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作者:长生千叶      更新:2023-06-19 00:10      字数:5343
  贾史王薛四门如此卖弄自己的体面,朝中却只有王大人一个人说得上话儿,显然圣上已经故意打压了,怎么可能娶薛家皇商的女儿,助长这股气焰呢?因此薛宝钗的落选,那是必然的。不过薛宝钗虽然落选了,但是圣上还是想安抚着四门的,毕竟如今还不到连根拔起的状态,于是便想把薛宝钗指给如今正是功高,又且年轻英俊的北静郡王。武曌这么一想,瞬间什么都明白了,表面上是圣上爱见北静郡王,考虑着北静郡王已经弱冠,还没有王妃,因此费了一番心思,给他挑选佳人,只是,那背地里却是想要打压北静郡王的。虽说北静郡王平日看起来是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只是如今东南西北四王之中,只有他最为年轻,最为功高,皇上虽然送他象征着兄弟感情的念珠,但是心里怎么能不防备?这年头,想要和北静郡王攀姻亲的人,数不胜数,能从京城的城门排出去,万一北静郡王又和哪家大门大户连个姻亲,那不就是下一个“贾史王薛”么?圣上心里是有小道道儿的,因此打算把皇商的女儿,指定给北静郡王,虽然表面看起来十分风光,毕竟现在四门还处于鼎盛时期,但是往后圣上绝对要出手拔除这些恶瘤,而到时候的姻亲北静王府,也会跟着受牵累。这一步长盘,下的很妙,但是在武曌这种明眼人眼中,实在太明显了,那北静郡王是何等玲珑心肝的人,武曌恐怕北静郡王早晚会知道。想到这里,武曌眼神不由又晃动了一下,突然想起方才北静郡王非要自己答应他一个人情,平白就来敲竹杠,不由心里“梆”的一跳,隐约觉得可能和这事儿有些关联,但是又不能如此肯定。贾芸站在一边儿,暗暗打量着武曌的神色,见武曌脸色变了几下,但是很快归于平静,什么也看不出来,只好出声说:“林姑娘?”武曌立刻省过来,微微一笑,说:“宝姐姐虽然不能进宫,但若能指给郡王,也是美事一桩,只是……不知芸儿为何与我讲起,就算这是宝姐姐的美事儿,也与我不相干呢。”贾芸一听,顿时有些懵了,毕竟他听说了很多流言蜚语,都是说北静郡王对林妹妹有意思的,如今武曌却亲口说“不相干”,而且姿态颇为淡定,这样贾芸有些发懵。武曌又幽幽的说:“这事儿,还没成定局,芸儿你是聪明人,别瞎嚼舌头根子,今儿和我说说也就算了。”贾芸立刻拱手说:“是,姑娘教训的是。”武曌说着,摆了摆手,说:“若宝姐姐真的能进北静王府,是她有着富贵命,是她的福分。”贾芸一笑,拱着手,十分恭敬,不过嘴里却说着:“芸儿怎不知,姑娘是相信福分的人?”武曌一听,不由另眼相看,看了贾芸一眼,只是说:“你去罢。”贾芸点了点头,又说:“姑娘千万别累着身子,若是有什么劳神劳心的事儿,只管喊芸儿来做。”武曌更是发笑,说:“你放心,你好使唤的很呢,若是有什么有油水的事儿,我定然想到你。”贾芸的“温柔”被她明晃晃的道破,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也算是爽爽快快,恭恭敬敬的又辞了一回,这才走了。贾宝玉和秦钟跟着众人去安灵,王夫人邢夫人一行人,很快就回来了,但是王熙凤带着贾宝玉和秦钟,却住在了水月庵,一直没有回来。武曌心里头清楚,因着贾宝玉和秦钟现在乐不思蜀了,那水月庵中,有个小尼姑名唤智能儿的,和秦钟关系不清不楚,很是爱慕秦钟的风流俊俏,而贾宝玉是个看到年轻女子就爱慕的人,因此这会子还在水月庵争风吃醋,互相调情体己呢,一时回不来。武曌倒是得了清闲,踏着些日子在宁府主事儿,虽然不为捞油水,也不为锻炼自己的品性,但是其实为了打通各种关系,网络各种人脉的,如今身上已经下旨将林如海调回京城,那搬出去也就指日可待了。林如海是个老实人,在京城定然没什么人脉,武曌若是不网络一些人脉,日后林如海还要做副都御使,指不定得罪什么人,又有什么坎儿呢。武曌虽然做事凌厉,雷霆手段,但是从来不苛待下人,做的好,反而慷慨有赏,因此一般下人都爱见她,人脉自然网络的不少。而且武曌这些日子,收了两个人,一个能武能瞪眼睛的焦大,忠心耿耿;另外一个就是能文明事态的贾芸,聪明伶俐,有什么事儿,武曌只管让他们去办,十分放心。昨个儿贾芸走了之后,武曌寻思了一下,就随便给贾芸搞了一个“差事儿”,自然是往贾府的家塾去念书。贾芸家里十分贫穷,父亲死的早,母亲没什么本事儿,一直穷的叮当响,虽然贾芸姓贾,但是没人让他往私塾念书,贾芸虽然有些才华,但是读书不多,武曌便托了人脉,给了他一个恩典,让他去念书。因着武曌管了宁府这么长时间,武曌偶然一提,立刻有人安排贾芸去家塾。贾芸突听让自己去念书,顿时欣喜的跟什么似的,当即千恩万谢的过去了。今儿是贾芸第一天去家塾念书,虽然家塾中很多仗势欺人的学生,但是贾芸只管念书,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其他的也不管。他身边没有小厮,也没有书童,散了学,自己就包了书,径自出来,旁的公子哥儿还想要奚落他两句,但是竟没有找到机会。贾芸从家塾走出来,想要往荣国府去,准备恭敬的谢一回武曌,只是他走到一半儿,却看到了其他人。前面有轿子过路,不过排场很朴素,看起来实在普通了,贾芸站在一边儿,正等着轿子通过再走,没成想轿帘子突然打了起来,“哗啦”一声,贾芸就看到了里面儿坐着的人,不正是北静郡王?北静郡王一身官服,头戴王帽,面如冠玉,真真儿算的上顶尖儿的俊美无俦了。北静郡王一打起帘子,正好看到了贾芸,贾芸连忙恭敬站好,垂低了头表示本分,毕竟他是贾家的“低等人”,贾芸明白人情世故,自然不敢直视北静郡王。贾芸还以为北静郡王这般高高在上的人,也定然不识得自己的,哪知道北静郡王打起帘子,突然就笑了一声,说:“可是贾芸?”他说着,令人按下轿子。贾芸一听,赶紧上前,恭敬的说:“贾芸拜见郡王!”北静郡王没有从轿子里走出来,但是虚抬了抬手,面目很随和,没什么王爷架子,笑着说:“小王就说看你面善,出殡那会儿,你跟在林姑娘身边做管事儿,是也不是?”贾芸连忙说:“正是。”北静郡王展了一袭银白色的袖袍,身边一个从者连忙双手接过北静王递来的东西,是个信笺。北静王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抬了抬下巴,那从者立刻会意,将信笺递给贾芸。贾芸不明所以,连忙弓着身双手接住,就听北静郡王说:“这封信,小王托你交与林姑娘,是十分要紧的事儿。”贾芸一听,更不敢看那封信,信上封着,表面没有一个字儿,里面还有点鼓,放了什么东西,像是个小珠子一样。贾芸也不敢多问,连声说:“是,郡王请放心,小人一会子就过去。”北静郡王点了点头,温和的说:“那便多谢你了?”贾芸连声说:“在郡王面前,小人怎么敢托大,郡王折煞小人了。”北静郡王没有再说话,挥了挥手,自然有人过来,把轿帘子整理好,又有轿夫过来,准备抬起轿子,继续往前走。贾芸松了口气,不知为什么,这郡王虽然说话温和,但总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让人不敢造次。贾芸正松了一口气,却这个当口儿,从垂着的轿帘子里,幽幽的飘出一句话来,北静郡王的声音很是低沉,说:“我知你是个聪明人。”北静郡王没头没脑的说完,轿子已经抬起来,遥遥的走了,唬的贾芸一怔,心口“梆梆”的跳,总觉得郡王这句话,不是在表扬自己,反而是在敲打自己似的。贾芸看着遥遥而去的轿子,紧了紧信笺,不敢耽误,连忙抬步往荣国府去。武曌没有在贾母的院落,也没在碧纱橱,这倒是便宜了贾芸,不需要拐着弯儿的让人去通传,毕竟他虽然是晚辈,但是也不能仗着无知进贾母的院落。刚刚宁府有人来找武曌,说的是之前管理贾府残留下来的事儿,武曌还没来得及回贾母的院落,正巧贾芸匆匆来了,一头的汗。武曌见他匆忙,笑着说:“芸儿这是从哪来?后面怕是有老虎追你,走得这么忙,出了这么多汗?”贾芸一听,这才抬手抹汗,顿时吓了一跳,竟然出了这么多汗,他竟不知道,敢情怕不是冷汗罢!贾芸赶忙过去,把信笺交给武曌,说:“姑娘,方才芸儿在路上遇到了北静郡王归府,这是郡王叫芸儿给姑娘捎过来的,郡王请姑娘亲启。”武曌一听,顿时眯了眯眼睛,收敛了笑意,让紫鹃将信笺拿过来,然后动作利索的拆开,捏着信纸尖儿“哗啦!”一抖,全部展开,上面的字儿没多少,一目了然。原来郡王也知道,圣上想要把薛宝钗指给自己,但是原因未说,不知是不明白,还是不愿意道破,话锋一转,郡王倒是直接,只说自己不想娶薛家的女儿为妻。武曌一看,不由得冷笑一声,心说,看罢,好个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儿,原来也是个爱见权术的俗人,自然不肯娶皇商的女儿的。武曌这么看着,又往下看了一行,难得顿时“花容失色”,一瞬间眸子都晃了好几下,那信笺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郡王说,自己心仪林姑娘已久,本想等待林如海调入京城之后,找个适当的机会,遣人去林如海面前说亲……武曌眯了眯眼睛,看着北静郡王亲笔炮制的“甜言蜜语”,心中却又十分狐疑,虽是郡王情真意切,言辞凿凿,恐怕只差指天盟誓了,可武曌只信了不到三分。果然,武曌往下一看,北静郡王另有后话……第21章 不厚道郡王的后话一转折——“……然细细思量,又知林姑娘这般脱俗之人,定然不愿委身与我等庸浅之辈,因请姑娘在薛家面前美言一二,烦请薛家打消赐婚念头,罢了,权当抵了那日的人情儿。圣上面前,我亦劳心一二。”武曌一看,顿时笑了,不由得“呵!”一声笑出来。那边贾芸看的是云里雾里,林姑娘这表情,怎的也看不通透,最后还冷笑了一回,说是冷笑,也不是什么冷笑,竟还有几分无奈,好生奇怪。武曌就知,北静郡王搞一出人情债,肯定是预先谋划好,把自己往火坑里赶,这封信上也是,说尽了“甜言蜜语”,敢情最后一句“罢了”道破天机,也真真儿是个“老”狐狸了。北静郡王这是两面堵圣上的赐婚,他自己去与圣说通说通,又让武曌去与薛家说通说通,这样一来,两面都不怎么愿意,再随便来个借口,北静郡王的婚事儿也就黄了。果然,北静郡王的算盘,打得那是响得很,脆生生儿的。武曌看完了信,一转信笺,“咕嘟”一声,里面还有东西,竟然从里面倒出了一颗黑溜溜的小珠子来,武曌是识得的,这不就是自己与郡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捡的鹡鸰香念珠么?武曌将念珠攥在手心儿里,仔细一思量,好嘛,北静郡王给了她一个重任,一方面是用人情债来游说,另一方面也把武曌自个儿拉进了水,北静郡王的言下之意是,若是武曌不这么着,恐怕北静郡王就要在圣上面前,用心仪林妹妹的事儿,做挡箭牌了。如今自己被拉下了水,肯定要尽心尽力的帮他谋划了。武曌将念珠收起来,自己走进一个堆放杂物的屋儿,令紫鹃点了蜡烛,将那信放在蜡烛的火苗儿上,不一会子就给烧干净了。贾芸在一边垂首站着,都不敢看,也没敢出吱声儿。武曌烧了信,这才说:“行了,你去罢,没你事儿了。”贾芸一打叠的称是,又谢着武曌,家塾读书的事儿。武曌挥手说:“不必谢我,只管读书就是了,你若是出人头地了,我使唤着岂不是更利索?况……我知,你是个不会忘恩负义的人。”她这么说着,贾芸也听出来了,显然是在敲打自己,连忙又是一打叠的说:“怎么会?林姑娘待芸儿,说句老实话儿,那真是再生父母,芸儿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林姑娘的恩典。”武曌一笑,说:“用你跟我拍马屁?”贾芸连说是,武曌说:“只嘱咐你一句,今儿的事不要对旁人说,否则我面慈心软,你当郡王就是个好惹的,别看他面儿上菩萨心肠,背地里可是一把狠刀子。”贾芸早就看出来了,自然不敢多嘴,只是谢了武曌,绝口不提信笺的事儿,连忙就走了。等贾芸走了,紫鹃就说:“姑娘,天儿凉,咱们扶姑娘回去罢?”武曌饧着眼,嘴角微微上挑,说:“不,先不回,往宝姐姐那走一遭。”紫鹃也不问理由,立刻说:“是,姑娘。”紫鹃和雪雁跟着武曌,一行人往薛姨妈那处去,薛姨妈自从住进贾府,有自己专门的院落,恰巧的,贾母的院落偏向西南边儿,正好是南辕北辙的大对角儿。武曌走过后院,穿过夹道,过了西角门、东角门,这才到了薛姨妈的院落。武曌走进去,院落里静悄悄的,竟没有一个人影儿,丫头婆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院落里的猫儿狗儿鸟儿都给抱走了,倒是安静的厉害。武曌往里走,也没人出来迎着,很快上了台阶,门上挂着厚厚的挡风帘子,武曌本要让紫鹃叩门的,结果就听到里面有声儿,原来薛姨妈正拉着薛宝钗,在说悄悄话儿呢,怪不得把丫头婆子都遣走了。赶巧儿了,那两个人似乎正在说落选的事情。薛家虽然是皇商,但是薛姨妈的哥哥,也就是王夫人的哥哥,在朝当官,还颇有些权力地位,消息自然知晓的就快。薛姨妈说:“圣上不知怎么想的,竟然要将你指给北静郡王。”薛宝钗半天没吭声儿,随即就声音低,语速缓的说:“母亲,那……北静郡王,女儿遥遥看过两眼,也是……也是个人物儿,如今北静郡王正得势,圣上若是把女儿指给北静郡王,也是不错的了。”薛宝钗说的有些期期艾艾,武曌在外面一听,顿时明白了,想必薛宝钗是遥遥的看过几眼北静郡王,因此倾心已久。原也没错,毕竟北静郡王这样的姿容,饶是武曌见多识广,也不得不说,绝对是顶尖儿的,若说有人能比北静郡王还俊美,武曌是第一个不信的。尤其北静郡王这皮囊还有一种欺骗性,令人瞧了,就觉得郡王温和随意,没什么官架子,是个好相与的,也不知这郡王的皮囊,骗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