大统制目前吾等汉化王国缺铜您也是知晓的,再说目前大明铜钱”“行了明白了是我太着急了目前还是继续使用大明铜钱吧,反正目前西洋诸国也皆都使用,交易时无须兑换其他货币”话语间,李江也不禁叹了口气,这货币改革一事的确是寸步难行,先不说目前大明铜钱已经占据了主流很难改变,就是李江想铸造铜钱,如今也没有合适的铸造铜钱机器。再说,相对于铸造铜钱,李江更倾向于铸造硬币哦不准确的说是各种币值的合金铜币、银币与金币这三种。还有一点,目前不管是大明铜钱还是其余金银皆可在西洋、东洋乃至是天竺等国流通,而各国汇率也不尽相同,十分混乱,若汉华王国的经济走上正轨之后,其经济货币等有关的制度必须未雨绸缪,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货币体制才行。而且,这一块必须由专业人才来负责,就连李江这个穿越者,也只能提供少许意见,根本不能越俎代庖,因为李江对此也是一知半解。的确,建立一个国家或许很容易,但要想维系一个国家,不至于让它崩溃,要让他逐渐壮大,就必须建立一个政治清明,财政富余,军队强大的国家。而就其中的财政而言,这就要求国家的统治者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严密的制度来运行国家经济,或者说是财政支出与收入,否则一旦财政崩溃,国库没有盈余,整个国家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就如明末那般,明明民间很有钱,可是国库却空空如也,连拿钱养军队的钱都没有。当然,明末之所以会出现国库没钱,官员与民间有钱的局面,有着各种原因,比如贪污、中饱私囊,还有气候变化,冷冰期等,除此之外,自隆庆开关之后,美洲大量银子涌入造成大明急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物价迅速上涨,国库就算有银钱,也买不了多少东西。不过这些其实也只是主要原因之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家经济制度不行。在二人离开之后,李江依旧在深思着,虽然他要求二人必须背熟那商税法十条,且严格执行与适当执行并行,但他也明白这操作难度比较大,究其原因,无非就两个,一是因为他们手底下无合适之人可用,二是因为此次在此贸易的商船大多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而进行交易的商品不会很多,税收自然也不会产生很多,而且这其中的度不好把握,也容易引起纠纷,令各国商船的商人不容易接受,最终导致双方贸易进行不下去。不过,困难再大,李江觉得也必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否则这商业税就成为了摆设。三日之后,官署区对面建好的一栋四合院落门前,一块匾额被挂了上去。其匾额之上书写着四个大字,乃是尚阳亲自撰写的。“东阳书院”没错此书院便是东阳城的第一所夜校。按照李江的设想,这所夜校,哦不应该说是书院,看上去极为简陋,就教书的夫子而言,也就十多个,这其中还包括了尚阳,徐海东,郑西河以及李江四人。除此之外,其余六七个夫子都是只念过两年私塾的普通百姓,连秀才都不是,教教千字文百家姓还行,要是教其他的,那还是算了吧。不过,就在夜校招生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许多人却为之欣喜若狂,尤其是那些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读书人的家庭,更是欣喜万分。要知道在他们的认知之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好呀可读书人也费钱呀换作是以前,他们哪有时间与经历来读书,连饭都吃不饱可现在不同了,他们的大统制亲自下诏,凡事报名者,其学费全免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呀还有这等好事读书居然还免费,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呀因而,这消息一经传出之后,城外的许多华夏百姓纷纷跑到城内找书院询问。而此刻就在书院门前,李江特意设立了好几个咨询点,由专人负责讲说,当他们听说这书院是在晚上教书,不会影响白天干活时,他们激动得都快哭了,这么替他们设想的大统制,这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最圣明的大王了没错在他们心中,大统制神马的,他们不明白,他们觉得这大统制就是汉华王国的王上如今他们的“王上”居然免费提供读书的机遇,而且还是人人都有份,这着实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感激了,许多人当场表示回去之后定要给李江竖立长生牌位,当作神仙供起来。第一百八十八章东阳书院如此一来,移民到此的华夏百姓对于李江就更加拥护了。然而,让李江有些郁闷的是,当他了解到报名参加的人有将近一千多人时,他顿时苦恼起来,这一千多人人数实在太多了,书院所在的小院落根本就装不下,而且这人一多,很不好管理。也是,东阳书院一共就多少夫子,十多个,这一千多人肯定不能在一个屋子里上课,只能分批次来上课,而且必须将院落空旷区域也腾出来,否则根本无法在几个时辰内给他们都一一上课。何况,在这一千多人之中,报名参加的土著番人仅仅只有五十人,所占比例太少了,这根本不符合李江当初设立夜校的初衷。“不行这可不行必须让更多的土著加入进来”李江暗自嘀咕了一句,他琢磨了一番,最终派人找来了郑西河,将此事情况详细告知他之后,便等待着他的回答。“大统制此事的确有些棘手,但此事只能慢慢来,吾等可以以利诱之,比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