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作者:喵崽要吃草      更新:2023-06-19 08:08      字数:5770
  一个三十多岁的厨娘张吴氏,张吴氏的男人则是因着会赶牛耕地,被安排当了车夫照顾家里的车马。大山县是个小县城,县丞里的富户都没几家,要买下人的也就少了,这就导致大山县这边或者说整个北肃郡绝大部分地区都形成了一个现象。卖身为奴的人很多,买下人的却很少,于是下人价格便宜得很,且还有更多的下人被运到了北肃郡以外的地方进行贩卖交易。张吴氏夫妻是山里头的,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把自己给卖了,原本还以为要被卖到外面哪处去,没想到运道这么好被卖到了县令大人府上。两口子前头自己都养不活了,生了几个娃娃都病死饿死的现在脚下都还是空的,这会儿三十几岁就已经算是要步入老年了。两口子心想进了县衙就好好干,以后好歹老了也不至于没个去处,两口子自是千恩万谢,干活也是卖力得很。另外一对跟张吴氏两口子情况差不多,五十来岁的老头当了门房,他婆子就负责院子里洒扫。除了规定内的四人配置,赵悦做主又多买了两个十来岁瘦巴巴的小厮。两人都是家里活不了了,父母没办法,想着将孩子卖了好歹能混口饭吃,总比跟着他们在家一块儿饿死强。向南对于大树的安排赵悦也知道,这么一来赵悦自然要给向南准备一个专门跑腿照顾的小厮,另外一个小厮就负责前衙后衙的跑腿。向南想要找前衙的谁只吩咐一声这小厮就可以了,不用每回都找大树,或是自己亲自跑一趟。因着新买回来的那两个小厮原本的名字十分上不得台面,这般大了也没个大名,就狗蛋牛蛋的。北肃郡里所谓的某某动物蛋指的就是这种动物的肠胃吸收之后排出来的剩余物,比如说羊shi蛋子,因此赵悦琢磨着让向南给俩小厮改名。向南在媳妇儿面前硬撑着不想暴露自己取名困难星人的实事,恰巧抬头一看天上,有云有蓝天,干脆一个叫蓝天一个叫白云吧!于是肤色稍白头脑精灵的那个就叫了白云,往后就跟着向南,向南那里不需要的时候就叫他陪着阿泽。略微高一点木讷一点的蓝天平时除了跑腿之外也干不了别的,赵悦也不是那刻薄的人,并不觉得我买了你还给你吃喝你不干多少活就对不起我花的钱,只让蓝天也跟白云一起陪阿泽念念书什么的,再偶尔帮忙看着一下已经六个月大喜欢翻身到处瞅精力旺盛到不行的笑笑。至于前衙的事,宗卷文书房间那些地方因着情况特殊,稍微大一点的县衙都是有专门负责看守洒扫的,若是出了事儿那些人都是要负责任的,轻易不能叫外人进去的。不过大山县这边毕竟太穷了,因此像是这种地方都是隔一段时间打扫一次,每次打扫就由那一块的负责人找了衙役来亲自盯着打扫。说起来,这大山县县衙里手下管的人最多的除了向南这个一把手,之后就是县丞了,然后就是衙头,像是章禀这样的典文书,说是一个附属官,却是正宗的光杆司令一个。且说向南带着大树又牵着阿泽,寻了卫江,三人一起出衙门,原本向南还想着自己把一身官服都换下来了,不如来个“微服私访”,便叫卫江也把那身青色衙役制服也给换了。结果卫江莫名其妙瞅了自家大人一眼,“咱们大山县县城就三主条街二十多条小巷,大家伙一看大人面生,又瞧见属下跟在身边,自然能想到大人您的身份。”所以微服私访什么的真的是大人您想太多了。想要微服私访也是要有本钱的,这个本钱就是你所辖区域够大,人口够多,且还要流动人口也多才成。向南被卫江这么一说,一时片刻没找到反驳的话,只能默默看向前方假装在很认真的走路,走了一会儿终于想到能反驳的话了,顿时一喜,扭头瞅跟在侧后方一副保护者姿态的卫江,“这话就不对了,那要是县城外来了老百姓大家也能认出来?”卫江觉得大人年纪不小了怎的还如此……童真?卫江一板一眼的抱拳行了礼,“回禀大人,大人身上穿着虽然朴素,可跟这边百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且大人龙章凤姿,一看就不是山里普通百姓,自然不能如此比较。县城内以及附近的富户拢共也就五家。”富户少了,别说富户里的主子,便是下人丫鬟都能叫县城里的百姓有个眼熟。阿泽正瞧四处瞧得新奇,完全不知道自己爹被耿直的卫叔叔怼得说不出话了。至于大树,大树根本就没察觉到自家大人跟卫衙头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不对的,只板着脸跟在后面,时不时看看周围,又瞅瞅小公子,保证没人伤到两位主子。第95章 赴宴这会儿已经是五月里了,当初向南才过来时还能在大山阴面零星看见些积雪,这会儿也是早就化完了。等再过几个大太阳,北肃郡就要开始迎来一年中能占据时间线二分之一的干燥季了。县城里专门做生意的很少,大多都是老家种着地,家里农忙的时候就关了店一家人一起忙活,等忙完了又接着回来开店,这种多数是做吃食杂货的。另外也有金银楼茶楼酒楼甚至青楼,不过这些就是卫江说的那五家富户的,也算是大山县的交税重头户。至于大地主之类的,这边土地原本就贫瘠,之前的地方官就鼓励多开荒,开荒前三年免一切税。他们想的是地没多大出息那就多种点呗,一亩地哪怕只出一碗饭,那十亩不就能出十碗了?这也导致了这边土地数量上看着多,猛然一看,哟呵一家人七口人能有三十多亩地,然而再一细看,全都是硬邦邦的黄泥巴土地。挖开了种下东西,再来一场雨那么一淋透,太阳晒一晒一块地就又成了严严实实一片黄土地了。除开黄土地,之后又是些参杂着石头子儿的沙土地,那种土壤留水分都留不住,更别说庄稼需要的营养了。另外就是盐碱地,那种地方更是连草都不乐意长的。土地贫瘠,专门依靠土地佣给农户收租子为生的地主却是没有,只有稍微有钱些的人将良田给占了自己再雇人种着,像别的地方大面积土地主却是没有的。北肃郡主要就是这三种土壤分部,因此也叫这片土地的人想要吃饱那简直就是做梦,能不饿死都谢天谢地了。另一个这边山多且陡,干燥的时候那是老井都能干枯,可偏偏下起雨来又有滑坡泥石流甚至山洪,总之这就是个多天灾又贫瘠的不毛之地,怪不得每年都要朝廷拨粮款过来了。向南拉着阿泽在大街上边走边看,今儿不是赶集日,路边也没什么摆路边摊的,只有一些店开着门,透过门能看见里面懒洋洋的店小二或者掌柜。阿泽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没意思,不过也没闹腾,就乖乖牵着爹的手跟在一边努力迈着小短腿跟着走。有人看见向南,也不敢上前,只好奇的打量几眼,然后恭敬的退到一边束手等向南走过了才回头又看几眼,跟同伴嘀嘀咕咕说起话来。新来的县令已经到了有十来天了,除了知道县衙里换了下人,也就两三回县令夫人带着孩子婆子出来买东西的时候见过大人几回,这会儿又见着了也不陌生。不过还是不敢靠近,摸不清这位新大人性子如何。当初那位县令可是让这里的百姓记忆犹新,便是县城里的那几家富户也都还在观望,向南也知道,就目前这阶段,他跟这大山县的人都在彼此适应中,向南也不着急,反正慢慢来吧。这段时间向南就梳理资料,又整合这边情况信息,每日里也是琢磨着这边能干啥。一个县城三条主街道其实就是县衙外那一条以及青楼酒店那一条,另一条就是有一家书院那一条,其他的就都是些居民区的小巷子,转一圈也就是半个来小时的功夫。向南主要是看县城里的商业结构以及居住区分布情况,像大山县这种没有经过政府规划而自然形成的商业街与居民区,是很能反映当地人文结构经济现状以及发展轨迹。向南虽然没专门学过啥历史啊经济啊人文之类的,可皮毛还是能看一点的。向南这边随便转了转,又问了卫江一些县城里混混儿乞丐之类的人物就回去了,结果却是晓得了先前还在观望的县城富户们居然联名递了帖子请他今晚在县城里最大的醉仙楼吃饭。向南逛了一阵回来的时候刚准备吃午饭,下午还准备去看看大山县的县志,了解一下这里的山水走势以及往年天气记录。古代不像现代,基本没有啥大气层污染或者温室效应之类的,同一个地方的气候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有迹可循的。正所谓横观地域纵观历史,向南需要对这一片土地的大致气候有个基本了解,就比如说吴越郡清明必下雨六七雷阵雨九十月又梅雨绵绵。接到帖子向南自然是应下了,毕竟现在这五家人还是大山县的纳税大户,他一个新上任的县令来了对方请他出去吃吃喝喝聊一聊彼此探探底是应该的。反正向南对他们也没啥算计,对商人也没什么偏见,请他去吃饭那就吃,别的他也搞不来,向南甚至都要怀疑要是对方搞点啥他也听不明白。自一封信就麻利的换了个县丞之后,向南确定了付太守虽然年轻可也是一条很可靠的大腿,接下来自是毫无压力了。反正有事也有一把手撑腰,便是有人要对他栽赃陷害啥的,地方上有付太守,中央上有师傅跟关叔,只要不是啥前朝余孽或者勾结蛮族谋朝篡位,其他的必然妥妥的。向南收了帖子让蓝天回了送贴的管事,就说到时候一定准时到,那边心怀忐忑的管事一听这位县令答应得这般干脆,就连拿拿架子推脱一番都没有,顿时心里就踏实了。这管事回头跟家里老爷禀报的时候也说这位县令要么就是不管事的要么就是贪的,总之是很容易搞定的那种。五家富户里带头的是本地盐商,其实也说不上盐商,就是个有资格从朝廷那里拿盐粮来售卖的,要不然那些个大盐商早就搬离了大山县这么个穷乡僻壤,往郡城去了。不过饶是如此,这位盐粮户也是本地富商的带头大哥,此番送帖子也是另外四人跑来大哥这里碰头一商议,这才由大哥出面递的帖子。此时这递帖子的管事回来这么一说,带头大哥邵得升挥挥手叫管事且退下了,自己皱着眉头一边琢磨一边往里屋走,结果推开门里面刚听完墙角的四个四五十岁老板们刚走开些许,正要往八仙桌那边走。见大哥进来了四人也没听墙角被抓的害臊,一个肥头大耳满脸油光的男人摸着肚皮大嗓门的就开了口,“邵老板,既然这县令好办,咱干脆就凑点银子啥的,有银子啥买不着,咱们送别的怕还没银子称大人的心意。”这人家里是开酒楼并县城里两家金银铺子的,县城里那家醉仙楼就是他开的,金银铺子只是顺带的副业。另外他还在其他县城也开了酒楼,准备再挣点钱就把酒楼开到郡城去,到时候一家人就往郡城搬。他这生意不像邵老板的,邵老板得在这边盯着不让人钻了空子,便是挣了钱除非是在郡城那边也拿到官府特批的盐粮引子,不然这生意在这边,他人就还是得留在这边。因着这位彭老板一心一意把生意搬到郡城去,因此自认为这任县令不需要费多大劲讨好,总归能面子上过得去对方不故意来找麻烦就成了。另一个干瘦男人却是摸着花白的胡须皱着眉道,“怕是不妥,今儿早上郡城那边派来了一辆马车,给县衙送了一个人进去,我着人打听了,说是上面任命的新县丞。”这话点到即止,干瘪男子没继续吭声,依旧皱着眉头坐回了桌子边,一副苦瓜脸的愁眉不展,仿佛有许多让他发愁的事儿,这人却是做牛马驴子生意的蔡老板。蔡老板那愁眉不展的模样倒是没引起其他人的在意,毕竟每回见面这位老蔡都是这么个苦瓜脸,大家都习惯了,倒是他说的话叫人不由多想。“如此说来,这位县令怕是跟郡城里的什么大人关系匪浅,之前那左县丞就透了风声说是要压新县令的派头,结果这才几天,那位大人就不动声色直接将左县丞给踢出了县衙,还不是调走,而是直接让他成了徒有功名的秀才。”四月末五月初天气已经回暖了,可这人还双手揣着个暖手筒子,时不时的还要咳嗽两声,说话声音也是弱得很,这人却是县城里青楼跟赌坊的老板老袁。剩下一个矮胖似冬瓜却穿着花花绿绿华丽绸衣的李老板也是点头,李老板家里是做布匹买卖的。这生意在大山县这么穷的地方自然没啥生意,李老板却没有搬走,实在是因为他家里资本不够。当初原本就是一介农户收土布慢慢做生意发展起来的,现如今资产可以说是五位老板里垫底的,能被划分到五家富户中也就是因为大山县这边太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老板在五个人里面就是个应声虫的存在,反正他们说咋办就咋办吧,偏偏没回凑份子钱就分派到他头上的最多。李老板为了接着其他四人的关系往上爬,只得咬牙装作憨厚蠢笨的样子高高兴兴的出了钱。若不是他有这一手,其他四位老板还真不稀罕带他玩,这一点李老板自己也明白。邵老板走进来也往桌边一坐,五个人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商量着,等一块儿吃了顿饭又商量了半下午,最后邵老板拍板,算了晚上还是先几样都备着吧。其他人的生意还有别的路子,就他这生意虽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可关键是要跟衙门打好关系,要不然人家等下一年不把盐引粮引给你,你再卖盐巴粮食人家就能直接把你抓了关进大牢。甚至再坏心眼一点的还能将你的家产都给抄没了,就说你这些家产全是走私盐私自倒卖粮食挣来的,你便是有账本也说不清。虽然这换县丞的事儿叫人心里发怂,可换一个角度想,这向大人跟郡城那边关系好,那若是他把向大人这边走通了,以后若是给对方承诺够了好处,对方再牵线搭桥往郡城那边这么一引荐,那他岂不是就能往郡城发展了?想到这些邵老板心里顿时热乎起来,不过这点想法他没跟其他人说,就自己憋在心里琢磨。今儿这宴请的帖子对方果断的收了,怕是个务实的,务实好啊,在邵老板看来务实的可不就看重物质么。甭管是银子也好虚名也罢,甚至连美女邵老板都已经一大早就提前让人去将自己以前养在庄子里那两个从江南买来的美人儿给接回了县城里,就准备今晚一举拿下这位年轻的县令大人。那些人的烦恼向南是一点没想到,他这里想通了之后就叫了老章过来,简单的问了问咱们县城里这五家富户都姓甚名谁如何发家做哪行买卖的。章禀可以说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当初考了秀才又教了十几年的书,之后才找到机会走了明经科顺利进入县衙这个体系。虽说俸禄不高,可好歹饿不死一家十来口人,且自己在衙门里做事也方便给家里后辈撑腰打通关系。因着为人圆滑,历经五任县令都稳稳当当的在典文书这个位置上呆着,向南是他经历的第六任了,章禀是再也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在这犄角旮旯的县衙里能遇见这样有背景的年轻大人。毕竟有背景的谁还要到这种破地方来啊?便是要搞啥政绩好往上升,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有啥政绩可以搞?章禀一听说向南接了五户邀请准备晚上去赴宴,心里又是想了许多,面上倒是不显的老老实实给向南介绍了一通,将自己知道的能说的都说了。至于不能说的,章禀假装自己不晓得。向南一向对这些弯弯绕绕的不想去多琢磨,也没兴趣去琢磨,只挥手叫老章下去干活去,自己安安心心查看了一下午的本地县志资料,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向南叫上卫江带上大树就去赴约了,半点没旁的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