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作者:花日绯      更新:2023-06-19 03:05      字数:5650
  看见李莞,冯掌柜就迎上前生生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小人谢姑娘救命之恩,收容之恩,再造之恩,今生今世,肝脑涂地,供姑娘差遣。”李莞让阿成把人扶起来,请冯掌柜入座。冯掌柜抬起袖口掖了掖眼角,感触颇深道:“姑娘仁义,实乃冯某平生仅见,冯某何德何能,竟连累姑娘至此。”冯振才得知李莞为他做的一切后,震惊又悔恨,起初见她年少可欺,又气李家对他无情无义,故存心欺骗,没想到这孩子以德报怨,宽大的胸襟使他惭愧不已。“我没什么,冯掌柜不必放在心上。说句实话,我原就是打定主意想让你做我店铺的总掌柜,替我操持铺子,救你也是铤而走险,凭我一人之力,肯定做不到,还得感谢长风镖局的诸位英雄好汉。”事情的经过冯掌柜早已知晓,对她独闯长风镖局的事情也有所耳闻。“好了好了,现在既然没事了,谭家被官府抄了家,也不可能再来找你的麻烦,咱们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商量商量该怎样把那些快要关门的店铺重新盘活起来。说句不怕冯掌柜笑话的话,别看我是府里的姑娘,其实情况并不太好。”冯掌柜认真聆听李莞之言,对她说的‘在府里情况不太好’的原因,也是知晓。一个丧母嫡女,摊上一个不问世事的醉鬼父亲,前有继母,后有弟妹,她夹在中间,身份确实尴尬,所以这孩子才如此早慧,比一般同龄孩子更有勇气。“姑娘的处境,冯某略知一二。请姑娘放心,从前我虽混账,骗过姑娘,但就凭姑娘对我的救命之恩,冯某敢保证,定会竭尽全力为姑娘效力,绝不辜负姑娘。”李莞等的就是冯振才这句话,为了他这句‘尽力’,李莞也算是费尽了心思。“冯掌柜既然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和您客气了。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店铺若是按照从前的那一套经营,有冯掌柜在,我并不担心,只是咱们那些铺子就算做的好,那也是在大兴府好,可整个大兴府又能有多大?我前两天去了趟京城,逛了逛京城大街小巷的商铺,觉得有些生意很是不错,冯掌柜可愿听我说一耳?”“姑娘请说。”冯振才目不转睛的看着李莞,心头有种小兴奋冉冉升起,李莞虽然才说了一点,可这一点已经说到了冯掌柜的心坎儿上,惊讶这小姑娘的敏锐。“京城里卖的东西比大兴府卖的东西品种要全的多,要多的多,就拿我曾经在大兴府看到的一种香云纱,大兴府只有红色一种,我一直以为这种香云纱就只有这种颜色,可是人家京城的铺子里却是粉、红,白、黄、蓝各种颜色都有,你说,同样是买东西花钱,你更愿意去品种齐全的店里买,还是愿意在品种不全的店里买呢?”李莞用一种香云纱打比方,冯振才立刻就明白了,说道:“那些丝绸贡缎什么的,都是从江南来的,江南水乡多有养蚕制丝法,咱们北方做不到,所以北方的丝绸永远没有南方的品种多,现在北方市面上卖的那些,大部分都是从江南运过来的。”“没错,从江南运过来。不仅仅是丝绸,我记得南方的茶叶,酒,还有珍珠,全都是好东西,咱们如果能把这些关节打通的话,定能比传统店铺多赚一些的。”“姑娘的想法很好,实施起来确实要费一番功夫,只不过在那些利益面前,费多少工夫,都是值得的。如今的商铺经营与几年前相比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店铺之间互相竞价,已经使物品的利润降了又降,很不好做,但价格又不能再回升,因为你卖的东西,别家店铺也有,从你这里买不到,客人自然会去别家。”“所以咱们就得多卖一些别的商铺没有的东西,这样客人们无从选择,那价格还不都是由着咱们来定?所谓物以稀为贵,便是这个道理。”李莞早就想这么干了,她既然重生回来,那势必要做点事,只可惜,她如今才十三岁,很多事情都不能由她出面去干,李莞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可以独当一面替她奔走的人,这个时候冯振才出现了,李莞一下子就认定了他,就算被骗,也要把他给救出来,她要让让冯振才欠她一个怎么还都还不了的恩情,这样他才会定下心来替她做事,成为李莞忠实的左膀右臂。况且冯振才从李家店铺离开以后,并没有离开商业圈子,他想到了用自己所长,给各家商号做黑账的方法维持生计,这个求生的方法听起来虽然很不入流,上不得台面,但是这也让冯振才比别人多了一项优势,那就是他做黑账这么多年,对各种店铺的经营方式,销售渠道,进货来源,以及各种收入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果不是做黑账,一个普通的掌柜,又怎么可能得到各家店铺毫无隐瞒的第一手资料呢?所以,别看冯振才被逐出李家以后过得很不好,谁都瞧不上,其实他身上有着其他掌柜学都学不来的经验,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冯振才对商业细账透熟于胸,有这样一个人在手边帮忙,只要他尽心尽力,不生二心,那李莞可以说今后都能高枕无忧,等着收钱了。这也就是李莞为什么宁愿拼的名声不要,担个鲁莽冲动之名,也要坚持亲自出马,营救冯振才。李莞是在赌,和命运赌。如今看来,这场赌她已经赢了一半。冯振才受了她这么大的恩惠,只要他还稍有良心,今后定会竭尽所能辅佐李莞成就她心目中的行商梦。第31章“姑娘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没想到我参悟了这么多年的事情,自以为无人知晓,却被姑娘这般轻松一语道破, 惭愧啊。”冯振才这段时间在想铺子的出路,来这里之前,还在脑子里排练该怎么才能说服李莞放弃传统店铺的开设方法, 走这条路呢。李莞有些汗颜, 事实上冯掌柜在行商上确实有奇才,因为李莞说出这些道理, 那是因为她切身经历过,也看别人操作成功过,所以才这么有底气的说,但冯掌柜却是凭的自己, 高下立判。“但是,咱们理想是好的, 要走这条路却也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一个运输问题, 由南至北, 道路偏远,一路上山高水长,途中情况变化万千, 咱们如何保证货物平安运到呢?走镖局固然是条出路,可这样一来,每批货物的成本便会增加不少, 这样一来,将会大大削减咱们货物的利润。”冯振才把担心说出来,这个难处,李莞也想到过,脑中那个想法越来越清晰,斟酌片刻后,对冯振才说道:“倒不如,咱们自组镖队?”冯振才眼前一亮:“自组?”站起身来踱两步,冯振才叹息:“谈何容易。就拿整个大兴来说吧,姑娘知道的镖局有多少家?一共八家,这八家里,就属计镖头的长风镖局失镖最少,姑娘可知道是为什么吗?”李莞摇头,静静听着。“那是因为长风镖局的镖师身手好,计镖头在江湖上有响当当的名号,黑白两道通吃,普通小贼根本不敢惹长风镖局的镖,纵然遇上狠手,但能在计镖头手里把镖抢走的还真没几个。”冯振才边说边觉得李莞的想法虽好,但却难以实施:“所以说,这个道理姑娘明白吗?自组镖队容易,可要保证不失镖却很难,因为咱们根本请不到像计镖头那样好身手的镖师,一个尚且困难,更别说是一群了。”李莞垂下目光沉吟片刻,果敢说道:“冯掌柜听说过京城衍力街吗?”“衍力街?便是那卖奴场所?”冯振才心上一惊,蓦地睁大双眼:“姑娘是想……”“每年官府都会有犯罪的人,这些人里,有的是自己犯罪,有的是受主家连累的护卫,那些人既然能当护卫,定然手底下有点功夫。咱们若能从那些人里挑一支镖队,您觉得……如何?”李莞的话说的冯振才心上砰砰跳,因为太大胆了,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冯振才讪笑:“姑娘,那些人可不好驾驭。一来卖的银钱比一般奴仆要多几十倍,二来这种身负武功沦落为奴之人,心气儿上必然不服,也有那些胆大的老板敢用,但是每年也能听到一些奴大欺主的事情,就好比去年真定府就出了一起罪奴把主家一家三十几口全都杀掉,夺银子逃亡的事情。咱们能用的了这些人吗?”李莞脑中想起那日在街上看见的凶狠汉子,看他肩上戴着两套枷锁,脚链比旁人还要粗几分,想来是十分让官差忌惮的人物。李莞若有所思的回了一句:“能不能用,试过才知道。咱们驾驭不了,那就挑个最有能耐的回来驾驭。你过来,我与你说……”李莞在冯掌柜耳旁将自己的想法,和那天在京城大街上所见都说与冯掌柜听,让他无论如何自己跑一趟京城,并且今日回去之后就着手安排,不管怎么样,事情想到了就要做,只放在脑中盘算的话,永远都不可能做成。“按我说的去做,找到我说的那人,打听清楚情况以后再出价,千万别硬来,不管再厉害的高手,他总是有软肋的,你在旁边多观察观察,观察到他的软肋之后,再下手不迟。”李莞那天在街上就萌生了这个念头,本来打算亲自去看一眼的,没想到半路遇到陆睿,凭白错失了机会,但错失机会并不代表李莞想放弃,再说如今有冯掌柜替她奔走,可比她一个人单打独斗要好太多太多了。冯掌柜见李莞坚持如此,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还是愿意为李莞跑这一回。毕竟在没有跟姑娘谈话之前,冯掌柜觉得李莞最多是个仁义的好东家,谈过话之后才知道,这小姑娘不简单,至少她做事并不是只看眼前利益,懂的长远考虑,并且想法新奇大胆,冯振才自觉不是个开疆拓土的将才,但做一个听从主帅吩咐,会审时度势的士兵还是可以的,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是将军手底下最好的先锋。姑娘对他不仅有恩情,还有盛情。冯振才当狗腿子黑帐房的这些年,从来没有受到过尊重,哪怕他替那些老板们抹平再多的帐,为他们创造了再多利益,可在他们眼中,他冯振才不过就是个唯利是图的黑帐房,养不熟的一条狗。可姑娘却是不同,不仅以性命相托,还对他礼遇有嘉,让冯振才重新尝到被人尊重的滋味,撇开恩情不谈,冲这份知遇之恩,他便打定主意,一定要为姑娘当好先锋战士。冯掌柜得了命令之后,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干劲满满,走出李家时,脚底生风,像是蔫儿了很久的菜,突然就精神起来。李莞把阿成喊来,交给阿成五百两银子,让他收拾行装马上出发,前往榆林街跟冯掌柜汇合,冯掌柜如今刚接管,手底下能用的人和钱都没有很多,让阿成过去帮衬着些。傍晚时分,李莞又去了一次铭心院,问张平和赵达,她早上走了之后,李崇有没有出房门,两人摊手摇头:“没有出房门。中午饭都是放在门口,过会儿老爷自己拿进去的。”李莞稍稍放心;“哦,他还知道自己拿饭吃。可见是清醒的。那他在房里干什么呀?还在写字吗?”“不写了。”张平生了一张憨厚的脸。“老爷开始收拾书架上的书了。把书架上那些多少年都不看的书全都给搬到了地上,一本一本的归类。”“搬书?”李莞惊讶极了。赵达在廊下对李莞招手,李莞提着裙摆过去,赵达让李莞站在那处可以看见房间里情况的窗台后向里观望,果真看到房间里一道忙碌的身影,李崇神情特别认真,一手拿着写满字的纸,一手翻找着书籍,对外面的动静完全没有反应。这样认真的李崇,李莞可从来没有看见过。自小见惯李崇醉醺醺的混账样子,再看他一本正经翻书,感觉实在违和,就好像一个地痞突然要转行当先生那般。李莞在窗边看了好一会儿才离开,尽管不知道李崇在干什么,但她和老夫人宁氏的想法都一样,只要李崇不出门喝酒,把自己喝的烂醉如泥回来,至于他在府里,自然是随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了。一夜无话。李莞被禁足这些天以来,心里一直记挂着外面店铺的事情,直到昨天跟冯掌柜详谈一番后,悬在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落下一半,所以当天夜里连睡觉都香甜许多,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还是王嬷嬷进来喊她,李莞才从睡梦中醒来。屋里阳光明媚,王嬷嬷亲自给李莞打了热水进来,阳光下,王嬷嬷身上好像有光,看的特别柔和,李莞笑眯眯的问:“嬷嬷今儿好像心情很好嘛。”平日李莞要睡了懒觉,王嬷嬷虽然不会说她,却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高兴啊。王嬷嬷把热水放到水盆架子上,热水氤氲成水气,给下床的李莞肩上披上一件外衫,才把洁牙粉递过去给她,李莞洁牙的时候,王嬷嬷从旁说道:“铭心院已经很多年没有买过笔墨纸砚了。今儿我在外面遇见张平,他手里抱着好些纸笔,说全都是送到八爷屋里去的。”王嬷嬷伺候李莞,但是李莞母亲身边的人,李崇醉生梦死,她看在眼里也很着急,这不,李崇只是让人去买了文房四宝而已,就让王嬷嬷一早上高兴起来了。李崇真要奋发了?可这跟李莞记忆中的年份好像不太一样啊。记忆中,李崇是在苏姨娘进门之后,李莞十五岁那年开始奋发的,也像是如今这般,突如其来的奋发,当时李家好些人都议论过李崇突然奋发的原因,最终归咎到苏姨娘身上,因为李崇身边除了比往年多了个苏姨娘之外,其他并没有任何变化。那现在呢?苏姨娘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待着,完全没有露过面,李崇突然奋的哪门子发?李莞带着疑惑往铭心院去,老远就看见铭心院外站着几个护院,以前的铭心院从来没有设过守门护卫,都是谁想来就来,谁想走就走的。李莞想进院子,却被两个魁梧的护院拦住:“四姑娘止步。八爷说了,从今往后没有他的吩咐,谁也不能随意进出铭心院半步。”李莞指着自己的鼻头:“你去通传一声,是我啊。”说完这话,李莞眼角余光瞥见崔氏自树下走来,身后下人手里拿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几件折叠好的衣裳。崔氏看见铭心院外的阵仗,笑问道:“这是做什么?莫不是连我都不能进吧?”护院一视同仁,六亲不认:“八爷说了,就是老太爷老夫人来,也不能进。”李崇在搞什么啊?李莞心道。第32章李莞往崔氏看去, 只见崔氏的目光中带些意味不明的探究,转瞬即逝,恢复从容:“既然是爷吩咐的, 那便照做吧。院子里还有谁伺候?得安排几个灵活的在爷身边。”“夫人放心,爷身边伺候的是张平和赵达,他们平日里伺候惯了, 至于院里其他人, 一大早都被爷指使走了。”崔氏蹙眉:“这么说,院里就只有张平和赵达?”“是。”李莞不知道李崇在搞些什么小动作, 留下也是白搭,不如听之任之,反正只要他在家里,不出去找那些狐朋狗友喝酒就成, 宁氏哪里也好交代。转身对崔氏躬身:“夫人,若是没什么事的话, 我也回去了。”崔氏对李莞素来不在意, 闻言颔首。李莞离开的时候, 崔氏还站在铭心院外。***李崇戒酒的消息很快在府里传开, 其中最高兴的当属老夫人宁氏,连带对李莞的态度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让李莞觉得委实有点汗颜, 毕竟自己什么都没干。大半个月后,冯掌柜给李莞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和阿成在京城逗留十多日, 终于办成了李莞所想的事情,李莞在前院花厅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