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暗墨沉香      更新:2023-06-19 07:35      字数:6368
  宁杰没有推辞,他对宁馨的外公比较了解,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中医。如果宁馨照着药方制药,还是比较有保证的,因为他知道宁馨学过制作药丸,以前他感兴趣问过。宁杰收下这药还真起了作用,后来有个知青去水边洗脚,不小心划破脚,划了一大道口子,流了好多血。宁杰想起他这里有药忙拿出来给那知青用了,没想到宁馨留的药药效很好,把止血药面撒上,很快就止了血,疗效很好。之后谁要划道口子,就来找宁杰要药面用,很快就给用完了。等宁雪和宁杰交待完,三人就回了屋里,宁馨提出要走。宁杰挽留说:“馨馨,再坐会儿,这才来哪能走?”“二哥,我回去还有事,就不多留了。”宁馨把带来的布袋递给宁杰,“二哥,这是我跟村里人换的,你们留着吃吧。”“这是什么?”宁杰接过布袋打开看了一眼,立马又把口袋往宁馨手里塞,“你自己留着吃,我这里还有点钱,想吃啥可以跟村里人买点。”现在宁馨最不缺的就是肉,哪能再提回去。“二哥,这是送你们的,你就留下吧,我这就走了。”宁馨说着就往外走。卓玉航立马跟上。宁杰提着布袋追出来,“馨馨,你带来的太多了,拿回去一些,自己留着吃,腊肉不是能放好久吗?”“二哥,我要走了,回头等我来给你们送东西。”宁馨不想跟宁杰推让,给卓玉航使了眼色就要走。卓玉航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媳妇身上,他明白媳妇的意思,立马推着自行车出了门。宁杰不好意思收下那么多腊肉,一直追到门外,“馨馨,你等等,把这带回去!”当下走亲戚不管穷富,都会带点东西送给主家。等客人走的时候,主人和客人因为这点礼推来让去好大一会儿,最后礼品还是会给主家留下。如果主家有心,会送点别的东西当回礼。可是宁馨已经跳上自行车后座,卓玉航双腿使力,自行车快骑出十几米开外,宁杰想追都追不上。宁雪一直呆在旁边,一听二哥提到腊肉,顿时来了精神,她想吃肉了。“二哥,宁馨都走了,你还能追着把肉送给她?赶紧给我看看,到底多少肉,够吃几顿的。”宁雪说完就埋头扒拉口袋,大惊小怪地说:“哇,宁馨这次好大方,竟然给送了这么肉,够咱们吃好几顿了。”大桥村并不像卓家那边靠山,这边离山有点远,上山要走二里路,知青们干一天活就够累的,哪有心思去山上捕捉猎物。知青们想吃肉,都是自个拿肉票和钱去镇上买。但是大方的人不多,肉那么稀罕,谁愿意跟别人分着吃。这不,这边的知青们吃肉机会很少,所以宁杰和宁雪都稀罕肉。宁杰挠挠头发说:“那也不应该都留下,留下一块就不少了。”卓玉航跟宁馨做腊肉时,做的块大,一块能有好几斤重,宁馨带来的肉得有一二十斤。这礼太重了,以后他拿什么好东西还?宁杰都不知道宁馨从哪里兑换这么多肉,下次见面问问她。宁杰并不打算把肉都吃完,他想动用一块,其他都留着,等下次宁馨过来给他送东西,再让她带回去。宁雪才不管二哥怎么想,恨不能立马做肉吃。但是肉都让宁杰给收着,说等晚上做了吃。其他知青知道晚上吃肉,都特别开心。他们知道宁馨带来好多腊肉,都觉得她太大方,不会算计过日子,但是她对堂哥实心实意,才能送好多肉来。第49章宁馨跟卓玉航回去之后,竟然有外村的老头来找她看病, 他是听嫁到本村的闺女回娘家时说的, 说他们村新来了一个年轻的女大夫看病可好了,听说是祖传医术, 从小就跟外公学医, 也会针灸,效果还很好。她爹的老寒腿一到阴天下雨就疼得厉害,这不她就抽空回娘家说了一声,让她爹抽空过来找大夫看看。宁馨看着老实巴交的大爷吭哧吭哧描述完病情,考虑一下说:“你这老寒腿的病症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好,诊疗期长一点, 我这马上就出门了,没法天天帮你针灸。这么着吧, 我先给你拿几贴自制的膏药贴着,看看效果如何, 等一周后我肯定能回来,到时候你天天过来,我给你针灸治疗。”大爷呐呐问:“闺女,膏药多少钱啊?”如果太贵他就不买了, 等大夫回来他再来看病。因为宁馨给人针灸是免费治疗,所以很多人才来找她看病。要是收费的话, 估计有时一天也遇不到一个病人。这年头老百姓都节省,就算头疼脑热都忍着,除非病得厉害才会找大夫。像腿疼腰疼这种病, 又要不了命,忍忍就过去了,不如多攒点钱给儿子娶媳妇,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大爷,收你两毛钱就行,有些药是我在山上采的,有部分药是在城里买的,有成本,要不我都不收您钱。这膏药挺管用的,您可以试试,要不您等我回来再来针灸也行,针灸不收您钱。”宁馨给大爷拿出两贴膏药,可以说这膏药根本不赚钱。卫生室每月的账目也有会计来查,宁馨把药卖给外村的人,不可能一分钱不收,要不她就得自己贴上。来找她看病的人不少,如果她都给人贴钱,每月那点工资都不够贴补别人的。这位大爷随着年岁越大,腿疼越来越厉害,要不他就忍着不看了。这不他听自家闺女说新来的大夫看病好,这才来的。乍一看见宁馨,他有点怀疑宁馨的医术,不过听闺女说人家是学的祖传中医,说不定有啥秘方管用。大爷想了想,两毛钱的膏药不算多,他少抽些烟叶子就省出来了,万一膏药管用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大爷从口袋掏出皱巴巴的两毛钱递给宁馨。宁馨又不是为了赚钱才卖膏药,她收了钱说:“大爷,您放心,这药膏要是不管用,您可以随时回来找我退钱。”现在宁馨炼药是用药炉练的,还加了空间中能用上的药材,药效肯定比普通药材疗效好。有了宁馨的保证,大爷心里有了底。如果这药不管用,他肯定回来问问,那时就不会继续找这个年轻的女大夫看病。当然,如果她说的是真的,他也会多替她宣传,说她医术好。大爷带着膏药走了,膏药药效到底如何,还得等他用完再说。宁馨又给几个过来的病人看了病,告诉他们明天就会去采购药材,过几天才会回来。等她回来大家再过来。第二天公鸡刚刚打鸣,天还没有大亮时,准备好一切的宁馨和卓玉航就出发了 。他们这次还要绕弯去看宁馨的外公外婆,还要回家,之后还要采购药材,可以说时间紧任务多,所以两人很早就出发,争取早去早回。而去外公呆的农场,需要他们乘坐汽车过去。农场在一个小县城,他们中途还要倒车。两人先坐车到临近的城市,又转车去了小县城。途中卓玉航还眼尖在车站抓了个惯偷,耽误不少时间。两人辗转到了农场不远处,先找了个隐蔽安全的地方拿出带给外公他们的东西,有白面、肉、点心、红糖等等,反正只要是他们能买到的好东西,都拿出一些来带给外公他们。主要是宁馨从小可以说是在外家长大,她跟外家感情深,觉得送什么东西孝敬老人都是应该的。那时不管宁馨爸爸在世,还是她爸没了,舒怀敏一人要忙工作,就照顾不了孩子。舒怀敏倒是可以让婆婆帮着带孩子,但是宁奶奶也帮着老大家带孩子,照顾起来不是那么细致,后来舒怀敏就把孩子托娘家照顾。暑假两老喜欢聪明伶俐的外孙女和外孙,就一直照顾他们。而宁馨小时候背汤头歌比较快,舒外公就起了教她医术的心思。在他心里,外孙女不是外人,教给孩子多学本事没什么不好的。再说他还收外姓的徒弟呢,怎么不能教给外孙女了。就这样,宁馨小时候在外家呆的时间比较多,跟外公外婆感情更好些。现在宁馨想照顾和孝敬外公外婆,还有舅舅,那也是回报当年他们对她的付出。两人大包小包到了农场,卓玉航先找到负责人,跟负责人打招呼,才能去见外公他们。这个农场的场长姓刘,是个比较圆滑能干的人。即便是那些黑五类分子发配到这里,刘场长从没有特意为难过他们。让那些人干活上上面的政策,不算是为难人。相对来说,刘场长对这些人的管制略宽松。比如不会老是让人□□他们,也不会安排比较累的活给他们。所以,宁馨外公等人没有受到伤害,在这里呆得还算舒心。尤其是宁馨的外公舒嘉年和宁馨的二舅舒怀瑜,因为医术高超,老是有人找他们看病,有的干部都慕名而来,所以刘场长看在他们会医术的份上,也不会为难他们。这不卓玉航和宁馨找到场部,刘场长痛快地答应了,等下让小李同志带他们去找人。而刘场长看到他们大包小包带着东西,也没有借口扣下东西,而是让人检查一下,看了下都是吃的东西,就让他们带走。虽然见了东西的人都很眼馋,但是刘场长都不会昧下这些东西,下面的人更没胆子干坏事,万一做得过分捅出来,坏了场里的风气和名声,也够他们吃一壶。刘场长是个心思玲珑的人,他之所以不得罪这下下放人员,就是知道他们以前在各个部门和行业都是能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万一得罪他们,以后人家翻了身,再找自己麻烦怎么办。不如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说不定哪天那些人就翻身了呢。不过卓玉航不是没眼色的人,他主动拿出几斤腊肉来,说给场里食堂添道菜。而刘场长这里,卓玉航背着人主动塞给他烟和腊肉,说家人麻烦场长照顾了,以后多多费心。刘场长也稀罕肉,就主动收下了,也答应多照顾他们。他们农场这边不靠山,都是平整的大片土地,就是想打猎都没出去,偶尔在场里看见只野兔,也不一定能抓住。肉基本都是靠每月那点供应,哪够一家老小吃小李带着两人找到干活的地方,舒嘉年等人正在地里蹲着拔草。小李响亮地喊了一嗓子,就把人给喊回来了。“舒嘉年,你家人来看你了,你们一家先回来见见家人。”农场很大,舒嘉年离得远,并没有看清谁来看他。他听到喊话还纳闷呢,前阵子不是女儿刚来吗,怎么又来了?他还以为是舒怀敏过来了。等舒嘉年、蒋思彤、舒怀瑜过来一看:这不是馨馨吗,她怎么来了?还有,旁边那个年轻的男同志是谁,怎么跟着一起来了?第50章尽管姥姥对跟着宁馨过来的小伙子非常好奇,但是她最关心的还是外孙女, 等姥姥走到宁馨跟前, 拽起宁馨的手,关怀地问:“馨馨, 你怎么来了, 是不是家里有事?你妈呢?”“姥姥,您别着急,家里都挺好的,一点事儿都没有。我们还去看了大舅一家,他们也都挺好。这我不下乡了,过来看看您们。”宁馨说完, 赶紧给外公和二舅打招呼:“姥爷,二舅。”当着外人的面, 舒嘉年和舒怀瑜不好多说什么,只跟宁馨笑着打了招呼。三人见宁馨特意过来看他们, 心中很是欣慰。不愧是他们从小疼到大的孩子,就是知道孝顺,大老远的,还特意跑过来看他们。小李同志见把人带到, 就跟舒嘉年说:“你们先聊着,我回去跟场长说一声。”几人笑着把小李送走, 才往舒嘉年他们住的地方走去。路上,姥姥悄声问:“馨馨,跟你过来的这个小伙子是谁啊, 怎么跟你一起过来了?”“姥姥,他是我在下乡时认识的,帮过我的忙。他知道我会医术,找老支书把我安排到村里的卫生室上班……”宁馨没法把上辈子的事说出来,只好挑拣着跟姥姥说了些,为此她还撒了善意的谎言,说好话给卓玉航增加好印象。没办法,他们认识的时间还短,如果家人对卓玉航印象不好,肯定不会同意他们的婚事。宁馨和卓玉航认定了彼此,肯定会结婚,宁馨这样做只是想让家人顺利接受卓玉航。前面宁馨跟姥姥介绍卓玉航的情况。走在后面的舒嘉年和舒怀瑜开始盘问卓玉航。作为宁馨的长辈,他们看宁馨带小伙子过来,不由开始关心起宁馨的婚事。之前宁馨不在他们跟前,作为长辈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宁馨到了找对象的时候。现在宁馨和不认识的小伙子一起出现,舒嘉年他们终于意识到,女孩长大了,该找对象了。宁馨想找什么样的对象,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作为长辈一定要给孩子把好关。毕竟嫁人是关乎一辈子的大事。女人嫁人犹如第二次投胎,如果嫁个好男人、好婆家,能幸福生活一辈子;如果嫁个渣男,再遇到个极品婆婆或者是极品婆家人,整天日子闹腾得鸡飞狗跳的,日子过得艰难,那还不如不嫁。这年头女人活得不容易,在娘家为姑娘时还好点,只要爹妈疼爱,日子能过得轻松些。可是嫁人之后,不但要忙里忙外,还要照顾丈夫和孩子们,孝顺公婆,整天忙得脚不沾地,跟个不停转的陀螺一样,简直不要太累。所以,疼爱女孩的家庭一定要给孩子把好关,给孩子找个省心的婆家,嫁个稳重能干的男人。卓玉航冷不丁出现在舒家人面前,自然会被详细盘问。要是俩孩子啥事没有,他们就当随便聊聊,要是这小伙看上宁馨,他们更应该仔细盘问,不但要了解小伙的品行,还要了解他的家人。卓玉航既然想娶宁馨,自然会好好表现。好在类似的情况上辈子发生过,只是地点不同而已,卓玉航心里有底,不是那么紧张。但是他丝毫不敢放松,生怕表现不好,让舒家人对他有意见。卓玉航跟舒家人一本正经介绍了自己,和自家的情况,并且及时表明他对宁馨有好感,想以结婚为前提交往。卓玉航直截了当表明他的想法,倒是给舒家人出了难题。“你说你是当兵的?”舒嘉年一听卓玉航是军人,心里就对他不看好了。卓玉航点点头,“嗯。”当年舒怀敏嫁给宁馨的爸爸宁家瑞,舒家人就不太愿意,生怕宁家瑞遇到危险,舒怀敏会守寡。他们不是对宁家瑞有意见,而是怕万一宁家瑞出了意外,舒怀敏一个人带孩子的日子不好过。结果没等孩子长大,宁家瑞就为国牺牲,舒怀敏只能自己带孩子过。当然,她可以改嫁,但是她跟宁家瑞感情好,对他还不能忘情,再说她也不想让孩子在后爸手下过日子。而且她离不了孩子,就没有改嫁的想法。现如今眼看宁馨跟这个叫卓玉航的小伙子走得近,小伙子对宁馨也上心,而且宁馨对卓玉航肯定有好感,不然不会带人到他们跟前。这种熟悉的情况又让舒嘉年心里打鼓:到底怎么回事,怎么馨馨跟她妈当年一样,喜欢上一个当兵的小伙儿?这样,他们是该赞成,还是棒打鸳鸯?几人说着话,转眼就到了舒家人在农场的住处。因为所有被下放到农场的外来人员不是一起过来的,他们分到的住处也不同。农场的住房本来就紧张,像职工家庭,可以分到像模像样的住处,是红砖瓦房小院,虽然院子不大,但是有两间屋子和灶房,还有个围起来的小院,只不过厕所是共用的。而舒嘉年这些成分不好的人,自然没有那么好的待遇,分到农场各个角落里的都有。有的住在牛棚里,有的住在下雨会漏的土坯屋里。舒家人待遇还算好的,因为他们会中医,要给人看病,后来场长让他们住在两家闲置的狭窄土坯房里。这两间房子不算多好,毕竟是闲置的破房子,稍微休整过后才能住人。房子只有两个窄小的窗户,显得屋里阴暗潮湿。窗子上面带着旧的破木框,没有糊窗纸,更没有玻璃。为了不显眼,舒家人并没有用心收拾房子。现在他们已经落魄到这种境地,更不能漏财,省得让人觉得他们家有钱,惹了某些人犯红眼病。宁馨见外公住的地方比大舅那边还差,地面是潮乎乎的泥土地,屋里只有两张木板搭的床,还有一张旧木桌。床铺和衣物都是当初在家带来的,算是能入眼的东西,其他就没什么了。宁馨差点眼泪就落下来,“姥姥,你们住的环境太差了,屋里很潮,这样对身体不好。”姥姥摇摇头,装作乐观地说:“没事,在这里还能住多久?说不定哪天就回家了。”姥姥没有告诉宁馨,他们刚来跟别人住大通铺,男的住一屋,女的住一屋,晚上睡觉有打呼噜的,有说梦话的,比这条件还差。现在他们三口住的算是不错了,起码住这边清净,偶尔偷偷加餐也没人知道。因为舒嘉年和舒怀瑜给人看病,有人会给他们带点礼品,他们偶尔能落下点吃的,但是大部分东西都交给场部。他们不敢多留东西,就怕让人眼红,举报他们有“小资思想”,生活腐化。舒家人也是被这几年的各种运动搞怕了,被斗倒的人还少吗?他们生怕惹上麻烦,给全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日子难过就难过,只要一家人好好的就行。总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只要人在,他们早晚能团圆,没必要为了点遭罪。面对眼下的情况,宁馨也没法解决,她只好开始从兜里往外掏东西。“姥姥,这是我给你们买的麦乳精,还有罐头,点心……对了,我还给你们带了好多肉,这肉是他在山上猎了野猪做的腊肉,有很多……”宁馨拿出来的东西不少,但是舒嘉年他们并不是太高兴。听宁馨说,这些东西有些是卓玉航搞到的,这么说宁馨肯定是接受了卓玉航,不然不能收他的东西。他们家孩子没有眼皮子浅的,无缘无故收人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