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作者:蜂蜜薯片      更新:2023-06-18 15:06      字数:5338
  苏青兰端着饭碗,不禁也跟着甜蜜的笑了起来,她能看出来,她的儿婿是真心疼着自己的儿子,也难怪她的儿子愿意用自己的内丹为他繁衍后代,从而放弃了修仙的宏图,正所谓只羡鸳鸯不羡仙,这一点她还是懂的。其实,不光是苏青兰感触颇深,一脸胡茬的郎成在一旁更是艳羡不已,他惊呼一声打断每个人的思绪,“嗷呀,这肉真好吃,留着点让小灰弟弟晚上回来吃。”因为镇上的杂货铺不能没有人,戎耀就让常小灰和朱小林每天去镇上看铺子卖东西,而朱大春和郎成这样有力气的汉子,则留在了家里帮忙秋收。“没事的,你尽管吃,我在家里为小灰和小林留了许多。”苏糯很乖巧的又为戎耀盛了一碗饭,他看着郎成那憔悴的脸,没忍住的笑了笑。戎耀其实也有些好奇郎成为何如此憔悴,与自家苏糯对视一眼,便把困扰了自己一上午的疑惑说了出来,“郎成啊,你昨晚……是不是没睡好啊,看你这脸色不太好。”“啊?”郎成很是心虚的抹了把脸,他念及戎玉这个小豆丁还在,含蓄的点了点头,在戎耀耳边小声说道:“还不是小灰弟弟,他带我走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跟我打包票,说会好好对我,可到了林子,他带着我来到一个山洞,自己变成一只小老鼠,直接钻进了老鼠洞,连理都不理我,我一个人睡在冰冷的山洞里,你觉得我能睡着吗?”“噗。”苏糯在一旁没忍住笑了出来,他一直想着常小灰会吃亏,怎么就忘了常小灰也是个油盐不进的小石头呢,照这样子郎成若是想要勾搭上常小灰,还要好好练练才行。戎耀和朱大春则很是同情的劝着郎成,要看开一点,苏青兰在一旁竟然看出了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她很是同情的拍了拍郎成的肩膀,自己去找苏糯说话去了。“在想什么?”苏青兰站在苏糯身旁,看着还未割完的稻田,眯着眼睛感受着秋风吹拂着自己的脸颊,秋风里夹杂着稻香,这种味道是她一直没有体会过的,很惬意很温暖,她见苏糯仅是摇摇头并没有说话,她就闲不住的弯下腰揪了一个稻穗,放在手里把玩,视线渐渐落在苏糯的肚子上,“几个月了?”“嗯?”苏糯下意识的摸着自己的肚子,答非所问道:“我以为你没看出来。”“你别忘了,娘亲也是狐狸,我早在你身上闻到了小崽崽的味道,小崽崽貌似还挺欢实吧。”苏青兰提及崽崽的时候,冷艳的脸上多了几分母性的慈爱。“最近确实闹腾了,在我肚子里不好好待着了,好像很着急出来似的。”苏糯轻轻抚着肚子,不自觉的勾起唇角,随后又因想到了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转过头看向苏青兰,绷着脸径自说道:“按照咱们狐族的规定,狐狸和凡人成婚是不被允许的,但是我不怕你怪我,因为这就是我的选择,而且绝不悔改。”“我为什么要怪你?”苏青兰与苏糯对视,眼里有着母亲的包容,她扯着嘴角笑了笑,“其实在我和你相认的时候,就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当我看见儿婿这么疼你护着你的时候,也就不再想那些没用的了,他能突破世俗和你成亲,想必也做了很大的抉择,咱们的狗屁规矩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毕竟你是和儿婿过日子,又不是和规矩过日子。”苏糯很意外苏青兰如此懂他,他眼睛微微有些湿润的对苏青兰笑了笑,郑重说道:“谢谢你,娘。”“嗯。”苏青兰靠近苏糯,漆黑的眼眸漾着笑意,“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还有你们的崽崽,他们虽然不是纯种狐族,但我相信他们一定是狐狸当中最出挑的。”“嗯!”苏糯应了一声,旋即又调皮的说道:“咱们家崽崽身上流的可是我和阿耀哥的血,以后肯定差不了。”苏青兰还是第一次见到苏糯这样笑,她也没忍住的跟着苏糯笑了起来,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戎耀看在眼里,他也跟着笑了笑,心想也是时候带着丈母娘和自家三叔三婶会会亲家了。**忙完了秋收,戎耀和苏糯选了一个好日子,领着苏青兰,带着罐头,新打出来的稻米和羊绒一起下了山,如今还有许多人家没有完成秋收,他们家家都是一大早起来携妻唤子的上地干活儿。戎耀笑着和大家打着招呼,同时还不忘和大家介绍着苏青兰,大家在得知苏青兰是苏糯的母亲时,一个个都惊讶不已,都觉得这苏青兰太过年轻,做苏糯姐姐都不过分,苏青兰听了笑得都合不拢嘴了。“哎,这的村民都挺不错啊,多会说话。”苏青兰尾随在戎耀和苏糯身后,沉浸在喜悦当中,正好看见隔壁巷子来了一辆小驴车,只见那毛驴脖子上绑着红花,车斗上坐着一个连红盖头都没有蒙的新嫁娘,她不禁疑惑道:“儿婿,咱们这成亲都这么朴素吗?敲锣打鼓的都没有?”“哪有啊,我和阿耀哥成亲的时候可是很热闹的,这是谁家啊,闷声不响的就把人接走了?”苏糯顺着苏青兰的视线看过去,在看清车上的人时,瞬间没了声音。戎耀也有些好奇的看了过去,这才知道娶亲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戎大壮,新娘子也不是外人,就是先前那经常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余珠。只见那戎大壮兴致缺缺的坐在驴车前面,余珠则是一脸嫌弃的坐在后车斗,若不是这两个人身着喜服,还有那戴着红花的小毛驴,任谁都猜不出他们这是在办喜事。“阿耀哥,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成亲了。”苏糯望着越走越远的驴车,不禁感叹了一声,“这还真是姻缘天注定啊。”“嗯,比起这个其实我更好奇他们家哪来的钱成亲。”戎耀记得戎老二当初为了讨要银钱可没少出洋相,难不成他最后良心发现了,拿出了自己的银子?没过多久,戎耀的疑惑便在戎三婶那得到了解答。“戎老二哪舍得花自己的银钱?那些银钱都是戎春花被休,婆家给的银钱。”戎三婶一边回答戎耀,一边笑着为苏青兰倒茶。“按照戎春花那性子,她能让她爹拿着她的银钱为戎大壮娶媳妇?”戎耀更加想不懂了。戎三叔听了,在一旁提醒道:“侄子,咱们这被休的女人,就等于没了身价和地位,戎春花离开钱家连栖身之地都没有,她只能在戎老二家勉强生活,纵使她之前再怎么有心眼儿,她如今也只能退让。”戎耀点点头,便没再说什么,那头戎三婶笑着坐到苏青兰身边,握着苏青兰的手,热情说道:“以前苏糯就经常惦记家人,如今你们母子团圆,真是喜事一桩啊,亲家今天就不要走了,我拿侄子拎过来的新米,给你们做顿好饭。”“成!”苏青兰在之前也接触过不少人,自然懂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她回握着戎三婶的手,和颜悦色的回应着,“其实我和我儿子也是几天前才相认的,昨天听儿婿说起你们,我这一大早就过来拜访了。”“我侄子这孩子以前命苦,好在现在苦尽甘来了,苏糯也是个疼人的孩子,我打心底喜欢他!”戎三婶很是感动的擦擦眼角,继续和苏青兰说着话。戎三叔家土地少,所以并没有急着秋收,他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互相说着话,戎三叔则打开了戎耀带过来的罐头,和大家一起吃。戎耀在苏糯的提醒下,才想起自己这次来还有其他的目的,他接过苏糯递过来的包裹,询问戎三叔道:“三叔你可知道咱们这有谁家擅长纺线搓麻绳的?我想请他们把这些羊绒搓成毛线。”“毛线?”戎三叔挑眉不太懂毛线是何物,在戎耀的解释下有些明白了,才又说道:“咱们这的女人都会这一手,你三婶隔壁赵大富的婆娘她们都会,你若是想搓,留在这就成,让你三婶帮你搓。”戎三婶闻言,看了看包裹里的羊绒便痛快答应了,苏青兰也很好奇这门手艺,决定继续缠着戎三婶,让戎三婶把搓毛线的绝活传予她,她以后好帮着自家儿子儿婿干活。不得不说苏青兰还是很有灵性的,一上午不到就学会了搓毛线,回家的时候还不忘和戎耀苏糯显摆着。戎耀仅是弯唇浅笑,正想说自家丈母娘和自家苏糯的性子很是相像,就听见村民们的议论声,戎耀看着不远处沸沸扬扬的人群,心里也有了几分好奇。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伙伴凌宇琛,晋江催更协会会长给咱投喂的营养液,嘿嘿,抛个小心心2333第六十一章待戎耀和苏糯他们挤进人群的时候, 这才发现引得大家议论纷纷的, 竟是墙上的一张告示,戎耀很好奇告示上的内容,走近一看才知他们这是要开始收税了。戎耀在这里生活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他自然知道收税都收什么, 他们所生活的国家, 一直以来国泰民安, 收税也一直都是按照田地的亩数进行收粮,通常都是一亩地收五十斤的粮食。“阿耀哥,咱们这收粮是按照亩数进行收的,那咱们山上开了那么多荒地, 又该怎么算?”回家的路上, 苏糯没了往日的欢快劲儿, 坐在驴车上,忧心忡忡的惦记着自家那好几十袋刚脱壳的白米, 生怕哪天就都被官府收了去。戎耀察觉到苏糯的担忧,伸出手臂搂着苏糯,安抚道:“这山以前是咱们家祖辈因立军功而受赏得来的,是完全属于咱们自己家的山,当然这山年年也都要交税, 但交的不是粮食,而是银钱。”“银钱?”苏糯更加上火的叹了口气。苏青兰在车后忍不住的跟着插话道:“应该是因为山上林子多,无法计算农户究竟种了多少田,索性就直接收银钱了, 我以前在外流浪的时候,经常能遇见这种事。”“哦。”苏糯点点头,抿着嘴巴看向戎耀,说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那要收多少银钱?”“以前山上的税都是咱们阿爷交的,每年就一两银子,咱们家少花点零花钱,就都有了。”戎耀揉了揉苏糯的脑袋,见苏糯终于不胡思乱想了,这才扬起小皮鞭,往山上赶去。秋收收税的消息,对戎耀家没有任何影响,可放在别人家那就不一样了,就比如这刚办完喜事的戎老二他们家。“爹娘,等大壮和余珠他们拜完堂咱们就开饭。”戎春花走进堂屋,瞥了一眼还跪在地上拜天地的戎大壮和余珠,心里充满了怨恨和不甘,若不是因为他们,她又怎能被休?若不是他们要成亲,她的银钱又怎能被戎老二和李秀荷搜刮的一干二净?她凭什么要忍让这两个没有脑子的人?但是为了能在家里有个容身之地,戎春花心里纵使有千般委屈万般怨恨,她也都全部藏在心里,期盼着有朝一日,找个机会把自己再嫁出去。自从自家女儿被休回来,戎老二的脸色也是越来越差,他皱着眉摆了摆手,示意戎春花不要再说话,拿着自己手里的拐杖,敲了敲地面,看向正跪在地上准备拜自己的戎大壮和余珠,催促道:“你俩也别婆婆妈妈了,抓紧拜完堂,咱们就去吃饭。”说起吃饭,余珠美艳的脸上多了几分不满意,虽然她之前在村里没有什么好名声,但总归是好人家的女儿。按照常理,成亲这等人生大事,怎么说也应该宴请家中的亲人吃吃酒,这戎老二家倒是厉害,只安排了一辆驴车把自己接了过来,竟连一桌酒席都没摆,合着就是看不上自己,他们当真以为自己能看上他们家啊,若不是她有了戎大壮的孩子,她还真不稀罕嫁到他家!李秀荷仿佛看出了余珠的不满,在余珠和戎大壮拜完堂后,从椅子上起身,来到余珠面前,伸出手按住余珠的肩膀,制止余珠从地上起来,目光阴测测的在余珠身上来回逡巡着,只听她冷冰冰说道:“余珠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你还以为你是当年的那个村花啊?如若不是你爹娘拿告官压我们,谁愿意娶你啊?而且我告诉你,我家的银钱都被你爹娘要去了,没有银钱开酒席也没有银钱供着你,吃完饭就赶紧给我干活儿,听见没!”“嗯,听见了。”余珠委屈的抹起了眼泪,却发现这个家里,没有一个人同情她,就连昔日的好友戎春花也不再搭理自己。李秀荷还欲说话,那头戎老二听不下去了,他拄着拐棍儿走上前,劝说道:“行了,今天怎么说也是喜庆的日子,少说两句。”“当家的!”李秀荷喊了一声,旋即瞪了一眼余珠,对着戎老二发起了牢骚,“我也想少说两句,可这一件接着一件的烂事,我不说就要憋死了,先前咱们家的地没了,咱们靠春花过了两天好日子,如今因为这个贱人,咱们春花都被休了,咱们以后还靠着谁吃饭?不仅如此现在还官府还收起了税子,没有粮食交,咱们可就要交银钱的!”“那就交银钱,咱们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能这样了!”戎老二似乎有些厌倦了李秀荷的大吼大叫,他也懒得再管余珠和戎大壮的烂事,他无奈的挥挥手,拄着拐棍直接离开了堂屋。戎大壮担心李秀荷拿他和余珠撒气,拉着余珠进了里屋不再出来,堂屋里仅剩下不停啜泣的李秀荷,还有不知在思虑什么的戎春花。**官府收粮食要一个村一个村的收,轮到灵犀村还要等一段时间,戎耀和苏糯则一如往常那般经营着自家杂货铺。这一日,戎耀帮戎三叔他们完成了秋收,带着之前托戎三婶纺的羊绒线回了铺子,惹得大家一阵惊奇。“阿耀哥,这羊绒线比棉线要粗好多啊,能织出棉布来嘛?”苏糯伸出手指戳了戳桌上那两团奶白色的毛线团。苏青兰在那头摇摇头,“应该不是用来织布的,儿婿这东西到底能干什么用?”“咱们这马上就要入冬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想用它们来织一些抗寒的物件。”戎耀看着桌上的毛线团,暗暗觉得这两团羊绒线,还是不够用的。苏糯见戎耀不说话,疑惑的眨眨眼睛,复又说道:“那咱们该怎么织?”“这个等咱们纺够了羊绒线,我就会示范给你们看。”戎耀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显底气不足,好在其他人都没有发现。其实,戎耀他还是有一些犯愁自己的手艺,他儿时住在祖母家里的时候,经常能看见祖母和其他老太太一起边开茶话会编织毛衣,耳濡目染下他算是学会了如何编织毛衣,但一上手却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久而久之他也就不再去想织毛衣这件事。可如今他又用到了这个手艺,他还是有些为难的,只能等自己多纺出几团羊绒线,把手艺交给家里人吧,他相信这里的每一个人应该都比他心灵手巧。说起纺羊绒线,首先是要处理好羊绒,舒鲁他们从草原带过来的羊绒,都是经过草原朋友精心处理好的,羊绒上面的杂质和粗毛全部都被挑出干净,只要洗一洗梳好羊绒,就可以进行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