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035章
作者:寒小期      更新:2022-03-31 09:20      字数:4913
  第035章

  这叫什么呢?

  陈屠夫费尽心思才给自己涨了一辈儿,结果这才多久,又要跌回去了。最惨的是什么呢?这事儿完全是他自己搞出来的,正应了那句话,自作孽不可活。

  做饭的期间,赵桂枝也跟幼娘打听了一下江二伯家的情况。可惜幼娘年岁小,跟亲戚里头最熟悉的,估计就是今年初刚出嫁的堂姐秀娘了。对于其他一些亲戚,她也是一知半解的,说的最多就是……

  “二伯家有钱。”幼娘两眼亮晶晶的看着赵桂枝,“每次二伯来村里看望奶奶,都会带好多好多的稀罕东西。要是恰好是过年前后来的,还会给我们几个小的分压岁钱。其他人都给一文两文的大铁钱,唯独二伯给的是以一抵十的铜钱!”

  赵桂枝讶道:“那去年他来了吗?”

  “没有,他好几年没有过年时候来了,好像是腿脚不太好。”幼娘认真的回忆了一下,“大概从三四年前开始吧,他只会在奶奶过生辰的时候来。对了,奶奶是八月初十的生辰,所以每次他都会带上好多的月饼过来。一家能分到十几斤。”

  这年头,粮食金贵,月饼是完全可以当作主食吃的。如果是里头加了豆沙和芝麻的甜月饼,更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幼娘到底是三房的小闺女,江二伯每次过来都是去大房那头的,毕竟江奶奶是由江大伯在赡养的。也因此,她知晓的事情并不算多。

  赵桂枝很快就换了个角度问:“那二伯家有几个孩子,你总是知道的吧?”

  “跟咱们家一样啊!”幼娘眨巴眨眼睛,“三个儿子两个闺女。”

  事实上,不光是个数和性别一样,连娶妻和嫁人都差不多。说是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娶妻生子了,三儿子和小闺女都还没说定,中间的大闺女则在几年前就已经出嫁了。

  眼见幼娘这边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了,赵桂枝很快就将心思放在了做饭上头。

  她问了虞三娘,关于陈婆子还有豆腐张他们的口味。可虞三娘表示,你就算做出一桌糊涂饭,她婆婆也会赞不绝口的,毕竟醉翁之意不在酒。

  话虽如此,赵桂枝也不能这么干,到底来者是客,况且人家还带了那么多礼物过来。

  幸好,这年头的人极少有挑食偏食的,最终赵桂枝还是决定以江奶奶的口味为主,炒两个时蔬,炖一盆素酱肉,再来一道较为清淡的鱼头豆腐汤。

  当然少不了夏日的下饭菜,也就是什锦腌菜了。

  主食则是薄饼加厚饼,都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薄饼裹着其他菜一起吃,厚饼子则是掰开往里头塞菜,基本上就是简易版的肉夹馍。

  呃,没有肉,只有鱼和蛋,另外就是素肉了。

  等江父等人从大伯家的地头回来时,先闻到了一股子扑鼻的香味,然后才看到了停靠在江家院坝下的驴车。

  紧接着,虎头站在院坝上头,大呼小叫的喊他们赶紧上来:“快点儿啊!就等你们了!奶奶说,你们没回来谁也不准吃!”

  虎头口中的奶奶,指的当然是江母了。江母这话甚至不是针对虎头的,而是针对江奶奶的。

  可怜的江奶奶,那自律性是比虎头还要差的。别的不说,虎头起码是练过的,每次去上学,快到中午时都要闻灶屋里传出来的香味。虽然是没有今天的饭菜那么喷香扑鼻,但总算也是有经验的。

  江奶奶就不同了,她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经受如此的折磨了。

  终于,盼星星盼月亮的,她把倒霉儿孙们盼回来了。

  考虑到大家都饿了,尤其是江奶奶也不知道是饿的还是馋的,都快两眼发绿了,江母总算放过了大家,等所有人都入座后,顾不上介绍,先让开饭了。

  这才对嘛!

  吃饱喝足才能谈正事儿。

  因为江家并没有饭不语的规矩,等差不多吃了个八分饱时,几人就聊开了。

  江父等人跟豆腐张说起了话,问了下最近镇上的情况,还有做买卖如何。豆腐张一面说着自家的事儿,一面也顺道问后了大坳子村这边的收成。两边都挺客气的,毕竟就算没有江二伯和陈婆子的这事儿,两家都是亲戚。

  直到江奶奶把自己吃到肚子滚圆后,终于感觉吃不下了,这才放下筷子,放了个大雷。

  “我打算给老二说门亲事!”

  江父一脸懵圈:“老二又让你帮着说亲了?”

  “这话是咋说的?我这个当娘的,咋就不能关心关心自个儿的儿子了?你和你大哥都有媳妇儿,就只有老二没有,我不得多操点儿心?”

  理是这个理,但江父还是想说,您操的心还不够多吗?他和他大哥都是一个媳妇儿,江老二都娶了仨媳妇儿了!

  想归想,江父到底还是没敢说出实话。

  只因江奶奶本来就是爱挑事儿的人,这要是江父敢说这话,怕是接下来又得闹出大事儿来了。

  沉默了一会儿后,江父昧着良心道:“娘您也是一片慈母心。那行,定下来了给我说一声,看看到时候是在乡下办酒,还是去镇上办酒。要是去镇上,咱们到时候一道儿去。”

  “去镇上办酒。”江奶奶直接就给定下了,“你明个儿就去一趟镇上,让你二哥回来一趟,相看顺便定个亲。回头成亲再去镇上,定亲酒就在你大哥家里办了。”

  “……我看成。”毕竟他说不成也没用。

  事儿就这样定下来了,连江父都放弃了,其他人更不会多嘴。直到送走了豆腐张一家人后,大家才知道,原来江奶奶给江二伯说的媳妇儿,就是豆腐张他老娘。

  江父已经木了,他直觉不太适合,但他不想多事,怕挨骂。索性就招呼仨儿子继续下去干活去,顺便把这事儿跟他大哥说道说道。

  彼时,江奶奶已经回屋歇着去了;幼娘在洗涮碗筷;虎头因为还没上学,早在吃完午饭后,就跑得没影儿了;江母又去喂猪了,她对后院猪圈里的两头猪上心程度,远超对她的大孙子。

  赵桂枝趁机溜进了大嫂薛氏的房里。

  面对薛氏惊讶的眼神,赵桂枝嘿嘿嘿的凑过去:“大嫂,我问你个事儿。”

  “二伯家的事儿?你担心陈婆子嫁过去后,日子过不好,又回头去糟蹋前头的儿子儿媳妇?”薛氏慧眼如炬,一眼就看透了这个妯娌要干啥。

  “对。”被看穿了心思的赵桂枝,索性也不隐瞒了,干脆利索的问道,“听奶奶的意思,二伯应当是乐意娶媳妇儿的,而且好像也不介意娶个寡妇。那二伯家的其他人呢?”

  “什么意思?”薛氏没太听懂,“家里人都听二伯的话,二伯听咱们奶的。”

  “就是续弦这个事儿吧,二伯的亲生儿女们不会反对吗?”

  “前头都没反对,现在有什么好反对的?”薛氏一脸的惊奇。

  好在,她很快就意识到了,赵桂枝对江二伯家里的事儿毫不知情,索性从头开始讲。

  却说二伯家跟他们家一样都有五个孩子,但那关系就要复杂很多了。其中三个儿子都是原配所生,原本一家子过得挺好的,谁知某一年冬天,最早的那位大伯娘晨起没留神,在青石板上跌了一跤,躺了三个月后,人就没了。

  第二任则是个弃妇,因为生头胎闺女时,坏了身子骨,大夫说她不能生养了,夫家那头索性连她带闺女,一起轰了出来。所以二伯家的大闺女,其实不是二伯亲生的。

  “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二伯对这个闺女挺好的。还不止呢,连带前头三个儿子,对这个后娘也是挺好的。偏偏这人钻了牛角尖,说什么都要给二伯再生个儿子,药也吃了,佛也拜了,最后还真的叫她怀上了。就是咱们那个小堂妹,比幼娘还小了一两岁吧。”

  薛氏说到这里,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怀孕是好事儿,谁知她当年生产是真的坏了身子,勉强生下了小闺女后,隔了没多久,人就没了。可怜那个小闺女,都还没满月呢,那能咋办?赶紧再娶一个呗!”

  “第三个嘛,是真的不能生。听说是嫁过去十几年了,就没怀过。后来男人没了,她也不想从夫家过继孩子了,索性就嫁给了二伯。想着二伯那个小闺女才那么小,好好养着,跟自个儿生的也没啥差别。”

  “结果也就是去年吧,年前腊月里生了一场大病,都没熬到过年,人就没了。”

  薛氏摊了摊手,表示事情就是这样的。

  赵桂枝:……

  这个二伯莫不是传说中的克妻命??

  “二伯的脾气倒是好,也不喝酒也不打人,是那种生意人的笑面儿。家里的几个孩子也不是难缠的,这事儿估计也就是那个小闺女可能会觉得有点儿膈应,其他人应该是没啥反应的。”

  见赵桂枝一脸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表情,薛氏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的道:“只要陈婆子命够硬,往后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

  啊……这个安慰……

  赵桂枝忍不住问道:“那要是她的命不够硬呢?”

  “那咋滴?她还能变成鬼去折腾前头的儿子儿媳?”薛氏惊讶极了,“她人都没了,怕啥呢?又不是我们害的。”

  行了,这个安慰她吃了!

  “嫂子,我还有个事儿。”赵桂枝就将她先前跟虞三娘说的事儿,简单的提了一嘴,“……下回赶集,我想去摆个摊儿。”

  “要我帮什么忙吗?”

  “倒是不用,我只是担心娘会反对。”

  薛氏想了想:“我觉得不会,你能给家里挣钱,她为什么要反对?还是你打算挣了钱,丁点儿都不给她?那她肯定不答应。”

  懂了,只要钱到位,一切都好说。

  从薛氏这里吃到了定心丸后,赵桂枝本着择日不如撞日的想法,直奔后院去找了江母。

  “……娘你看,材料都是现成的。我小姨他们拿了那么多的豆皮豆干豆腐来,天气那么热,咱们家咋能吃完呢?索性让我加工一下,拿出去摆摊卖了吧!”

  江母先是用慈爱的眼神看着猪圈里的两头大肥猪,随后才黑着脸看向赵桂枝。

  等赵桂枝说完了自己的想法,江母才冷漠的开口:“你跟我说这些有的没的干嘛?你不是跟你奶交情好吗?咋不索性去找你奶,反正我又拧不过她!”

  赵桂枝愣住了。

  她目瞪口呆的看着江母,后者都快被看得心里发毛,正准备问问她想干啥时,她一拍脑门:“对呀!我咋把奶奶给忘了呢?对对对,我去找奶奶就好了!”

  撂下这话,赵桂枝飞快的转身跑开了,脚步轻快之中还带着一丝欢呼雀跃的感觉,没一会儿就跑得没人影儿了。

  江母:……

  她很生气,非常生气!

  “我怎么就摊上了你这么个听不懂人话的倒霉儿媳妇啊?!”江母气得把舀猪食的勺儿都摔地上了,气得怒目圆瞪,气得火冒三丈,气得想拆家。

  赵·完全没听懂自己被嘲讽了·桂枝,快乐的奔向了江奶奶。

  好在她及时想起来了,江奶奶要睡觉的,因此转身奔向了灶屋,决定先收拾食材,等江奶奶起床后再说。反正,对于说服江奶奶,她是充满了自信的。

  至于摆摊卖什么……

  当然是烧烤啦!

  家里就有现成的小炉子,改装一下就是个简易版本的烧烤炉了,还有碎炭和木柴也多得很。至于烧烤的东西嘛,素肉串、豆腐串、豆干串、蘑菇串……

  还有刚收上来的烤玉米,甚至还可以在小炉子里埋几个烤地瓜。

  赵桂枝欢快的忙活着,其他的都简单,她要做的是素肉,将豆腐干做成荤肉的味道,什么五香牛肉素肉、什么麻辣蒜香素肉……

  这些才是致富密码,至于简单的素菜串串,是属于将路人吸引过来,价廉物美,何不尝尝?哪怕人人都会烧烤,那秘制酱料却不是人人都会做的。

  幼娘是个闲不住的,在干完自己的活儿之后,很快就过来帮忙了。别的不说,洗涮的活儿她是真的擅长,再就是切墩了。

  “还需要很多的竹签子。”赵桂枝认真的思考了一番,“还有把烤炉运过去,算上木柴和食材,份量可不轻,得有一辆车才成。”

  “咱们家有车。”幼娘已经知道她打算去集市上摆摊了,她没想那么多,只是单纯的想要出一份力。

  “嗯?家里有车吗?”

  “平板车是有的呀。”幼娘见赵桂枝一脸的茫然,解释道,“车子又没啥稀罕的,稀罕的是牛和驴子。咱们家前头收庄稼,不都是用车子装好了,送到家里的?二嫂你忘了?”

  赵桂枝心说,这咋会忘了呢?只是她没想到,那是自家的车子。

  “那车呢?粮食都收上来了,车呢?”

  “叫爹推去大伯家帮忙了。”幼娘低头盘算了一阵,“三天后有个集市,是在钱家村那头的。那会儿应该所有的活儿都干完了。”

  赵桂枝点头表示明白了。

  明白怎样最大化的使用劳动力了。

  车子是现成的,就算没有牛和驴子,人推着也没啥。竹签子可以拜托江父和大郎削一些,二郎和三郎会不会做就不太清楚了。另外,到时候肯定要有人陪着她一起去的,就不说别的,卖烧烤和收钱总得两个人吧?还得有人帮忙干粗活。

  赶在江奶奶午睡起来之前,赵桂枝就把家里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了。

  有些活儿是能在家里做完的,但有一些却是要去集市上做的。

  赵桂枝的意思是,到时候她和江母一起去,她负责烧烤,江母负责收钱。

  江母:……

  你说的太有道理了,我竟然无法反驳。

  作者有话要说:0525更新√

  今天有二更。

  红包发了,继续继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