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作者:mijia      更新:2023-06-18 23:28      字数:5455
  对于这样的发展,就连在背后暗中控制舆论的赵谷与主编都十分意外。不过赵谷觉得自家元帅似乎并不会在意他人诽谤他的审美观,干脆也没有多管----实际上,哪怕是他们这些对魏崇稳忠心耿耿的军官,在得知自家元帅喜欢上一个病秧子的时候,也曾颇为怀疑他的眼光。当然,外面的这些风风雨雨,魏崇稳与孟晖是不在乎的。至于魏家人在得知民众们的猜测后也只是表情复杂的沉默片刻,便一头扎进了订婚仪式的准备当中,没有半分为自家儿子正名的意思。----这铁证如山的,似乎也没法反驳啊?而且大众喜欢八卦魏崇稳的审美观,也总比众口一词的指责他想要与同性结婚、离经叛道要好了太多。对于这样的舆论走向,魏家人还是很满意的。订婚仪式是由魏家人出面操办的,以魏夫人为主导,魏珊珊从旁协助。当然,她们也没有忽略张笺茹无论大小事务,魏夫人都会向张笺茹征求意见,态度温和友善,甚至还透着几分殷勤讨好,这番姿态,令这对名不见经传的母子身份在无形间拔高了数个阶层,而孟晖在众人心中的地位也从一个菟丝子般的“男妻”,变成了能够与魏崇稳地位平等的伴侣。总之,从方方面面,魏家都明确的传递出了对于孟晖母子的尊敬、看重,无声的警告着那些想要横生事端之人。订婚仪式不比结婚仪式,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订婚的二人在大众面前正式亮个相,建立一个名分关系,自此荣辱与共。订婚当日,魏崇稳依旧穿着一身军装,只是装饰比之平常所穿的精致华贵了不少,胸前五颜六色的军功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极为耀眼。而孟晖穿的则是由魏珊珊那群开服装厂的姐妹们亲自设计的礼服,整体样式较为古典,类似于书生长衫,但细节处却又带着西方的流行元素。虽然中西结合,却并没有不伦不类之感,穿在孟晖身上既飘逸又时尚,令人眼前一亮。----不得不说,在这样的孟晖出现在大众面前后,关于魏崇稳审美观异常的猜测大约能够平息不少。前来参加订婚仪式的宾客,其中一大半都是魏崇稳手下的各级军官,而剩下的那些,则是淄市的名流贵族与大商人。为了防止自己的好日子被宵小之徒打扰,魏崇稳专门调了一队百余人的精锐部队,在举行仪式的礼堂外把守,再加上宾客中那些身手利落的军官们,可谓万无一失。当然,魏崇稳的这一番未雨绸缪倒是没有什么必要,毕竟,但凡受邀前来的宾客,没有一个人会蠢到在此时发难,破坏订婚仪式。那些在魏崇稳手下讨生活的军官们自不必说,他们早已知道自家元帅对自己的小恋人如何关心在意,在孟晖面前简直毕恭毕敬。就连那些与魏崇稳并没有直接利益牵扯的人,也不敢表露任何的轻视不屑。无论众人对于男男结婚之事抱有如何的想法,最起码在表面上,他们全部都是一副真心祝福的模样。这些宾客全都是淄市有头有脸之人,消息灵通,对于本国局势与国际局势极为了解,更是清清楚楚看到了逐渐逼近的战火硝烟。无论魏崇稳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哪怕他喜欢的是一条狗,那也是魏崇稳的私事,与旁人没有任何关系,只有蠢货才会在这种紧要关头对魏崇稳的私人感情指手画脚,然后得罪这样一位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战争中救他们一命的决定性人物。诚然,很多人都喜欢八卦,喜欢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得快感与满足,但这些肆无忌惮的言谈全都建立在对自己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前提之下。倘若威胁到自身,绝大多数人都会本能的乖乖的闭紧自己的嘴巴。总而言之,这一场订婚宴,可以说宾主尽欢、和谐到了极点,其中感情最为复杂的,大约就是周德升了。由于先前得罪了魏崇稳、被对方教训了一番,周德升求爷爷告奶奶,终于求来了一个参加仪式的请帖,又备上了厚礼,希望借此修复与魏崇稳之间的关系。看着魏崇稳寸步不离的守着自己的“小娇妻”,甚至连眼神都鲜少从他身上移开,那副浓情蜜意的模样简直像是将对方捧在手心里疼宠爱护,周德升心里又是纠结又是懊悔,恨不得回到数月之前,将那个毫不犹豫、一口便将张笺茹提出的要求爽快答应下来的自己拍死!正如其他人那般,周德升也从来不曾注意过这位“年康乐”,完全没有想到这个病病殃殃、闷声不吭,连元帅府都鲜少离开的少年,才是隐藏在幕后的关键角色。----谁能想到,魏崇稳放着如花似玉的张笺茹不管,反而看上了对方毫无存在感的孩子呢?倘若自己没有帮助张笺茹,让年康乐与年翔飞、年家划清界限,那么现在的自己,岂不是能够与魏崇稳搭上姻亲关系?哪怕魏崇稳也许并不会承认他这个亲戚,但这依然能够为周德升带来无数的好处。看着被魏崇稳揽在怀里,明明年纪尚小却举止沉稳、气质卓然的少年,周德升悔得肠子都青了,只觉得自己亲手将一只会下金蛋的鹅贱价卖给了别人,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而当订婚仪式结束、回到家后,见到依旧在与周玲云在吵闹不休的年翔飞,周德升越看越是糟心,想必在这份懊悔心疼平息下去之前,周家依旧会不得安宁。当然,这些琐事,孟晖是不知道的。在订婚仪式结束后,孟晖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任何变化,哪怕身体逐渐好转,他也依旧像是一条咸鱼那般懒得出门,唯一勉强还算是金手指的地方,就是闲来无事,改进了一下魏崇稳的武器设计图。作为一名准备充分的维护者,孟晖在自家光球的储存库内塞了不知多少资料,而武器的设计图这一部分,更是从石器时代的石矛石斧、到星际时代的镭射激光,应有尽有。虽然孟晖并不打算将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装备“发明”出来,但根据自己丰富的武器知识帮魏崇稳将现有军械改进一番,却是在孟晖能力范围之内的。从孟晖那里得到改进后的设计图,魏崇稳没有任何惊讶意外之感,就像是他也毫不疑惑心上人为何会如此熟练的使用手.枪那般,仿佛无论心上人做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态度自然的将图拿过来,然后低头给了孟晖一个爱的么么哒,魏崇稳微笑着道了句“辛苦”。任务目标这番淡定自若,完全不需要任何解释的模样,让孟晖十分满意,于是奖赏般的揽住魏崇稳的脖颈,将自己的面颊往对方脸上亲昵的贴了贴。甜甜美美的小恋人这般向自己“撒娇”,魏崇稳眸色一深,迅速丢开手中的设计图,微微用力,便将养了很久却依旧轻飘飘的孟晖抱了起来。自从订婚后,魏崇稳已然可以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与自己的未婚夫亲昵,不过碍于孟晖的年纪与身体状况,他从来没有做到最后一步,每到关键时刻,都以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忍耐了过去。至于孟晖,那自然更加不会着急了。虽然对于那档子事有些好奇,但不出意外,他在这个世界也会陪伴魏崇稳一生,并不在乎这一朝半夕----更何况,看着魏崇稳那副隐忍纠结的模样,他还颇觉有趣,也算是十分的恶趣味了。只可惜,这样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半年后,虎视眈眈的外国侵略者终于试探性的露出了獠牙。当然,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实力雄厚、准备充足的魏崇稳,而是同样拥有不少港口要地、军力却相对薄弱的东北军阀。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ashley 亲爱哒扔的手榴弹=333=第九十九章虽然心怀不轨已久, 但要真正出兵, 总需有一个明面上说得过去的借口。由于外国商人来往频繁, 于是这一次的战争理由, 自然就出在这些商人们身上。沙国率先发难, 向盘踞东北方的辽系军阀政府发出严正通告, 表示自己的商人在进行正常商贸活动时被一群土匪劫掠,不仅货物被哄抢一空, 人员亦是身受重伤, 差点一命呜呼。东北素来民风彪悍, 再加上很多地方人烟稀少,土匪强盗并不罕见,外国商人在运送货物途中被抢,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且不管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在事件发生后, 沙国政府态度强硬,声明自己有权利也有义务派兵进入东北平定匪患, 保障本国商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对于沙国政府的要求, 辽系军阀政府自然不会答应,毕竟准许外**队进入自己的统治区, 这根本无异于引狼入室,开门揖盗。见辽系军阀拒绝, 沙国政府立刻翻脸,毫不迟疑的将一顶“包庇匪徒、军匪勾结、残害外国商人”的黑锅扣在了辽系军阀的头顶,顿时将一场商人遭遇土匪的私人冲突, 提升到了国家政府的层面之上。为了替本国“被军阀政府残害的无辜商人”报仇,沙国政府迅速纠结其余几个按耐不住的国家,进犯东北。虽然早有准备,但面对多国联军,辽系军阀独木难支,不得不向外界寻求帮助。俗话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虽然放任其他军阀势力的军队进入自己的领土,同样有着被吞并的危险,但那好歹也是同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兄弟”。正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被“兄弟”侵占家产,也总比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拱手让与外人好上那么一点,毕竟,倘若放任东北的广袤领土被外国侵占,那他们估计就要被扣上“卖国贼”的恶名了。一面苦苦抵挡外国的入侵,一面向国内军阀发出求援,辽系军阀的元帅不仅私下里递送求援信,甚至还在全国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刊登文章,呼吁各系军阀团结互助、共同抗战。在接到辽系军阀的元帅递送过来的求援信时,淄市依旧还是一片歌舞升平。虽然战争的阴云已然迫近,但在魏崇稳的庇护下,大部分淄市人依旧十分镇定。“要去救援吗?”扫了一眼那封言辞恳切的求援信,孟晖挑了挑眉,看向魏崇稳。魏崇稳将求援信叠好:“为什么不?为了这一天,我可是尽心尽力准备了近十年,倘若不是率先引战有可能不得人心,我早就想要给这群外国人好看了。”看魏崇稳一副恨不得立即披挂上阵的模样,孟晖不由莞尔:“他们在你面前可是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没想到你看他们这么不顺眼?”“那是自然。”魏崇稳轻哼一声,“他们在我面前老实,对待旁人却是另一番姿态,我早就看着不爽了。明明是在我们的领土上,却优越感十足,自认为高人一等,真是不知所谓。”顿了顿,他微笑起来,眼中满满都是蓄势待发的迫不及待,“现在,我终于能够放手大干一场了。”尽管早有准备,但率军出征也不是一件小事,临行前依旧还有不少事务需要处理。就在魏崇稳因为准备战事而忙碌起来时,孟晖也正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即使已经动了手术、恢复良好,但这具身体的先天不足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调养好的,日常生活没有妨碍,但上战场却想都不用想。除了画画武器设计图外,孟晖还真不知自己能够帮上什么忙,思考良久后,他在终于记起自己在这个世界还有个叫“琼枝先生”的笔名。----虽然无法在战场上为魏崇稳冲锋陷阵,但以笔为枪、激扬士气什么的,却在孟晖的能力范围之内。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酝酿了一天,孟晖很快便写出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讨贼檄文。虽然文采不怎么样,写不出什么词句优美、意蕴悠远的美文华章,但孟晖好歹经历过两个古代位面,其中一次还是个经常舌战群儒的军师角色,哪怕没有刻意学习,但耳濡目染间的熏陶依旧让孟晖的古文造诣远远胜过这个时代的文人墨客。而檄文这种文体,更是他的拿手好戏。第二个世界,身为主公最为信任的军师,孟晖不仅需要在战场上料敌先机、克敌制胜,也同样需要帮助自己的主公收揽人心、控制舆论。为了让主公每次出兵都师出有名,他经常会为主公写文叱责敌方势力的种种恶行,以证明主公发动战事并非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是为了黎民苍生。最初接到这样的任务,孟晖简直愁得抓耳挠腮,根本不知该从何下笔,甚至不得不私下里查阅不少经典檄文,东家抄一段、西家借小篇,这才勉强交差。不过,随着这种东西写得多了,孟晖自然而然便了解了此中套路,熟能生巧,写出的东西虽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却也洋洋洒洒、意气飞扬,足以称得上典范之作。最重要的是,孟晖是真正上过战场、染过鲜血的,对于战争的残酷之处了解极深,远超那些未曾经历战火、只是纸上谈兵的文人。檄文,并不需要文采飞扬,却必须足够的慷慨激昂、鼓动人心。它不需要优美繁复的句式,而是更加倾向于铿锵有力的短语,一字一字砸在人的心底,点燃听者浑身的血液与无限的勇气。重拾自己的“老本行”,孟晖将檄文一蹴而就,随后又修改润色一番,自觉颇为满意,随即便将其以“琼枝先生”的名义送去了与魏崇稳关系最为密切的那家报社----至于杂志社一月一刊,过于缓慢,显然并不适合这一篇文章。琼枝先生的前两篇文惊采绝艳,令人印象深刻,但不知什么缘故,他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便再无音讯,当真令人扼腕不已。当然,也有不少人曾试图寻找这位琼枝先生的踪影,但魏崇稳在询问过孟晖的意见后,却将他的痕迹掩藏了起来。杂志社受到警告,拒绝对外透露琼枝先生的地址,而孟晖家乡的那些人也被端着枪的大头兵们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多说一个字儿。于是,琼枝先生就这么消失在浩渺人海之中,像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美梦。可想而知,当接到署名为“琼枝先生”的檄文后,报社的主编与记者们是何等惊讶,再加上这篇檄文气势磅礴、言辞锋锐如刀,全然不似曾经曼妙优美的文笔,着实让人不得不怀疑本文的作者是否当真是琼枝先生。毋庸置疑,这篇檄文气往轹古,辞来切今,当真是一篇难得的古文佳作,哪怕是主编与记者们读完,都恨不得立即弃笔从戎,与那些外国侵略者一较高下。但正因为其煽动性太强,再加上作者不明,报社主编既不敢擅自刊登,也舍不得弃之不顾。思忖良久后,他不得不给赵谷打了个电话,寻求他的建议----早在魏崇稳订婚之时,他们两人联手控制舆论,如今已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听到“琼枝先生”这个名称后,赵谷愣了一瞬,连忙让主编稍候,跑去询问魏崇稳的意见----倘若是有人冒充元帅夫人的笔名,那可绝不是一件小事;而如若这的确是元帅夫人所写,那元帅想必也是想要知晓的。果不其然,赵谷的选择并没有错。听说此事涉及到自己的心上人,魏崇稳没有丝毫工作被打断的不满,立刻接过由赵谷仓促间誊写的檄文,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