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
作者:喵崽要吃草      更新:2023-06-19 08:13      字数:5514
  这伙人似乎是确定能够一举将他们截杀,身上的刺青大大咧咧根本就没有做处理,很轻易的就让他们查看到了。就向南所知,犬戎人不同部落崇尚的就是不同的猛兽,族人身上的刺青也就各不相同。向南将几个不同刺青临摹了上去,至于他们到底是那三个部落的人,向南倒是无法知晓,毕竟当初向南也没有详细的去查看犬戎各部落的兽神到底是什么。现在向南也只能画给皇上,让对方去想这些事儿。向南他们只在驿站歇了一晚,重伤的几人都被驿丞找来的大夫重新上药包扎了一回,向南他们是皇上派来的人,驿丞自然是叮嘱大夫用好药,千万要好好的诊治。到第二天早上,向南至少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虽然背上还是动弹不得,可至少不像之前那样浑身倦怠脱力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一晚在驿站里向南顺利的擦了一回身子,又正儿八经的吃了点炖汤热饭菜之类的。死去的护卫将由驿丞,这边派人护送返京,重伤的几人向南命令他们就留在这里养伤。原本向南是想让他们养好伤就先回京城的,不过几人都忍着伤痛挣扎着要起身给向南跪下请命,向南没办法,只能表示等他们养好伤之后可以来边城找他。几人这才放了心,稍稍稳住了同意留下养伤。当然,主要还是身为大人心腹的金常也安心留了下来,这让另外四名护卫安心不少。金常原本也是不愿意留下的,不过转念一想还是留了下来,毕竟能够让伤患躺着的马车只有一辆,他们如今的状况也没办法骑马。若是他们这会儿还坚持要跟着一起离开,那肯定是又要被大人逼着坐一辆马车,挤了大人不说,还要拖慢行程,金常也是没法子。这处驿站身处戈壁荒漠里,为了防止沙匪袭击,驿站也是有标配的十五名公差,这会儿驿丞就直接派遣了十名公差护送向南他们。好在这里到边城也就只有两三天的路程了,向南趴在马车里由赵悦照顾着,醒醒睡睡的趴了两天多,终于在第三天傍晚,向南一行人顺利抵达边城。瞅着赵悦掀开的车窗帘仰着脖子看见那由大块巨石砌成的古朴城墙,城门上方那透着风霜的“边城”二字深刻至极,向南回顾这一路奔波,不由生出一股感慨。镇守边城的是一名周姓小将军,之前接到皇命就知晓此番将有一位向大人要来边城这边的军营改良器械。向怀允之名,在边关挨着边城的几座城池可是名头不小,当初向南还没有正式踏足仕途,单单是弩之威名,就让众人对向怀允这人颇多议论。当然,议论的除了一些八卦之外,最多的自然就是赞美,简直都要将向南当做是奇人了,都盼望着向怀允能够再做出什么神器来,打得犬戎卑人们屁滚尿流。周小将军比之外面的兵士,对向南又要更了解几分,不因别的,盖因大将军府的周家人都知道,周子才有个知己好友正是吴越泽陂向怀允。周小将军没想到向南这行人能这么快就到,接到城门口守门兵士的禀报,连忙自城主府那边赶了过来。边城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自开国以来,这附近驻扎了军营的几座城池都没有再单独设置太守,反而颇有自治区的意思,设置城主府,城主府之下是一群附属官员。当然,这些官员也是由中央委任的,城主也都是选的皇上信任之人。周小将军既是边城军营的将领,也是城主府的城主。这也是为了避免文臣武将不合拖延军情,先皇时期就特殊设置的。除了边城以及附近几座城池,其他地方就一概按照寻常朝廷机构制管理,可以说这几座城池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属于是兵部自治了。周小将军骑着马亲自来城门口接人,却得知向南受了重伤,这几天都是一路趴着赶过来的,因着这两天伤口结痂越发僵硬,这会儿是坐都不好坐起来了,自然也不能下马车跟周小将军见礼。周小将军因着周子才跟向南的关系,对向南也颇有好感,此时听闻居然半路有犬戎人截杀,自是气愤难当。周小将军掀开车帘跳到马车里跟向南一路说了一阵话,半点架子也没有,对待向南也似兄长一般,一直到城主府之后周小将军已经让向南直接称呼他周八哥了。八哥什么的,向南哽了一下,想想这会儿大业还没有鹦鹉,也没有八哥之名,于是略有些拗口的趴在软被里抬手拱了拱,笑着叫了声周八哥。周小将军可不知道八哥有啥别的意思,只满意的笑着摸了摸半张脸的络腮胡,又跟赵悦点了点头,且先下了马车。不一会儿城主府里就有两名健壮的士兵抬着块铺好被褥似门板可多了四个可以抬起的把手的小床跑了过来,小心翼翼的将向南给挪了上去,然后稳稳当当的将人给抬到了府内客房。如此,向南就暂时在城主府里安顿了下来,毕竟是到了边城,向南身上的伤也得到了更好的治疗。这期间向南也闲不住,趴在院子里的门板床上指挥着匠人做了可拆卸的简易担架出来。向南之后也知道了,当初两名兵士把他从马车上抬到府里客房的那个东西就是他们用来抬伤员的担架,不过向南瞧着不够方便,因此闲下来之后就将简易担架给做了出来,让兵士们在战场上救治伤员也能更方便。担架自然是十分简单的,中间有个契合口,平时不用的时候就拆开折叠起来,一个人单手就能拎着到处跑。等要用的时候在契合口将两边一卡,再将抬杆往外一拉,伸缩杆式的担架就成型了,因为用的是铁木结构,承重量也不错。周八哥知道以后,也是感慨良多,觉得读书人的脑袋瓜子就是跟他们这些莽夫不同,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居然就能做出这么方便的担架。当然,也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这么聪明,毕竟周八哥家里还有个周子才这么一位堂弟呢,只觉得向南果然不愧是当初做出弩的奇人,对待向南也越发尊重敬佩了。等到后面知道犬戎人截杀之时向南的夫人向赵氏一箭就能射穿马头时,周八哥已经没有言语能去赞美了,只觉得果然不愧是奇人向怀允,娶的妻子都如此不同寻常,至此,对向南夫妇更是敬佩得没话说。作者有话要说:向南:八哥有礼了。周八哥:怎么总觉得有点古怪的赶脚?【挠络腮胡第163章 军营向南养伤的时候赵悦也没闲着,似乎是这次被向南哄骗得差点无知无觉回了泽陂县的缘故,赵悦如今一反这么多年的温顺,颇有当年自己一个人打猎为生时的韧劲儿,便是向南心疼也阻拦不了她。赵悦跟周小将军说明自己的想法之后,周小将军也是佩服赵悦的本事,同意了让赵悦入军营走动的请求。其实这也是赵悦抵达边城之后观察了几天才有信心找上周小将军的。这边城因为长年累月的战事,甚至十年间还发生过两次犬戎人冲进来当街屠杀制造恐慌的事件,这也导致了边城全民皆兵的现象。别看平日里街上平民小贩普普通通的,可便是街上随便一个女子也是能拎着洗衣棒上街杀敌,因此这边并不存在什么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这么多年延续下来,像边城这种特殊城池里还行程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那就是娶媳妇或者嫁丈夫,都会选择壮实的那种。即便是女子也是,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跟女子,才能在发生蛮人屠杀战乱时更好的保护家人孩子。这里的人,似乎因为战乱,各方面的观念也逐渐往“生存”这个方向偏移。赵悦虽然长得不符合边城人民的审美,毕竟赵悦虽然看起来英气,可即便三十来岁了,赵悦因为长年累月不间断的锻炼,身材依旧高挑纤细匀称,骨架子也不够粗大,看起来就苗苗条条的。可赵悦在戈壁荒漠那边一箭就能射穿马头将壮实的战马一箭毙命,还在暗夜里射杀了好几个犬戎人,这事儿在向南他们抵达边城之后就迅速的传扬了出去。一个个除了一开始对犬戎人居然敢截杀他们向大人感到愤怒之外,就满满的都是对向夫人的敬佩了。等到赵悦在军营里走了两回,大家又都知道向夫人不仅身手厉害,而且还天生神力,拎军营里的汉子跟拎鸡崽似的轻轻松松,而且还单手推着那巨型弓弩挪了好远的距离依旧脸不红气不喘的,这可真的就是像话本子里的奇人异事一般了。要说赵悦为何会在军营里拎个大男人?却也是巧合,当时那大兵站在石磨上弯腰给巨弩上油保养。毕竟这回向大人来了,他们都一心盼望着向大人养好伤就来军营里看这些兵械呢,对于制造出弩的向大人,大家伙都崇拜得很,自然希望能将自己军营里的这些东西都好好打理收拾一番,就好像有贵客来了主人家要把闺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拉出来见客人一个样儿。当时赵悦就在一旁,就是随便的抬手推了一下巨弩,想着这东西沉得很,即便是有塑胶空气外胎,可作战时也是需要四五个壮汉推着,上箭拉弦要发射的时候还要利用绞绳架子两三个士兵使劲儿拉。所以赵悦习惯性的就用了些力气,结果那巨弩就被推得转了一下,那趴在上面上油的大兵自然就被边上的把手那么一扫就晃着要从石头上摔下来了。这事儿追根究底还是赵悦力气估算错了,自然第一时间伸手就将人给拎了下来。旁边路过的人以及周小将军看见赵悦那么轻飘飘的就将人给拎下来了,顿时惊奇不已,于是赵悦又在周小将军的怂恿下一个人推着那巨弩走了一圈,因此赵悦天生神力的事儿就传了出来。毕竟这种大业人特别厉害的消息可是军营内外无论是兵将还是百姓都喜欢听的,听了就让人觉得热血沸腾士气大振。这倒也是个阴差阳错,不过也有个好处,那就是自此之后,军营里是再没有人觉得赵悦一个瘦巴巴的女人进进出出有什么不好的了。毕竟这么一位奇人,已经足够让大家忽略她的性别只去崇拜她的能力了。周小将军前两天担心有人不长眼惹了赵悦,所以才抽空亲自陪着赵悦转,等后来向南那边做出了担架需要大量生产之后给军营里使用,还要给边关其他几处军营也送过去制作工艺。因此周小将军暂时就忙不过来,只交代了营下一名女小将带着向夫人。女小将也是从小就在边城长大的,小时候就跟着爹爹兄长经常往军营跑,等到长大已经就直接跟在爹爹兄长身后上阵杀敌。其实说是小将,也不过是周小将军这边自行封的一个名号,并不是朝廷封赐的。不过对于他们这些还不知道能不能活一辈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见皇上的人来说,这些都无所谓了,只要能上阵杀敌,然后再有吃有喝保证自己活下去,那些什么名头都无所谓。要说军营里最乱的,越往上越少,即便是女小将是个女子,可自幼就跟着自己父亲兄长,家里又没有其他女眷,倒是也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儿。看见女小将的存在,赵悦越发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更多。向南虽然知道赵悦时常去军营,不过只以为赵悦是真的临时去军营帮周小将军指导一下兵士的箭术,毕竟赵悦那一手百步穿杨的功夫,在这个没有内力轻功的世界里,是真的很难得。虽然这玩意儿也要看天赋,可赵悦至少能够传授一些小技巧,帮兵士提高一点技术。大业军营不拘是边关这边还是其他地方,都已经普及了袖弩,巨弩也有,另外骑射营的人也都丢弃了传统弓箭,用上了带有简单机括的复合弩。复合弩可单手瞄准发射,且可以连续发射三箭,力度也因为有机括的原因而始终处于最大化,这在战场上是很重要的,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赵悦那样力气使不完,还天生大力。对于复合弩,赵悦自然也是十分熟悉的,毕竟家里有个喜欢折腾东西的夫君,这些东西可以说都是赵悦阿泽他们玩得不玩了外面才开始普及的。因此即便不是用自己擅长的弓箭,赵悦依旧能很快上手,甚至还能详细认真的跟兵士讲解弩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小技巧,能够让弩发挥最大的力量,这样一来自然是叫周小将军满意极了。一直到二十多天以后向南能够到处溜达了,为了不浪费时间,向南就提出去军营器械库看看。之前向南在京城的时候已经从皇上那边拿到了目前大业军营中普及的攻防器械图纸,有了一些想法,不过还是要看看实物才能够确定自己那些想法真的能用上。对于向南这么积极的要干活,周小将军自然是高兴的,确定向南身上的伤不会有太大问题之后,周小将军暂时放下手上的事儿,亲自带着向南去了军营。这段时间赵悦是越发独立了,而且为了以后能真的上阵杀敌,赵悦还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前往军营,同女小将一起跟着她父兄所带的兵士一起训练。哪怕是暂时没有战事,军营里的兵将还是要每天出操的。赵悦虽然会点功夫,可很多时候战场上杀敌却跟功夫没有太过直接的关系,赵悦也需要重新系统的学习一下战场上的一些技巧。向南其实还是有点郁闷的,不过既然赵悦这么喜欢去军营,向南到底还是忍着被媳妇儿抛下的孤独感,尽量养好伤然后也去了军营。向南上午的时候跟着周小将军一路乘坐马车去了军营,边城城池距离军营算不上多远,不过向南背后的伤也才刚开始掉痂长疤。虽然能走动了,不过还是不敢有大幅度动作,因此只能坐慢腾腾的马车。路上周小将军跟向南说了担架的事儿,也说了弩的事儿,“不知道这回向大人是否有改进器械的想法?”周小将军还是很期待向南能够给军营带来厉害的武器,这样一来他们大业兵将在战场上也能更好的杀敌,还能减少人员伤亡。周小将军是典型的武官,在军营这边呆习惯了,再加上家里人都是领兵的,说话的习惯就不是那喜欢拐弯抹角的,因此说了会儿话就迫不及待的询问起来了。好在向南也确实是在来之前就下了功夫做了准备的,此时周小将军一问,倒也能说上话。“咱们这边因为敌人是犬戎跟卑人,除了犬戎王城,其他的地方都是属于部落式的,攻城器械倒是暂时不需要……”“……之前我在京城的时候就拿到了咱们大业军营攻防器械图纸,暂时有一些想法。”向南简单的说了一些,其中有对旧物的改良,另外还提出了绊马绳。绊马绳可以说是有两百多年的存在历史了,算是中原国家专门针对北方游牧民族发明出来的。北方这边的游牧民族,最让人头疼的肯定就是他们的骑兵营,他们因为自幼在马背上成长,自然马术高超,在奔跑的战马上杀人放箭都十分厉害。再加上北方草原广阔,战马品种优良,甚至很多骑兵都会有一匹跟自己搭配默契的战马一同作战,这也让骑兵营的机动性大大提高。游牧民族人数少是没错,可是也正是因为人数少战马又优良,所以他们最擅长的是游击战。冲上来就是一顿杀,杀几个人又骑马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