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江甯      更新:2023-06-18 05:45      字数:5000
  “等到顾家军困守不下去,准备冲出重围时,明毅才率军赶到。因为早已与大齐有了协议,大齐军在进攻几次后,佯装败退。是以,人们都以为,是明家军击败了大齐,保住了土城。而顾家军,却吃了败仗,溃不成军。”“当然,大家也都知道,顾家军能坚守这么多日,都是因为有薛清小将深入穆兰山,拦截大齐主力军,给顾家军争取了时间。”“大人,罪民所言,句句属实,这是当年二皇子收买罪民的证据。哦对了,当初收买罪民的,是二皇子身边的幕僚,他叫周严。也是山东周家庶出的儿子。”这些人来头不小,大理寺卿在没有成康帝旨意的情况下,是不敢私自拿人的。正巧这时去宫里的人回来了,带来成康帝口谕,将那个叫周严的人缉拿归案。周严起先抗拒招供,在受刑之后,人也老实了,交代了这些年帮二皇子做的事儿,甚至承认了,当年的河南案,也是自己在背后替二皇子谋划,六皇子不过是替二皇子背了黑锅。甚至还说,明家军在北疆招兵买马,队伍扩大,已经完全超出了朝廷规制。成康帝一怒之下,将二皇子囚禁在府中,将在朝任职的周家人也关押在府中,并未将人下狱。众朝臣知道,成康帝这是忌惮远在山东的周家本族。周家底蕴雄厚,但与早两代比起来,还是式微。他们全心全意辅佐二皇子,不过是想再一次让周家走向辉煌。若此时料理了二皇子,将周家逼急了,反倒不好。倒不如趁此机会,好好与周家谈一谈。但事情往往总是出乎意料。在上京城百姓还没有开始骂二皇子,骂明家军的时候。有人夜闯天牢,杀死杨吏,又劫走了周严。而原本囚禁在府上的二皇子,不见了踪影。城郊的破庙里,李端抱着肩膀蹲在地上瑟瑟发抖。“周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那个杨吏怎么突然出现了。他不是早就死了嘛!”漆黑的破庙,阴风阵阵,李端已经吓出了哭腔。要不是周严还在,他怕是早就崩溃了。“还有,你,你不是被关进天牢了么,我也被囚禁在府上,那到底是谁救了咱们出来?”周严对他依旧恭敬如初:“殿下,这种时候,除了周家,还有谁能管咱们。”“周家,是外公他们动手了?这这这,这怎么能行呢。劫了天牢,劫了皇子,这可是要杀头的呀!”“殿下,咱们以前做的那些事儿,哪件拿出来,不够杀头的罪名?”李端张了张嘴,不说话了。“殿下,眼下已经到了非常时期。”“什,什么意思?”“杨吏供出当年北疆战场主使者是殿下你,还供出了明家军。咱们已经完了。但咱们不能就这么认输。山东有周家,北疆有明家,只要咱们联合起来,倾覆这大梁天下,不成问题。”李端吓的一惊:“你,你要造反!”“哎呀,等殿下荣登大宝,什么造反不造反的,还不是殿下说了算。殿下就是这天下的主宰啊!”李端本就没主意,这么一说,倒也是条出路:“对对,你说的对,我周家在山东盘踞多年,势力非凡,连父皇都忌惮三分。咱们一定能成,一定能成。”周严冷笑了一声。李端浑身是汗,他突然抬头:“我母妃呢,我母妃可救出来了?”“殿下放心,娘娘被周家人带走了。”“什么?为什么咱们不跟母妃一起走,咱们不是回山东么?”“殿下糊涂了。山东虽有周家,可兵马不足。咱们得去北疆,接手明家军啊。”“噢噢噢,可是,可是北疆你去就行了,往常这些事儿也都是你在做,我,我还是去周家吧。”“殿下,只有您在明家军中,军心才能安稳啊。”李端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周严这么说,他若不去,岂非失了气概,日后,他可是要当皇帝的人。周严三言两语将人骗到了北疆明家军中,而当周家人知道消息时,一切都晚了。任谁好好的,愿意去当反贼呢。周家家主得知此事后,气了个倒仰!他们本来已经向成康帝妥协了,只要饶过二皇子,他们自会交出山东大权。只要人还在,就有东山再起的一日。可谁承想,这二皇子好死不死的跑到北疆,竖了反旗!他们周家虽然在某些方面威胁着皇权,可目的都是为了扶二皇子上位。周家延续百年,从未出现过一个反贼啊!眼下可倒好……周家家主一夜间愁白了头发。“父亲,咱们妥协了成康帝,周家势必元气大损。既然二皇子在北疆有兵马,咱们周家又掌山东。倒不如拼一把,反了。到时只要二皇子登位,是非曲直,全由咱们说了算。”“是啊父亲,谋反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二皇子已经反了,咱们周家无论如何都逃不脱,反正左右都是一死,拼一拼,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周家家主咬着牙,一字一句道:“好,那就反了!”周家行动迅速,一夜间便联合了山东其他几大家族,统一战线,直逼雍州而去。而远在北疆的明毅,在接到二皇子后,迅速从土城撤军,一路往南,行至渤海关。大齐伺机进攻土城,在安稳了五年后,土城百姓又一次身陷战火之中。就在百姓哀嚎之时,顾家军旗乘风而来,那铁画银钩的顾字,裹挟着坚不可摧的力量,在大齐军至时,护住了土城。顾东海,回来了。战争,一触即发。“反了反了,周家人反了,马上就要打到雍州了。”雍州,皇城所在,打过雍州,军队便可长驱直入上京城,直逼皇宫。大梁,危在旦夕。“七殿下,你有没有见到明钰?”季斐急吼吼的问,手里还握着一枚令牌。是一大早,明家一个下人交给他的,可以调动武卫军一个营的令牌。明钰是武卫军副将,手里有兵力,并不稀奇。且明钰有能力有手腕,他那一个营的兵士,可以说已经成了他的私军了。是以,季斐当然明白,明钰将这令牌交给他,意味着他将自己手下一个营的武卫军交给了季斐。若不然,明毅在北疆已反,没有这令牌,明钰又不在上京城,谁知道这些人会做出什么来。虽然一个营的兵力并不多,但对于眼下这种情况来说,上京城已经经不起乱了。“我怎么会知道。”李穆见季斐心急明钰,小心眼儿的白了他一眼。“明家的事儿抖落出来以后,明钰就不见了踪影,你说他能去哪儿啊。”“不是我说跟你有什么关系,明家做了那种事儿,你以为他还有脸呆在上京城?你知不知道,明家险些害死了顾将军,还有阿清。”“可是,这些事和明钰又没有关系,他是咱们尚武堂的人,咱们三十人,说好的都是好兄弟,一个都不能少!”不知想起了什么,季斐忽然眼皮一跳:“对了,二皇……不是,明钰的姐姐在哪里?”李穆道:“掖庭狱。”“……那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哎呀你放心,我已经找太子哥哥说了,不会叫明小姐受罪的。”季斐看了他好几眼,道:“我以为你也会迁怒明钰,毕竟当年那事儿,也让太子背了锅。”“你看,你这不是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了。孰是孰非,我分的清。”“我就知道,七殿下是善良的人。若不然,当年我家遭了那样的事儿,全上京城的人恨不得都远着我们家,就只有殿下惦记着我们。若不是殿下暗中照顾着我家的铺子,我们季家,怕是早就在上京城无法立足了。”“行了,你记着我的好就成,陈年旧事,不提了不提了。”“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啊。”“明钰不是给了你令牌么,我看咱们赶紧叫上尚武堂的兄弟,先将这一个营的武卫军接管过来。然后再去将军府,看看少将军是怎么个意思。”“那不找明钰了?”季斐小心问道。☆、第 60 章李穆险些要气炸了:“明钰明钰,你怎么就知道惦记明钰呢。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是上京城的安危重要,还是明钰重要。你忘了少将军怎么跟咱们说的。一人之危,哪比得过一城之危。”季斐被他一番呵斥,委屈的努了努嘴,小声道:“如果换成是你不见了,我也会这样心急的。”原本炸毛的李穆一听这话,瞬间觉得心里舒服了不少。“算,算你还有良心。哎呀好了,明钰厉害着呢,谁能把他怎么的。咱们先干正事儿。”二人集结了尚武堂的其他人,众人都默契的不提明钰。但从每个人的眼神中,大家都看的明白。不管明家军做了什么,只要明钰不走错路,只要明钰还愿意回来。他们还会像从前一样接纳他。他们三十个人,一个都不能少。有了明钰的令牌,武卫军悉数听从季斐号令。眼下叛军还在雍州,季斐让武卫军在东大营待命,自己和李穆往将军府去了。“阿清哥哥还没有醒来?”季斐几乎日日都要来看看阿清,每日都盼着他能醒过来,可每每都叫他失望了。“外面现在什么情况了?”顾衍直接问道。“哦,明家军兵指渤海关,顾家军镇守北疆与大齐军对战。至于周家,眼下已经集结了兵马在雍州城驻扎了。”顾衍眉头微蹙,在顾家军接管土城之后,他便知道父亲这些年一直在私下招募兵马,为的就是防着这一日。看来圣上对明家军,也是不信任的。“若我所料不错,二皇子当初与大齐达成的协议应该是割让北疆六城。所以,在二皇子到北疆后,才毫无顾忌的率军往渤海关去。但他们谁都没想到,半路会杀出一个顾家军。”顾衍说道。李穆想了想,道:“二皇子未免太胆大了,大局未定,就先将六城弃了,万一大齐反悔,得了六城还不够,继续往前攻占,那二皇子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顾衍摇摇头。“渤海关守将朱刚是前宫中禁卫军大统领,圣上的嫡系,完全忠心圣上。若此时大齐敢趁虚而入,只要二皇子没有傻到极致,都会与朱刚联手抗敌。若不然,最先倒霉的,肯定是自己。而且,大齐眼下才刚刚结束夺嫡之争,国力大损。皇四子虽然总领朝纲,但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想起刀兵之戈的……”说到此处,顾衍心有疑惑。“我想,他们当初达成的协议是双方都能稳定朝局后,这六城才能割让出去。但显然,二皇子此举比他们预期的时间早了很多。杨吏突然出现告发了二皇子,还有那个周严,不过刚动了刑,便将所有的事儿都给招了。”“而周家却没有弃了他,反而让这人协助二皇子继续往北疆去。这么看来,这里头的事儿,倒是大有文章。”季斐挠挠头:“没听懂。”顾衍揉了揉眉心,心里总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一切看似明了,可仔细想来,又有许多扑朔迷离。圣上既能让父亲这么多年都隐藏在暗处招兵买马,重组顾家军,防患于未然。还有当时与南唐公主合作,揪出南唐豫王之事,怎么看,圣上都像知道了什么。那么这次,也是圣上下的网么?“总而言之,大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眼下重中之重,便是护住上京城。”阿清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心中焦急的不行。可他不管如何努力,都醒不过来,仿佛陷入了梦魇中。越是挣扎,越是束缚的紧。那个人,那个熟悉的背影。他看到了,他看到他似乎转过头对他笑。笑他无能,笑他没用。“……就算你活着,那又如何。你依旧奈何不了我。待我控制了上京城,你们,全都得死……”“不要,不要……”--------官道上,逃亡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哭声震天。明钰一人一骑,沿着官道边儿上缓缓行进。这些难民都是从濮城逃难来的。明家军撤离北疆后,直捣濮城。濮城大族倒戈的倒戈,被杀的被杀。二皇子带人占了濮城,将濮城粮仓据为己有。并逼迫百姓将各家粮食全部上交。濮城百姓哪里经历过这事儿,这仗打起来,要是没了粮食,那和等死有什么分别。百姓抵抗不从,二皇子便派兵屠杀百姓,并将百姓驱赶到渤海关脚下。百姓不懂战事,他们哭嚎着逃出了濮城,一心想要进渤海城避难。可这种时候,渤海城坚决不能开城门。一旦心软开了城门,必有明家军跟着百姓混入城中,一旦渤海关失守,明家军便可长驱直入,攻占渤海七城。渤海城占尽天时地利,一旦渤海城沦陷,这整个北部都将陷落。二皇子急于攻占渤海,连这等计策都想得出。明钰恨不得这就将这乱臣贼子斩于马下。一方面,他恨。另一方面,他也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耻辱。军人的使命是保护一方百姓平安,可他们明家军在做什么!助纣为虐,当了叛贼,弃百姓性命于不顾。明钰没脸再看这些百姓,他使劲儿催马前行。他要加入这场战争,他要正面与他的父亲对抗,他要问上一句: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权势在他们眼中就是如此重要么!重要到可以泯灭良知,丧尽天良!他一人一骑到了博海城的南城门。渤海城全城戒严,在诺大的城门前,他的身影显得这样的孤寂和渺小。他抬头望着城墙上肃然挺立的渤海守军,还有城头上飘扬的大梁军旗。他曾经多么渴望能够光明正大的站在战场上,酣畅淋漓的和侵占大梁国土的敌军对战。只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第一次踏上北部的土地,他的敌人,是他的父亲。按下心中翻涌的情绪,他仰头大喊:“明毅之子明钰,求见朱将军!”城墙上立刻戒备起来,无数支弓箭对着他,他相信,只要自己动一动,那密密麻麻的箭矢,绝对能将自己射成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