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
作者:喵崽要吃草      更新:2023-06-19 08:08      字数:5033
  倒是梅老板最是低调,要帮忙也都是私底下就帮了,就怕自己做的生意会叫皇上知晓之后对向大人产生不满。毕竟这位大人可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帮助都敢写到信里寄到皇上面前啊,梅老板真怕什么时候这位向大人单独提起他这个开青楼赌坊的。第100章 工作“大人,挖井匠人已经挑选出三十人了,您要亲自去看看吗?”“大人,县城门口那边摆摊的百姓打起来了,起因是争抢摆摊的好位置。”“大人,城东大河书院的院长拜访。”向南刚骑着马拎着锄头从城郊回来,刚到衙门口就有几人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说事儿。这会儿天气太热了,且白天还有其他公务要干,所以向南都是早上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就骑马去城郊才买下的那块地干活。好在大山县的县城也不大,所谓的城郊也就来回半个时辰。这会儿地里都种下庄稼了,一般百姓家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卖田地,这两亩地也算是良田,原是邵老板名下的。当初得知向南要买地自己种庄稼,说是要作为啥“试验田”,就是要在这块地里试着种东西来查看结果,邵老板当即就拿了三十亩地契要来送给向南。向南自然不会收,最后推来推去的向南也就在邵老板那三十亩地里低价买了两亩邵老板没有租出去的地。地里间种的苞米大豆以及一亩荞麦,庄稼地里追肥可以让大树带人去干,可间苗却需要向南去干。所谓的间苗就是将长得太多太密集的苗子给拔了。七月里这些庄稼都长大了,若是其他人自然舍不得拔掉,偏向南要拔,周围种地的百姓也是看过那本指导册子的晓得种庄稼还有间距这回事儿,知道县令大人这是准备看看间距种地之后是否真能提高收获。可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看着好好的苗子被拔了还是心疼。向南可没功夫去体会自己走后其他人对着他拔了仍在土坎边的苗子如何心情复杂,反而可惜这边没有庄子。因着天气不好,加上土地贫瘠没有平原等诸多原因,大山县县城附近都没啥庄子,要不然向南还是更喜欢在庄子里搞实验。第一天第二天还好,可第三天开始就有不少百姓知道了他要下地干活,于是总会有闲得无聊跑来围观的,这一点叫向南很是尴尬。虽然他现在脸皮也厚了,可自己撅着屁股干活儿土坎上一堆的百姓围着指指点点,还是有点那啥的。这也导致了向南哪怕是天气好也不再因为暂时空闲而大白天的跑去下地了。向南骑着马听着属下的禀报,一边下马将锄头一起交给一个衙役,吩咐对方将马牵去马棚那边交给老张。“县城门口那边去找曾树,还不行就找县丞。院长先带到偏厅去喝茶,然后再请教谕过去解决,本官先去看看匠人那边。”向南麻利的交代完,自己就直接往“会议室”那边疾步而行。今年向南至少要在县城附近修建出至少五个以上的坎儿井,刚开始没有经验,向南将任务放得比较宽松。等经验足了,明年就要将这种地下水聚集模式全县铺开,另外山坡上的阶梯式储水梯也要在冬季下雪之前完成一部分,跟坎儿井一样,主要还是积攒经验。跟教谕米老头一起来的那车赏赐里有一千两皇上拨的款,向南现在要搞大动作底气也更足了,自然是一挥手就要召集更多的匠人,希望能早点将人打造成专业“挖井队”。当初向南贴了公告要招挖井匠人,条件福利待遇都写上了,这事儿是再也没有的,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连几座山以外甚至隔壁县城的挖井匠人都来了。向南也不拘人数,只要是验证过确定真的有本事,那就全留下,不嫌多只怕少。向南到了会议室亲自跟这挑选之后留下来的三十人聊了会儿,又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要做的事,确定大家都懂了,向南又拿出了自己做的模具进行分拆讲解。“不过这地下水是不能开采太严重的,不然地下空了,地上就会塌陷,本官仔细想过,咱们打这种坎儿井还是需要严格把控的,在非耕地灌溉季节就将一部分井井门锁住,所以这个就需要……”这些挖井匠人在北肃郡这种水资源缺乏的地区都能挖出井来,确实也是经验过硬,听向南这么一说纷纷明白的点头。也有人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向南陪着大家讨论了一天,中午自然是忙得又直接跟大家伙一起端着饭盆边说话边胡乱吃了几口,之后继续讨论。向南还边讨论边用笔记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初始信息,不能搞丢,记录下来之后向南晚上还会在睡前进行整理以及思索一番,确定没有什么大问题才会收录起来保存好。一直到傍晚的时候,向南又将三十个匠人分成了三队,十人一队,任命了小队长,然后就开始让三位小队长准备明天出发,带着自己的队员往县城外东边推进,进行实地考察,找出三个适合挖井的地方。适合挖井的条件向南也给他们罗列好了,一、附近耕地。二、地质不松散以免挖井的过程中出现坍塌。三、水源稳定,不会出现地下河流改道这种情况。地下水也是有活的跟死的两种,所谓活的就是要跑,且还跑得挺快,今年在左边说不定明年就到了右边。死的自然就是跟活的恰恰相反。三位小队长都是经验老道的人,甚至还有几辈人都是挖井匠人的,对于向南说的选择条件自然是一点就透,慎重的点头表示记住了,带着自己新鲜出炉的队员回了隔壁院子休整一晚,第二天就火急火燎的出发了。挖井队走得早,向南却比他们还起得早,送他们离开的时候还很是慎重的表示他们的工作对大山县甚至北肃郡都具有重大意义,希望他们在保重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完成任务。这一番情真意切的鼓励自然是刺激得挖井队的队员们热血沸腾,一个个发誓一定不会辜负大人的期望。他们都是匠人,匠人的社会地位并不怎么好,可现在大人却对他们说这样的话,叫他们顿时心中升起一股难言的壮志。向南也对挖井队的工作进展很是挂念,可再挂念也不得不暂且放下,去忙碌其他的事。从老家带来的种子今年是没机会种下去了,地里今年只能先实验指导册上面的那些,发酵肥与间距都由向南亲自把控,希望能叫那两亩地出现丰收。另外对于匠人的招收还没有停止,除了挖井队,向南还需要修路队,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北肃郡想要富裕起来。靠种庄稼肯定是不行的,一来这边土壤贫瘠不用多说,二来这边大山太多luo露岩石层太多。酸碱土壤还能解决,毕竟它至少还有土壤,可luo露岩石层占据太宽阔的面积,这种连土壤都没有的地方能干啥?连草都种不下去。北肃郡虽然郡面积辽阔,可是可耕地却很少,因此可以换句话说,这边的可耕地哪怕是荒地,都是弥足珍贵的。如何用最少的地产出最大的人均收入?想来想去,向南给北肃郡未来的地位是特殊商品输出地。北肃郡给向南的感觉就是另一个时空的花国某肃省,现代的时候某肃省适合大量种植山药等药物价值与营养价值并存的东西。向南转弯思索北肃郡这边是否有什么适合大面积种植的药材类植物。为此向南不得不挤出时间开始去询问县城里仅存的几位大夫,倒还真问到了一点,山药是本土植物,本地人称之为山薯。不过除了医馆里用一点,大家都不知道这玩意儿还能直接吃,毕竟那黏腻腻的表液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不适,于是大家认为这东西有毒,不能吃。另外还有一个让向南意想不到的是这边有一种止血草药很多,简直跟杂草一样,这也导致这边的百姓随便从山上挖一颗种在房前屋后,若是有流血性外伤,就随便揪几片叶子嚼碎往伤口上一敷,止血效果不错。这让向南想到了某南神药田七,可跟出了名的难种的田七相比,这种药却又贱得令人发指。“大家就没想过将这种草药采集制作之后卖出去?”那位被向南询问的老大夫有心想要给大人一个白眼,可想想还是止住了,毕竟大人虽然这个问题问得傻了一点,到底大人还是个一心一意为了大山县百姓干实事的县令。“咱们这里有止血药,人家外面的人也有啊,翻山越岭费劲的折腾出去也卖不出去,谁还愿意干这个?”向南却是想到了军中,这么廉价的东西自然是要找到使用量足够大的市场,那卖给皇上用到军队去岂不是刚好?另外一个,他在想是不是能够模仿某南神药的路子让它成为北肃郡招牌打出去。现代止血药除了田七难不成就没有别的了?便是向南故乡四川的黄荆叶揉吧揉吧也能止血呢,农村人都知道。还有家里墙角的蜘蛛茧,甚至连灶洞里的草木灰也能止血,可这些都阻止了某南白药的崛起吗?很显然是没有的。于是向南一边招修路队的一边又请几位大夫琢磨一下如何将这种叫含劲草的草药加工制作成止血药粉。修路队的自然不能说来几个劳动力就能修路,向南还是那个标准,待遇可以给你很好,且不管干没干活还是县衙养着。可是你要经验丰富有技术,向南不求自己的修路队能有现代那些勘察地下结构寻找水平点的技术,可你好歹要保证你铺出来的青石板路能任由马车牛车在上面跑个几年不会坏。这其实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毕竟这北肃郡夏天炎热干燥冬天又寒冷铺雪,两极化的天气哪怕是现代的水泥路都会撑不住几年就要龟裂塌陷。不过大家的生活都难熬,能有着么好的工作岗位自然是不怕找不到真正有本事的人,过了半个多月,向南的修路队也吸收了二十来人。虽然人有点少,不过向南想着现在慢慢动工也没啥,招聘的公告没有撕掉,这边向南依旧是给修路队的人讨论了一下自己对他们的要求,又展望了一下未来,让修路队的人知道,他们的活儿关系到以后他们大山县的人能否挣钱发家致富的大关键。于是同样被分为两个队伍选了两名小队长的修路队也被向南麻溜的派了出去。他们当务之急是将大山县到郡城那个方向的路修出来。作者有话要说:向南:……我媳妇儿呢?好多章没有抱媳妇儿了【委屈巴巴】第101章 下访七月八月里忙忙碌碌就过了,连今年大山县新考中的秀才向南都没时间去亲自接见,让教谕米老头去跟这群学子谈了谈。米老头其实也不老,就五十来岁,要不然也不至于被派到大山县这么个犄角旮旯来——年纪大了怕竖着来横着回。不过米老头是个少年白头,到这会儿五十来岁头发就已经白得一根黑都没了,偏偏胡须还是黑的,因此米老头对自己那一把黑胡须很是宝贝,留得长长的。向南还听小道消息说米老头每次洗胡子都要加药粉,还努力吃芝麻,不是为了黑头发,而是为了保养胡子。米老头平时为人很是低调,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得很好,向南要吩咐啥他就做啥,可遇到超越自己职业范畴的活儿就一定要跑去找县丞。至于为啥不找向南?因为米老头儿知道向南忙着外面的事,目前衙门内务都是由宋县丞全权负责。这老家伙很是会偷懒,宁愿闲得陪阿泽看蚂蚁搬家也不愿意多做一点自己分外之事。向南也是米老头来了一个多月之后才知道这事儿了,看着成天忙成陀螺的宋县丞,向南稍稍心虚了一下,然后就迁怒了,米老头儿你丫的也太好命了吧?于是每次找人开会的时候向南就“假公济私”的找米老头来当自己身边的笔使,负责记录会议中一些需要记录下来的内容。米老头知道向南是看他太闲了,被逮了两回之后向南再要找人时,下面的人就说教谕去监督贡院重修的事去了,再不然就是教谕又去查访县城里大河书院中学子们的学习情况去了,总归是逮不到人就是了。眼看着八月末了,地里的庄稼终于熬过了干旱最严重的六七八三个成长月,地里的苞米都已经干壳可以收了。向南也忙起来了,城郊那两亩地该收的收,收完之后向南又划分了一亩地建起了大棚。除了药材,大棚蔬菜也是向南计划推广出去为农民们带来闲置冬季额外收入的一项。不过这个要推广出去还是要循序渐进,最好是让大家看到就摆在眼前的例子。今年天气还算好,虽然依旧没有多丰沛的降水,可每年北肃郡都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况,六月开始百姓们就不得不想方设法挑水去给庄稼浇灌,等浇灌完了一遍又要除草追肥。搞完这些之后就又该浇水了,反反复复永远没个清闲的时候。不过没清闲也不错,至少能有个盼头,希望自己现在挥洒在土地里的汗水能换来一个好收获。向南为了了解今年秋收情况,自己郊外那两亩地让蓝天帮忙看着,干活的自是请来的短工,自己就安排好公务,准备跑到各个村子里看一看。当然,肯定是不能每一个村都去看一遍,毕竟大山县瞎内就有将近一百个村子,且很多都在深山里,走一遍的话怕是要大半年才能走完。跟白云比起来蓝天更喜欢在外面跑,看大家干活,哪怕是晒得跟只黑皮猴子一样也高兴,即便平时没事儿,蓝天也要缠着大树跟着去巡街。白云性子则要安静沉稳一些,陪着阿泽到宋县丞那里学习,等下课之后又将阿泽好好的带回后衙,跟个小护卫一样跟在阿泽身边。甚至为了更好的保护阿泽,白云还主动跟夫人学了些拳脚,夫人没空的时候就去请教卫江,卫江也不在,那他就自己练习。不过练这些都是白云趁着阿泽休息的时候,一旦阿泽醒了开始有了活动,那白云就必定是要陪在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