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作者:喵崽要吃草      更新:2023-06-19 08:11      字数:4742
  一个男人,一个古代的男人,能为一个女人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当然,卫江的娘也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婚礼上,卫江离开家时就带在行囊里的牌位被盖上了红布置放于香案果品后面,老族长与苗禾一左一右的坐在高堂接受两位新人的跪拜。向南作为证婚人,负责新人跪拜时诵读赞词,等到拜堂之后,就没向南什么事儿了。向南等到午饭之后,牵着赵悦的手脱离人群,一起去附近毫无目的的转悠。“想阿泽跟笑笑了。”“嗯。”“好想带他们来这些地方看看走走。”“……嗯。”可惜这里没有好的社会资源,向南有时候都会十分矛盾,不明白到底是一家人团聚更重要还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以及成长环境更重要。或许这是很多做父母的都会矛盾犹豫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无解。或许热闹之后总会有些莫名的寂寥,所以向南才会感觉有些难受,赵悦安抚的晃了晃向南的手,眼睛一转露出个笑来,“我相信阿泽能照顾好笑笑,他们俩都是好孩子。”想到两个孩子,向南扭着眉头怪异的笑了笑,“或许吧,笑笑上次还写信画画告状,说哥哥不准她吃糖人。”小屁孩儿刚学会几个字就会写信告状了,可惜她是傻的吗?居然不知道信是跟阿泽的一起寄过来的,信纸放进信封里之前自然会被她哥哥看见。也有可能小丫头觉得自己满是墨迹手指印的鬼画桃符能够迷惑住阿泽?卫江成亲之后第二天向南他们就先下山回县城了,卫江还要在这边住两天,等到苗凤回门之后再带着苗凤回县城。因着卫江意外迅速的解决了人生大事,向南不得不将另一家店铺的蓝天叫了回来,让卫江带着他媳妇儿住后院。不过这样一来倒是刚刚好,苗凤是苗族的人,以后若是有苗人愿意拿着东西下山来卖到收购店,苗凤在前面接待他们也更方便。至于另一家店铺,向南将京城那边运来的东西就摆放在那里进行出售。所以也就是说,苗凤他们住的那边就专门收购本地特色商品以及出售来自其他地方具有地方特色的货物。武陟县的消费能力有限,向南倒也没指望能挣什么钱,就是把请人的工钱挣回来就行了,主要还是看京城那边的店铺盈利。上次钟大人也带了京城的书信过来,陈大人说已经在找店铺了,一个月后等武陟县这边收购到足够的货物再运上京城,那边的店铺也就差不多能开门做生意了。另外向南跟皇上开口要的橡胶树也在卫江成亲几天后从闽南那边直接运了过来。向南高高兴兴的将橡胶树运到庄子上,然后寻了块最适合的角落将十来颗橡胶树树苗给种上,那几天向南几乎都直接歇在了庄子上,就盼望着橡胶树能赶紧顺利扎根。若是橡胶树能够在东云郡生长,那东云郡就能多一项经济型作物。说来东云郡湿热,便是冬天都有十几度接近二十度,虽然比不上橡胶树原产地的热带气候,可也就是冬天橡胶树生长得缓慢一些,不至于会被冻死。且东云郡属于丘陵地带,多山脉,基本不会起什么大风,在这一点上,东云郡又比闽南那边更适合橡胶树。七月八月,武陟县跟被人放进闷锅里蒸煮一般,即便是连续下了好几场雨也没办法将那种闷热冲走,反而搞成又湿又热。赵悦找人买了许多冰,下午的时候向南非得吃一碗夹杂着冰屑的绿豆汤才舒坦些。东云郡这边冬天都不下雪的,自然不可能像北边的那些人挖地窖储存冰块,不过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有人在制作火药时发现了硝石可制冰,因此南边用冰都是这种人造冰。因为成本不算太贵,制作冰块的方法也很简单没有啥技术含量,所以冰块也不贵,即便是向南现在领着二十几两的年俸也消费得起。修路队跟宣传队这时候也被向南下令放松了工作,只在早上太阳爬到半空中之前以及下午太阳落到半空时出门干活,其他时候可以躲在什么地方躲懒纳凉。凉那那小子一直都留在恭依教谕那里,也不知道他父母是有多放心,两个多月了居然都没下山来找这小子。九月里全县的农户都忙着秋收,向南受老族长邀请,上山参加了他们的苗年。向南试验田跟农庄种下的土豆红薯都得到了大丰收,一号试验田那边也吸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毕竟当初那一个个削成小块的圆乎乎的啥土豆可是他们看着种下去的,到了秋天居然就能一窝收获十几颗土豆?这可比水稻麦子亩产量还大。向南趁着秋收忙完的时候邀请了各乡长,亭长里长就没邀请了,以前向南还不注重这些等级,可自从有了陈家村事件之后,向南意识到他所代表的是朝廷是法律。若是他太随和了,反而让那些刁蛮的百姓生不出一点尊重畏惧来。乡长只有十几位,直接安排在驿站就行了,也不需要太关照了,第二天开会的时候派人叫了他们来。先搞一堂思想政治课,然后让他们报告一下自己辖内老百姓的朝廷律法知识学习情况,有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一看就根本没有去了解重视过的乡长向南直接就将人给扔出去,乡长的身份也给撸了。或许是觉得向南跟当初刚来武陟县时的宽厚脾气好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了,剩下的乡长顿时吓得大气不敢出。之后向南再问什么,这些乡长是再不敢抱着侥幸心理耍赖卖惨了,战战兢兢的将自己辖内学习情况给报告了一通。索性除了那一位胆子肥居然这么大半年都敢无视向南命令的乡长外,其他乡长或多或少平时还去了解过。当然,也有人没去了解,只是在村里转悠的时候听人说了两嘴,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根据那几句话拓展想象一下。等好不容易瞎掰完了,抬眼就对上大人那幽深的眼神,似乎他的瞎扯都被那双眼睛看穿了一切。这人顿时吓得面无人色,腿都忍不住发抖,等听见大人叫他坐下时,这人跟在水里刚被捞起来似的,心里松了口气,下定决心回去之后再也不敢这么松懈了。作者有话要说:阿泽:呵呵,还敢跟爹娘告状,你看看你那烂牙。笑笑:哥哥好讨厌~~~~(>_<)~~~~陈燕燕:笑笑别哭哦,我跟你说,其实你哥哥小时候吃糖吃多了还半夜牙疼得哭来着。阿泽:……第142章 离开上午一番恐吓震慑,中午的时候向南就请这群人吃了香甜软糯的红薯捞干饭以及土豆全晏,荤素片丝块,蒸煮炸烤。然后跟他们说了这两种作物的好处,就让他们回去之后宣传宣传,十一月开始就可以来县衙免费定量领取土豆种。不过领取了土豆种的人都需要登记,若是明年四五月收获的时候没有收获土豆,那么就将视为愚弄朝廷论罪。向南现在可不放心让这群人有多少自觉性,少不得有人为了讨好他而怂恿村民来领土豆种,然后领了就拿回去直接吃了根本就没有种。因着东云郡这边农耕业已经算是比较成熟了,向南也没有像在大山县那样办什么耕作交流大会总结经验,只是将北边蔓延推广而知的各种全新氏改良发明工具纳入义学图书室,肥料的制作方式也在册子里,算是农耕指导书籍。十月的时候向南收到了老宋的回信,言明今年大山县丰收,夏天的时候有了场小型蝗灾也没有受太大影响,老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接下来的一年里会挨饿了。另外坎儿井也将在今年入冬下雪前预计将铺展在整个北肃郡的角角落落,向南忍不住感慨果然皇上那边一动,确实效果不一般,想当初他可是累死累活一年多接近两年才将大山县的辖内铺展完的。除此之外人工植树造林也有了很大的成效,比如大山县就已经有好几座山的树林了,这在以前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另外煤矿以及制药厂都扩大了规模,制药厂今年新研制出了两种便于携带适合用到战场上的药丸跟药散,边关军营加大了订单数量。产矿的地点在今年就连续增加了八个,挖出来的煤炭已经通过宽敞的路面源源不断的被马车往外面输送,今年整个北方要过冬的取暖燃料将有一半是产自大山县。看着老宋寄过来的信纸,向南似乎眼前铺展开了大山县红红火火越发繁荣的景象。“怎么样,宋县令他们还好吗?”一旁的赵悦正在拿着针线缝制亲自猎来又鞣制好的皮毛,京城那边要开始降温了,赵悦准备给孩子们缝制些小背心小帽子过冬。向南笑着点了点头,“挺好的。”“大人,您可一定要为属下做主!”办公偏厅外,大树拔高了嗓子的嚷嚷一声,然后气闷的跨过门槛走了进来。“大人,今天属下去跟伯母商议亲事,闻衙头又说什么属下跟莲莲降生时辰的生肖犯冲,十月里成亲也不好。”莲莲就是闻衙头的妹妹,闺名闻莲。向南闻言也是忍不住扶额,三月里原本大树跟闻家小妹定的成亲日是九月初一,可闻衙头那个妹控不知道怎么请来了一位道长,掐算了大树跟闻小妹的生辰八字,摇头晃脑的说了一大通。若是其他游方道士说的也就罢了,可偏偏这位是挺有名气的道长,闻家老太太一时也是心有惴惴的,又同先前那位媒人商量了一下,就按照道长所说将亲事推到了十月十六。大树这边虽然有些失落,可想想道长说的九月成亲夫妻会失和且有碍子嗣,大树也就没法了,安顿好刚从京城赶来的曾瓜头跟曾氏两人,老老实实的准备起亲事,等待着十月中旬的到来。可今儿都十月初二了,大树去跟闻家对接成亲流程,结果闻衙头又搞事,也怪不得一向憨厚的大树也气得想打人了。向南也觉得不能再任由这小子胡搞的,让大树把闻衙头给叫来。闻衙头估计也知道大树是找向南告状的,独自跨进办公偏厅门槛的时候忍不住抬头瞄了向南一眼。向南板着脸没有给闻衙头好脸色,闻衙头顿时就有些不安了。“闻衙头,本官知道你是舍不得妹妹出嫁,可想想你妹妹出嫁了也在县城里住着,你现在这样拖着不让他们两成亲也是在坏你妹妹的名声。”一个女子因为不吉利一而再再而三的改日子,传出去别人可不会觉得是新郎这边有问题。“而且若是你再推脱为难,难免会叫婆家人心里不舒坦,以后你妹妹嫁进去可是要跟他们一起生活的。”闻衙头顿时一瞪眼,“他大树敢对我妹子不好。”“你也敢这么跟你妹妹未来公公婆婆说话?”闻衙头顿时就蔫了,嘟嘟囔囔道,“可妹妹嫁出去就是他们曾家的了,以后还要跟着大树随大人离开武陟县。”这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除非闻家悔婚不让闻家阿妹嫁给大树了。可惜这是不现实的,不说闻阿妹不愿意,便是悔婚之后也会有损女子闺誉,以后就要被人家挑挑拣拣,再难找到比大树更好的夫家了。闻衙头也明白,低着头沉默了半晌,好一会儿之后才抬头朝向南不服气的道,“那位道长说的都是真的,上一次可不是属下故意的。”向南理解的点点头,然后继续看着闻衙头。半晌,闻衙头不甘不愿的一拱手跟向南告退,“属下这就去跟大树商量婚事。”终于妥协了,向南也是松了口气,所以说妹控真是要不得,在某些时候这种属性确实萌,可有些时候却又让人哭笑不得。也不知闻家小妹知道自己哥哥又起了想拖延婚期的念头,会不会气得要给她哥哥晚饭里下巴豆。十月十六,大树终于如愿以偿的娶上了媳妇儿,曾瓜头两夫妇眼见着自己儿子有了一番事业又娶了漂亮媳妇儿,临到离开武陟县回京城的前一晚双双来到正房真心实意的给向南磕头道谢。“行了,你们回去之后好好照顾老夫人小公子小小姐就算是报答我们了。”原本这次曾瓜头跟曾氏南下向南也想过要不要让他们把阿泽跟笑笑带过来玩一趟,可想想路上奔波劳累,又没有他跟阿悦在身边照顾,哪怕曾瓜头夫妻再是尽兴,向南还是放心不下。古代便是一个稍微重一点的水土不服就能要人命,向南实在冒不起这个险。大树跟卫江都成亲了,从卫江成亲之后,原本还不大下山的一指山山寨苗人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在武陟县县城里了。一开始是前来看望苗凤的手帕交,后来就是山寨里拿了绣品来卖的苗人。这也算是一个好现象,一开始向南还需要拜托老族长帮忙在山寨里收购,现在大家渐渐开始喜欢自己下山进县城卖东西了,顺便还能逛一逛在他们看来繁荣又新奇的县城。以前山寨里都是在苗年之前派专门的人下山进县城采购,当然,这种变化最明显的也就是一指山山寨的。或许是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同伴嫁给了县城里的汉人捕快,这让他们对这座完全陌生的县城也多了一分安全感,总觉得哪怕是被狡猾奸诈的汉人欺负了也有地方去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