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花日绯      更新:2023-06-19 03:06      字数:5244
  第58章是夜, 李莞拎着一壶热好的花雕来找李崇,还带了两个杯子。李崇穿着单衣,站在槐树下看月亮, 神情落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李莞走过去他仿若未觉, 李莞把花雕酒放在一旁石桌上, 站到李崇身旁去,与李崇摆出同样的姿势往天上看去, 天上挂着一轮明月,月晕动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沿江百姓又要受难了。”李崇保持姿势, 突然说了这么一句,旁边除了李莞没有其他人, 所以这话肯定就是跟李莞说的, 李莞愣了愣, 回了一声:“……哦。”不然还能指望她和他说出什么忧国忧民, 利国利民的国策吗?李崇深吸一口气,无奈一叹,这才回头看动作与他如出一辙的女儿, 月光下的脸颊轮廓越发像他心中惦念的那个人,然而从前只是惦念,自责, 甚至妄想过有朝一日她会回来,可是如今,所有的念想一夕间全都崩塌,她永远都不可能再回到他的身边了。这么多年的执着就像个自暴自弃的笑话,在殿上看见他的那一刻,李崇就明白这个道理。“你来干什么?”李崇收回目光,低头对李莞蔫蔫的问道。李莞指着石桌上的花雕:“喝酒。”李崇走过去,拿起酒壶,意兴阑珊的揭开盖子,将酒瓶子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李莞迫不及待拉他入座,然后拿起一只酒杯子送到李崇面前,满心期待的等李崇给她倒一杯,谁知李崇却当着她的面就着瓶口喝了起来,李莞抗议:“我也要喝。”伸手去夺酒瓶子,被李崇躲开:“小孩子家家,喝什么酒。”李莞觉得不公平:“这是我买的酒。”“丫头给爹买酒喝有什么不对?”李崇的脸皮越发厚了。李莞气结。不过看见李崇喝第二口酒时,微微上扬的嘴角,李莞就觉得这酒的钱花的值得,不喝就不喝吧,本来她也不喜欢喝。坐在一旁,看着李崇一口一口的喝酒,喝了半坛后,李崇放下酒坛,对李莞正色说道:“丫头,要不……”李崇好像有话说的样子,李莞看他:“什么?”“你回大兴住吧。”李莞拧眉:“为什么我要回大兴住?”李崇一愣,见李莞瞪着两只眼睛,黑亮亮的注视着自己,到喉咙口的话又给压了下去,李崇吸了吸鼻子,说道:“你说为什么,你这才刚来京城多久,就给我惹了这么大麻烦,继续让你在京城待着,还不知道你要惹出什么来呢。”李崇的语气夹带着嫌弃,让李莞很是无语:“爹,咱说话得凭良心,是我惹得麻烦大,还是您惹的麻烦大?”她只是在永安侯府跟薛莹她们结了梁子,但她们都是闺阁姑娘,闹翻了天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李崇可不一样,他可是把整个京城都闹翻了天啊。拼了状元的前途不要,跟永安侯去计较鸡毛蒜皮的事儿,最后虽然胜了,可谁知道他是因为什么胜了的,兴许是皇上早就看永安侯不顺眼,而找不到借口责罚永安侯,这才借了李崇的手,惩罚永安侯,这回李崇可真让李家长脸了,就算从前不知道李家有个状元郎的人家,现在也全都知道了。他居然好意思说是她惹的麻烦。果然,李崇的面子挂不住了,重重放下酒坛子:“怎么说话呢。我不为了给你们出头啊。”李崇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只是咕哝一句。李莞听后一扬眉:“谁知道你为了什么。”不怪李莞怀疑李崇的意图,因为他这回办的事情太离奇了。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可能会办的事情,李崇居然给办了,要说李崇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家里几个姑娘受欺负,不夹杂其他任何理由,李莞不太相信。但是很显然,李崇不愿意说。老太爷李贤都问成那样了,李崇还是闭口不谈,李莞知道,就算自己现在问他他也不会告诉自己的。李莞忽然想到那天在永安侯府外,陆睿对自己说的话,忍不住喃喃自语道:“真奇怪,你们干嘛都让我回大兴去呀。”李崇停下喝酒的动作,抬眼问道:“除了我,还有谁?”李莞想了想,回道:“就是那个陆大人,陆睿。那天他在永安侯府救了我和绣姐儿,我们出去的时候,正好看见他的马从侯府门前经过,我就去谢他,然后他就跟我说,让我回大兴去。”李崇收回目光,若有所思的盯着桌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李莞见他久久不语,不禁伸手推了推他:“爹?”李崇回神:“哦,说起来这回在宫里,也是多亏了他。”多亏了陆睿?李莞很惊讶。陆睿那张冷脸,说话毒辣,一点风度没有,李莞认真评道:“他看着就不像什么好人,怎么会帮你?”李崇失笑:“有些人天生不善言辞,不善伪装,我倒觉得陆大人是个热心人。他年纪比我小很多,遇事却比我通透,若非身份不够,还真想与他结交一番。”李莞怎么也没有想到,李崇对陆睿的评价居然这么高,忍不住心中腹诽:那是因为你没见识过他说话有多难听。“爹,这回皇上重罚了永安侯,说起来,夫人和薛家沾着亲,咱们如今跟薛家闹翻了,会不会让她难做?”这才是李莞今天来找李崇的真实目的,她怎么都想不明白,李崇为什么要豁出去跟薛家为难,思来想去的,似乎也就只有从崔氏这里找原因了,崔氏为什么会在薛家面前说李崇和李家的坏话,她和李崇之间肯定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李莞想着,李崇跟薛家为难,会不会是因为崔氏。然而直接跟李崇问,他肯定不说,所以,她就只能迂回的问。提起崔氏,李崇的脸上露出一丝嘲讽:“她有什么可为难的。你就别替她操心了。”“女儿倒不是替夫人操心,只是替娇姐儿和茂哥儿想,尤其是娇姐儿,性子越发傲气,总是想着亲近崔家,哪怕是薛家她也愿意亲近,独独对自家人,仿佛怎么都看不上,这性子若不收敛,将来可怎么得了?”李莞想从李娇这边下手,看看能不能让李崇多说一些事情出来,然而提起李娇,甚至李茂,李崇除了越发不耐之外,并没有任何担心之色出来。摆摆手,对李莞道:“好了好了,你把你自己顾好就得了,他们的事情自有崔氏去教。”李崇言谈间,竟然对李娇和李茂的性子如何并不感兴趣。这倒有些出乎李莞的预料,从前她只觉得是李娇和李茂对李崇不亲近才导致他们父子父女情分淡薄,然而李崇并不是个血脉淡薄的父亲,从他对自己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二,如果李崇真的不在乎子女如何的话,就算李莞主动亲近,他也不可能在乎的。李崇已经表明态度,李莞从李娇李茂这方面下手的如意算盘打崩了,李崇继续一口一口的喝酒,李莞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犹豫一番后,抬头对李崇喊道:“爹。”李崇放下空酒坛子,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一坛子花雕酒居然就喝完了,李莞的话还没说完……“你到底想说什么?别婆婆妈妈行不行?”李崇算是看出来了,他这个女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无缘无故送酒给他喝,肯定不会是出于孝心这么简单。李莞一直觉得自己很孝顺,如果知道李崇现在脑子里想的事情,只怕要哭了。“那个……”李莞把心一横:“爹你要不要纳个妾?”李崇这回行事冲动,李莞仔仔细细的分析过,除了一些不明因素之外,李莞还给他分析出一个比较浅显的原因,那就是——他没有女人牵绊。虽然李崇有妻有妾,但是府里上下谁不知道,李崇过的比和尚好不了多少。再说崔氏,虽然跟李崇为夫妻,两人生了两个孩子,然而夫妻生活也不和美,至于那些崔氏帮李崇纳的妾,李莞现在直接怀疑,李崇可能连她们院子都没去过。李莞心想,如果李崇身边有个女人拉着他,关键时候劝一劝,说不定他就不会这么冲动了。李崇愣愣的看着李莞,似乎还没有从被亲生女儿崔着纳妾的冲击里回转过来,李莞又继续给他扎上火辣辣的第二刀:“纳个妾,纳个姓苏的妾?”李崇:……李崇不说话看着李莞,眉头渐渐聚拢,李莞却沉浸在自己的‘孝心’世界中不可自拔,作死的坦诚了自己前段时间做的事情:“那个茶楼唱曲儿的女子,女儿觉得就挺好的,爹……觉得如何?”院子里安静的似乎只听得见风声,树叶沙沙的吹,卷了几片落下,从这边的院墙飞到那边的院墙方才落下。原本并不觉得尴尬的李莞,被李崇盯得尴尬了。眼波流转间,李莞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头,干咳一声,往天上看去两眼,强行把话题给对付了过去:“那,那什么……好像真的起风了哈,月晕而风,果真如此,果真如此。”李莞内心是崩溃的,暗自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跟李崇提这些,他愿意打一辈子光棍儿,关她什么事呢?李莞收拾心情,端端正正的起身给李崇行了一个告退礼:“时辰已晚,爹爹早些休息,女儿告退。”说完,李莞在李崇那恶狠狠的目光注视下,孙子一般逃离了视线。第59章李莞让冯振才打听苏姨娘的事情, 知道她是青阳人,今年十八,自小父母双亡, 跟着舅舅舅妈生活,小时候生活挺好,后来舅舅做生意亏了, 日子就不好过了, 也因为家境贫寒,耽误了婚事, 两个月前,随她舅舅舅妈来京里讨生活,现在就住在北城的帽儿胡同里。苏姨娘本人据说性子温婉,有些沉默寡言, 不怎么跟悠然茶坊其他人说话,每天固定弹奏几曲就立刻回家, 绝不在外流连, 也从不会收茶客们送的东西。听起来人品还不错的样子, 但似乎也只是听起来……“她舅舅是不打算让她成亲了吗?一直在茶坊里弹唱也不是个事儿啊。”李莞问。“据说家里太过穷了, 就靠着苏姑娘唱曲儿过活。”冯掌柜说:“唉,穷人家也有穷人家的难处,那苏姑娘还算是人品端正的, 至少没有走上歪路。”冯掌柜想起自己从前混迹市井的时候,见识过不少穷人家的姑娘走投无路卖艺的,一不留神就被人骗的上了不该上的船, 做了不该做的事。但这个苏姑娘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洁身自好,冯掌柜觉得还算难得。李莞在珠颜堂柜台后面看这一批江南运来的珍珠料子,拿起两颗放在手心里观察,拧眉说道:“她舅舅都穷的让外甥女去茶楼卖唱了,还不算走上歪路吗?更何况……”李莞把一颗珍珠举起来,对着阳光眯着眼看光泽,口中说道:“那家茶坊的工钱,一天是五文,唱戏的,杂耍的,弹琴打鼓的,哪个不是拿了赏钱回家去过日子的?她舅舅家有多少人,一天五文钱,只怕连吃饭都成问题吧。”人在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却还能坚持纤尘不染,不收任何赏银,要么是品行高洁到一定境界,视金钱如粪土,要么是苏家根本就不缺那点钱。而苏姨娘的舅舅既然能让外甥女去茶楼卖唱,就说明他们家的品行不会高洁到哪里去,一个品行不算高洁,却要强行装作高洁的行为才是最奇怪的吧。所以这才是李莞觉得疑惑,并加以怀疑的地方。其实如果冯掌柜派出去的人,打听回来的消息是苏家视财如命,反而更能让李莞接受。“这……”冯掌柜也被李莞给问住了,随即明白李莞的意思:“是,小人待会儿就派人再去深入调查。”李莞不置可否把这一批珍珠料子分出了三等,最上等的做珠串,中等的做手钏,次一些的则做珠钗珠簪之类,李莞这分辨珍珠的眼力,赶得上一个入行十年的师傅,这也是李莞在珠颜堂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地方。李崇现在虽然还没有松口要纳苏姨娘进门,但李莞知道后续会发生的事情,知道苏姨娘进门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她提前替李崇打听苏姨娘的人品作风,也没什么不对的。不过苏姨娘这事儿最终还得看李崇的意思,她最多不过是帮着打听打听罢了。事情说的差不多之后,李莞才跟冯掌柜说起了再开几家店铺的事情,戴云前阵子从江南进货的时候,李莞让他注意着些江南有没有那种番邦来的辣子,戴云在扬州府的一个老掌柜那里带回来两袋,据说是湖州那边到扬州府务工的人从家乡带出来的,偶然间被江南两间菜馆用了去,虽然市面上早有吃辣子的店铺,但湖州的辣子以香麻为主,口味更重些,已经开始渐渐形成一股子吃辣子风。李莞让戴云带回来两袋,上一世京城也曾风靡过一股吃辣子的风,那辣子拿回来之后,李莞就让冯掌柜去盘了两间酒楼下来,一家在东城安乐街,一家在西城翡翠街,又重金从湖州那边聘请了专门做辣菜的厨子入京,开始试菜的时候,大家还觉得入口有些辣,但吃着吃着就发现,这种辣子稍加改良就能让人吃的停不下来。“姑娘上回说李师傅做的香辣蟹特别好吃,李师傅一直记着,今儿早上还派人来跟我说,姑娘要走之前让人去知会他一声,他当场做了给姑娘送过来呢。”冯掌柜对李莞说道。李莞想起那蟹的味道便觉得馋,当即点头:“好啊好啊,我在这里等着,待会儿正好拿回去给我爹下下酒。”冯掌柜说派人去给李莞拿过来,一来一回得有一刻钟的时间,李莞太过麻烦,便自己去了安平巷,安平巷离振兴街不远,从珠颜堂后头转过一个路口就到了,这几家店铺经营以来都是盈利,但李莞并没有把盈利的银子全都存起来,而是交给冯掌柜,让他看着去买振兴街别的铺面,湘南酒楼便位于东城安平巷口,虽说现在交通还不算通达,但只要朱雀街中间那条河渠一开,湘南酒楼的位置就很惹眼了,最关键是,占地面积够大,门前停靠马车等都不在话下,这就给酒楼多了不少有利条件。因为湘南酒楼有别于城中其他传统酒楼的味道,所以即便现在地理位置一般,但每天依旧有些生意,保本加稍稍盈利的状态,所以李师傅才有时间想着给李莞做点香辣蟹吃,要真忙的时候,就是李莞也得等才行。李师傅听说李莞是要带回家里吃的,怕不够吃,就说给李莞多做几份带走,李莞便在酒楼大堂里等着,现在是下午申时,没什么客人上门,李莞乐得清闲,掌柜的干脆把账目搬出来给李莞过目,李莞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偶尔打打手里的算盘,记上两笔。正埋头算账时,听见门边传来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