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75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3      字数:4693
  d张舆图乃是李江亲手所绘,为的就是插手这次大明征安南之战役而专门画出的。“咳咳今日乃是九月初七,我决定即刻扬帆前往安南,至于靠岸地点在这,众位请看这这是如今大明交趾等处承宣布政司新安府同安县,但如今不叫同安县了,在大明永乐六年此县就并入了靖安州,但不管它叫啥,这里,乃是一处天然港口,此地有着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不过这次吾等可不是来挖矿的,而是从此港口登陆之后,组建的混编第一营与第二营迅速抢占同安县城,而后派出斥候即刻北上前往凉山府丹巴县,以探明大明军队与叛军战况“随着李江一点点讲述,在场众人却都是听得一头雾水,他们并不清楚李江的这个计划到底是怎么来的,尤其是对于战局会如何发展,他们更是认为李江所想太过片面了。凭什么大明军队会按照你这个思路去进军而黎利的叛军又为何一定要在那凉山府丹巴县那片沼泽地去伏击大明军队这些都只是你的臆测好吧虽然你李江乃是巫尊,可不是神仙又不能真的能掐会算“这大统制你这也太武断了吧是的确据吾所知,这片沼泽地靠近白藤江,是南下安南东都,昌江等必经的几条路之一,可是从镇夷关南下可不只有这一条路呀”郑西河他可不是腾格尔斯等人,虽然他生长在杜板,可是打小就被郑老四收养,而郑老四虽然只是一名曾经的小海商,可对于他的子侄辈可是废了好一番心血,不仅从小就手把手教他西洋各国风俗地貌,甚至还专门请了教书先生教他四书五经,华夏文化,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的子孙忘记自己是一个华夏人。所以李江那一套上天神仙说法对于他而言,根本不管用。不过他此刻也非常好奇,李江为何会这般笃定大明军队与黎利会如此行动的“呵呵我就知道西河你会质疑不过没关系,听我细细道来,还有尔等,都跟西河好好学学,别一咕噜都听我的,要学会独立思考跟你们说了这么多遍都还是记不住”说到这,李江环视了下方众人一眼,特意在腾格尔斯身上停留了数秒之后,不禁微微摇头,又继续道:“算了算了还是说正事吧其实我之所以会这样推断乃至是笃定,其实没什么可稀奇的,大家看这还有这从舆图上看,大明军队七万大军势如破竹杀入安南,黎利的叛军尽管人数众多,可是都不是什么精锐军队,他们层层阻击显然也不管用可是整个安南地域狭长,纵深很广,如果能够采取诱敌深入,再加以包围围歼,确实是一记妙招”“可是大明此次带兵的乃是名将安远侯柳升将军,他自永乐年间就组建过神机营,跟随过太宗皇帝征讨过北元,又与英国公张辅南征过安南,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如何会被这浅显的诱敌深入之计所迷惑了”“何况,那片区域早在宋元时期,华夏大军就曾经在此被安南番人军队打败过好几次,即使是一般将领,也不会犯同样错误吧”的确,正如郑西河所言,那片区域早在宋朝与元朝时期,就是华夏军队一个永不会磨灭的伤疤,那里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再加上当地番人十分勇猛善战,经常偷袭,遂而几次在那片区域最终拖垮了大军,可以说即使是普通将领,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就算他们带兵经过此地,也会格外小心的。“呵呵西河所说的确不错,别说是柳升,就算是普通将领也深知这一点,但西河也别忘了,柳升乃是名将,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会居功自傲,轻敌冒进,更何况他之上可是有着那位存在,那位几次下旨让其尽快解昌江之围,你说柳升会如何办何况那位态度也有些不明,一方面想要与黎利和谈,一方面又派遣大军征讨呵呵而且谁能保证此时的昌江城还在大明军队手中呢”“呃这大统制你是说那位态度不明,会最终导致柳升不得不尽快进军,最终轻敌中伏,而中伏地点咦似乎说的通如今昌江城不知是否被攻破,而那位又催促的紧,再加上态度不明,七万大军的领军者肯定会分成几派,一派可能会赞同尽快进军,一派则会选择暂时留在驻地静观吾明白了大统制您这也想得太”这一刻,郑西河恍然大悟,看向李江的眼神之中早已没了疑惑,只剩下了佩服。而此时,在座的其他人却被李江与郑西河之言弄得一头雾水,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二人到底在说什么。见郑西河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江却暗暗叹了口气,对于此次大明征讨安南叛军,他其实根本不看好,先不说朝堂之上大部分大臣不赞同出兵,就是龙椅上那位宣宗皇帝也是犹豫不决,他既想保住大明天朝上国之威,又不想劳命伤财,其态度是十分矛盾的。而且此刻大明腹地,也不是很安定,先不说近在咫尺的广西柳州蛮人起义,就说那四川松潘的蛮人起义,也令他这位大明皇帝十分头疼,如今再加上北方也不安定,他作为皇帝,更是小心谨慎。而除了宣宗皇帝态度不明犹豫不决外,柳升这位名将也急于证明自己,所以才会如此轻敌,虽然目前大明军队未曾中伏,可大军上下都有一股骄横之风,这种风气对于接下来的作战可是十分不利的。再加上此刻大军地处安南,对于这种湿热气候极为不适应,水土不服,生了疾病之人日夜增多。如此种种,大明要想平定安南叛军,根本不能速战速决,反而要稳扎稳打,先将安南北方未曾沦陷的一部分领土稳固之后,再往南一个县一个县的去争夺,将其中的不安定因素彻底去除之后再向更南方向推进,而且还需要避免与黎利大军正面对抗,而是以优势兵力一口一口的吃掉黎利叛军主力。当然,对于这些设想仅仅只是李江的一些设想,他相信以柳升这位名将的智慧不可能想不到,但站在他的角度上看,他的背后有着名权的拖累,还有宣宗皇帝的制约,这让他不得不速战速决。所以从这可以看出,如果不出意外,柳升所率领的七万精兵战败是迟早的事情。当然,战败与惨败也有着根本区别,李江目前只求能够撬动这场大战的关键点,令大明军队不至于全军覆没,最好是能够守住安南的新安府北部与凉山府。如此这般,大明在安南就有了立足点,而不至于如历史上那般,彻底失去对安南的控制,让黎利最终开创黎朝。第一百六十章叛军攻城3000大章大明交趾等处承宣布政司新安府靖安州,原属同安县的一座靠海港湾内,此时却是来了一支庞大舰队。其舰队各船之上皆都挂有“施”字与“旧港宣慰司”等旗帜。如此可见,这支舰队不是别人,正是旧港宣慰司的北上舰队。这一次,陈诚作为西洋巡抚使带来了大明陛下旨意,虽然施二姐对此有着种种顾虑,可她是个聪明人,自然很清楚一旦大明在安南大败,大明在整个西洋的威望将会一落千丈,到那时,旧港宣慰司肯定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最终导致西洋各国不顾大明这个庞然大物,而纷纷攻击旧港宣慰司所占据的地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大明在安南的战役关系到了旧港宣慰司的未来,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此最终施二姐决定派出五千精兵,数十艏战舰北上安南,伺机而动,随时准备策应朝廷的七万精兵。为此,她虽然派出了以彭通为副将的几十名将领,但真正的主将却是西洋巡抚使陈诚。尽管陈诚已然老迈,但为了大明,他还是忍受着身体不适,坚持上船,担任了这五千精兵,数十收战舰的主将,而后他更是以姜昆云为参将,随行的锦衣卫郑副千户为护卫营指挥使一起北上。港湾内,随着庞大舰队的到来,这个已然被黎利攻陷的港湾码头,瞬间就被庞大舰队给重新攻占了,而后五千精兵一路横扫,直接就打进了原来的同安县,占据了县城。第二日,陈诚留下少许士卒防守县城与港湾之后,便带着姜昆云等人以及当地华夏人向导迅速北上,准备与朝廷大军汇合。然而就在他们离开的第二日,一支由黎利手下大将阮元祥所率领的两万叛军来到了同安县附近。他们本来是准备在同安县休整一番,顺便补充一下粮草再继续北上设伏的,然而斥候却发现同安县插上了大明日月旗,这让阮元祥颇为恼火,他在得知城内虚实之后,直接就下令两万叛军攻击城墙只有一两丈高的同安县城。这同安县早在永乐年间就被并入靖安州了,所以这县城的城墙几乎就没怎么修缮过,原本由泥土垒砌成的一丈三城墙,更是出现了许多垮塌之处,城内的留守官员只能用树木躯干勉强拦堵一下,而城门洞口更是矮小,连上方门楼也是个木头架子,其上早就不能站人了。不过好在这同安县城也不大,其内百姓大多都是永乐年间太宗几次下旨移民到此的广西,云南百姓,而这些人几乎都是所谓的蛮人,但这些蛮人都是熟蛮,早已与汉人一般无二了。除此之外,还有几百真正的汉人,再加上当地少许番人,大约有近八百户,四千多人。其中青壮大概有八百人,再加上留守在此的旧港宣慰司一名副千户所率领的四百军士,勉强能够凑足一个千户所兵卒。但真正的精锐也就那四百人,其余八百人,也就只能摇旗装装门面而已。而此时,那原本的破落县衙,因为年久失修,早已经只剩下了一个小院落,几间砖瓦房子,与大明腹地县衙相比,几乎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此刻,县衙正堂之中,坐着一个身着锁子甲,头戴六瓣铁盔大帽的将领,此人正是留守在此地的一名副千户,他叫刘能,原本乃是广西人士,后来跟随张辅最后一次征讨过安南,而后又机缘巧合来到了旧港,成为了施二姐麾下一员战将。“报禀副千户大事不好了有敌人敌人”就当此时,一名斥候骑马飞奔过来,闯入院中之后,立马跑入正堂,单膝跪地对着刘能,气喘吁吁的说道。“敌人可是从南面而来的叛军有多少人”“回副千户的话那些敌人密密麻麻,如乌云密布铺天盖地而来,至少也在万人以上”此刻斥候也有些慌了,他深知这同安县城很小,而且年久失修,以他们这数百人还有那些青壮,根本抵挡不住上万叛军的进攻,所以他很想建议眼前的副千户即刻撤出县城,带着城内百姓撤退到舰船之上去。但他毕竟只是一名斥候,所以他并未将心中之话说出来。“你先下去再探吾随后就来”刘能挥手让对方下去之后,他即刻拿上墙上的雁翎刀出了县衙,而后带着一众士卒朝着城墙而去。此刻,城门早已被堵死,四百精锐士卒也登上了城墙,分守四面。东南面城墙乃是城门所在,此处正对着港口,城门离港口不过两里,从城墙上远远望去,港口内的几十艏战舰已经陆续升帆离开了港口。显然,舰船之上的军将也知晓停靠在港湾内是死路一条,必须尽快离开港口一定距离才能避免被敌军纵火或者跳帮,反正敌军并未有水军,也无敌船,他们只需与海岸保持一定距离,便可自保,而且也可与县城互为犄角,夹击敌军。城门下,近万叛军在数名叛军将领的率领下缓缓而来,这些叛军士卒大部分都是步卒,而且大多都未曾批甲,甚至连统一的服饰都没有,只在头上扎着同一颜色的布条以便指挥。不过近万叛军也并不完全都是乌合之众,起码环绕在一众叛军将领周围的那三百人,却是人人批甲,尽管只是皮甲或者镶铁齐腰甲。这三百精锐头戴当地番人独特的斗笠,手持精铁打造的矛头,站在那,一动不动,看上去十分威武,一看便是精兵。除此之外,在大军左右,还各有着一百骑兵,他等跟随大军一同缓缓前行。城墙上,刘能仔细观察着叛军的阵型,他发现前方步卒都是弓箭手,大约有五百人,手中的弓弩似乎只是用竹子临时打造的,其射程应该不远,杀伤力也应该不大。但在弓弩手后方,有着两门冲车,而冲车左右还有十门云梯,尽管样式与华夏相似,但一看手艺就十分粗糙,就拿云梯而言,按照常规设计,需要在云梯左右布满牛皮盾牌或者其他盾牌的,可是这些叛军根本没有这些,只能用木板代替,而云梯所使用的钩援也只是生铁打造,很脆很脆。对于这些攻城器具,刘能倒不是很担心,在此之前,他已经让人收集了各种油脂,尤其是那几桶火油,完全可摧毁这些攻城器具。他担心的是在这些攻城器具之后的十多架投石机。那些投石机一看就是大明制式投石机样式,很显然,那是眼前叛军俘获的或者直接逼迫大明工匠打造的。对于同安县的城墙而言,这些投石机却是致命的武器,一旦对方使用足够石弹或者火油弹,恐怕想到这,他甚至都有派出一队人马冲出去摧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