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小荷采叶      更新:2023-06-19 06:10      字数:9005
  第9章 高考2(捉虫)王校长保养得不错,快五十的岁数,头发依然乌黑,脚步依然健朗,岁月的痕迹只不过是在他脸上留下了几道皱纹。平时在学校一脸严肃的王校长这时看到陈东,脸上笑得却很是和蔼,若是其他同学在这儿,估计会觉得校长笑得像朵菊花,但在陈东看来,王校长真的是笑得很和蔼很慈祥。看着陈东脚边放着蛇皮大袋子,王校长便很是熟稔地先开口问道:"陈东,你这是搬东西回家"王校长和陈东两人是很熟悉的,中考后,就是王校长亲自将陈东招进一中的。当时,中考成绩一出来,作为一中校长的王校长,知道了陈东和乔磊两人近乎满分的成绩后,二话没说,就亲自去上门招生了。当时的中考是县里自主命题考试,考卷和市里是不一样的。不过在看到两人的考卷后,市里高中的招生老师也随后很快上了门。乔磊的家就在县城,离学校不远,王校长先去的就是乔磊家,之后才去的陈东家。当时王校长是和市一中的招生老师一起去的。理论上,陈东是可以去市一中的,谁都知道市一中的教育资源肯定更好,但是陈东的家庭条件真的摆在那里,连在县城上学都很吃力,更不用说去市里了。虽然学校会有些困难补助和奖励,但是相对于高中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来说,还是太少了。不得不说,当时的王校长真的是很有诚意,和市一中来的招生老师不同,王校长在见到陈东家里的条件后,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不仅减免了陈东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后,还帮着解决了陈南的入学问题。他帮着在联系镇上的初中,将陈南安排在了镇上初中学校的一个宿舍里,那里空了一个床位,可以让他弟弟陈南免费住在那儿,那个初中离徐老师家理陈南小学都不远,可以说是极好的安排了。陈东对于王校长的这个安排打从心底里感激。要知道弟弟本来就比同龄人晚一年上学,不能再拖了,可偏偏那时候徐老师已经结婚,妻子也刚好怀孕,陈东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让弟弟去借住。王校长的这番安排真的感动到了陈东,相对于王校长的诚意,另一边市一中的招生老师就差了很多。只是一股脑儿地向陈东宣传着市一中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设施,却没有考虑到陈东那样的家庭条件是很难在市里上学的。而更让陈东觉得王校长的诚意的是招生老师来到自己家后那若无若有的高高在上的俯视感。没有任何犹豫,陈东直接选择进入了县一中。而进入高中后,无论是是生活上还是学习是王校长也是帮了陈东很多,当时陈东想要跳级,也是王校长帮陈东借来了高三课本,他还帮着借了不少课外辅导书给陈东。对于王校长,陈东是真的打从心底里感激的。有时候,陈东觉得自己虽然出身家庭条件不好,但一家人和和睦睦一起努力就已经很幸福了。但没想到他总在最困难的时候回碰到帮助自己的好人,王大爷、徐老师、王校长......看着眼前王校长和蔼的笑脸,陈东回道:"是的,校长,我今天准备回家。"陈东以为王校长只是随口问问。没想到王校长接下来的话让陈东有些愣住了。"那正好我们一起,刚好顺路啊!我刚好也要去你们镇子上,有些事情要办。"“王校长,我们镇子离县城很远,这......”“我知道,你们那儿我又不是没去过。一个老朋友拜托去那儿半点事情,刚好碰上你了,那就一起走吧,刚好顺路,我车就停在前边,走吧!我"说完,便拎着陈东脚旁边的大袋子往前走。陈东这会儿也没再想拒绝的理由,连忙上前和王校长一起拎袋子。两人合伙一起把袋子放进了后背箱,上了车。坐在副驾驶的陈东到底还是有些别扭,不知道该说什么。车内安静了一会儿后,王校长突然和陈东说了起来,"陈东,我听你们班主任说了,这次高考你发挥得不错,估分估得很高,如果再按照平时你模拟考试的成绩,你的成绩应该是很好的。对了,你志愿填报的哪个学校和专业?"说到熟悉擅长的话题,陈东也开始慢慢放松了下来。他回道:"我填报青木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听了陈东的回答,正开着车的王校长便笑着,说道:"青木大学,很不错,我们国家排名前三的大学啊!以你的成绩肯定是可以的。只是这计算机专业可是青木大的王牌专业,他的分数可不低啊!看来你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嗯,还行,主要是我自己对计算机蛮感兴趣的。”“呵呵,这我可是听你们信息老师说过,他说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他很欣赏你,说你现在都已经可以上手编程了?兴趣加天赋再加上努力,我觉得你这孩子以后未来的成就肯定不小。”王校长看着陈东一脸赞叹起来。从老师一步步爬到校长职位,他见过的聪明孩子很多,勤奋好学的也不少。但很少会有像眼前的这位一样人不仅聪明,而且还将勤奋好学做到极致。只要继续坚持下去,两者相辅相成,这孩子将来必定不会是个平凡人物。“嗯,校长,其实我也觉得我以后应该过得不会太差!”听了王校长赞叹地话,陈东很是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感想。或许有时候逼自己逼得太紧了,今天的陈东总是想放松一下自己。“哈哈,陈东你这孩子真是差......实诚......”王校长憋了一眼一本正经的陈东笑着说道,心里也不禁感慨起来。他一年前去招生时还有些担心陈东这孩子的高中生活。时至今日,王校长还记得自己当时去陈东家招生的情况。和乔磊不一样,陈东年纪本身就比同学要小,家庭贫寒,准确来说应该是最穷的那种了。高中学校里的学生家条件贫富差距很大,这样的环境下,王校长担心陈东也是可以理解的。在王校长看来,这个两个都是极为优秀的好孩子,乔磊的父母都是县城的公务员,家庭条件不错,不用担心。可陈东却不一样,瘫痪的父亲,跛脚的哑巴母亲,还有......也因此,相对于乔磊,王校长对陈东却更是关注多一些。而关注得多了,王校长就越发觉得陈东这孩子身上的品质尤为可贵,他对陈东也不再仅仅是欣赏,甚至多了份敬佩。高中的学业不比小学初中,三年的课程排得很紧,陈东却用了一年的时间取得了别人三年都无法取得的好成绩,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可想而知。其他时间王校长不太了解,但每天天不亮就在操场跑步背单词,都是第一个跑到教室早读的陈东,王校长是知道的。而更难能可贵的是陈东每天都在坚持,风雨无阻。不说其他,仅仅这份毅力就让人赞叹。王校长自问如果时间倒回自己再次回到十四岁,他也无法做到像陈东这样。车子不快不慢地前行着,王校长和陈东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两小时的车程就这样慢慢结束。当王校长将车子开到熟悉的小区时,陈东还没反应过来,徐老师便已经来到了车前。“小徐啊,是不是等很久了,这么大太阳的,都说不用下楼,我知道你家在哪儿的。”“王叔,没等多久,你来见我,开了这么久的车,我就下个楼等个几分钟又算得什么!”听着王校长和徐老师的寒暄,陈东有些恍然,原来,王校长和徐老师两个是认识的,而且看起来很熟。徐老师和陈东聊了一会儿,然后看着一旁的陈东说道:“东子,没想到吧,事情有时就是这么巧,其实我和王叔早就认识了,我父母和王叔是多年好友。”第10章 互换人生直播节目徐老师领着王校长进了屋,陈东也被硬拉着进了屋子。客厅里,陈东有些尴尬地坐在一旁听着徐老师和王校长的聊天。听了一会儿他们两人聊天的内容,陈东才发现,原来徐老师的父母都公务员,而且应该都是在教育局工作的。听王校长的意思他这次来是为了将徐老师调进县城小学而来的。当然,也谈不上所谓的走后门,徐老师的资历和能力以及过往的成绩都是很优秀的,恰逢今年县一中要开办附小,王校长这就想到了这个故友的儿子。两人正聊得欢,这时卧室里婴儿的啼哭声响起,师母陈丽抱着孩子走出了房门,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对着陈东等人道:“不好意思,孩子刚睡醒!”“哦哦哦哦,宝贝不哭,宝贝乖乖!”“师母好!”陈东很有礼貌地打着招呼道。“哎,东子也来了,茶几上有水果,多吃点,别客气!”陈丽也很有礼貌地回了声,然后她又看到了一旁的王校长,说道:“这就是王叔吧!老徐在家念叨了您好久了!王叔,今天您要不在这休息一晚上,从县里到这儿这一来一回的开车很累的!”说完,又瞥了眼陈东脚边的大袋子,微皱的眉头一闪而过,转而客气地笑着对陈东说道:“东子,你回村的公交到了四点就没了,下了公交后天也黑了,之后还有很长一段山路要走,要不你也在这儿住一晚。”“师母不用了,我现在赶得话,还来得及!”对于师母陈丽,陈东也不是不了解,他知道师母这是不想自己在这儿过夜。陈东一直都知道师母陈丽一直不喜欢自己,每次只要看到自己和徐老师在一起,师母的眉头必定是皱在一起的。即使这会儿有王校长的这个客人在,但她的不喜其实依旧表达得很明显。谁都能听得出她话里头的意思,一时间气氛十分尴尬。徐老师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心里头苦笑的陈东,却是一脸毫无波澜地说道:“校长,徐老师,那我就先走了!”“丽丽,你......东子,你师娘没啥意思,你今晚就住这儿,等明天早上我送你回家!”徐老师语气很是坚定地说道,眼神却是看着妻子陈丽。陈丽看着老公的眼神,心里依旧不满,但到底是没再说什么。她总不能当着别人面和老公吵起来。“徐老师,真的不用了,我现在走还赶得上回村的车子。”说完,便站起来拎起来袋子。“东子,你......”徐老师还待争执。王校长却是开口说道:“这样吧,我开车送陈东回村子吧,那一大袋子坐公交也不方便。我开车直接送陈东到山脚下,这样也少走些路!好了,就这样说定了,你们也不用再争执了。走吧,陈东!”王校长一锤定音后,徐老师和陈东两人便没再说什么。太阳刚刚落下帷幕,山脚下,微风习习,到很是凉爽。谢绝了王校长,陈东背着大包蹒跚地走上了山间地小道。熟悉的山路,熟悉的空气,熟悉的翠绿树木,陈东边走边呼出了口气,脸上的表情也渐渐柔和起来。快要回家了,想到不久就可以见到家里的亲人,陈东的嘴角也不禁微微翘了起来。事实上,高中一年,为了跳级,为了高考,陈东把自己逼得很紧,事实上,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回家了。沉甸甸的大袋子扛在了背上,但陈东却不觉得有多累,这条山路他从小就开始跟着母亲走过无数次,后来上学也坚持锻炼。身体素质很不错的陈东,脚步还算轻快,此时已经走了三分之一的山路了,不过,这时候天也开始渐渐黑了起来。拐了个大弯,陈东看到了不远处走来的两个一大一小的身影。随着距离拉进,陈东很快就认出了那两个熟悉的身影,是他的母亲和妹妹。不用说,陈东也猜到她们是来接自己的。对面的母亲梅菊似乎也认出了自己的儿子,直接就弯腰抱起了一旁的女儿陈西,一瘸一拐地加快了走步的速度。见母亲跛着脚飞快地向自己这边走来,陈东也加快了脚步。"妈,我早上都在电话里头说了,不用来接我,这条路我早就走习惯了。怎么还带西西过来了!""哥!哥!"被母亲抱在怀里的陈西,见到陈东,还有些耷拉地小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很是激动地朝着陈东扑了过来。见状,陈东忙放下肩上的袋子,伸手接过了在母亲怀里挣扎的小妹。"西西,来,乖,哥哥抱!""哥哥抱!哥!哥报!"躺在哥哥的怀里,四岁的陈西拍着小手奶声奶气地喊道。而一旁站着的母亲梅菊却是一动不动地仔仔细细盯着儿子陈东,深怕儿子身上少了一根头发。一年都没见到儿子,她的儿子长高了很多,身子骨也壮了不少,才十四岁,就已经比她都高了。看来这一年,儿子在学校应该过得不错。就是皮肤没白多少,还是太黑了,不过还好儿子五官长得像自己,看起来也是个高高壮壮的俊小伙。一脸欣慰的看着儿子的母亲,却没发现自己的早就已经通红的眼眶。"妈,你怎么了?是不是刚刚跑快了,脚有些不舒服"陈东看着母亲这样,很是关心地问道。母亲梅菊听到儿子的问话,忙用手势比划道:"没事儿,东子,你怎么回来这么早本来我还想着去车站接你。对了,你晚饭没吃,饿不饿?"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两个还有些热乎的包子,递给陈东,然后有比划道:"这是肉菜的包子!""妈,我不饿,是校长开车送我回来的。今天很幸运碰上了校长,多亏了校长,搭校长的车,我省了不少事儿。我在车上就已经吃了不少零嘴!对了,你看我这还剩下些,是校长硬塞给我的一些巧克力......"陈东话还没说完,怀里一直很乖巧的妹妹这时听到巧克力,小手儿径直就忘陈东的身上乱挠,嘴里念叨着"巧克力,巧克力,哥,巧克力!""西西乖,巧克力等回去哥哥给你吃,好不好"陈西一直是听着哥哥话的好妹妹,哥哥说了回去吃,小手儿立马就乖巧了起来,十分听话道:"好!听哥哥话,西西,好孩子!"梅菊看着女儿和儿子的对话,带着些无奈,又向着陈东比划手势道:"东子,你妹妹小西和你弟小南一样,就听爱你的话,总爱跟在你身后,这不一听你爸说你今天回家,在家哭闹了半天,要来接你。没办法,再加上西西不向你们两兄弟懂事听话,你爸又那情况,我不放心把西西放家里,索性就带着她一起下山来了。"比划了一番手语后,梅菊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陈东犹疑了一会儿后,继续用手语说道: "家里有个事儿要和你说下,那我们走吧,天也不早了,等回家让你爸和你说,一时半会儿,我也说不清楚!"......大约一个小时,天全黑了下来,夜色已浓,陈东母子三人终于回到了家。一进家门,陈东就听到了父亲陈建国的喊声。"东子回来了吗?是东子吗?菊子,是你们和东子一起回来了吗?""爸,是我,我回来了!"说完,陈东便抱着妹妹和母亲一起进了房间。躺在床上的陈建国一见陈东,忙说道,"东子,你可回来了!你妈在我耳边天天念叨着你,我都快出茧子了!"一旁梅菊听着丈夫的话,略作不满状,比划着手语道:"我怎么念叨你了"比划完,然后又重点指了指自己的嘴和丈夫的耳朵。"咳咳......"陈建国有些尴尬地咳嗽着。好在这时陈西这个女儿很给力地给解围了。"哥,哥,巧克力!巧克力!"一边说着一边在陈东身上乱扒拉着,小眼睛还盯着屋外的大袋子。看着父亲有些尴尬地神色,陈东微微抿抿嘴,道:"西西,巧克力我放在屋外的那个袋子里了,你去帮哥哥找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好吗?"陈西迈着小腿噔噔地跑出了屋子去找她的巧克力了。屋子里,陈建国拉着陈东聊了好一会儿学校的生活情况。"东子,这次你高考要是考得不好,咱再复读也行!你上学这么多年家里几乎没怎么花钱,要是复读的话,家里也是有钱的。""爸,你放心,高考我发挥得不错,肯定不会复读的,家里的那些钱,你们先存着,等凑够有两万的时候,我想我们就去医院,给小妹做手术,我查过这方面的资料,像小妹这样的得早点做手术,不然长期这样可能会伴随有后遗症的。说到这儿,陈东看着屋外正在翻找巧克力的妹妹,心里不禁叹了口气。其实做手术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六到八个月左右的,现在这时候已经算晚的了。只是没有办法,前几年,家里的钱都还债了,后来债都还完了,再加上自己念书几乎我没花家里什么钱,这家里才总算有了些结余。"小西的手术你不用担心。"说到这儿,陈建国顿了顿,然后看着陈东说道:"东子,你前段时间高考,我们不想打扰你,所以就没和你说。前几天有个记者找到了咱家,说要在咱家做节目,需要你弟弟小南去到别人家住几天,然后别人家小孩到我们家住几天。本来我是不想答应的,但人家记者说会帮我们解决小西手术的事情。我想着也就是几天的事情,所以就答应了。"第11章 互换人生直播节目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陈东和母亲梅菊两人便早早地下山,母子两人每人都拎着个大袋子,他们要去镇子上将家里存的山货卖掉,顺便采买些食物和生活用品。没办法,那个记者和父亲商议的时间就是今天。昨天晚上,父亲和他提起这件事情后,陈东到现在一直都还是有些懵的。站在父亲陈建国的角度以及整个家的经济条件来看,让小南参加这个节目其实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省下了小妹的几万块的手术费,余下的钱就能做很多事情了。给家里安个电话,家里的屋子已经太破了,也需要整修一下,这些都需要钱。可即便如此,陈东心里对于参加这个节目还是有些排斥的。虽然他没有看过这什么直播节目,但是有一点他还是了解的。在媒体镜头面前,观众的眼睛一直是挑剔的。弟弟小南才十岁,刚上小学二年级,镜头面前稍微做的有点不对,很可能就要面对众人语言上的攻击。这不能不让他担心。可陈东即使再怎么不情愿,面对妹妹可以马上手术,面对可以省下的那几万块钱,面对父亲已经签了的那份合同。陈东只能将担心放在心底,拒绝反对的话也跟着埋在心底。当陈东母子两人走下山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很幸运,他们终于赶上了7点去镇子上的公交车。刚下公交,陈东和母亲打了招呼,母亲去卖山货,而他则是去了镇子上的一家二手书店。高考后有几个月的暑假时间,陈东不想浪费这个时间,便想去买些书来充实自己。这些很是破旧的二手书价格很便宜,都是论斤卖的。陈东仔仔细细地在满是灰尘的书堆里挑了半个小时挑选了二十几本很有价值的书。看了看时间,还来得及,陈东又去了镇子上唯一的一家网吧。昏暗的黑旧小破屋内,十几台电脑主机依旧还在运行,这是陈东第一来网吧,他本以为大清早的网吧应该没什么人,然而来了之后才发现电脑屏幕前已经坐了好几个人。看他们颓靡不振的样子,陈东想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在这儿过夜的。三块钱一小时的网费,陈东用母亲的身份证办了一小时,花了三块,付钱的时候,陈东看着自己蛇皮袋子里花了7块钱买来的几十本书,突然想到班上同学曾经在背后称自己为书呆子。现如今,再次回想这个外号,陈东突然不禁苦笑起来,有时候做一个书呆子真的是获取知识的性价比最高的手段了。熟练地打开电脑,陈东开始在网上查找他需要的资料。对于电脑,陈东并不陌生,要说高中一年,除了读书学习外陈东最大的唯一乐趣就是上电脑课了。从一开始的懵里懵懂到现在他已经可以快速熟练地使用,甚至还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代码。这样的速度不得不让人惊叹!要知道同一年的时间里,陈东可是跳级的高三学生,每天的学习人物和压力可是很大的。信息课的电脑老师觉得陈东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经常给开小灶。然而陈东却是知道,所谓的天赋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兴趣使然。事实上,即使陈东的记忆里很好,但高三的学业早已把他压得快喘不过气。而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电脑,知道了网络的神奇。不得不说,计算机信息这门课成了陈东最喜欢的课程。因为喜欢,因为好奇和感兴趣,哪怕再忙再累,陈东都会抽出时间预习,认认真真地上课。坚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兴趣、努力、聪明,可能真的又有点天赋,陈东的计算机水平蹭蹭往上涨,现如今考个二级是完全可以的。一个小时的上网时间能做什么,对陈东来说,能做的事很多。一个小时里,陈东先是查了最近看书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用笔记下关键词。之后再登陆一个程序员交流的论坛,这个论坛是信息老师像他推荐的,里面有几个很不错的大牛。对陈东这样有天赋的菜鸟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和几个前辈交流了下最近的疑难点后,看了看时间,陈东快速地用最后几分钟查了一下昨晚父亲说的那个直播节目。互换人生直播节目,是一档以青少年交换家庭为主题的真人秀直播节目。这个节目结合了当下社会热点,将贫富差距甚大的两个青少年互换家庭,让他们分别取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简单看了下这个介绍,陈东又看了看这个节目以往的一些直播详情和评价。越看下去,陈东的心里就越有些放心不下弟弟小南。互换人生节目虽然只是一个直播节目,但这档节目很火,火到电视台都将其剪辑成一档纪录片在黄金档播放。节目很火,里面的主人公也跟着火了起来,但无论是节目还是主人公,之所以能够火起来,就是因为引起话题,备受争议。城市孩子的叛逆嚣张,农村孩子的自尊自卑,最丑陋的一面都暴露在了镜头。当然,事实上,这些都不是陈东最担心的。小南是陈东一手带大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小南绝对是个懂事的讨人喜欢的好孩子。但是,小南自己心底的想法呢?在县城高中上了一年学,陈东比任何人都清楚有时候贫富巨大差距带来的压抑和绝望。即使有王校长的帮助,即使他不用愁学费和生活费,但和其他同学相比,陈东的生活水平依然差很多。即使现在回想起来,高中的那一年,陈东依然觉得最苦的是心里上的落差。不过好在他心里年龄不是真正的十几岁,因此,陈东的心态还是很平和的,而这也正是王校长欣赏陈东的地方。可陈南却不同,他只是一个真正的普通的十岁小孩,他要比陈东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世间的差别待遇,面对的落差也更大。虽然带着担心,但无济于事的陈东只能先出了网吧,和母亲两人去菜市场买菜。临近中午时分,陈东和母亲两人基本把事情都办好了,满满的两大袋子下山,再上山的时候就没多少东西了。这一次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母亲梅菊还买了一大块猪肉,这是很少见的。要知道,自从家里养了鸡后,他们一家几乎没有买过肉,自己家的鸡肉鸡蛋就很不错了,何必再浪费钱!这就是梅菊的心理所想的。陈东以为是家里来人,母亲才难得大方一次,可梅菊想得却是儿子还不容易回家,想给儿子多做些好吃的。陈东母子两人刚走上山路没多久,一辆满是泥泞灰尘的车子便映入眼前。狭窄的山道上抬着车子,一辆中型面包车很是显眼的矗立在半陈东曾经在科技报纸上看到过一次关于无人机的介绍,但道上。当然,最显眼的并不是汽车,而是在他们头顶上方还盘旋着的一架无人机。陈东是知道无人机的,他曾经看新闻看科技杂志,是见过这个的,梅菊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村妇,即使家里有台淘换来几十块的二手黑白电视,但她很少会关注新闻,平时只爱看些战争片、家庭伦理片。乍一看大天上飞着的小飞机,很是惊讶地长大了嘴巴,事实上,陈东也很是惊讶,他惊讶的是这条山路他们走了这么多年,很少会碰见有车子往山上开的,和更遑论还跟着架无人机。陈东和母亲两人相互对看了一眼,然后走上前去。当陈东母子稍微走上近时,才发现在车尾巴后头努力把车向前推着的是一大一小的一中年男子和一名十多岁的少年。陈东母子两人还未走上前去,那推车的少年显然已经很不耐烦了,放下了使力的双手,一边甩着两个早已酸胀的肩膀,一边狠狠地踢了车子一脚,嘴里破口大骂道:“这什么鬼地方?真他妈地倒霉......”这边少年喋喋不休地抱怨着痛骂着,那边陈东和母亲两人已经走了过去。陈东站在一旁看着面包车后边的两个轮子都现在了泥坑里,瞬间便明白这两人推车的原因。前几天刚下过一场大雨,这山路很陡峭崎岖,一场大雨后更是泥泞,想要开车上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眼前这行人的面包车一看就很不错,估计才有底气想开车上山,只不过很可惜,车子还没开多久,就陷在山路的泥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