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二 是那个孙承宗吗
作者:御炎      更新:2023-06-19 09:33      字数:2585
  萧如薰等人先行离开后,站在后面的李如梅和李如柏便窃窃私语起来。“不是说这老家伙会带上几十万的犒军银子吗银子呢我怎么没见着”“谁知道呢,这些老文官就喜欢玩些虚头八脑的东西,要我说啊,什么都没有手里的刀和银子来的实在,咱们现在又没有银子又没有刀,总督还要给他接风洗尘”“就是,我都忍不住想打出去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打到归化城去”“就看总督是怎么说的了,这些老家伙啊,没一个是好鸟,不知道总督能不能应付的过来。”听着两人窃窃私语,李如松回头看了两人一眼,长兄的威严立刻让两人闭嘴了。“没人让你们说话就别说话。”李如松瞪着自己的眼睛警告自己的两个弟弟。李如梅和李如柏立刻点头表示明白。萧如薰的中军大帐内已经摆好了桌案,就等着房守士入内了,房守士和萧如薰落座之后,其余诸将也缓缓落座,孙承宗本想离开,房守士拽了一下孙承宗的衣服,让他在自己身后的座位上落座。主要将领们落座完毕,萧如薰拍拍手,自有火头军士兵把一盘一盘的肉菜端上了桌案。房守士和孙承宗看到那么多的肉,不免有些诧异。“这些肉都是数次战斗之后,从北虏手上夺来的牛羊马,有些活的,也有不少死的,还有些受了伤的牛羊马将死未死,只要是没有被火药和铅子所伤,就能吃,若是不吃,也太浪费了。打仗缴获多,就让士卒们多吃些肉食补充体力,这样士卒身上有力,和北虏拼杀的时候就不虚,就敢战,胜仗也就越打越多了。”房守士点点头,身后的孙承宗也了解这些肉食的来源。跟着能打胜仗的将军就是好,不仅有功劳可领,还有肉吃,多好只是房守士有点尴尬六十岁的老人家了,身体虽然还好,但是牙齿已有松动,肠胃也没有年轻时那么好,不太能吃得下这些肉食了。结果出乎房守士的预料,端到他面前的是两个大碗和一个杯子一个水壶,两个盖着盖子的大碗一打开,一个碗里是浓浓的肉汤,一个碗里是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肉粥。房守士张张嘴,看向了萧如薰。“房公六十了,总不能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吧在下吩咐火头军士给房公煮了肉汤和肉粥,军中条件简陋,还请房公多多见谅。”房守士没来由的感到有点受宠若惊,犹豫了一下,忙笑了笑,拱手一礼:“这已经非常好了,多谢总督照顾,老夫感激不尽。”萧如薰笑了笑,然后端起了一个杯子。“房公,行军征战途中,军中不可饮酒,今日,在下便以茶代酒,为房公接风洗尘诸位,举杯敬房公一杯”萧如薰一声令下,诸将纷纷举起茶杯,萧如薰带头饮下,诸将也纷纷饮下。房守士略有些慌乱,立刻倒了一杯茶水举了起来。“多谢,多谢”然后一饮而尽。“哈哈哈房公,来,试试粥可还合口味诸将也不要再忍着了,吃吧”顿时,场面就欢快起来了,诸将早就对面前的肉垂涎三尺,立刻对着面前的大盘大块肉进行粗犷的攻势,抓起来就啃,姿态十分豪放。萧如薰也不客气,撕下一块肉送进嘴里大嚼起来。孙承宗也被这样热火朝天的场景所感染,顿时心向往之,抓起一只羊腿就啃了起来,房守士则儒雅多了,用勺子吃了一口肉粥,发现粥煮得很好,肉是牛肉,也煮得很烂,不需要怎么费劲就能吃下去,很合自己的胃口。本以为一把年纪要来这里吃沙子风餐露宿,也做好了回不去的准备,结果却得到了这样的待遇,让房守士有些唏嘘,心中对萧如薰的好感便噌噌噌往上涨。“房公粥可还合胃口”听闻萧如薰询问,房守士忙说道:“很香,很合胃口,总督太客气了。”“哈哈哈,这算什么客气,房公六十高龄,尚且不计艰险的来到这里,本督也是非常敬佩房公的,大同战乱未休,一片狼藉,民众嗷嗷待哺,都在盼望着房公的到来啊”房守士闻言,心下有些惆怅。“老夫一辈子深受国恩,临了还能被朝廷委以重任,岂敢不尽心尽力呢总督谬赞了倒是总督年少有为,击溃北虏,复我大明疆土,老夫也很敬佩总督,老夫也以茶代酒,敬总督一杯”房守士举起了茶杯,一饮而尽,萧如薰也随后一饮而尽,房守士身后的孙承宗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羊腿,一起饮了一杯茶。萧如薰喝完茶,眼睛一扫扫到了孙承宗身上,但见孙承宗身材壮硕,剑眉星目,须发身为浓密,看上去就像个粗旷的武将一样,一时起了兴趣,便笑道:“房公身后这位壮士,可真是雄壮啊莫不是房公家将”孙承宗一听萧如薰提起自己,顿时愣住了。房守士回头看了看孙承宗,哈哈一笑。“哈哈哈,总督见笑了,他可不是老夫的家将,不过这身子骨的确不似寻常人,他是老夫为不成器的犬子请来的老师,姓孙,名承宗,字稚绳,直隶高阳人,有举人功名,算是老夫的半个幕僚吧稚绳,见过总督。”孙承宗忙站起,对萧如薰行礼。“举子孙承宗,拜见萧总督”孙孙承宗萧如薰愣了一下。是那个孙承宗吗那个举家守城抗清,城破之后宁死不降,包括自己在内,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一家四十余口亲眷、百余家仆佣人在城破之后全部殉国,无一偷生,真正意义上的满门忠烈,为大明献出一切的人。明清之交,壮烈而死的英雄不少,但是地位似孙承宗这般高并且壮烈到了孙承宗这个程度的,还真是没有几人,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在那个把宗族血脉传承看的极其重要的时代,孙承宗一心为国,宁为明鬼不为清奴,为大明朝几乎把家族子弟的血都给流干了。上天垂怜,他还有一个在外地为官的儿子不在城中,这个儿子在明清之交的天灾人祸中逃得性命,将孙家血脉流传下去。到民国时期,西元1924年,名为孙岳的孙承宗后人与冯玉祥一起发动北平政变,将废帝溥仪和清皇室逐出北平,废除优待条例,完成辛亥革命未尽之业,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为孙承宗一门报了仇。至于那个盗墓的孙殿英,自称是孙承宗的后人,究竟是不是真的,没有史料佐证。来到大明以后,萧如薰不止一次感叹命运的奇妙,让自己回到这个时代,也亲眼见到了不少历史名人,有奸诈的,有狡猾的,有忠直的,也没少过败类,但是孙承宗,的确是个特殊的存在。孙承宗弓着身子行礼,好一会儿没听到萧如薰说话,心下奇怪,稍微抬起头,一看,发现萧如薰愣愣的看着他,好像出神了房守士看到萧如薰好像出神的样子,也有些奇怪,看了看孙承宗,见孙承宗满脸疑惑,两人应该不是故交吧“总督萧总督”房守士出言发问。“嗯额哦哦那个,那个孙先生,坐坐”萧如薰忙露出了笑容,让孙承宗坐下。亲眼见到了孙承宗,居然,居然有些失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