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作者:mijia      更新:2023-06-18 23:26      字数:5494
  东宫众侍从早已习惯太子寅时动身的作息,大多都会更早起床准备,此时太子离开东宫,侍从们也没什么事情要做,纷纷再次聚集到佛堂周围,聆听大师的早课。为了稳住自己的高僧人设,孟晖不得不再次将精神力融入念诵的经文之中,慰藉“信众”们的心灵。做完早课、用完早膳,孟晖返回含章殿,开始为下午的佛宴做准备,而太子也被交付了与礼部一同准备佛宴的任务,此刻正忙得焦头烂额。申时左右,太监总管德安奉皇命前来东宫,引孟晖前往佛宴所在的玉阳宫。玉阳宫内,诸人均已落座。皇帝的御座两旁,一侧是以皇贵妃为首的皇女妃嫔,另一侧则是以太子为首的诸位皇子,而再往下,便是京中诸多勋贵大臣。除此以外,还有五位身着袈裟的僧侣,当先一名老者须眉皆白、慈眉善目,气质也是温润和蔼,望着孟晖的眼神微微含笑,似是十分欣赏,通身气度一看便知是得道高僧。至于他身后的四名僧人,看穿着打扮比之老者稍逊一筹,看向孟晖的目光虽带着几分审视,却也不带恶意。大概评估了一下自己这一次的“对手”,孟晖原本稍稍提着的心终于安放下来。见孟晖到来,原本坐在蒲团上的老者主动起身,皇帝也自御座走下,笑着迎了过来。随着这两人动作,殿内其余诸人纷纷起身,这阵仗倒是让孟晖心里稍稍打鼓,下意识看向负责此次佛宴的太子殿下。发现孟晖的目光,太子朝他勾了勾唇角,微一颔首,而孟晖也随之明白这的确是太子的安排。虽然让安国寺的高僧与皇天贵胄们等待自己,着实有违礼数,但太子这样做,却是在刻意抬高孟晖的位置,凸显他的超然身份。倘若昨晚没有与太子单独相处、切真实意的体会了一番太子对于自己的亲切友好,孟晖此时恐怕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对方,让对方弄出这么一出捧杀的下马威来。不过,如果不是下马威,而是太子真心实意为自己造势的话……孟晖当真不知对方为何会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会借助这座高台更进一步,而非脚下不稳、跌个狼狈不堪。心中犹疑不定,孟晖很快移开视线,看向快步朝自己走来的皇帝。皇帝笑着扶住孟晖的手臂,将他带到五位僧人面前,率先介绍为首的老者:“这位是安国寺的普慧方丈,平时鲜少离开寺院。此番听闻天降佛光、秋荷盛开之奇景,这才欣然应邀赴宴。”说罢,他又向孟晖介绍了其余四名僧人,尽皆为安国寺诸院的掌院高僧。孟晖与五位僧人见礼,随后于蒲团中落座。面前的五位高僧浸淫佛法几十年,绝非之前半吊子的皇帝那么好忽悠,孟晖自然不敢轻忽。作为一个假僧人,他从未与人正儿八经的论过禅,丝毫不敢将主动权让给对方,打定主意要先发制人,将整个佛宴拉入自己的节奏。于是,在皇帝宣布佛宴开始的时候,孟晖双手合十、率先开口:“小僧自小与师父居于深山寺庙,既无师叔师伯也无师兄弟,待到师父圆寂,便一人独居、参悟佛法,此前还从未有机会与人论禅。”说罢,他仗着自己年纪轻轻,露出一丝羞赧,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更是闪闪发光,充满了欢喜与期待,“倘若小僧有说得不对之处,还请诸位大师不吝赐教。”年长之人对于乖巧温顺的晚辈大多都有着一种关爱保护的心理,五位安国寺僧人原本在看到孟晖第一眼之时便觉得这名年轻僧人剔透灵秀、观感颇好,此刻听他放低姿态、诚心讨教,面上的神色更为柔和。见几位大师面色和缓,孟晖再接再厉:“小僧不知该如何论禅,不如先将自身多年研读经书的感悟述说一番,请诸位大师指点?”为首的普慧方丈欣然颔首:“小友请讲。”得到普慧方丈的首肯,孟晖觉得这把终于稳了,整个人也踏实下来。让孟晖讲禅,他是肯定不会讲的,忽悠忽悠外行人还好,却不敢在真正的得道高僧面前班门弄斧。为了应付这一场佛宴,孟晖专门从光球那里调取了自己在修.真.世.界进行任务时的记录,将自己参加的几场佛修法会重新参详了一番。佛修之间的讨论被他匆匆略过----毕竟这些讨论太过深奥,他自己都听得半懂不懂,自然不敢贸然使用,但还有几段针对普通民众的布道,却恰好契合孟晖此时的需要。佛修为了自身的修炼,经常会在凡尘俗世中行走,行善积德、宣扬佛法。面向民众的布道,并非像是佛修之间的讨论那般蕴藏深邃艰涩的禅理,反而由浅入深、行远自迩,表面看似浅显易懂、哪怕大字不识之人都能轻松明了,但细细品味却意境悠远、智慧通达、发人深省。这种布道,正好可以用在此次佛宴之上,浅显的言辞能让那些门外汉的达官显贵们听懂理解、心悦诚服,其中蕴含着的诸位佛修在佛法之上的大智慧,也同样能够满足高僧们的对于佛法的追求。孟晖选择了一篇自己最为欣赏、也给予了自己不少感悟的布道,反复观摩品味许久,以确认自己能够理解其中绝大部分内容、甚至能够有所延伸。然后,他便以此次布道为蓝本,结合自己卓越的演技,将这场修.真.位面的佛门法会重新展现在了这个世界之中。孟晖的声音舒缓温和,轻柔悦耳,哪怕那些对于禅理不感兴趣之人听闻,也会感觉心情舒畅。在自己的声音中,孟晖依旧夹杂了精神力,让人不自觉的专注于自己的言辞、跟随自己的步调,静心思考、仔细品味。在孟晖刚开始布道时,整个玉阳宫还有些细碎的低语之声,但逐渐的,这些声音很快消失无踪,整个大殿静谧一片,只余下孟晖平缓的嗓音。孟晖低眉垂首,神色安然平和,微垂的双眸并未关注周围听道之人,只是安静注视着自己手中轻轻捻动的佛珠。不过,靠在他肩膀上的光球却将殿内众人的表现原原本本的传递到他的耳中,让他能够随时了解众人的反应,以此来调节自己布道的节奏。随着殿内诸人听得越来越痴迷、神色越来越关注,孟晖感觉时机已到,朝光球暗示了一下。光球光芒一闪,下一瞬,孟晖周围便浮起无数闪烁的光团。光团的光芒并不强烈,只是柔和温暖的金光,它们绕在孟晖的周围飘飘扬扬,宛若点点萤火,将那张秀美出尘的面孔映照的越发悠远朦胧。众人只觉自己与年轻僧人明明身处同一座宫殿之内,却又宛若咫尺天涯。孟晖听到殿内传来数声抽气,但很快却又戛然而止。整个宫殿显得越发寂静,似乎连呼吸都悄然屏住。对于众人的反应,孟晖恍若未闻、岿而不动,仿佛已经沉浸入自己的世界,不为外物所扰。这一讲,便讲了足足一个半时辰,若非孟晖先前吃了不少灵果、体内蕴藏些许滋养身体的灵气,否则大约很难坚持下来。将整篇布道讲完,孟晖却没有什么动作,只是合眸陷入了自己的思绪。而光球也没有出言打扰,因为跟着宿主混过修.真.界的它发现,在用心思考、将整篇布道的佛禅转述一遍之后,他的宿主竟然也沉浸其中,有所感悟。----真是有点担心啊,下次再去修.真.位.面,自家宿主不会从又帅气又拉风、一言不合就是干的剑修,转职去修慈悲为怀、戒杀戒嗔的佛道吧?望着自己的宿主,光球的内心十分沉痛。大殿内沉寂无声,哪怕孟晖的布道停止,也没有一个人乱动一下、乱发一声,所有人依然沉浸在这场平实易懂、却内蕴深邃的禅理之中,难以自拔。就连来自安国寺的五位大师也同样合眸深思,面露动容之色。良久,孟晖这才从顿悟中回神,只觉得自己因为上一个世界的“意外”而有些烦躁跳脱的情绪全然平稳下来,各种杂乱无章的念头也被理顺、归位。同时,随着孟晖睁开眼睛,一直在他周身萦绕的光晕瞬间没入了他的身体,只在表层留下一层浅淡金光,又转瞬即逝。当殿内众人终于从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中脱离,纷纷将目光投向大殿正中央、端坐于蒲团之上的人影时,他们恍然发现那尊被佛光缭绕的转世佛陀已然重新变回了俊秀脱俗的年轻僧人,仿佛方才的奇景只是他们的一场幻觉。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不美不媚不温柔 和 这么久 两位小天使扔的地雷,还有 ashley 亲爱哒扔的手榴弹=333=第四十七章逐渐的,原本毫无声息的大殿开始出现细碎的交谈声, 随着说话的人越来越多、情绪越来越亢奋, 整个大殿嘤嘤嗡嗡、嘈杂一片。当从那种玄而又玄的感觉中清醒过来后,所有聆听布道之人都感觉自己若有所悟、极有收获, 迫不及待的想要与身旁之人分享自己的感悟。本就对佛法有所研究的人与同好者争论自己对于此次布道的理解, 原本对佛法不感兴趣之人也新奇于自己被布道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开始尝试着以佛家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观察人生与本我。“原本, 我对于佛经一点都不感兴趣呢。”一名贵族少女悄声与自己的手帕交交谈, 明亮的杏眸闪闪发光,“每当我淘气, 母亲就让我去抄佛经,我都快烦死那些经书了!即使抄了好几遍, 也丝毫没有记在心上, 只是为了应付了事。”顿了顿,她抬起手,用宽大的衣袖掩住自己染上绯红的半边面孔, “但是现在,我竟然十分想要回到家去,再将那些佛经仔仔细细读上一遍呢。”“我也是。”她身边的女孩莞尔抿唇, 神色揶揄, “听那些爷爷辈的大师们讲禅, 跟听一位年轻俊俏的小大师布道,感觉当真是截然不同呢~”被闺中密友说中心事,贵族少女脸上更红, 狠狠嗔了她一眼,扭头不再理睬。但那一双美眸却总是忍不住一下一下往那年轻僧人的身上瞥去,波光流转。不远处,几位已婚妇人也在低声交流着僧人的布道。不同于对于佛经不感兴趣的年轻女孩,这些已经经历过深宅磨砺的妇人大多都笃信佛法,经常念诵佛经修身养性,借此来抚慰被后宅里那一摊子糟烂事弄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的身心。对于此次布道的某些内容,官家夫人们的感触尤为深刻,不过,作为闲来无聊、最喜八卦的群体,她们更为关注的却是另一件事情。“刚才我看到大师周身有点点金光,到底是我看走了眼,还是确有其事?”衣着华丽的贵妇人面色惊叹怔忪,恍惚询问。“确有其事,我也看得明明白白!”另一位夫人表情振奋,“我先前读一些佛家小故事,曾读到过有圣僧为世人布道,天降功德金光,嘉许其度化世人之功。方才我们看到的,莫非便是那功德金光?”发人深省、令人彻悟的布道,再加上那不知其出处、分外神秘的金色光芒,别说是较为感性、极容易被蛊惑动摇的少女妇人,就连那些理智至上、学富五车的朝中重臣与名门公子都惊叹不已、满心敬畏。“大哥,弟弟听说这位玄臻大师目前暂居东宫?”太子旁边,二皇子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满是仰慕,“弟弟着实心慕大师,想要多多聆听教导,不知可否允弟弟去东宫多多拜访?”二皇子性格疏朗,偶尔还有些厚脸皮,如今腆着脸凑上来讨好的模样,实在让太子有些没眼看。“二弟,你不是一向都不喜佛法吗?”太子斜睨他一眼,反问一声。二皇子嘿嘿而笑:“大哥先前不也一样吗?如今和大师相处没多久,便反过来为他造势,可见大师之厉害。弟弟我为大师的风采折服,岂不是理所当然?”太子轻哼一声,没再说话。他自然是不愿什么猫儿狗儿都往大师身边凑的。父皇比自己厉害,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其余身份不如自己之人,他这位太子还是能挡上一挡的。虽然有些莫名于自己对于大师的独占欲,但太子却也从不会为难委屈自己,他从小便高高在上,恣意惯了,哪怕是皇帝,也嫌少能够逼迫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他的这些弟弟为何眼巴巴想要往大师身边凑,太子用脚趾头想想就能理解。大师佛法高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必然也是由于皇帝对于大师的敬慕所致。只要讨好了大师,让大师在皇帝面前美言一句,那么他们必然会获益非凡。殿内众人纷纷扰扰、心思各异,面上神色或是狂热、或是忌惮、或是深思、或是惊叹。孟晖没有去看,但光球却将众人的表情一一记录下来,以便自己的宿主借此来梳理自己在这一场佛宴上收获的人脉关系,了解哪些人可以交往、合作、拉拢,哪些人需要警惕、观察、疏远。如今,满京城的达官显贵尽皆汇聚于此,凭借此次布道,原本在京城毫无根基、对于京城局势更是两眼一抹黑的孟晖不仅能够在权贵面前混了个脸熟,甚至可以一跃而成京中最为炙手可热的红人。哪怕殿内只有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人信服他佛门圣僧、转世佛子的身份,对于孟晖而言也是一股庞大的势力。这一场佛宴,孟晖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宴会的安排者太子殿下却并不满足于此。自座位中起身,太子朝听完布道、兴奋的满面红光的皇帝行了个礼,朗声笑道:“父皇,儿臣听闻礼部尚书安大人曾为大师撰写了一篇赞文,不知可否有机会拜读?”皇帝正有些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对于大师的推崇敬慕,此时听太子提及此事,立时大喜:“安爱卿那篇赞文当真文采飞扬,堪称传世精品。”赞了一句,他转向礼部尚书,和颜悦色,“安爱卿,不如趁此机会当众朗读一番,也算是应了这佛宴之景?”听皇帝这样提议,礼部尚书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应诺。他本就对于自己这篇赞文极为满意,只可惜由于呈到了御前、尚未得到皇帝批复,于是不敢擅自外传。如今有了机会,他自然同样希望这篇赞文能够有机会广为流传、受人吹捧褒奖。更何况,礼部尚书亲眼目睹过两次天降佛光的神迹,对于玄臻大师比之旁人更为推崇,而自己竟然能够当面为他诵读赞文、引起大师注意,着实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礼部尚书压抑着心中的激动,面容肃穆的从德安总管手中接过自己的那一份奏章----这是太子先前便嘱咐德安准备好的。略清了下喉咙,礼部尚书环视一圈,又望向皇帝,见他朝自己微微颔首,这才开口诵读。自己书写的文章,自己当然是最为熟悉的,再加上刚刚又一次目睹佛光临世,礼部尚书正是感情最为充沛之时。这一篇华美的赞文被他读得阴阳顿挫、直击心灵,再配上方才的奇景,令在座诸人纷纷露出惊叹向往之色----想必从今日开始,京郊卧牛山的那座寺庙将会成为京中盛景之一,哪怕秋荷凋零,也依旧能引得游人如织、信徒云集。一篇赞文读下来,先前安静了片刻的殿内再次人声鼎沸。众人或是赞叹此文优美生动,或是迫不及待相邀前往京郊寺庙一观,同样,还有不少人将视线投向左相夫妇、淑妃与五皇子,面露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