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作者:喵崽要吃草      更新:2023-06-19 08:08      字数:5265
  赵悦细细看了看,这女子面色苍白身姿纤细,头发却是梳的妇人发鬓。“这我又如何晓得,我也不认识这位一上来就想做我妹妹的姑娘。”赵悦心里也是憋气,哪个女子喜欢自家男人跟别的女子拉拉扯扯不清不楚的。向南没说,可赵悦也隐约知道向南在她之前有过一个爱慕的小师妹,人家那还是秀才家的姑娘呢,识文断字还会吟诗作对的。既然赵悦也不认识,那向南也没啥纠结的了,不认识就不认识呗,刚扯开对方拉着自己袖摆的手,眼见着那女子还要上前拉扯,向南往自家娘子身后一躲,“这位夫人,我跟我家夫人都不认识你,你说的那些话我也不知道啥意思,你若是脑子有疾且先站在这里等你家人来找你。”李念荌不敢相信的摇头,双手捧心不敢置信的摇头,“不,南哥哥,曾经你为了见我对个小厮都恭维着,就为了见我一面,今日你既已经是大人了,收几房小妾又有谁敢说什么。”说着眼神往赵悦身上转,向南听这人一说顿时也想起来了,有点不敢相信这人居然是当初那个骄傲得跟孔雀似的小师妹。不过认识那也不能怼他家媳妇儿,向南气得将赵悦的手一拉,“我想起来了,你是小师妹?你不是嫁人了么?怎的还在街头乱拉男人,莫不是犯了癔症。阿悦,咱们走吧,这人居然还拐着弯的说你。”向南一个大男人直接欺负人家妇人,就因为对方说了她的不是,赵悦先前还有些个气闷,这时候也烟消云散了。好笑的瞥了向南一眼,赵悦轻飘飘的再看了李念荌一眼,“既然已嫁作他人妇,还是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为好。”说罢顺着向南拉她的力道跟着走了。等走了,向南心里惴惴不安,一直在想着一会儿阿悦问起来该怎么解释,结果赵悦反而跟没事人一样该买啥买啥,跟他说话也没什么异样。向南有些纳闷,可也偷偷松了口气,媳妇儿不问前任的事,那简直再好不过了。虽然那不是他的前任,哪怕对于原来的向南来说顶多也就是个排在尾巴上的备胎,可到底有了牵扯就说不清了。女子最是在意自己男人跟别的女人有啥不清不楚的,向南虽然以前没谈过对象,可网上看得也不少。啥街头上男朋友多看了一眼路过的美女,结果被女票来了个回旋踢当街暴打而后高调分手啥的新闻也不是没看过。向南想着自家媳妇儿那能徒手暴打大老虎的身手,忍不住摸了摸颤巍巍的小心肝。等一路提心吊胆陪着媳妇儿采买完了回了家,见到亲娘亲妹妹儿子闺女,向南这才觉得安全了,毕竟阿悦平常还是很给他面子的,在外人面前从来不欺负他。晚上向南趁着笑笑睡着了,使尽浑身解数把媳妇儿伺候好了,赵悦这才噗嗤一笑,伸手在向南腰肢上拧了一把,“好啦别总跟只老鼠似的时不时瞅我,那小师妹的事我以后都不会跟你算账啦,那都是你以前的债,若是以后你敢招惹些女人债,且就小心些了。”向南自然是狗腿的给媳妇儿揉腰捶背的就差指天发誓了。第二日告别一行亲人好友,出了泽波县先乘船走水路,途径郡城没下船,依旧北上,到了吴越郡与京城中间位置的中东郡登陆,改乘马车一路往西北方向。路上基本都有驿站可以歇脚,向南有任命文书,自然可以免费入住且享受一切服务。路上阿泽跟向南有一点水土不服,赵悦让大树抓了一点从老家带的泥土泡了水,将水镇清澈之后让向南两父子喝了,这才好了不少。为了避免麻烦,赵悦自己也喝了一些,免得让笑笑跟着受罪。这回向南出来只带了大树,大树已经十四岁即将到十五岁了,向南本是发还了他的卖身契消了奴籍要将他留在老家的,可曾瓜头跟曾氏直接跪在地上让向南将大树带走。“大人慈悲心怀,能让大树有了良籍已经是对我们曾家有了大恩德,大人此去上任要走那许远,身边没个小厮跑腿帮衬如何使得。”向南倒是没料到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叫曾家三口人对他感恩戴德恨不得当牛做马的回报。不过既然大树要跟着,向南也就没拦着了。毕竟大树也跟了他好几年了,虽然大树脑袋不聪明灵光,可用了几年也用顺手了,且他身边也确实缺人手。向南想着等自己上任之后给大树安排个正经职务,以后娶妻生子什么的倒也使得。一路颠簸辗转,因着走的是官道,再加上向南坐的马车是在中川郡经了朝廷部门领来的符合他品级的青棚马车。这种马车都是有朝廷标志了,便是普通人一看就晓得这里面是朝廷命官,倒也没匪类那般大胆公然蹦跶出来拦截官家的车马。路上甚至有人见了向南家的马车眼巴巴的上前搭了话,想要跟着向南他们的马车走一路以保平安。官道上来往的人员繁杂,也不能说这条路上就没有土匪出没,除了朝廷的车马一般土匪不敢拦截,平民富商的却是那些土匪的重点关注对象。有富商还想要给向南送孝敬银子,向南没收,只坦言让对方跟着就是了。只是他因着要赶时间,因此路上不会在城镇停留多久,能跟上的就跟上。说实话向南家里这一共就五个人,赶马车都是向南跟大树交换着来,马车里就赵悦一个武力高的,另外还有俩小娃娃,向南也怕走在路上出什么意外。有人跟着人一多,总归看着更安全些。“大哥,那下面的车马前面一辆是朝廷的,咱动手吗?”“动你嘛个头啊!叫兄弟们趴下别动,咱等下一波。”横穿中川郡,出了中川郡周围的地势地貌顿时就变了,陡峭的高山湍急的河流,山上也是光秃秃的零星点缀着一些灌木荆棘。远处的大山上隐约能看见一团团小小的白点子,又有人影站在山上,那是放牧的人。“爹,为什么那边那个人好小啊?”“那是因为那个人距离我们太远了,便是那些大山,看着近在眼前,其实要真走过去怕是要走一两天。”阿泽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景色,早就闹着坐到了外面跟向南挨着坐在一起,大树赶了半天的马车了,向南让他去后面休息。一个马车里面还有赵悦和笑笑,大树虽说也就十四五岁可也算是能顶门立户的男子了,再进马车里不合适。好在马车后面有半米宽的空间,那里原本是用来给人置放行李的,向南直接将行李放在前面马车车厢里,后面就让大树凑合着裹着毛披风眯一会儿。官道附近一定距离内都设置有驿站,向南他们因着前面路途都很顺利,时间上也不紧张,每天晚上都能按时在驿站落脚歇息,倒是不用担心赶路错过了驿站要露宿在荒山野岭。驿站虽然是只有朝廷官员能入住,可平时只要路人愿意花钱也是能住进去的,向南这一路后面或多或少都跟着人,倒是叫驿站多了些生意。中川郡过了是中都郡,中都郡在地图上是西北至东南长条状的,向南他们横插而过倒也没花多少时间,过了中都郡,这就入了北肃郡境内。等风尘仆仆的赶到北肃郡郡城,这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半月了,距离向南上任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天。向南到了北肃郡的郡城,按照陈大人交代的在驿站休整了一番,而后洗漱净面整理仪容,这才带着大树拿了陈大人的信去太守府递了帖子拜访。陈大人说北肃郡的太守是皇上的人,想来应该是不会为难向南。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向南不过递了帖子在大门外等了一会儿,太守府的大门就被打开了,一位穿着绯红黑腰带戴着乌纱官帽的年轻男子满脸带笑的大步走了出来,见到向南就笑着拱手,“这位可是怀允?蒙却是久候多时了,怀允的名头可是叫蒙久仰。”向南没想到这位太守居然这般年轻,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倒是有些意外,不过还是连忙行了下官之礼,躬身拱手抬至额头,“下官向南拜见太守大人。”太守爽朗的笑着直接拉了向南的手往府里带,“何必如此客气,说起来我还要喊你师傅一声世叔,陈大人跟我叔叔关系莫逆,怀允直接叫我晟敏兄即可。”向南不知道对方是真心实意要这样还是只是客套,不过经历了夜会皇上太子,向南好歹也稍稍有了些进步,知道这时候只自然的顺着对方的话头态度说话行事即可。两人又是一番攀谈,又留了向南吃了一顿便饭,太守付蒙给向南的任命文书用了章,这才将向南又亲自送出了府。“以后但凡有需要,直接来找我便可,怀允要做的事圣上早已知会过我,我这里自然是会全力配合怀允,只求能早日为北肃郡的百姓做些好事。”向南笑着点头应下,只说自己已经将太守大人当成老大了,以后有啥需要肯定是要来找老大撑腰。“老大”这称号叫付蒙又是一阵爽朗的大笑,直说向南乃性情中人,两人性格太合得来了,让向南往后多多来郡城走动。两人相谈甚欢,站在府们外又说了几句,这才分别。向南回驿站带上赵悦他们,直接赶了半天路,晚上又在一处县城寻了驿站歇了一晚,接着又赶了五天的路,这才下了官道走了小路,一路抵达了向南即将任职至少三年的大山县。顾名思义,之所以叫大山县,自然是周围的大山很多,几乎环绕了一圈,便是进县城的道路都是大山之间的沟壑地带。道路边是同样顺着这条低洼地势流过大山县的兰江分支河流,这条河没有泽陂县县城外的江深且宽。这会儿还是四月里,应该是北方河流的汛期,这时候河里的水都算不得多,向南有点发愁,等到六七月里,岂不是水连浇地都不够?大山阴面还有没化完的零星些许积雪,好在先前出发的时候就知道了这边气候比南边冷很多,保暖衣物都带够了的,往北走天气变冷,向南他们就慢慢的将衣物加上了。进了大山县的县城大门,向南一路走来,越看心越沉,当初还觉得泽陂县太小了不够繁华,可等到了大山县县城,向南这才恍然发现,原来泽陂县的县城已经算是繁华之地了。这大山县县城说是县城,甚至还不如说是小镇,便是县城里的主街道都是泥泞一地,没有铺上青石板,道路两边的商铺也都是半掩着,更多的甚至直接关着,或许是因为没有到赶集日,所以商家直接关了门。路上的行人也不多,偶尔有人走动也都穿得比较单薄,缩着脖子揣着手,见到向南他们的马车经过,纷纷驻足观望。“这是大人们的马车啊?”“不是说咱们县令大人要来了么?”“应该不会吧,上次问衙头不是还说要一个月么?”“难不成是路过的?”向南放下车帘,歉疚的拉了赵悦的手,“阿悦,以后三年你跟孩子们都要陪我在这里受苦了。”连县城里的主街道都如此破旧,向南对这里的贫穷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第92章 县衙县令都是住在县衙后面的主院里,前院就是衙门,方便县令办公,另外县令的附属小吏也都在前院衙门偏厅办公。不过小地方么,规矩并不严格,平时县丞典文书甚至仓狱都不怎么在衙门这边,每日就来点个卯,有事就处理一下,没事就溜达着到处转转或者直接回家,等到有事的时候衙门这边再临时派人去找。大山县的县令即将上任,这个上头早就已经在向南那边收到任命文书之后就从中央一直下达到北肃郡这边,北肃郡郡城那边又派了人过来下发相关文书,衙门外的公布栏上甚至还贴了公告,让大山县的人知道他们新的父母官就要来了。不过县丞等人掐算着怎么着也得再等个一二十天新县令才能到,因此向南第一次抵达县衙的时候,外面只歪歪扭扭蹲了两个正百无聊奈蹲在门槛边大鼓下唠嗑的当值衙役。向南率先下了马车,抬头眯着眼看了看衙门上那块匾额,大山县县衙几个字原本应该是淡金色的,衬着黑底匾额显得庄重巍峨。然而这大山县的牌匾明显是经历了许多风雨岁月,黑色底漆斑驳脱落,淡金色大字也褪成了乳白色,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向南忍不住抬头又瞅了一眼,县衙外避雨的屋檐边角处甚至还有碎瓦甚至缺瓦的情况,县衙大门可是衙门的门脸,连这里都如此破败,向南不得不怀疑后院会不会下雨天都要漏雨。叹了口气,向南让大树去叫那两个不知道说什么正说得特投入的两个衙役,自己转身将阿泽抱了下来,而后又接了蹬着小腿蹦跶着张望四周显得格外精神的笑笑,最后再单手牵着赵悦跳下马车。一家四口站在自己即将生活几年的地方,小孩儿自是好奇新鲜,向南却有些愁眉不展。无论是皇上那晚书房夜谈还是前几日跟付太守闲谈,这些人都透露出了一个意思,就是让向南在这里做出成果。若是成功了,说一步登天有些夸张,但至少前途光明,若是失败了,怕是真就要回家种红薯……说到红薯,向南有些可惜,现在大业朝还没有传入红薯,土豆跟红薯是差不多时间段传入中国的,也不知这个时空能不能找到。向南准备抽空写信给周子才,让他帮忙留意一下。大业朝并没有闭关锁国,只是朝廷还没有参与到对外海贸,民间有少许大胆的人已经开始跟海外接触。周子才上任的地方说是江南,其实更偏闽浙那一代,靠近大海,接触到海外事物的机会更多。向南当初听说周子才要去海边的时候就让他帮忙留意一些海船带回来的种子,不过当时没想到红薯土豆,因此并没有详细描述。这回写信过去且详细说一说,希望能有找到的一天。北肃省这边的土壤向南在路上下马车暂时休息的时候都查看了一下,这边土壤偏干黄,种植的东西一定要抗旱性好。若是有了土豆,至少这边的人能有东西饱腹,无论什么年代什么地方,对于百姓来说,第一要务是填饱肚子,之后才有更丰富的物质追求。等到物质得到满足了,精神上的追求才能衍生出来,这也就是所谓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向南现在也没啥想法,就想着先抓农耕生产,这也是北肃郡这片土地如此贫瘠最根本的问题。人穷,地更穷。向南想了很多,说来话长时间却也不过几个呼吸之间,向南抱着孩子拉着阿悦简单的转头看了一下四周,那边两个衙役终于吓得腿软的从台阶上面弓着腰快步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