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花日绯      更新:2023-06-19 03:09      字数:5668
  “之所以要快,还不是陆家提出来的,国公亲自说了,世子已然错过成亲的年纪,不能再继续拖下去,趁早完婚他好放心。”罗氏生怕柳氏再继续瞎猜,赶忙把真实原因说了出来。柳氏了然点头,又问:“世子年岁确实大了些。比菀姐儿大了十几岁有吗?”罗氏自问自己已经是八卦的祖宗,没想到柳氏八卦起来,比她还要厉害。而且尽说这些让人听了就不高兴的话,就差把嫉妒直接摆在脸上了。“年岁相差一些,却也没有你说的那般夸张。你仔细些别让老夫人听见。”说完这些,罗氏便跟柳氏告了辞,转身去招呼其他夫人了。柳氏拈酸努了努嘴,不就家里出了个要嫁公府的姑娘嘛,这就摆起姿态来了。第120章李灵坐在最边上, 不时拿酸唧唧的目光看着李莞,怎么都想不明白,李莞看着也没比她漂亮多少, 怎么她就给国公府的世子瞧上了呢。本来她还挺满意自己未来相公的,本身有功名在身,今年又中了进士, 虽然是同进士, 但凭着他父亲在朝,进礼部应该不成问题, 将来子承父业,做礼部尚书,母亲说,将来还可以让陈公子给自己请个三品诰命夫人。当时想来, 肯定要比家里姐妹们过得好,人就是这样, 不羡慕陌生人的荣华富贵, 只羡慕身边人, 只会拿身边人做比较。在李灵看来, 就算李莞生的不错,可自己也不差呀,怎么际遇就会相差这么多呢。陈家这头是她外祖母卯足了劲儿争取来的, 可李莞呢?连个娘亲都没有,是丧母之女,而她在大兴府的行径那般嚣张, 还进过班房,这些事情陆家知不知道?李欣凑在李莞耳边轻声说:“瞧见没有?那边儿都快气的失火了。”李莞和李绣听了,往李灵那边瞥去,果然看见某人坐在那里快要把手帕拧成一股麻花儿了,李莞无奈摇头,李绣横了李欣一眼,让她别这样。李欣尽得她母亲真传,可没那么容易住嘴,故意喊她:“灵姐儿,怎么不过来坐呀?菀姐儿和你都订了亲,可以坐在一起聊聊这方面的事情嘛。”李灵看着李欣那嘲笑的表情,哪会不懂她什么意思,起身跺了跺脚,冷冷说道:“有什么好得意的。”李灵目光一转,落在李绣身上,恼羞成怒的表情顿时一变,脸上又勾起了笑意,每当她露出这样表情的时候,总归没什么好话说出来,果然话锋一转。“你们只看到李莞订了亲事,却是忘了家里还有个被人退了亲的呢。是不是啊,绣姐儿。”李灵直接把矛头转到李绣身上,再次提起李绣跟保定王家退亲的事情,谁都知道,表面上看是李灵在奚落李绣,可实际上,她就是用李绣这件事来反击李欣。李绣的事情,现在本就是李莞担心的,崔槐答应绣姐儿一个月之内定来提亲,可是到今天也没个下文,果然,听到李灵的话之后,李绣脸上的笑意就隐了下去。李欣不知道崔槐的事情,但也明白戳人不戳痛处的道理,站出来替李绣辩白:“绣姐儿和保定王家的事情,就连外面的人都知道错在谁,王家自己债台高筑,还来咱们家骗婚,这种人若是给你你会嫁吗?你身为家里姐妹,却也颠倒黑白,说那些无知的话,真让人看不起。”李欣说的义愤填膺,把李灵说的面红耳赤,指着李欣半天才反驳出一句:“哼,人家才不管谁对谁错呢,反正她就是被退过亲,将来别想嫁什么好人家,我今儿把话撂下,咱们走着瞧。”说完这些,李灵像是心虚般不敢留在姑娘们都在的花厅,转身去找她娘柳氏去了。“什么人嘛。”大家都知道李灵就是想借这件事情找回点面子,既然明的在婚事上肯定是比不过李莞了,偏李莞又没有其他地方让她抓住辫子,就只能把不满转嫁到李绣身上,也就是嘴里走过场的话,听过也就算了,可是当大伙儿转头一看,却惊住了。只见李绣双眼中噙满了泪,眼眶红红的,微微一动,眼泪就从眼眶里掉了下来,李绣赶紧低头去擦眼泪,厅中姑娘皆惊,凑过去安慰:“你别与她一般见识。”“她说话素来如此,别理她。”“千万别往心里去……”诸如此类的安慰络绎不绝说出来,李绣眼里的泪却越来越多,李莞在旁边轻拍她的背,给她递了帕子。其实李绣嘴上一直在说相信崔槐说的一个月期限,开始的时候确实信心百倍的,可随着时间推移,一个月的时间用去了大半,崔槐那边却渺无音信,哪怕派人来传递个一言半语的,李绣也不至于这么担心了。她和崔槐是私下里在一起的,所有的山盟海誓,甜言蜜语也都只有他们两人知晓,外人无从得知,崔槐好像突然失踪了般,他一日不出现,那么他们两人之间的压力就全都集中在绣姐儿一个人身上。李莞心里想着,若是再等两天崔槐还不出现,也没有任何消息的话,她就让陆睿去寻他的踪迹,断没有把所有压力都让绣姐儿一人承担的道理。这边正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着,外头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外加管家激动的声音:“老夫人,老爷太太们,又来了,又来提亲了。”松鹤堂里正围坐在一起说话的夫人们面面相觑,吴氏最好奇,说道:“什么又来提亲了?难不成又有人来提菀姐儿的亲?”前些时候,陆家送礼上门的盛况大家还没有忘记,其他姑娘那里又没有听说过什么,所以吴氏下意识就以为又有人上门提菀姐儿的亲。柳氏端着茶杯没喝,在那里静观其变,心道如果真是如此,那李莞还真是炙手可热,从前竟没瞧出来,那丫头有这能耐。吴氏到门边等候管家来报信,嘴里还念念叨叨:“不应该啊。陆家跟李家定亲的消息早已经传出,还有哪家不开眼的上门提菀姐儿的亲啊?”若真那样,岂非跟陆家打擂嘛,所以很快吴氏就把这个猜测给否定掉了。可是不是提亲菀姐儿,又会是提亲谁呢?管家气喘吁吁跑到门外,对宁氏禀道:“老夫人,媒人上门来说亲了,是,是清河崔氏,老大的阵仗呢。”管家这句话说完,厅中几乎就炸锅了,夫人们纷纷抽气,清河崔氏?是要她们脑中所想的那个清河崔氏吗?一时间,大家的心情竟然比当初听到陆家来提亲时还要惊愕。毕竟李家跟崔家曾发生过那样的一桩往事,崔氏的心得多大,才会想着到李家来提亲,用膝盖想也知道,李家怎么可能把自家女儿嫁到崔家去呢。老管家的声音很大,所以连耳房中的姑娘们都听见了,李莞率先反应过来,从软塌上下来,走到门边侧耳倾听。“话别大喘气儿,提谁的亲还没说呢。”吴氏可着急了,感觉到体内八卦之魂正在燃烧。老管家咽了下口水,爆出真相:“大姑娘。”‘大姑娘’三个字一出口,罗氏就坐不住了:“谁?”其实是听见了,只是不敢相信而已,老管家再次重复一遍,罗氏满脸的荒唐之色,下意识就说出:“那崔家可是欺负我李家没人?竟把主意打到我绣姐儿身上来?”罗氏显然是误会了,以为崔家觉得绣姐儿被退过亲,所以无论谁都可以将就,顿时怒火中烧。“崔家想干什么?他们想干什么?”罗氏急的乱转,女儿本来就因为退了一次亲,受到一些指责,若再给崔家闹腾一回,女儿这辈子就真嫁不出去了。老夫人宁氏对罗氏道:“你冷静点,听福伯把话说完。”“是,老夫人。那崔家除去来了一波媒人之外,还有崔家二公子负荆请罪,人就在外面跪着呢,背上似乎都有血印子了。”崔家来时熊熊,人多势众,如果只是单纯寻仇,管家都不至于这般着急惊讶,关键人家不是寻仇,上来就脱了外衣,荆棘缠身,跪在李家大门外,街坊四邻全都给惊动了,好家伙,这阵仗可一点不比当初陆家上门送礼时要小,最关键,崔家的行为让人摸不着头脑啊。厅中李家夫人们面面相觑,全都搞不清楚崔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宁氏想了一会儿,又问:“就崔二公子和几个媒人?崔家大人可来了?”老管家点头:“来了来了,崔二公子的父亲,崔大爷也来了,就站在崔二公子身旁,客客气气的让我们进来通传。”不管怎么说,人既然上门来,那便不能不理会,宁氏派人把三爷和五爷喊了过来,让他们出去应对,看看崔家到底想干什么,无缘无故的上门负荆请罪,就为了提亲不成?三爷和五爷领命出去,以李欣为首的姑娘们也跟着出去看热闹,耳房里呼啦啦出来一串,李莞本来也要跟着大部队出去,想了想才转过身来,将呆坐在矮榻前,脸上泪痕还没有干,一脸懵的李绣给拉了起来。“他来了。你还愣着干嘛?”李绣吸了吸鼻子,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泪痕,依旧不敢相信,直到李莞重重的在她手心打了一下,李绣感觉到火辣辣的疼,才反应过来,随即便被擂鼓般的心跳吓到了。崔槐……真的来了。李莞拉着李绣出去看热闹,罗氏想拦着李绣都没拦住,眼睁睁看着李莞把人给拉走了,急的罗氏在廊下跺脚,回身对老夫人宁氏抱怨:“老夫人您瞧菀丫头,都订了亲还这么疯疯癫癫的。”宁氏现在可没心思去训斥李莞,她现在担心的是崔氏,实在弄不清楚他们的来意。“崔槐可真行,说到做到,我敬他是条汉子!”李莞边走边说,比李绣看起来还要兴奋些。李绣被拉着往前,嘴里念念叨叨:“这个傻子,我让他自己一个人来就可以了,只要他来,我就跟他走。何必……”弄出这么大阵仗呢。第121章李府门外聚集了好些个人, 有围观的邻里,有过路的行人,对李家门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指指点点, 都在说这几天李家可是够忙的,先是府里跟国公府结了亲,如今又来了个清河崔氏, 那清河崔氏的名头在一些读书人耳中, 听起来可不比国公府要差多少,纷纷猜测, 李家姑娘难道有倾城之色,竟让这些名门之子们趋之若鹜。但是也有那想的深远的,知道李家八老爷之前休掉的便是这崔氏女,但大家都不知道真正休弃的原因, 还曾猜测过,是不是李家八老爷在外沾花惹草, 被夫人发现恼羞成怒才把崔氏女休弃出门的, 若真是那样, 崔家还不得跟李家拼命老死不相往来啊, 怎么还会容儿孙到李家门前求婚呢,再说崔家那求婚提亲的小子,是负荆请罪来的, 那就正说明了,崔氏女被休一事,肯定崔家也知道是自己家的错。事情发展破朔迷离, 让人摸不着头脑,李家三老爷和五老爷出门,三老爷还算客气,让人把崔槐给扶了起来,五老爷就一般了,因为崔槐今天要求的是他的女儿。李家的人既然从门内出来了,那就断没有让人继续跪着的道理,三老爷把崔家人迎进门,去了前厅中堂说事。崔槐的父亲崔大爷进了门之后,便羞愧的叹了口气,拉住三老爷和五老爷的手说道:“之前的事情是我们崔家做的不对,多年前我那弟妹也是糊涂,竟容得那妖孽进了你李家的门,我们一直也没有上门表过歉意,实属不该,直到犬子回家说起想要提亲贵府令嫒,想起从前种种荒唐,这才下定决心前来负荆请罪。”崔大爷话说的很客气,真心几许不知,但至少姿态是表出来了。看着崔槐诚心诚意的样子,三老爷和五老爷纵然心中还有怨愤也是说不出来的。先有了崔大爷的请罪之言,李家自然不能失礼,请崔家人入座,说起了崔槐和李绣的事情,又是一番道歉,说自家儿子如何如何唐突,如何如何朝思暮想,如何如何意志坚定,这次负荆请罪也是他主动提起的云云。说完之后,崔槐上前对五老爷拱手一揖到底:“我对绣姐儿真心实意,还望伯父成全。”五老爷也是为难,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了,绣姐儿之前跟保定王家退亲,那时候王家公子烂赌成性的事情就是崔槐首先发现的,后来他连夜急奔保定,把崔公子生擒过来,跟王家人当面来了个不可推脱的对峙,这才让王家承认自己骗婚,解除了婚约。所以对于崔槐,五老爷还是很有好感的,尽管后来崔氏事发,但那说到底都是崔家上一辈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崔槐在五老爷心中的形象。崔家今日是由崔槐和他父亲前来的,却未曾看见其他崔家人出现,所以有可能崔家其他长辈并不一定赞同崔槐跟李家结亲,可崔槐又不管不顾负荆请罪,若说这还没诚意的话,也太冤枉这孩子了。一时间,五老爷心底产生了极大的犹豫。“你……先起来。”五老爷对崔槐说,他不开口,崔槐便一直弯着腰,背上白色中衣上确实已有星星点点的血迹出来,卸下来的荆棘看得出来丝毫没有被修过,倒刺横生,看着都叫人瘆得慌。崔槐听命起身,五老爷看着他和崔大爷,沉吟片刻,说道:“贤侄这般诚心,我都瞧在眼里,上回王家的事儿,若非贤侄出手,绣姐儿只怕早已嫁去那魔窟中,这辈子都难翻身,你的恩情,我们都记在心中。”五老爷颇有感触的说道,可过了会儿,话锋一转:“然……恕我冒昧问一句,你想娶绣姐儿为妻,你家中长辈可全然同意吗?”崔槐看着五老爷,犹豫片刻后道:“不敢欺瞒伯父,家中长辈唯有父亲支持。”五老爷心道一声:果然。“那你可曾想过,若是绣姐儿嫁去你崔家,却不得你家中长辈们欢喜,她的日子有多难过?恕我说的直白些,你在家中并不能说得上话,将来若是有人欺负绣姐儿,你当如何庇护?”五老爷直接把利害关系指了出来。崔槐这孩子的诚心五老爷领受到了,可是两家毕竟不太和睦,发生过一些不好的事情,更何况,从崔氏的事情上,李家也能大致了解一些崔家老一辈人的品行,都不怎么样。如果他现在答应崔槐把绣姐儿嫁给他,可将来到了崔家,崔槐还能成天看守在绣姐儿身边不成?在那样一户迂腐又自私的人家过生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崔大爷有话说:“五老爷见谅,这孩子就是不会说话。确实家中有一些不赞同的声音,但也没有那般严重,五老爷只管放心,若是绣姐儿嫁到崔家,槐哥儿护不住,不还有我这个父亲在吗?今日我亲自上门说亲,也是为了消除李家诸位的疑虑与担心,我保证,绣姐儿嫁到崔家……”可谁知道崔大爷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崔槐打断:“绣姐儿是嫁给我,不是嫁给崔家,崔家的那套入仕理论并不适合我,我善武事不喜文事,三年前我便脱离家中,自发入了北镇抚司,如今已是百户,京中有房舍七八间,奴仆三四个,确实比不上豪门大户,但我能保证,只要绣姐儿跟着我,我绝不会让她过苦日子。”这番言论听得五老爷直挑眉,往崔大爷看去,只见崔大爷脸上的表情也是无奈了又无奈,看来父子俩因为这件事,在家中也经过一番争吵,崔大爷同意上门,想来便是拗不过儿子。“你这孩子……那绣姐儿嫁给你,总不会就不回你们崔家了吧。若是回去……”“若是回去,我定会护着她。平日里,她便于我一同在京城,我能用命护她。”五老爷的话被崔槐很快接了过去,说出‘用命护她’四个字,令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五老爷知道,这孩子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他若是再不同意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可若就这么答应,又总觉得崔家不是那么回事,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只听外头传来一声娇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