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作者:暗墨沉香      更新:2023-06-19 07:35      字数:6077
  孩子们转眼间都到成家立业的时候了,李安安已经谈了对象,准备要结婚,可是三哥李中华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哥哥不结婚,妹妹先结婚不好听,这不李家打算赶紧给三儿子找对象,让他早点结婚,好让妹妹也能早点结婚。先前李中华也相看过三个对象,但是他都不满意,不是长相不满意,就是脾气不合适,所以耽搁到现在。李家人都在钢厂上班,按说条件不错,应该不难找对象。但是想要找个合心合意的,也不容易。可李妈妈还催李中华赶紧找对象,这让李中华有点憋屈。难道他为了迁就妹妹早点结婚,就要胡乱找一个女人过日子吗?别看李中华平时不受父母重视,他也不多话,但他比较有主意。就算父母催婚,他相不中就是不行。这不王大姐从钢厂朋友那里打听到李家,托朋友问问,李中华能跟卓玉婷相亲吗?她把卓玉婷的情况跟李家讲了讲,李家父母同意了,李中华本人不太满意卓玉婷的条件。目前李中华是钢厂的职工,但是也是临时工,还没有转正,不过他只差一年就转正。幸亏他只上到初中就让父母给找了工作,不然,他也得赶上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李中华嫌卓玉婷不是本厂职工。因为夫妻都在钢厂上班,转正后分房子有优势。如果他想早点从家里搬出去,还是找个钢厂女职工比较好。可惜钢厂女职工本来就不多,跟他合适的更少,有合适的却没有看上他。这不李中华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是没找到合适的姑娘。可是李妈妈同意让儿子跟卓玉婷相亲,李中华不得不同意。反正见一面也没什么,最后同不同意还是他说了算。这不,两边说定后,先让卓玉婷跟李中华在王大姐家见了个面。这一见面,原本都不太满意对方条件的李中华和卓玉婷都改变了主意,他们竟然看中了对方。主要是两人都相中了对方的相貌。卓玉婷比较喜欢皮肤白一些,身材高挑一些的男同志,恰好李中华在车间上班,捂得比较白,起码比农村人白不少。而卓玉婷本来长得就不错,比起城里姑娘来也不差。如果不说她是农村出身,乍一看就像城里姑娘。主要是卓玉婷的长相是李中华相看的姑娘中长相最好的。这不,两人的长相戳中了对方的萌点。第64章说起来,两家不但家庭人员相仿, 家里条件也差不多。卓家除了住在农村, 家里条件却不差。卓家一点不像正儿八经的农村人。卓家有三个儿子,除了老大, 老二和卓玉航都会经常给杨秋菊钱, 这些年下来,也能攒下不少。而老大因为埋怨他妈,所以不给钱,只会在过节(中秋、过年)时给父母那边送点吃的,还是让孩子们送,他自己是不登门的。再说卓文华除了自己的花销, 可是把大半钱票都交给杨秋菊。所以近年来,杨秋菊又攒了不少钱, 把之前给两个儿子娶媳妇花光的钱又攒回来了。这笔钱她打算给三儿子结婚用,还得给小闺女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话说回来, 既然李中华和卓玉婷互相看对方顺眼,这相亲必然有后续。接下来就不用媒人主动约两人见面了,他们对彼此有意思,就主动见了几次面, 光明正大开始约会谈恋爱。当然,这年头谈恋爱俩人顶多一起看个电影, 要么去吃顿饭,或者去公园转转。想拉拉小手、亲亲小嘴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那样,要是被纠察队抓到, 估计能给两人扣个耍流氓的罪名。就这样,李中华从年少无知嘴不严的卓玉婷的口中,详细了解到卓家的情况。他知道卓家除了未来岳母和大舅子一家在家务农,其他人都混得不错。二舅子两口子是双职工,在市里分了房,安了小家;小舅子竟然是部队军官,这太让人意外了。这肯定是好事,无形中给卓家增了分。李家亲戚朋友多是工人,还没有当军官的呢。时下的人对军人比较崇拜拥护,所以因为这点,李中华觉得卓家还不错,就算是住在乡下,跟城里人差别不大。就这样,李中华很快接受了卓玉婷,几次相处下来,他觉得卓玉婷这姑娘没多少心眼,还算好相处,可是处处看。卓玉婷想跟李中华处对象,当然会好好表现,把自己比较好的一面在他面前呈现出来,至于结婚以后啥样,那就不可预知了。李家住的是钢厂职工家属院,现在李中华住在家里,除了他大哥分了两间房另搬出去以外,剩下一大家子人住三间,房子非常紧张。主要是二哥结婚有了孩子,还有他马上要结婚,家里房子根本不够住,挤得翻身都困难,因此李中华想找个本厂女职工,以后凭双职工可以早点分房。不只李中华有这样的想法,厂里跟他想法一样的大有人在。房源就那些,每次分房大家都能抢破头,那时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谁家住房更紧张,谁更应该得到厂里分房。扯远了,话转回来。李中华言辞不多,但有心数。他知道,以他的条件,想找条件更好的对象,得碰,但是目前没有比卓玉婷更好的。找媳妇吗,如果找个心眼多的,结婚以后还向着娘家,说不定会把家里搬空;找个老实媳妇,说不定经常被人欺负;卓玉婷除了娇气点,这根本不算事,他有把握以后能降住她。李中华觉得卓家不错,没有啥负担,卓玉婷长得不错,目前看着脾气还可以,两人就处上对象了。卓玉婷跟李中华处上对象后,带李中华回家一趟。李中华看着卓家宽敞的砖瓦房,心里非常羡慕。要是他在城里能有套这样的房子就好了;如果卓家在城里的话也好,这么多房间,就算结婚后他和玉婷住在卓家,都能住得开。李中华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家里住房紧张的,有的是住在岳家的女婿,只要岳家能住的开。这种情况有点丢人,但是结婚后谁还想跟父母挤在一块住,能有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住在岳家让人低看也能忍受。要不两口子办点事都在父母眼皮子底下,还能不能有点私生活,能不能要孩子了?真那样还不如不结婚自在。相比而言,条件允许的话,出嫁的姑娘更愿意住在娘家,那样会更自在,不用看婆婆和妯娌的脸色行事。为了招待未来女婿,杨秋菊做了一桌好菜,宁馨也帮着做了。“宁馨,等会儿人来了,帮我看看小李怎么样?”杨秋菊本人对李中华是满意的,颇有“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意思。毕竟闺女只是个临时工,还是农村户口,能找个城里对象算是不错了。况且小李长得不差,跟闺女很般配。她就希望闺女这婚事顺顺利利的。宁馨笑了笑说:“姨,我年纪轻,哪有您经的事多,只要您看准了,肯定没问题。”杨秋菊摇摇头说:“唉,我也心里没底,谁知道他们能不能成,成了以后能不能过好日子?儿女都是债,当父母的一直会挂心。”宁馨倒是没有啥都不管,她说:“我听说李家房子也不宽敞,不如让小妹结婚后搬出来住,这样不容易跟婆家闹矛盾。”杨秋菊皱眉发愁,“可是李家又没有别的房子,他们搬出来住哪里?”“没有房子可以租房住啊,一个月才两三块钱的房租,在外面租房又不贵。”宁馨轻松说出她的观点,“等以后攒点钱,让他们夫妻在外面买几间房子,就够住的。”宁馨是重生的,观念超前,她觉得还是让小姑子早点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好,以后哪怕拆迁,也能得到一笔补偿或是分到楼房。就是她家,以后她也要找机会让妈妈买下房,不能老是租房住,她以后肯定不缺房子住,买来给弟弟留着也是好的。只不过时下大多数人没有主动买房的观念,都等着单位分福利房,因为分房不花钱。可是单位又有多少房可分?大家都排队等着,想分上房还不知道能等到何年何月。租房?杨秋菊没有租房的观念,她以为人人都应该住在自家的房子里。要不怎么有人劳心劳力一辈子,就为了盖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因为自家房子住着安心,有了房子就等于有了家业。买房是大事,在城里买个房子,买两间起码得几百块。凭小夫妻攒钱,估计得好几年才能攒够。杨秋菊想了想,琢磨手头有多少钱;如果三儿子结了婚,她手头钱富裕的话,倒是可以给闺女留下一笔买房的钱。不管是儿子还是闺女,杨秋菊都希望他们过得幸福,能帮上的尽力帮忙,她辛苦操劳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这几个孩子吗?给闺女攒一笔买房的钱,以后再攒了钱,就留给老大家一些,作为给他的补偿。一瞬间,杨秋菊脑中想了很多。她觉得宁馨这法子好,就算闺女结婚后不能马上买房,租房去外面住也不错。如果闺女的钱不凑手,大不了她补贴点。这样,杨秋菊又解决了一桩心事,觉得李中华更适合他们家玉婷。李中华来到卓家,吃了未来岳母准备的大餐,越发认为卓家条件不错,不像很多进城打秋风的穷亲戚,就想在城里亲人身上多捞好处。卓家待客好大方,做了好几个肉菜,还包了肉馅水饺,看来是真心待他。这让李中华挺高兴的。李中华也见到了未来三嫂,还有大哥、二哥两家人,他觉得除了未来岳母和大哥两口子因为劳作略显老外,卓家人其他人长相都不错。这一趟未来岳家之行,李中华相当满意。就连时间一长卓玉婷偶尔露出的娇气都忽略不计。玉婷娇气,说明卓家疼闺女,等闺女出嫁,肯定不会昧下彩礼,不给嫁妆,说不定还能补贴一些,这对他都有好处,李中华当然满意。算盘打得比较精的李中华开始盘算起结婚的日子,因为父母老是催他赶紧结婚,别耽误妹妹出嫁。当下大多数人流行相亲结婚,相亲时男女能见上一面,过后有的能多处处,多互相了解一下,对彼此的脾性有个底;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男女结婚前根本没怎么相处,基本就跟忙婚哑嫁差不了多少。李中华自认为已经了解了卓玉婷,也知道了卓家的条件,觉得是时候跟卓玉婷结婚了,谁让家里催得紧呢。这天,李中华把卓玉婷约出来见了面,吃了顿饭,然后两人到附近的公园说话。“玉婷,咱俩已经互相了解了,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办婚事啊?”第65章“这么快就结婚?”卓玉婷并不知道李家着急结婚的事,人家并没有当着她的面说过这些。毕竟因为小儿女结婚, 催哥哥赶紧结婚, 有点不妥当,李家并没有跟卓家提过, 李中华也没有跟卓玉婷说过。在他看来, 找了合适的对象早点结婚也好,毕竟他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也想有自己的小家,甚至是早点当上爸爸。“是啊,我年龄不小了,想早点把你娶回去, 咱俩好好过日子。你放心,以后我肯定会对你好的。”李中华确实有一些喜欢卓玉婷, 说这话时是真心的。卓玉婷是第一次谈恋爱,在感情上比较单纯, 闻言先红了脸,“我回家问问我妈,看她怎么说?”卓玉婷回家后,立马把李中华的话说给她妈听。“妈, 今天中华跟我说,他想早点跟我结婚, 能行吗?咱家是不是得先让三哥结婚?”卓玉婷还不是太没良心,想结婚也没忘了三哥。“对啊,按说应该先让你三哥结婚。你三哥在家时, 我着急让他定亲,就是想让他早点结婚,他年龄可是不小了,人家跟他一般大的,孩子都有俩了。”杨秋菊接着说:“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在城里找到对象,既然李家着急结婚,明天就给你三哥打个电话,看他有没有时间来家办婚事?”杨秋菊的意思,还是想给三儿子办完婚事,再给闺女办,兄妹俩有个先后顺序。“那就赶紧给三哥大哥电话问问。”卓玉婷也同意她妈的说法。杨秋菊打趣闺女:“怎么,你着急出嫁呢?还赶紧的,你年纪不大,还不用着急。”“妈,看您说的,我不跟您说话了。”卓玉婷做害羞状跑了。杨秋菊看着闺女轻快活泼的背影,抿嘴笑了。孩子们大了,都成家立业后,她就完成任务了,以后有时间帮忙带带孙子……想想以后的日子,杨秋菊颇为高兴。杨秋菊不买东西,不咋爱出门,就把打电话的机会让给了宁馨,让他们小两口说去。她把宁馨喊到屋里,把事情给宁馨讲了一遍,“宁馨,你明天去镇上给玉航打个电话,问问他啥时候有空,你俩最好赶紧把婚事办了。”碰巧卓玉航和宁馨也想早点结婚,于是宁馨马上点头应下,“姨,那我明天就去问问。”这天晚上,宁馨就跟卓玉航在空间见了一面。宁馨把婆婆的意思告诉“今天妈跟我说,玉婷不是找对象了吗,男方想早点结婚。妈让我打电话问问你什么时候有空,最好能回来把婚事办了。”“我这刚会部队,暂时可没有假期了,不能马上回去跟你结婚。”卓玉航想到这点,微皱眉头,现在他可真抽不出时间回去,但是他也想跟宁馨早点结婚。灵机一动,卓玉航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他脱口而出:“媳妇,不如你来部队,咱们在部队举行婚礼。”“这行吗?你那里太远,我去一趟得好多天呢,有人找我看病怎么办?”宁馨既然管着卫生室,就得为病人负责,她不想老是有事抛下病人不管。“这倒是个问题。让我好好想想。”卓玉航皱着眉冥思苦想,希望想到两全办法。没一会儿,倒是真让他想到一个法子。“媳妇,要不咱找早农场的刘场长,把你舅舅或你外公安排到咱们村去给人看病。你干脆早点跟我结婚,到部队随军算了。”宁馨立马摇头拒绝:“不行,把外公跟二舅分开,二舅肯定不愿意,他还想就近照顾外公呢。”其实自从卓玉航给农场送了两头野猪过去,刘场长对舒家三人照顾更多,平时只让他们干点轻快活计,大多数时间都让宁馨外公给人看病。宁馨这么一说,卓玉航也觉得不成了,因为二舅不可能为了外甥女放弃照顾自己的父母。可是他也不能一下子把三人都调到三里堡,因为三里堡只是个村子,那里的卫生室可用不了太多人,这又把卓玉航给难住了。“让我再想想办法,总会有法子的,实在不行你就请几天假过来探亲,等结完婚再回去。”卓玉航无奈地说了最后一种办法,但是他更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因为卓玉航这次立功,升为副营,已经有了让家属随军的资格。“本来以为你在卫生室干着能轻松点,没想到把你给绑住了,现在你想出门都没人能代替你。这样不行,我看要不你自己培养个小徒弟,将来当你的接班人。我可是想跟你一块儿,不想过两地分居的日子。”卓玉航跟媳妇出主意。“就是培养徒弟,也不是一天半天能成的事。”宁馨的话让卓玉航又无奈了。可不是么,中医博大精深,不是那么好学的。不是会被汤头歌,能读懂《本草纲目》就能当行医的。其实,三里堡的村民能遇到宁馨给他们当大夫那是幸运。农村可没几个有宁馨这种水平的大夫,大多数是赤脚大夫,能看点感冒发烧肚子疼的小病,如果再厉害点的病症,都得去医院看。以往宁馨不在时,村民有病大多数忍着,忍不下去才去看病。不像现在这样,村民把宁馨的医术传得神乎其神,认为她有本事,很多人跑来找她看病,甚至有点小毛病也找她。比如小孩子哪里不舒服,宁馨都不用给孩子开药,用手按按身上(按摩)就好了;还有像老寒腿这种毛病,宁馨给开几幅膏药,再针灸就能逐渐减轻病症,直到去根……反正,就是因为宁馨医术好,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才显得她更加重要。两口子商量一阵,也没找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等等再说。不过,杨秋菊不知道宁馨和她儿子能天天晚上见面。为了不露馅,能给婆婆一个交代,第二天宁馨还是骑着自行车去镇上溜了一圈。她在供销社买了点牙膏肥皂等日常用品,到邮局买了几张邮票就回去了,当做给卓玉航打过电话。回到家,宁馨就跟婆婆交代:“姨,玉航说了,他刚回部队,暂时没有假期,不能回来结婚。”“我一猜就是这样。唉,当兵也不容易,没那么自由,还有想家都不能回来,家里遇到啥事,他也帮不上忙,不能指望他。”杨秋菊下了定论:“既然玉航不能回来结婚,那你们的婚事就再等些日子。反正玉婷年纪小,等明年结婚也行。”等闺女周末回来后,杨秋菊把这事跟她说了。卓玉婷倒没觉得有啥,她跟李中华谈着对象挺好,两人偶尔还能在外面吃点好的,看个电影,很自在。她觉得目前的状态挺好,不着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