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暗墨沉香      更新:2023-06-19 07:34      字数:5447
  虽然她这样嘟嚷,但是看到他妈不容拒绝的神色,还是怏怏不乐地出去了,回到她自己那屋。杨秋菊倒是没有跟儿子发脾气,而是神色温和的问了几句。“玉航,你是不是喜欢上新来的女知青了?”“是。”卓玉航干脆利落地说出口。反正这事他妈早晚会知道,告诉她没什么不可以的。他知道他妈担心什么,只是他和宁馨已经共同生活一辈子,他妈担心的那点问题不足为惧。“可是人家女知青是城里姑娘,能看上你吗?”杨秋菊说这话真不是打击和贬低儿子,而是就事论事说话。她只见有金凤凰往繁华城市飞的,还没见有金凤凰愿意在农村落脚的。别说城里姑娘,就是农村姑娘,都恨不能嫁到城里去,找个吃国粮的工人当丈夫;人家城里姑娘肯定眼光更高,怎么会想不开嫁到农村呢?可别是儿子这边“剃头挑子一头热”,他倒是死心塌地喜欢上人家,可人家死活看不上他,这不是耽误事吗?她可是想趁这个假期让儿子找个合心合意的姑娘。说实话,卓玉航去当兵虽然是个好出路,但对杨秋菊这当妈的来说,却不是那么欣然接受。因为他们家条件还可以,就算儿子不去当兵,家里也不缺他一口饭吃。可是当年儿子愿意当兵,非要去当兵,她想拦都拦不住。卓玉航去当兵,最揪心的还是杨秋菊,她怕儿子会遇到危险。有时候她做着活心里还念叨:求各路神仙保佑儿子平平安安。这次杨秋菊想让儿子找个让他挂心的姑娘,就是希望以后他也能多惦记家里点,不管遇到啥危险,希望有点牵挂可以让他慎重些,一定要留条命回来。可这事杨秋菊着急没用,得卓玉航上心才行。眼下杨秋菊猜出儿子喜欢上女知青,就怕儿子在感情上走了岔道。“妈,我的事八字还没一撇,您再耐心等等。”卓玉航臭不要脸地说:“您儿子我英俊潇洒,起码三里五村的无人能比,我相信那姑娘肯定能看上我,我一定能把她娶回家当媳妇,您就等着瞧好吧。”“妈,你可别给我瞎掺和,我的媳妇自己追,不用别人帮忙。”“就你能耐!”杨秋菊听了儿子吹牛的话哭笑不得,本以为去部队呆几年稳重些了,怎么说话还带以前那个调调。卓玉航不是不想马上就把宁馨领回家来让他妈看看,可是他不能那样做。如果他那样做,好像宁馨一来就跟他“勾搭”上一样,显得对宁馨名声不好。看来他得做出实际行动,以后跟媳妇见面不再背着人,而是光明正大让人知道,他看上了宁馨,正在追求她。再过段时间,他跟宁馨把关系确定下来,村里人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卓玉航想着明天怎么追媳妇,他可没忘记知青点还有个郑东林媳妇他媳妇,这次就让郑东林看看,他是怎么把那个愣头小子打败娶到媳妇的。卓玉航能有这种想法,完全是对他和宁馨的感情有信心,知道媳妇不会喜欢上别人。而且上辈子他追求媳妇笨手笨脚的,留给媳妇的印象不好,这辈子正好弥补一下。“那你跟我说你看上哪个姑娘了?回头我瞅瞅。”反正他妈早晚会知道,卓玉航也没瞒着她,“肯定是最漂亮的那个,她叫宁馨,名字也好听,是吧,妈?”最近杨秋菊忙着给儿子张罗对象,还真没注意村里新来的女知青。看来有空她得打听一下,看看儿子喜欢的姑娘适不适合当儿媳妇?“好听是好听,我就怕人家看不上你。”杨秋菊倒是不担心儿子娶回媳妇来养不起媳妇,她儿子如今发的津贴跟普通工人差不多,她没跟儿子要,让他自己攒着娶媳妇。回头就算儿子结婚,杨秋菊也不打算要这钱,会让儿媳妇管着。她不打算掺和几个儿子婚后的日子。她啊,只要管着卓文华那份工资就够了。将来等她老了,几个儿子想孝顺,就回来看看她;不孝顺,她也没办法。她有三个儿子,总不能一个孝顺的没有。老大跟她有心结,老二不是亲生的,她都没打算以后指望他们,就是老三,打小皮是皮实了点,但是骨子里是孝顺孩子,以后她可能得指望这个儿子养老了。杨秋菊没遇到会磋磨儿媳妇的婆婆,原来她婆婆对她挺好,这点她一直没有忘记。杨秋菊本人也不是心肠狠毒的人,自然想善待儿媳妇。村里好多年轻媳妇其实特羡慕嫁到卓家的儿媳妇,从没被婆婆欺压过。卓玉航跟他妈打保票:“妈,您儿子我有那么笨吗,保证能把媳妇追到手。如果我办不到,再请您出手。”卓玉航想让人民群众看出他在追求宁馨,但是又不能做的太过火,毕竟他现在可是军人,不能给军人脸上抹黑,这个度就要好好把握。“行,再给你一段时间,你最好在走之前能定下来。”杨秋菊怕儿子只看上姑娘长得漂亮,不知道那个叫宁馨的姑娘性子咋样,回头她得多打听一下,暗中相看一番。希望姑娘性子不错,跟儿子能互相喜欢,她再张罗完三儿子的婚事,只剩下操心把小女儿嫁出去。杨秋菊很快有了解宁馨的机会。这天下午上工时,二虎妈肚子疼得厉害,当下就动不了,弯下腰摁着肚子哼哼:“哎呀妈,疼死我了!”没一会儿,就疼得她冒冷汗。宁馨离二虎妈并不远,很快发现这个情况。上辈子也有这事,只是宁馨那时没有行医经验,不敢随便给人看病。虽然她自小跟姥爷学医,就当时的境况来说,宁馨并没有随意出头。宁馨记得二虎妈病的厉害,村里的赤脚大夫看不了,二虎妈到了县医院才看好病。前世宁馨嫁给卓玉航,刚开始没敢给人看病,她那时年轻,积累经验少,只有卓家人知道她学过中医,偶尔让她帮忙看点小毛病。直到后来她又进中医大学进修之后,毕业后分到医院工作,那时起才开始她的行医生涯。三里堡并没有一个合格的医生。往年上面搞农村合作医疗,让人去县里学习医术时,村里倒是派人去学过。就是会治疗骨伤的高大爷的儿子高和平,他在县里受过专门的培训,但他只会给人看看感冒、发烧、肚子痛这种小病痛。因为他胆子有点谨小慎微,稍微厉害点的伤痛他就不敢看,推脱人家到县城的大医院去看病。而村民们有病多数忍忍就过去了,也没几个整天看病吃药的。所以,自从高和平接手村里的卫生室以来,还没遇到过大问题。像今天这种情况,高和平不一定能管。宁馨过去看二虎妈疼得厉害,都走不动路,就说:“我学过中医,要不我帮你看看肚子,我可以帮你扎两针减减疼痛?”二虎妈皱着脸痛苦地说:“你会看病吗?”有人跟着质疑问:“姑娘,你行吗?这个年代的人比较相信中医医术,只是他们多数相信那些有了年纪的老大夫,而不是宁馨这种青葱年纪的漂亮姑娘。宁馨谦虚地说:“如果是小毛病,我都能看得了。我家是祖传中医,我从小跟我姥爷学中医,五岁就开始背医书,学医十几年了。”“你真会看病吗?”“看你说的,我不会看病,敢乱来吗?我先看看你什么病,才能决定怎么给你扎针缓解疼痛。”宁馨想:幸亏现在看病不需要行医资格证,要不她还真不敢动手。虽然二虎妈肚子疼的站不起来,但她还在犹豫,到底该不该让这姑娘给她看病,她这么年轻,会看病吗?有人说:“二虎妈,有人去叫高和平了,看他能不能看得了?”当下就有人说:“就他那两下子估计看不了,还不如他爸看腿看的好呢。”二虎妈在高和平那里给自家还在看过病,他医术真不行,也就会问问病症给开个感冒药,止疼药,人家这姑娘五岁开始背医书,好歹也学过十几年医,怎么也应该比高和平强点。二虎妈不想上医院浪费钱,带着点希望看着宁馨:“姑娘,要不你先给我看看?”宁馨让人扶着二虎妈站好,她按压二虎妈的肚子,问她哪里疼痛。宁馨给二虎妈按压一番,确定二虎妈是急性阑尾炎,但是阑尾并没有穿孔,可以针灸解决。“大嫂,你这是急性阑尾炎,可以施针减痛。”二虎妈也不懂啥叫阑尾炎,她就知道肚子很疼,钻心疼。宁馨看二虎妈很疼,先上手给她按压几个穴位给她减缓疼痛。虽然不比针灸管用快,但聊胜于无,总有有点效果。宁馨给她按压穴位的时候,悄悄送了点内力进去。没想到很快就有了效果,二虎妈惊喜地说:“姑娘,刚刚你给我按了几下,我觉得没那么疼了,你再给我按按?”宁馨解释:“按压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你这得施针治疗。”二虎妈觉得宁馨刚刚按压真管用了,看来这姑娘真会医术,“姑娘,要不就给我扎两针吧,快疼死我了!”“在这里施针不太方便。”宁馨观看一下周围环境,这是麦地里,还有点冷风,真不适合施针。二虎妈跟小组长请假:“桂香嫂子,我先回去让这姑娘给我看看,回头好了我再来上工。”人家都疼得站不起腰,桂香嫂子没为难她,“赶紧回去吧。要不是有摊子事要管,我还想跟着去看看呢。春香,赶紧把你嫂子送回去。”小组长也想看看这姑娘是不是真会看病。“那我回去拿银针,银针在我书包里呢。”宁馨要回祠堂拿银针,可她不知道二虎妈家住哪里,等会怎么去给她看病?就在这时,杨秋菊站出来帮忙,“走,我给你带路。”宁馨听着声音很熟悉,她一扭头,有点受惊,这不是上辈子的婆婆吗?怎么感觉跟上辈子的发展有点不同。当然不同。这辈子卓玉航确定要娶宁馨,他就跟他妈提前打了招呼。上辈子他俩发展没这么快。杨秋菊刚从儿子那里得知他喜欢的姑娘叫宁馨,正准备观察这姑娘,没想到这就来了机会。杨秋菊没想到宁馨会医术,不管医术好不好,反正会门手艺是好事,再说她听说下乡的知青大多是高中生。人家姑娘既是高中生,又是医术。她只能赞叹她儿子眼光好,一瞧就瞧上个能耐人儿。春香扶着她嫂子回家等着,杨秋菊领着宁馨往祠堂那边走,边走两人边说话。当然,大多是杨秋菊问,宁馨回答。“姑娘,你叫啥?”“大姨您好,我叫宁馨。”宁馨一听婆婆问话,就猜到可能丈夫跟婆婆说了什么,婆婆要来打听她家情况。但是宁馨一点不怕婆婆。前世她婆婆大多时候是个明理人,很少做讨人嫌的事。丈夫复员后,他们夫妻给婆婆养老,婆媳之间虽然有时闹点不愉快,但都是小事,过去就算了。再说婆婆因为三儿子不能生育,对儿媳妇有愧疚,大多时候让着宁馨,不愿意招惹她,生怕她跟儿子闹得不愉快会离婚。杨秋菊继续问:“你今年多大了,你家都有什么人啊?”要是换别人,宁馨能随口应付,这可是未来的婆婆,宁馨看在卓玉航的面子上,只好认真回答,还不能有一句假话。好不容易到了大门口,宁馨说:“大姨,我赶紧去拿银针。”“去吧,我在外边等着你。”杨秋菊看宁馨长得秀气漂亮,说话声音温柔好听,打眼一看就是个内秀的孩子,怪不得儿子一眼就看上人家。杨秋菊觉得:儿子要想把这姑娘娶回家,得费些力气。不过,这姑娘不错,只要儿子喜欢,她就支持到底。说到底,杨秋菊也希望三儿子找给如意的,出色的对象。第36章宁馨手头有一副银针,是原来她姥爷惯用的, 因为红卫兵抄家时银针放在比较蹊跷的地方, 东西并没有被人抄走。上次舒怀敏看望父母时,忘记给父亲把银针捎去。这不女儿下乡前说有空要去看姥爷和姥姥, 舒怀敏就让宁馨给她姥爷把银针捎着。因为上次父亲跟舒怀敏要过这东西, 用了几十年的东西,离了离手不得劲,舒怀敏的父亲一直惦记着。宁馨把姥爷的银针随身放在空间里,这玩意她可不敢乱放,怕遗失了再不好找,就随身带着。反正她有空间, 放在里面很是方便。宁馨装作在书包里摸东西,其实是在空间摸出一木盒银针。她拿到银针就跑了出来。在去二虎妈家的路上, 杨秋菊随便问了几句,两人很快就到了病人家。这时二虎爸也到了。他听说媳妇肚子疼得厉害, 担心得很,马上扔下地里的活计回来看看情况。二虎爸本来不相信年纪轻轻的宁馨会治病,他跟媳妇说实在不行就去县医院看病。二虎妈不同意,怕去县医院花钱多, 非得先让宁馨给治病看看。因为刚刚在地里,宁馨帮她压几个穴位, 她感觉有效果,她觉得宁馨应该有点真本事,起码应该比高和平强。高和平算是村里的赤脚大夫, 被二虎爸扯着来给二虎妈看了看,他也说不出个四五六,只说让他们先拿点止疼药吃。要是不管用,就去县医院看病。高和平并不知道二虎妈找宁馨给她看病,要不他说不定心里会不舒服。毕竟宁馨只是个年轻姑娘,他不一定能瞧得上。宁馨来了后,二虎妈就让她赶紧给自己扎针,这一会儿又疼死个人,二虎妈快受不了了。杨秋菊没走,就在一边看着;还有二虎妈的丈夫,也在一旁观看,他们都想看看这姑娘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宁馨下针很有经验,又快又准,再加上她练武之后手稳,行针时力道恰到好处,一下子就扎到穴位正点子上。宁馨扎进去后,二虎妈竟然还有闲心说话,“你扎针一点都感觉不到疼。”宁馨轻轻捻动银针,还悄悄增加少许内力进去。宁馨这是第一次使用内力行针给人看病。以前她只听说过内力和针灸结合看病,会见效更快,因为这样行针更能激发人体潜能和免疫能力,因此她才敢在行针时添加一点内力进去。如果以前没见过前辈这样行针,宁馨可不敢拿病人乱做实验。二虎妈很快舒展眉头说:“我觉得管用,感觉肚子没刚才没那么疼了!”过了一会儿,等宁馨给二虎妈施针之后,“怎么样,你肚子还疼吗?”二虎妈摸摸肚子惊喜地说:“真不疼了,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就是这姑娘来村里没几天,二虎妈还不知道人家叫啥名字,太尴尬了。回头赶紧打听这姑娘叫啥,送点东西好好感谢她。这姑娘医术比高和平强多了,回头身体不舒服可以找她看。她还是个姑娘,给女人看病更方便。宁馨说:“在彻底好之前,你别干太累的活,你这种情况还得再针灸几次。”二虎妈疑惑地问:“我这肚子都不疼了,这还没好?”宁馨解释:“现在是不疼了,但是病灶还没好,还得继续治疗。你放心,不是什么大毛病,我再给你施针治疗几次就能好。”二虎妈感觉确实肚子不疼了,她一个劲儿感谢宁馨,夸宁馨夸得快夸出花来了。二虎爸被宁馨利落的施针动作跟惊住了,心想:这姑娘真有两手,扎针时手一点都不抖。这不二虎妈说她肚子不疼后,二虎爸也憨笑着跟宁馨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