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作者:暗墨沉香      更新:2023-06-19 07:34      字数:5584
  卓玉航说:“我炖的肉就在这里,你有空就进来吃点。你们那里没菜吃吧,要不我明天给你们送两颗白菜过去?”“等等再说吧,我得赶紧走了,有空咱们再聊。”宁馨说着就出了空间。媳妇走了,卓玉航一个人呆在空间没意思,便出了空间睡觉。他要好好修养,早点恢复健康。宁馨刚转过弯要进大门,就见林可欣出来找她。“宁馨。”林可欣叫了一声又说:“我怕你害怕,过来看看。”“我没事,这不回来了吗。你要不要顺便去趟厕所?”“现在还是不要了,我等睡觉之前再去,我可不想深更半夜出来。”林可欣跟江梅她们商量过了,睡觉之前大家一起作伴来一趟厕所。除非遇到意外情况,大家一般都能憋到明天早上。“那咱赶紧进屋吧,好像起风了,我感觉现在比白天风要大。”宁馨关好大门,拽着林可欣往里走。刚刚本来宁馨想跟丈夫商量搬出来住的事,没想到丈夫非得让她吃肉,把时间都给耽误了。今晚是没法跟丈夫联系了,她总不能长着蜡烛给丈夫写纸条,那蜡烛可是集体财产,她不能单独使用。唉,出来之后,感觉哪里都不方便,尤其是没法一个人住,让宁馨莫可奈何。路过院子里,听到男知青屋里传出说话声,看来他们也没睡觉。回到屋里,宁馨和林可欣抹黑上床。两人紧挨着住,而宁馨住在床边,抬脚就能下床。因为她睡觉老实,不会乱滚,倒是不怕掉下床。几个女知青接着聊天。林可欣爬上床说:“刚出来就想家了,还是在家里好,这里感觉哪儿都不方便。就算上个厕所还得跑出门上。”她在家上厕所也不是很方便,也是公共厕所,但是在家晚上有便盆,早晨早起倒掉就可以。林可欣说:“要不我们买个便盆用吧,晚上出去有点吓人。”江梅想了想说:“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还是等冬天冷了再说吧。”看样子她不同意买便盆,不知道为什么。林可欣想想江梅说得也没错,而且早晨若是倒便盆遇到男同志该多尴尬,还是勤快点出去上厕所吧。接着,几人都说起想家。这时宁馨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没办,就是忘了给家里写信。进来来了之后乱糟糟的,忘了这茬。“对了,你们谁要给家里写信寄信,咱们写了一起寄过去吧。”“我说忘了个事呢,原来是忘了给家里写封平安信。”李玉娟经过宁馨提醒才想起来。江梅附和说:“明天抽空给家里写信,咱们一起寄出去。”只有田露露默不作声。她家继母当家,写信也只有写给爸爸,可是她连一分钱都没有,连邮票钱都付不起,难道还要借钱。算了吧,还是等以后再说。那个家估计也就爸爸牵挂她一点,她走了,对爸爸和那个家都好,因为他们看起来更像和睦的一家人。田露露默默地想:出来也好,这些人看起来不算难相处,只要她努力干活,吃饱饭,日子总能过下去。临睡觉前,大家一起作伴去厕所。风越来越大,刮得她们忍不住打寒颤。“风好大,好冷,赶紧上完厕所赶紧回去。”“外面阴森森的,有点吓人。”“别说了,上完厕所赶紧睡觉,越说越害怕!”就这破厕所,附近也只有一个,男女共用。厕所墙是一些石头垒成,约莫一人高点,墙上的石头棱角磨平不少,看上去这厕所有些年头了。里面简陋得很,就是挖了个坑,搭了两块木板上去。现在正值冷天,里面还不太恶心,就是上厕所冷点。谁进去之前咳嗽一声,或者里面正在上厕所的人咳嗽一声,让外面的人听见。大家一起行动,倒是壮胆,不会太过害怕。女知青上完厕所,赶紧回屋上床睡觉。半夜寒风呼啸,呜呜地刮着,跟有人在外面鬼哭狼嚎似的,把本来睡得不安稳的女知青吵醒了。胆小的李玉娟本来就怕鬼,她一想到这院子里原先供奉着好多牌位,就胡思乱想:这里会不会有鬼?再有“呜呜的风声”配音,让她更感到害怕。她推推旁边的人,“醒醒,醒醒,外面呜呜的,跟有人哭一样,好吓人!”李玉娟这一闹,反而把所有人吵醒了。本来刚换地方睡觉,大家睡得就不熟,一有点动静可不就把人吵醒了。“别怕,哪里有鬼?那是风声。”瘦小的田露露反而不怕有鬼。有鬼才好呢,她想见到死去的妈妈,问妈妈为什么不把自己带走,留她一人在世上受苦?宁馨以前是认为没有鬼魂的,可她自己都重生了,觉得可能某些地方存在鬼魂。不过,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宁馨自认没做过亏心事,她并不惧怕鬼魂,再说她现在有空间有绿焰还有药炉,依仗较多,有底气在,她更不惧怕有鬼魂。但她真想搬出去住,跟大家住一起太不方便了。宁馨睡不着,开始琢磨搬出去住的理由。这晚知青们都没睡好,大家很早就起了床,每个人眼下几乎都带着青灰色黑眼圈。既然起来了,肯定是赶洗漱吃饭,他们可没忘记,昨天老支书一个劲嘱咐他们,明天不能晚起,不能耽误上工。大家吃了饭之后,就去大队那边。老支书交代过,让他们一早过去,给他们把活计安排好。知青们过去之后,见到村里好几个干部,老支书和几个队长,还有村里的会计都在。老支书要给知青们分配队伍。三里堡一共有三个大队,九个知青分配到这三个大队,正好一个大队分三人。虽然队长觉得女孩子干活不顶用,想要分男知青,但是老支书按照他的意思直接分派:一队分了江梅、田露露、梁国栋三人,二队队长也就是卓玉山这里,分了宁馨、林可欣、郑东林三人;三队分了余文志、李玉娟、李玉聪三人。老支书就是看郑东林和梁国栋个子高点壮实点,才把他们各分一组,而余文志跟瘦竹竿似的,李玉聪个子不高,看着也是个瘦猴儿,就把他们分配到一组。老支书说:“行了,各队队长找个小组长带带他们,教教他们怎么干活。”可把这几个麻烦甩出去了。队长直接带他们到地里去干活。第34章而这天早上卓玉婷做饭时,特意看了下篮子里挂起来的肉, 她发现兔子少了一只, 便大呼小叫问:“怎么又少了一只兔子?”杨秋菊看了一眼说:“可能是你三哥拿去送人了。”卓玉婷撇撇嘴,“就他穷大方, 谁跟他一样老是拿肉当人情, 现在吃口肉多稀罕。”“别胡说八道,那是你三哥打猎弄来的肉,他想送谁送谁。”杨秋菊会替桑儿子着想:玉航这么久没回来,肯定是不好意思空手上别人家的门,他这是提着肉跟要好的朋友走动。卓玉婷满脸不高兴。她不高兴三哥把肉送人。他充大方都送给人家,自家吃什么, 他们家吃肉可不是随心所欲想吃就吃。这娘俩都不知道,卓玉航拿那只兔子讨好媳妇去了。然后, 杨秋菊又嘱咐闺女一句:“你三哥多疼你,从小就带着你到处玩。等会儿不许提这事, 要不你三哥还以为,他在你心里还不如一只兔子。”她自然是希望闺女和儿子感情处得好,万一闺女嫁人以后,有娘家哥哥疼着算是有个依仗。卓玉婷噘着嘴说:“知道啦, 我不说还不行吗?”她是因为正在跟三哥闹脾气,才故意这么说的, 但是却不想因为一只兔子跟三哥再次闹翻。杨秋菊和儿女吃过饭后,说:“玉婷你洗碗刷锅,中午记得提前做饭。玉航你好不容易回来一回, 就多歇歇。我去上工了。”她是心疼儿子。她可是听说在部队也很累的,每天都要锻炼,一跑就跑十几里路,整天摸爬滚打的,没个闲着的时候,还不如他们在家干农活的人,起码冬天能在家猫冬,歇一冬天。卓玉航说:“妈,要不我帮你去地里干活。”杨秋菊摇头拒绝:“现在地里的活不忙,就是拾草,荡悠着赶上半天也不累,用不着你帮我干。再说拾草的那些人都是些女人,你过去帮忙也不合适,还是在家歇着吧。”杨秋菊还是比较疼小儿子和小闺女的,不舍得他们太劳累。她宁愿自己天天去上工,也没让闺女去地里跟着干活。儿子在部队够累得,回到家后她可不舍得让儿子再受累。这次儿子回来,还给她五十块钱让她收着,看家里缺啥就花钱买。虽然杨秋菊手头并不缺钱,但儿子的行为实在是暖心,她哪舍得让儿子在部队忙完再回来忙活。其实卓玉航提出帮他妈干活,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去田里见媳妇。他知道媳妇他们今天要去上工,他想过去看看。卓玉航没想到,媳妇来到眼前,还得想尽办法找借口见面。如果他跟媳妇刚认识就很熟悉,主要是怕给媳妇带来不好的名声,要不他早忍不住把媳妇领回家,让家人知道他们的关系。不管如何,卓玉航打算中午见媳妇一面,他下午要求买锅碗啥的,看媳妇需不需要买东西。还有,他一定要在两个月内跟媳妇确立关系,回部队就打结婚报告。跟媳妇的关系迟迟没有进展,卓玉航着急,一个劲儿想办法,希望早点搞定一切。着急也没用。就像杨秋菊说的,卓玉航在一群女人中间,去帮她妈拾草,肯定不大合适。卓玉航思量一下,只能打消这个念头。看来他得令想个办法跟媳妇经常见面,慢慢让大家知道他在追媳妇,还要不显得突兀。卓玉航没事就回屋了,“我先去看会儿书。”杨秋菊听到上工的钟声想起之后,很快赶到地里。五婶把她叫到一边悄悄说:“秋菊,你不是让我给玉航打听合适的姑娘吗,这不我刚给打听到一个合适的,我打听到的姑娘是朱家村的,不但有文化,还漂亮,苹果脸,大圆眼,那里也大,看着就是能生儿子的福相。听说她干活也麻利,人也孝顺,怎么样?你觉得合适就找时间让玉航跟那姑娘见见面?”杨秋菊一脸惊喜地说:“是吗,五婶,麻烦您了,你再详细跟我说说这姑娘的情况,回头我给玉航仔细说说,要是他同意,就麻烦您安排时间,让他们见个面。我还想趁玉航这次在家,让他赶紧定亲。”“没问题,玉航是个好孩子,我也想给他找给好对象,让他早点结婚,让你早点抱孙子。”“五婶说的是,我可不就是盼着他早点结婚,等他定下来,再打发玉婷结了婚,我就完成任务了。”杨秋菊想想儿子闺女都成家立业,再生几个娃娃给她看着,她就止不住开心。“那咱就这么说定了,你问了玉航,赶紧给我个信儿,我好跟姑娘那边联系。”“嗯。麻烦您费心了,五婶。”杨秋菊不知道卓玉航的打算,上次说给儿子找对象,不是说着玩的。那时她还问了三儿子,想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当初卓玉航是按照宁馨形象描述的:长得要漂亮,知书达理,还要孝顺老人,还得有文化,最好是个高中生。杨秋菊可不知道三儿子已经有目标了,当时卓玉航寻思媳妇还没来,也没跟她说开。就这么着,娘俩给说岔道了,拐到两条路上去了。杨秋菊寻思儿子这条件可不低,农村姑娘念书念到高中的不多,还得长得漂亮,那就更少了。她得赶紧让五婶给打听着,万一碰到合适的赶紧找,要不照儿子这条件,略有点高,也不太好找合适的媳妇。卓玉航看他妈问了他找媳妇的条件就没了下文,还以为这事过去了,他也没想到他妈速度那么快,马上就托人给他找对象。知青们各自跟着队长到了地头,又被分派不同的活计。农村都是按照工分记录一天干了多少活,年底按照工分分粮。干得多,分得多。累活和轻松活的工分不同,大部分男人和女人的工分也不同,一般男人干挖粪、犁田等累活,一天拿十个工分;女人干锄草、上肥、播种等轻松点的活,一天拿七八个工分。只要不是农忙时节,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地里磨洋工,比如说拾草,这一片地还没拾完,后面拾过的地方又长出新一茬草,可见大家干活的速度是多么磨蹭了。当然,有的家里条件不好,比如说丈夫是有病的病秧子,还不如媳妇身子骨壮实,只要媳妇能干,只要她受得了那份苦,女人也有干男人那份活,女人可以和男人拿同样的工分。只是那种情况比较少。男人一般都要面子,哪里真让自家女人下死力干活,还不得让村里人笑死。除非是那种不懂事的癞子,脸皮厚不怕被人嘲笑,才那么做。宁馨和林可欣等人到了地里之后,男生被队上的小组长带着去挖积肥,女生则跟着大部队去地里拾草。每个队上都有记分员,每天会有人看分派下去的活有没有人完成,如果实在拖拉的,也会被口工分。所以,想明着偷懒是不行的,想偷懒的人只能在干活时偷奸耍滑。地里的雪刚融化没多久,草刚刚冒出一茬来。女人们会在地里拾草,顺便把能吃的野菜挑出来,拿回家做菜窝窝或沾大酱吃。这时有想偷懒的,就会拾草时故意落下些草,当做看不见忽略过去。如果小组长检查的不严,可能就瞒过去了;如果小组长检查得严或者故意挑刺,就有可能让偷懒的人重新拾一遍草,要不就不给几工分。所以,大部分村民都巴结有点权利的队长和小组长,希望他们给分派点轻松的活计或在检查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卓玉山是二队队长,把郑东林和宁馨、林可欣分给两个小队长,让小队长带他们干活。“大庆家的,你给这俩女知青说说,哪些是麦苗,哪些是青草,可别让她们把麦苗当青草拔了!”周围的人听了队长的话,哄笑出声,“队长,谁眼那么不好使啊,会把麦苗当青草拔了?”“你们还别说这话,人家城里人打小没见过麦苗和青草的,把麦苗当青草拔了也不稀奇。大庆家的,好好教教她们俩,别让她们祸害了庄稼!”“知道了,队长。”大庆家的回话时嘴角的笑意止都止不住。大庆家的是个爽利人,平时为人出事不错,不然队长也不能选她当小组长带人干活。她冲宁馨和林可欣摆摆手说:“你俩过来,我给你们说,看见了没?这一趟趟直溜溜的青苗就是麦苗,像这种就是青草,这个是苦菜,能生吃。你们刚来要是没青菜吃,可以拔点回去吃,这个沾大酱吃才好吃,要不吃起来发苦……”上辈子宁馨下过乡,对乡下的一切还都熟悉。现在大庆嫂子给他们介绍地里的一些事,她都知道,现在不过是加深一下她的记忆罢了。宁馨看到了婆婆,也看到婆婆和人在交谈,她可不知道婆婆正在挖她墙角,打算给卓玉航找对象。拾草算是轻快活,可也不是那么好干的,尤其是对没有经验的知青们来说,干上半天累得腰都快断了,简直要命。林可欣跟宁馨挨着干活,不时的抱怨:“累死我了,早知道要到乡下来干农活,说啥我都不来。”“习惯就好了。”宁馨不急不慢地干活,说实话她速度真有点慢,拉人家一大截,但她干得认真,凡是她走过的地方,一草不留。等下工的钟声响了,林可欣直起身子活动一下说:“妈呀,总算熬到下工了,接下来我们要天天干这些活吗?我可不想天天拔草,再拔下去我腰就断了。”“你小声点说话,不要让村里的人听见,要不人家该以为咱们娇气。”宁馨提醒林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