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作者:花日绯      更新:2023-06-19 03:07      字数:5505
  陆睿确实惊讶,忘记已经有多少年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数落他了,尽管这感觉也不是那么难接受,但陆睿总觉得,这个时候要不做点什么反应,好像是不对的。于是把手中酒杯重重的放在桌上,明显感觉那丫头身子一颤,以为她要吓得哭起来,没想到一转脸,就拎着酒壶抬头对他笑了起来:“那什么……陆大人,再喝点儿?”陆睿:……李莞干咳一声,把尴尬掩藏下去,恭恭敬敬起身给陆睿添满酒,自然而然的样子就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陆睿本想脸再冷一会儿,但在瞥见她那刻意讨好的样子时,又绷不住了,端起酒杯将唇角那抹笑意遮挡住,将杯中酒一饮而下。这一顿饭吃下来,让两人都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李莞看来,陆睿就是个跟李崇差不多的纸老虎,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一般来说很好哄,脸皮厚一点就成,比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和善,实际骨子里阴险计较的人不知道要好相处多少倍。而在陆睿看来,李莞这姑娘分明就是个野丫头,那样的身世,在李家定然不受欢喜,所以才让她练就这一身的生活技能,陆睿打从心底里觉得这姑娘不容易,要是李家没来京城,留在大兴的话,兴许她还能过得安稳一些,如今李家来了京城,尘封多年之事再次被提起,对于李家,对于她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偏这姑娘还没心没肺,凭着自己性子过活,却也算是真性情。这年头还显露真性情的人不多了,这种人活着不憋屈,有意思。把吃饱喝足的陆大爷送走,李莞回到院子里,就看见银杏站在门前东张西望的,李莞问道:“看什么呢?”银杏悄悄凑近李莞,说道:“姑娘大白天的请男子回来吃饭,奴婢替您看着点周围,万一被人瞧见了,那可不得了。”李莞不知是有些醉还是心情好,拍着银杏肩膀道:“怕什么,陆大人不是外人。”刚刚回家的陆睿不幸又一次听见李莞说话,关门的手一顿,露出一抹笑,谁知李莞接下来又来一句:“那是我爹要结拜的男人,是我叔。”“……”陆睿想吐血。第73章李崇在六部观政结束, 被安排去了翰林院做编修,一般考中科举以后,六部观政, 有些会直接外放,做出政绩以后回京述职,也有像李崇这样, 直接在京中任职的, 只不过这种特例比较少罢了。而所有人都知道,能够在六部观政以后, 直接留在翰林院当编修的,今后的前程就绝对不会是一个编修这么简单,一般一两年后,便会从翰林院转去六部任职。所以, 所有人都知道,翰林院编修对于李崇而言, 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跳板, 李崇就像一匹脱缰的黑马, 今后会怎么发展, 谁也料想不到,毕竟这人在两年前,还是一个醉生梦死, 前途全无的醉汉,可不过两年的功夫,他摇身一变, 成了状元,带着合家老小从大兴杀到了京城,又跟永安侯府对上一仗,以完全的优势赢了永安侯,成为人们口中另一个奇迹。不管是永安侯得罪了皇上,皇上借这件事处罚永安侯,还是李崇确实有手段,让皇上相信他,处置永安侯,这两种可能,都让人觉得李崇不简单。所以,尽管李崇现在的官职只是翰林院编修,这回李家宴客,还是来了不少同僚的。李贤与李崇在东山苑中接待诸位同僚大人,李贤如今一扫往常郁郁,与宾客言笑晏晏,谈笑风生。李崇则一贯不多话,有人来与他说话,他才说那么几句。宋亦民举着酒杯,亲自来到李崇面前,李崇见状赶忙起身,恭敬行礼:“宋大人。”宋亦民亲自上前将李崇扶起:“贤弟不必多礼,如今朝中谁人不知贤弟简在帝心,将来还得要贤弟多加照拂我们啊。”说着话,宋亦民身后李放跟着笑道:“宋大人莫折煞他,老八待会儿可要敬宋大人一杯。”李家两个如今身在翰林院中,宋亦民是翰林院首座,理当如此。“是。”李崇不卑不亢的回答。“不敢不敢,李贤弟将来是要去高就的,该当我来敬他一杯。话说我的老师林阁老看过贤弟的文章,觉得贤弟确有大才,与我不止说过一回,想要与贤弟长谈一番,不知贤弟何时有空啊?”宋亦民对李崇发出邀请,身后李放脸色微变,宋亦民话中说的林阁老,乃是大学士林源林阁老,那是成王殿下的老丈人,李崇去见了林阁老的话,势必会被打成林党的标签,于他今后发展并无好处。但这些话,李放又不能当面提点李崇,只在宋亦民身后跟李崇使眼色,奈何李崇目不斜视,根本没有注意到,对宋亦民拱手道:“阁老厚爱,李崇荣幸,怎奈这些日子都要去家师府上听学,短时间内实在无法与林阁老长谈,还望宋大人见谅。”李崇素来性子直,做不来那弯弯绕绕,在宋亦民对他抛出橄榄枝的下一刻就当面拒绝了,并且直言不讳自己选择阵营。李放听后,虽然觉得李崇说的太直接,但似乎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宋亦民当众邀请李崇加入林党本就不对,因为李崇的入仕之师为太子太傅刘世昌刘大人,刘大人乃是坚定不移的太子拥簇,李崇如果去见了林阁老,势必就要与刘大人分道扬镳,刘大人对李崇有再造之恩,林阁老想凭一两句话就把李崇吸收过去,实在没什么诚意,为了这样一个没有诚意的邀请,就开罪自己的恩师,任谁都不可能做的。宋亦民的面色微微一僵,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朗笑道:“哈哈哈,贤弟还真是耿直啊。不过我喜欢你这种性格,比起那些表面上称兄道弟,背地里净使绊子的人要强太多太多了,今儿中午咱们可得好好的喝几杯才行。”“是,若是喝酒,下官一定奉陪。”李崇说完这句话之后,张平便进来在李崇耳边说了一句话,李崇面露惊喜,与场中众人打过招呼,便离开了书房,不知做什么去。******李家宴客,来了不少人,让李莞没想到的是,永安侯府居然也来人了,薛莹臭着一张脸倨傲的坐在那里,李娇小心翼翼陪在她身旁,众星拱月般,李莞和李绣等坐在另一边,与其他宾客说话。薛莹身旁的张小姐说道:“你们是没见到侯府给莹姐儿准备的及笄大礼有多隆重,请了两个全福夫人为她插笄,一个是安南郡王府的三夫人,一个是荣安郡王府的大夫人,这两个都是全京城请都请不到的全福夫人,除了那些王公贵族府邸,谁家能请得了这样的人?也就是咱们莹姐儿有这福分了。”张小姐是薛莹的粉丝,凡事围着薛莹转,捧着她就对了。周围姑娘们对薛莹递去艳羡的目光,薛莹的一张脸上才勉强多了点笑容:“那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夸大。”话是这么说,但谁会介意多听几句好话呢。姑娘们讨论薛莹及笄大礼的事情,有些好事的又把话题引到了那边坐着的李莞她们身上,暗自扬眉:“唉,那回事儿以后,你就这么放过她了?”李莞她们在薛家受欺负,那天在薛家参与的姑娘们回去之后都给家里骂了一通,她们不敢恨薛莹,只能恨比她们身份地位低的。薛莹冷哼一声,没说什么。腹中却满是怨气。如果不是范氏拦着,薛莹又怎么可能那么轻松放过李莞她们,李家害的她爹官职丢了不说,至今还在家里修养,她爹倒是风光,又是升官,又是请客的。可薛莹也没办法,范氏有陆家撑腰,薛家没人敢动她,再加上她也确实没什么让人抓把柄的地方,十多天前到了她及笄大礼的日子,原以为范氏回随意糊弄过去,毕竟她没有亲娘在身边,能指望继母如何操持呢。但范氏出人意料的给薛莹操持的很盛大,请了不少客人去给她道喜,还请了京城中出了名的两个全福夫人给她插笄,在京城世家小姐里,她的及笄礼也算是受人瞩目了,薛莹还算满意,所以这些日子才会乖乖待在家里,不出去惹事,算是给范氏一个面子吧。就拿这回李家宴客来说吧,要是以前就是打死薛莹她也不会过来的,可范氏坚持,说什么都要她携礼上门,就算坐坐走个过场都得过来。“别说这些不高兴的事儿了。说说其他吧。我听说你定亲了?定的是哪家公子?”薛莹问那挑事儿的小姐,直接当面问人家未来夫婿,那小姐很不好意思,然后在一帮姑娘的起哄之下说了出来。李莞在府里宴客,觉得无聊极了,陪人说话本就不是她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她也没有攀附权贵的心,合得来就多说几句,合不来就不说。反倒是百花巷李家的几个姑娘今天特别活跃,尤其是李灵,知道了薛莹的身份以后,便和李娇一同守在薛莹身边,时不时的奉承两句。李绣自从退婚后,整个人就像是被注入了无限精力,彻底将李家长女的能耐显露出来,八面玲珑,游刃有余的招呼众宾客,夫人们自然是由老夫人她们在后院招待,姑娘们则分配给了李绣和李莞她们招呼,今日最让李莞意外的是,在李家花园中,居然让她看见了赵氏。宋策的母亲赵氏如今还是个雍容华贵的翰林夫人,李家有两个人在宋亦民手底下做事,赵氏来李家算是屈尊,李家的夫人们必须得好生招呼她。赵氏看着是个看似清高的女人,不苟言笑,哪怕罗氏和吴氏与她说话,她都有些爱答不理。李家所有的姑娘中,能稍微入得赵氏眼的也就是表外甥女李灵了,其他姑娘赵氏压根儿就没放在眼中。赵氏的出现让李莞想起前世种种,如果可以的话,这辈子她都不想再见到宋家那一家人,心情烦闷,如果今天不是李崇请客,李莞只怕现在已经去了烟雨胡同躲清闲了。若是陆睿在家,说不定还能找他斗斗嘴。想起陆睿色厉内荏的纸老虎性格,李莞忍不住掩唇笑了,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拿起茶杯喝茶遮挡笑容。饭后姑娘们在园子里对诗玩儿,这是李娇的强项,在姑娘们中李娇诗句对答如流,显了不少名声,李莞也与有荣焉。到后来,有人提出就这么对诗没意思,李灵当即提出:“要不我们改为作诗吧。咱们李家叔伯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让他们替我们品评一番,得出个一二三甲来,这样说出去,咱们不也光荣嘛。”李灵这个提议没多少人响应,因为对诗可以,只需要读过背过就能做到,无非是读的多和少的问题,但是作诗没有个多年功底是做不到的。唯有李娇觉得无所谓,她往旁边薛莹看去一眼,知道薛莹读书一般,唯独能拿的出手的是画画和下棋,若是作诗,必定会扫了薛莹的兴,随即提议:“要不改作画吧。作诗没什么意思,而起意境如何,各人感官不同,作画就不一样了,画技好坏,一目了然。”李娇提议之后,薛莹眼前一亮:“好啊好啊,就作画吧。作诗委实没意思。”薛莹开了口,那其他人也没有说不的权利了,姑娘们一合计,就作画吧。薛莹得意的看向李莞,下起了战书:“李莞,上回在我家武斗你输了,这回在你家,你敢跟我文斗作画吗?输的那个要跪下来给对方磕两个头。”第74章薛莹摆明了是挑事来的, 李莞如果不应战,便是认怂怕了她,若是应战……就怕她输的太惨, 到时候又要说李家欺负人了。“薛莹,你爹教没教过你审时度势这四个字?”李莞委婉的对薛莹说道。薛莹一愣:“什么意思?”李莞勾唇一笑,如那三月春花开, 灿烂无比:“意思就是我爹好歹是个状元, 我的书画启蒙是他,你真的要跟我比画?”此语一出, 周围人面面相觑,低声议论起来,好像她们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李莞的爹是状元。果然有个状元的爹,说话都硬气起来了。李莞此时此刻才深深的觉得一个人的出身有多重要, 有个厉害的爹,别人看你时都会高看几眼。薛莹眉头紧锁, 往李娇看去, 李娇立刻会意, 对薛莹摇了摇头, 意思是李莞说瞎话骗你呢,她小时候正是李崇每天烂醉如泥的时候,醉了睡, 醒了喝,喝完继续醉,周而复始, 怎么可能有时间给李莞启蒙书画呢,所以李娇判断,这定是李莞的推辞之言,直接推辞显得太怂,不推辞又怕输,所以就用这种方法故意吓唬薛莹。李娇跟薛莹的眉眼传递,李莞看在眼中,不禁叹息。她这个妹子啊,真的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亏她还多次在李崇面前帮过她,也因为李崇对她态度不好而说过李崇,但李娇却始终把李莞当做仇人。这段时间她送去李崇书房里的汤水,李莞还怕她伤心,暗地里替她解决不少,如果不是李莞帮着解决,李崇可能连一口都不会碰,这丫头还以为那些汤水是李崇喝了,还坚持每天送呢。她宁愿向着薛莹,都不愿意向着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真是悲哀啊。有了李娇的‘暗示’,薛莹心里就有底气了,断定李莞实在装模作样,她爹李崇从前什么样,薛莹可是听过不少的,根本不相信他会教李莞什么书画。“哼,你爹是状元又如何?你又不是状元,说这么多,莫不是不敢吧。怕丢了你爹状元的脸吗?”薛莹态度嚣张。李莞无奈,警告也警告过了,人家不听,就别怪她欺负小孩子了。李莞的画和她的书法一样,不敢说一绝吧,但绝对拿得出手,对付一个薛莹还是有信心的。一共有十个姑娘参加,各自在一炷香内做一副画出来,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人物,可以是一座房子,可以是一片天空,随各人心情随意发挥就成。在她们作画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去了东山苑,把姑娘们在园子比试作画的事情告诉了在场诸位,虽然是孩子间的比试,但都是在场大人的家眷,为了公平起见,都没有明说是哪十位姑娘参加了,只说到时候请诸位大人品评一番姑娘们的画作就好。众人倒觉得有趣,平日里总听说姑娘们玩儿毽子,抛花球,编络子,对诗,对对子,最多写写字,真没遇到过多少当场比试绘画的。宋亦民身后的宋策对这也很感兴趣,问那传话之人:“都画些什么呀?”传话之人不知:“这个小的不知,姑娘们也没说,只说到时候送来十幅画,让诸位大人品评一番,评出格一二三甲。”“倒是有点意思。”宋策问李贤:“大人觉得府上哪位姑娘的画技最佳?”李贤想了想,随即笑着摇头,表示自己不知。李贤知道自家孙女里有个祸头子,害怕今儿这事儿是她挑起的,若又闹出什么来,大家面上都不好看,但随即一想,作诗作画什么的委实闹不出什么大乱子。现在李贤更担心的是李崇,刚才随小厮出去以后,一直到现在都没回来。“都是年轻人玩儿的花头,咱们这些人就别参与了,让子恒他们那些年轻人去品评吧。”宋亦民没那好心情陪几个小姑娘玩游戏,便出言推辞了。有位李家族兄兴致勃勃道:“要不然这样吧,我们小辈一票便是一签,诸位大人一票顶十支签,若是那些画收上来,画的确实还不错,大人们也参与,难得这么热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