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节
作者:小书女      更新:2023-06-18 08:53      字数:6429
  卫长风明白了,感情叫他们过来,摆这么大阵仗就是让他查案,哎,直接说一声不得了,搞得这么大,还以为干嘛呢。卫长风刚刚放松了心,却听见藜麦嘴里又吐出一个转折点,“不过——”“不过什么?”皇帝追问。藜麦眉头一挑,继续说道,“不过我大圩国上万士兵已经在两国边境等候了,如果皇上不相信我,可以看看那边关附近,是不是有这么多士兵驻扎,这样你就会相信了。”此话一出,所有文武大臣都议论开了,议论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闯入本朝不说还带兵前来,这是要打仗吗?想到打仗,所有人看向藜麦的眼神都跟放了毒似的,如果眼神可以杀死人的话她已经死了。果然,没多久,就有士兵疾步跑来,“皇上,末将收到边关八百里加急,说大圩国聚集了打量兵马在边境,看着阵仗好像要打仗。但是他们却说是为了他们的公主保驾护航。”众朝臣这才相信了藜麦的话。皇上也不敢小瞧,“你真的是公主?”藜麦耸耸肩,“不然陛下以为我是谁?一个普通女子吃饱了撑着才敢闯大殿,就为了跟皇上撒谎吗?”这话有点道理,皇上已经相信了,只是不明白她的目的是什么,“公主召集这么多兵马,又自身潜入我朝,目的是什么,不会是想挑起两国战事吧?”藜麦摇摇头,“非也。两国交战,我大圩国也会有人死亡,何况两国之间这些年也没什么恩怨,没必要打仗。今日来到大殿,只是想求两件事。第一件,我想找人,但这个人我找不到,想让皇上帮忙找。第二件事,就是查清当年我大圩国送过来的和亲公主之死的真相。我大圩国并非蛮不讲理之族。如果公主之死真的有冤,还请皇上伸冤。”其他大臣都觉得嗤之以鼻,小声议论声变得稍大,像是故意让她听到,“并非蛮不讲理?说得真好听,当年大圩国逼着我朝割地赔款。我朝花了好些银两冒着险先割地的风险好不容易平息了风波,现在又说自己不是蛮不讲理的,你这分明就是占了便宜还卖乖!”噗,皇上也笑了,故意当着公主的面笑得这么大声,就是笑给她听。“公主,你听见了吗,看起来你们大圩国的信用已经用完了。”藜麦摆摆手,似乎无所畏惧,“如果好好说话皇上不听的话,那我们只能刀兵相见了,尽管这样一来双方死亡无数,但是为了更大的和平,我们的铁蹄必须南下,亲自到你国境内寻找我朝的蛀虫。但如果你们肯帮忙寻找,找到那个人交给我们的话,今后我们还是好朋友。”皇上闻言龙颜大怒,“开什么玩笑,你们自己的叛徒让我们帮忙找,你可真是搞笑!”藜麦耸耸肩,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没办法,他逃了过来,我们必须找到。带回去受审。”“你说你们的人跑到我朝境内,证据呢?证据拿出来!”皇上怒吼。藜麦依旧是淡淡然说道,“证据还得麻烦您的这位断案入神的卫大人帮忙查查了。总之我说的不是胡话,是事实,仔细查,一定能查到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宫人们说皇上气的大喘气,这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事情,却要他们出力,这叫什么事。偏偏两国接壤,除了陆地上的边境之外,还有水上。卫长风已经查明,大河塘县一条河流通过去,对岸就是大圩国的境内,他们想过来简直易如反掌。大河塘县河流纵横,如果他们打进来,随着河流能打到别的县城去。经过本朝人才济济,士兵众多,但是一打仗百姓们就会苦不堪言。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好不容易把毛自荐和起义军还有杨丞相的事情搞定,如果再搞出大圩国这件事,恐怕百姓们的日子又不好过了。皇上想了想,最后还是答应了,“查,查,查。卫长风,听见了吗,按公主的意思好好查查。不过公主也得信守承诺,这些事情办完了,你们必须撤兵,否则我们就是拼了性命也要将你们驱逐出境。”藜麦爽快的大电影了,“这个自然。皇上大可放心。我是大圩国的长公主,皇上的亲姐姐,皇上向来听我的。所以这点主我还是能做的。”于是卫长风和钟水月又忙开了,才过了几天平静日子,现在他们又要到处寻找当年公主的线索。而这份线索最好找的地方就是在皇宫。皇上特意把宫里面知道当年和亲公主事情的所有宫人都召集在一块,供卫长风和钟水月细细盘问,自己则是回了前宫。站在前宫大殿的长廊上,往下看,能把所有看在眼里,包括,后宫某处正在闲逛的大圩国公主藜麦。皇上指了指那个方向,对身边人问道,“夫人可看清了,这位真是大圩国的公主?”依娜为难的摇摇头,“臣妇无法肯定。毕竟臣妇离开大圩国二十多年,大圩国公主换了一代又一代,哪里还知道是不是真的公主。不过她能召集这么多士兵集结边关,想来就算不是公主也是大圩国王派来的手下。她说的话应该是真的。”皇上想了想也有道理,不管她是什么身份,既然能代表大圩国,那就行了,这样等卫长风查清案件,对方也该信守承诺了。正说着,卫长风和钟水月已经出来,正朝这方向走来。皇上在楼上叫住了他们,他们一抬头,不偏不倚的看见了依娜。依娜知道女儿不太想见自己,未免气氛尴尬,准备先走一步,“皇上,家里还有些事,臣妇就先告退了。”皇上伸出手,挡住了她,“这恐怕是老夫人唯一能见到女儿的地方了,老夫人这要是走了,就很难见了,总不能指望她回登门吧?”依娜顿了顿脚步,的确,钟水月是不会上门看望自己的,她要想见自己的女儿就只能在这,在宫里,在皇上面前,她才会碍于皇上的威严不敢扭头就走,似乎这里真的成了她唯一的希望。依娜,心里犹豫了一把,最后还是选择留下来。皇上带着依娜下楼,与他们汇合,果然钟水月此刻的脸色有些难看了,脚步下意识的往后退,欲躲到卫长风身后。皇上和依娜都感觉到她明显的排斥性,但也没多说,生怕说多了人家一激动直接走人。为缓解气氛,皇上连忙开口岔开话题,“卫大人,刚才可从宫人的口中打听到什么消息?”“启禀皇上,从他们口中,微臣依稀知道一些情况。当年大圩国派公主前来和亲,结果就在成亲当晚公主死了。先帝受了惊吓,没有人找到凶手。当时那么多禁卫军时时刻刻巡逻勘察也没发现异常,就是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公主不知不觉死了。死在了,新帝寝宫里。之后,大圩国派兵前来。毛自荐也趁机举兵造反了,这么多事情就是在公主死后很快就发生了。所以微臣看来这的确是个阴谋。”“废话,这个朕,知道,除了这些还查出别的什么没有?”皇上急切的追问下去。卫长风缓缓禀报道,“除此之外,微臣想到了几个疑点:第一,大圩国一直是个神秘国度,他们不允许与外国来往。在公主和亲前,大圩国都不曾与我国做交易,更别说来往了,怎么好端端的突然想到和亲。第二,公主在保护之下死了,不是利器所伤,就这么死了,显然这不是他杀。第三,毛自荐一个礼部尚书怎么就有能力造反,这是微臣在几个宫人话里听到的疑点。”卫长风说完,皇上跟着感慨起来,“这件事朕早就知道了。当年太上皇派人彻查此案的时候,所有证据都已经查出来了。就在准备上奏的时候查案的大人死了。有人把那些证据藏在酒里带出宫外。朕之所以举办这么大型的御前酿酒大赛也只是想把那个人找出来。可如今看来朕的计划失败了。”皇上这么一说,再结合他们之前遇到的情况,卫长风和钟水月都十分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这坛酒在钟水月父亲钟子良手里。然后卫长风又推测出更关键的线索,“皇上,你说的这个人如果微臣推测没错的话,应该就是钟水月的父亲钟子良。钟子良也是酿酒师,他的酒在大河塘县十分有名。但就是因为拒绝参加酿酒大赛,之后死于非命。那些酒也不翼而飞了,而且江湖上有很多人在找他酿的酒。由此可见,钟子良就是当年那个人。而杨老夫人……”卫长风说到这里稍稍顿了顿,目光略有复杂的看了钟水月一眼。钟水月默不作声,卫长风才有继续往下说。“杨老夫人是钟子良的妻子。按照我媳妇种水月的口述,那个时候她还没断奶,杨夫人还没走。所以杨老夫人跟着钟子良在一起时,一定知道些什么。”这话说完,皇上和钟水月的目光都紧紧的盯上了杨依娜,杨老夫人先是有些错愕,但很快又平静下来。“没错,我是知道很多。而且我知道公主是怎么死的,死于蛊毒。出事的是那坛酒,那坛酒里下了蛊药,公主喝了就死了。”杨夫人冷静的回答,看不出任何情绪。这种波澜不惊,让所有人都又惊讶又诧异,又不可自信。“老夫人既然知道的这么清楚,为何不告诉朕?否则也不至于这个真相到如今才被揭开。”皇上问。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圩国的阴谋卫长风则关心的是,“老夫人知道的这么多,又是大圩国人,难道跟这件案子有什么直观的关系吗?而且公主和亲按理说应该有很多陪嫁丫鬟,那些丫鬟出事之后都不见踪影了。又不曾听到那段时间京城有什么杀人案。这么多丫鬟一夜失踪又悄无声息,总是叫人怀疑。”杨夫人慢慢解释道,“这些事情说来话长,如果几位不嫌弃的话,且听我细细道来。”“当然不嫌弃,朕还想知道真相,怎么会嫌弃。老夫人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其余不知道的,朕再让卫长风好好追查。”老夫人点点头,于是接着往下说,“这些话还得从很多年前的大圩国说起。大圩国内有很多族人。除了药族和巫族之外还有很多。但因为医术和巫术威力极大。所以两族也跟着成了大圩国最重要的族。但他们谁成为皇族就有不断争论。最后各种争斗之下药族成了皇族。巫族不服。但同为大圩国人他们当然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留在本国土地上。医术和巫术无疑是最好的宝贝。于是两族决定通婚。皇族就是两族通婚生下的所谓的高血统的人。”“然后呢?”皇上接着问。杨老夫人接着往下说道,“大家都是人,不是畜生,强制的婚姻不会幸福。何况,被迫在一起的男女都秉持着各族的族训要把对方的秘术拿到手。巫族想拿到药族的医术。药族想拿到巫族的巫术,所以这样的婚姻肯定不会幸福。很快两族又爆发了。唯有少数的真心相爱的男女才最后因为生下两族血脉,成为皇族。所以,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保密自己族内的东西,断然不会流落到外族,更别说是另一个国家了。”杨老夫人的话给了卫长风一个提醒,卫长风和钟水月立刻明白过来,“所以那个和亲公主并非是皇室正统血脉?所以她被人利用了?”杨老夫人点头,“她不过是一颗棋子,一颗大圩国王利用的棋子。因为两族矛盾重重,势必会导致国家内忧外患。皇上想了个惊人的法子,就是把制造和亲公主死亡的现象,以平衡两族关系。因为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在外人围困之时,一家人会团结一起。没有外人围困时候,一家人才会窝里斗。所以,要想平衡两族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外患,让他们同仇敌忾,这样,两族就能达到暂时团结的目的。”听完老夫人这话,所有人都惊呆了,钟水月心中暗暗感慨了一句,皇上果然是皇上,所作所为简直匪夷所思,难怪人家说君心莫测还真是如此。也不知道他们家的皇上会是什么样子?钟水月不敢多想,就从平日里皇上的为人来看,他也好不到哪里去,还是不要细细探究了。万一撕破了脸皮,自己就麻烦了。钟水月感觉摇摇脑袋让这些奇怪的想法遏制在脑海里。“那么,那个公主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会自愿喝下那坛酒,难道在面对生死的时候她就没有一点点想生的念头?”皇上继续追问。老夫人回答,“公主是药族族长的女儿。而我是巫族圣女,她喝的那坛酒就是我酿造的。也许你们又要惊讶又要惊叹了,我也不妨直说了吧。我是药族和巫族的血脉,会医术和巫术。这坛酒就是用医术和巫族酿造而成,效果十分毒辣。这件事被巫族知道后,他们就想拿回。于是捏造了我不检点偷人的事。倒是我成了巫族众矢之的。皇上借着救我的由头让我成为公主的陪嫁丫鬟,这样就可以救我一命。我真的相信了,后来才知道,不过是想给杀害公主的事情找一个替罪羊。因为公主陪嫁的那坛酒里,偷偷参了,我酿的毒酒。我不知道,公主也不知道,公主喝了死了,我才知道。”“那后来呢,你怎么样?那些陪嫁丫鬟又去了何处?”钟水月眼眶里明显的流露着关心之色,但就是嘴硬不愿意承认。但老夫人看到自己的女儿这种关怀的眼神也已经心满意足了,“我当然是跑了,你爹救了我。他根本不是什么家丁,而是武功极高的人。而那些陪嫁丫鬟其实根本就是男扮女装的事情。毛自荐之所以这么成功的造反,就是因为有了大圩国的兵力。但兵力不够且局势混乱,他没有成功的夺取江山,最后败走,只能夺取几个城池自立为王。”皇上听闻又感慨又惊讶,“原来杨老夫人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么详细,那为何不出来作证?”“皇上,办案讲究人证物证。臣妇只是人证,人容易说谎,而无证那才是铁证。所以在没有物证的时候,臣妇说的话没有人相信。何况我是个被巫族抛弃的圣女,他们一定会以此推翻我说的一切。所以要想破这个案子,还得看证据。”“可是,证据都已经不见了。”钟水月皱着眉十分遗憾的说道,她终于明白父亲为何不让自己酿酒了,因为酒里有秘密,这么多年来,多少人在打酒的注意,父亲这是想要自己远离是非。同时她也明白了,父亲就是因为这坛酒死了。所以,他们家身上背负着很多错综复杂的事,这个女人说留下她是为了保护她,怎么听也不像,反而留下她更危险不是吗?所以钟水月心里越加不想原谅这个女人,因为她说的这句保护之类的话,听上去也很像谎言。卫长风敏锐的眼神立刻察觉到了钟水月的不对劲,连忙带着她先走一步,“皇上,事情这么复杂,微臣还需要好好查查,微臣就先告退了。”皇上点点头,允许了。卫长风紧紧搂着钟水月,带她往宫外走。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意,他们在宫外竟然碰见了大圩国的藜麦公主。这女人不是在皇宫里吗,怎么一眨眼就到了外面,而且看她的样子好像在这里等待了许久了。“怎么样,卫大人可查到线索?”卫长风想了想,正要有事要问,所以趁机反问了一句,“公主可愿意与下官聊几句?”第四百五十九章 钟水月怀孕了“可以是可以,不过你夫人不会吃醋吗?”藜麦看了看钟水月的脸色,似乎不太好。钟水月感觉因为心里难受导致浑身都有些难受,已经没力气理会这些,只是拍了拍卫长风的肩膀,给予一个相信的眼神,然后在一旁蹲下,静等卫长风。卫长风跟公主在这里说话。“大圩国皇上当年为了平衡两族,远嫁和亲公主,又送走了巫族圣女。怎么这会又为了所谓的和亲要查出和亲公主的真相,这就有点无法理解了。”藜麦听到卫长风说这些,眼睛眨了眨,表情似笑非笑,“卫大人知道的很多嘛,连这种事都知道了。想来应该是那巫族的圣女告诉了你。”卫长风笑了笑,并不否认。藜麦公主看他这么诚实,而且自己也的确有事相求,就不打算隐瞒了,“好吧,既然看在大人如此真诚的份上,本公主就一五一十都告诉大人。其实这么多年来大圩国也经历了朝代更迭,而且很多次。在拥有最高血统的皇上登基之后,的确做出了这样的政策,同时他还想要把所有族都变成一体,让所有人都学会各个族的秘术。因此引起天下大乱,措施皇位。之后我族就成了皇族,我哥就成了皇帝。”“敢问公主是什么族?”卫长风好奇。藜麦公主倒也不隐瞒,痛痛快快的告诉他了,“我是狼族。”“狼族?”这个名字听起来相当霸道,卫长风很难不联想到大圩国那匹狼,难道说狼族就是跟狼长在一起的?卫长风想到这里,不由得紧绷神经对这位公主产生警觉性。公主却笑了,“狼族就是生活在狼的地方。我们大圩国很多地方都有野兽,所以人要想生存就得跟野兽斗。狼族由此而来。不管是什么族,在大圩国内,各族都是沿用宗族制度,我知道你们国家用的是官僚制度,但我们用的是宗族制度。各族内部的宗族制度又大不相同,所以相统一就意味着服从其中一族的意思。因为有了前皇帝的教训之后,我哥的意思就是尊重各族的宗族制度,在这方便只要不触犯法律,他是不会随意干涉各族私事的,因此他得到了各族的拥戴。”卫长风明白了,感情现在的大圩国王打的是仁义宽容的旗帜,所以他才想弄清楚当年和亲公主的案子,目的也是想在自己英明神武的政绩上再添一笔。嗯,明白了,全都明白了。卫长风看了看一直蹲在地上的钟水月,担心她真的出什么事,就不跟公主聊了,转而走到钟水月那边,钟水月忽然脸色难堪的厉害,而且还大把大把的出虚汗,一抬头把卫长风吓了一跳。卫长风二话不说抱起就往医馆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