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昭素节      更新:2023-06-18 01:56      字数:5835
  王世虎挠挠头:“我倒没想到这层。”不过,他也听了赵清河的意见,没有跟以前的同伴去打招呼。四个人欢欢喜喜地回到了潘家客栈,潘掌柜看看四人的脸色,便说道:“我猜你们三位小相公都中了是不是?”王四胖笑呵呵地说道:“是中了,都考中了。”潘掌柜地拊掌大笑,众伙计也是一阵欢呼,对于赵清河则愈发刮目相看。潘掌柜地捋着胡须说道:“我这个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呀。”接下来,客栈里的其他看榜的学子们也陆续回来了。中与不中,一般都能通过脸色看得出来。潘掌柜看见面有喜色的就上前道喜,说几句好话,看见脸色灰败沮丧的就一如既往地打了个招呼:“回来了啊。”其余一律不问。潘掌柜过了一会儿又对张小北他们几个说道:“几位小公子,今儿的午饭我请了,凡是咱店里有的,你们随便点。”张小北忙说道:“哪能让潘掌柜如此破费,再说了咱们店里住了这么多人,要是都请,你这几日的生意岂不白做了?”潘掌柜眯着眼睛笑了起来,然后小声说道:“放心吧,张小相公,咱这店里中的拢共也就五个人,这顿饭我还是请得起的。”张小北记得这家客栈共有三层,上上下下住了得有将近二十多人,竟然只有五个人考中。不过,他仔细一想也明白了,这考试是逐层淘汰的。第一关淘汰一小部分人,这一关又淘汰掉一批,等到院试,又要淘掉一大批。他记得宋先生曾经给他们讲过,每个县里秀才的录取名额都是有数的,而且根据的县的大小不同而定,大点的县能录限取三四十名,中等的县是二十到三十名,小县嘛,十来名就差不多了。他们成新县是个中等县,那就是最多只能录取三十人,而当时他们参加童子试的怎么着也有数百人,童生他没机会数,不知道有多少人,大概有一百多人左右吧。他们回到客栈没多久,就有县衙的差役来报榜。张小北一脸惊讶,他以为只有中了举人状元才有报榜人,没想到考中童生就有了。怪不得他们考试前,差役还让他们填写了住处呢,原来是为了这个。报榜人的到来又让潘家客栈大大热闹了一番,潘掌柜忙来忙去,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张小北和王世虎都给了报榜人喜钱,王世虎给了三十文,张小北给了五十文,他把赵清河的那份也给了。潘掌柜本来要请客栈里考中的五名学子吃饭,结果人家另外两位有亲戚请客走了,最后只剩下他们四个人,他们也不好意思多点,不过是每人点了碗面,要了个凉菜就作罢了,潘掌柜觉得太寒酸了,自己作主给他们加了三道菜,还搬来一坛酒。这顿饭倒是吃得是十分畅快。王四胖一高兴就喝高了,拉着儿子说个没完,跟儿子说完又跟张小北和赵清河说。两人能体会这个做父亲的激动心情,便耐心地笑着倾听。吃完饭后,王世虎扶父亲回房休息,张小北回房接着看书,他府试是过了,但接下来还有院试呢。而且院试跟县试府试有所不同,前者是一年一考,院试却是三年考两次,今年正好赶上,若是今年他考不过,就得等后年了。童生只是有考试资格的考生而已,并不算是功名在身,只有考上秀才才能有见县官不跪,个人免税的优待。张小北经过短暂的喜悦过后,便又继续沉下心来读书。他不由得想到,若是家人知道他考中的消息不知道该有多高兴。他这次考试时,他娘说他要让他爹陪同,被他拒绝了,他爹呆在这里也没有用处,还得耽误地里的农活,而且他已经来过一次,熟门熟路的,没必要让家人作陪。他娘听他说得笃定,只好得同意了,但又说,等过几天她还是要来的,也不知到底会不会来。张小北正想得入神,却听见有人敲门,他连忙应道:“谁呀?进。”进来的是客栈里的小伙伴,好像叫什么李小二。张小北起身笑道:“小二哥,什么事?”李小二笑着把手里的两个食盒递上过去,说道:“张小相公,你家里给你送吃的来了,让我转交给你,这是三份,说是你们三个人每人都有份。”张小北心中惊诧,赶紧追问道:“那送东西的人是我的什么人?男的还是女的?”李小二想了一会儿道:“好像是个妇人吧,她也没说是谁,只说让我把东西交给你。”张小北心里想道,如果是她娘怎么可能不进来见他就走?这不应该呀。如果不是他娘,那又是有谁?李小二一脸不解地道:“小相公,有人给你送东西还不好啊?”张小北忙说道:“当然是好,谢谢你啊小二哥,你等一下。”说着,他便打开食盒,食盒有三层,不但有素菜,还有鸡腿,烧鹅,烤鸭,样式真够丰富的。张小北想了想,便拣了一只烧鹅腿,两只鸡腿给李小二:“小二哥,多谢你了,这些我们吃不完你也拿去尝尝吧。”李小二推辞了一下笑眯眯地收下了。他刚走,王世虎就推门进来了,一看到桌上有这么多好吃的,顿时两眼放光,跟张小北说了一声,上去拿着鸡腿就要开啃。张小北不知道怎地,心里突然闪过一丝不安,他连忙制止道:“世虎,你先别吃。”王世虎满脸不解地瞅着张小北:“你不会这么小气吧?我就吃一个鸡腿就行。”张小北上前夺过鸡腿,拉着王世虎坐下,平心静气地跟他分析:“这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李小二说吃食是我家亲戚送来的,可是若是我娘来了,她能不见我就走吗?而且看这买东西的样子也不是我娘的风格。”他娘就算是送吃的,也会带来自己做的吃食,而且不会买烧鹅,鸡腿之类的,因为张小北小时候身体不太好,吃生冷油腻的会闹肚子,他来考试时,他娘还特地嘱咐他吃饭一定要注意,不能吃太油腻也不能贪凉,万一要是吃坏肚子会影响考试的。对,吃坏肚子影响考试。张小北觉得他抓住事情的真相了。他赶紧跟王世虎说道:“世虎,你说会不会有人不想让咱们考好,在故意使坏,在这吃食里下药。”王世虎一脸震惊:“这、这不能吧?谁有这么歹毒的心思?”张小北道:“又不一定是下毒,比如下点跑肚拉稀的药也够咱们受的啦。”王世虎也慢慢地被说服了。他想了一会儿,突然一拍大腿道:“对对,高明礼就没考上,他这人见不得别人好,说不定就是他干的。”张小北冷笑道:“不光是高明礼,还有个张小宝呢。”王世虎看着桌上那一堆好吃的,咽了咽口水问道:“那我们怎么办?把这东西扔了?”张小北摇头:“不扔,你就按我说的办。”……潘家客栈旁边的一家食肆中,高明礼正与张小宝在低声密谋着什么。高明礼得意地说道:“咱们雇的那个大婶说,潘家客栈的小二把东西接过去了。我猜啊,王世虎那个胖猪还有张小北赵清河他们三个肯定正在大吃大喝呢。”张小宝阴阴地一笑:“王世虎那个蠢货不用说,肯定吃得最多,我就怕张小北吃不了太多油腻的,还特意让你加个素菜。这下,咱们就等着好消息吧。还考秀才呢,他们做梦吧。”高明礼称赞张小宝:“小宝,还是你厉害,我只想过把他们揍一顿就没想过用这招,对了,上次考试时你咋没想到用这招呢?”张小宝一脸地后悔:“我怎么会没想到?只不过我以为张小北一定过不了县试,毕竟,他比我读书晚,拜的先生又连个童生都不是,谁能想到他会考过,是我小瞧他了。”高明礼安慰他道:“没事,这次用也一样,我看他们能得意几时?”高家家境殷实,在县城有栋小院子,当晚,高明礼就带着张小宝住进了他家,同时又派了个狗腿子去打听潘家客栈的事。这狗腿子倒也尽心尽力,第二天一大早就跑过来说,他听说潘家客栈的伙计说,张小北王世虎还有赵清河甚至还有那个伙计李小二四个人夜里不停地拉肚子,早上起来,三人都是一脸蜡黄,走路都要人扶。两人听闻计谋得逞,大笑不已。然后就在家耐心地等着院试结果。张小北和王世虎赵清河三人颤悠悠地进了考场。院试跟县试不同,不是由知县监考,而是由朝廷派来的学政来主持。考场气氛比以往更加严肃,维持秩序的士兵也更多更齐整。而参加院试的考生也跟以前有所不同,县试和府试以少年和青年为主,但这次来的却有不少中年人甚至还有头花斑白的老者。张小北看得心情十分复杂。秀才果然不是那么容易考的。希望他们三个还能像上次一样幸运。张小北刚进考场不久,胡氏就带着张小草跑来了。她们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然后到潘家客栈去找张小北,潘掌柜告诉她张小北去县衙了,她们又一路跟过来,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没见着小北。既然没见着,两人就决定在县衙外等着小北出来。胡氏和张小草在场外耐心等候,没料到的,不但她们来了,李先生也来了。第56章 无题双方一碰面,自是又惊又喜。李修文上前说道:“张婶, 你也来了。”胡氏笑呵呵地说道:“李先生你最近可好, 你娘身体怎样了?你看这一大早的,麻烦你跑了一趟。”李修文答道:“我娘身体还好, 就是这小北和世虎不在我们家了, 她一时倒有些不习惯。”胡氏笑道:“不光是她不习惯, 小北也不习惯呢。”两人在说话时, 李修文一直目不斜视, 反倒是胡氏主动拉过张小草说道:“小草,这位就是小北的先生,你应该没见过吧。——李先生,这个是我家大闺女小草。”张小草猛然见个不太熟悉的年轻男子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便低着头说道:“李先生好, 多谢你对我弟弟的照顾。”其实张小草在几年前是见过李修文的, 她记得他, 李修文却不记得了,毕竟这几年张小草的变化很大。她从一个身材干瘪、面色微黄的女孩变成了一个面容白皙、亭亭玉立的少女。李修文还个了礼,目光在只是在张小草面上略略一扫便移开了,继续目不斜视的跟胡氏说话。两人的中心话题自然是张小北, 胡氏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 对李修文说道:“哎呀, 我去潘家客栈找小北,掌柜的一听说我报上名字,就恭喜我说小北考中了, 不但是他,世虎还有清河都中了,昨个掌柜的还给他们庆功呢,我一听这个消息把我给高兴的。这可是我一辈子最高兴的事了。”李修文微微一笑道:“婶子最高兴的事绝对不是这件,后面还有更高兴的。”胡氏欣慰地笑了:“李先生你可真会说话,借你吉言了。”李先生闻言不由得笑了,他发现这个张婶跟以前说话似乎有些不一样了,还有小北的姐姐应该是跟着他一起念了书。李修文对胡氏说这番话倒不是恭维,而是他对于张小北有很大的信心,宋先生跟他私下里说过,三人中张小北天分悟性最高,而且又勤奋好学。赵清河次之,最差的是王世虎,他不是什么读书的料,而且还不很用功,不过这几年在张小北的带动下比刚来时强了不少。对于王世虎能考中童生这事,李先生是十分意外的。当然意外归意外,三个学生一起考中童生,做为启蒙先生的他怎么能不高兴?得知消息后,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就想赶紧给宋景君修书一封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转而一想,他还是等院试的结果出来再一并报信吧。他在家里无心做事,索性就到县里来一趟,正好看看他的学生。双方寒暄一阵后,李修文见胡氏母女俩有一直等下去的意思,便劝道:“张婶,离小北他们出来还早呢,你们可以先去别处逛逛。”胡氏笑道:“等一会儿我就去逛,李先生你要是有别的事,尽管先忙去。”李修文道:“我去买些颜料,再顺便给我娘带点东西。”两人简短道别。李修文走后,胡氏便跟张小草感慨道:“咱们小北可真是遇到了好人。李先生不但人品好心善,学问也好着呢。没有功名又咋了,还不是一口气教出三个童生来。”胡氏一想到儿子就满心满脸地骄傲和自豪。特别是在村里碰到满脸灰败的大嫂,她感到自己出了一口大浊气。哼,他们夫妻俩当初不是笑话他们吗?现在呢?这得意的还在后头呢。胡氏说道:“等到小北中了秀才,你说大娘那个脸色该是啥样?”张小草说道:“娘,依我看你还是别太刺着了大伯一家了,小宝那人你也知道,反正我瞧着他那种阴沉沉的脸色心里都怕,生怕他妒忌心强会害小北,小多也跟我说了,小宝最近脾气可爆了,还动手打过小多呢。”胡氏一听到小多被打,当下便怒骂道:“这个狠心的小畜生,自个没本事考中,拿小多出气算啥子本事。”张小草道:“我听也是气得不行,小叶去告诉我爷奶,他们只是训斥了小宝一顿,又说小宝最近心情不好,让大伙都别招他。”胡氏暗骂公婆人老了愈发糊涂了。张小草又说道:“不过,这个小多可不是个好惹的。小宝踢她时她冲上去又抓又挠的不说,事后还在小宝的饭里放鸡屎,在他被子里放毒虫。”胡氏忍俊不禁:“这个小娃别看人小,心眼子多着呢。我看你二伯一家的心眼都长在她身上了。”张小草也跟着笑,张小多确实是心眼子多。这小丫头年纪虽小,可是心里特别明白谁对好谁对她不好,哄人的人时候能让人眉开眼笑,气人时能让人跳脚,而且鬼点子还多。才这么大点就开始跟小宝对着干。张小北是要考一整天的,胡氏自然不能一直等在这里,索性母女俩就到旁边去逛一逛。胡氏今日特别大方,不但给扯了细布,还买了不少吃的。什么酱肉包、馅饼、烧鸡,凡是觉得好的都爽快地掏钱。张小草可是第一次见娘这么大方。母女俩逛够了街,两手满满地提着东西又折回了县衙。这时已到了下午,门口等待的人多了不少。过了一会儿,李修文也来了,他也是满载而归,双方相视一笑,便继续站在那儿等。眼看着就到了傍晚,残阳把红色的光芒洒在人们的身上、脸上,李修文最受它的眷顾,整个人沐浴在红光中,张小草看到了忍不住莞尔一笑,悄手推推胡氏,让她也去看。胡氏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李先生这会儿看着就跟那庙里的赤发鬼似的,但他长相不错,又神色严肃,看起来倒也不像鬼那么可怕。李修文也注意到胡氏母子俩的神情,他先是有些困惑,不过看看别人便也明白了,他也付之一笑。就在这时,就听见大门咣当一声开了,有学子从里面出来了。众人高呼:“出来了,出来了。”胡氏和张小草也提着东西激动的往前挤。李先生说道:“东西给我吧。”胡氏往里看了看,说道:“算了,不挤了,我们就在这等着,小北一出来就能看到我俩。”他们三个紧盯着鱼贯而出的学子们,这些学子们大多面带愁容,脚步滞重,彼此间的谈话都是:“今年这题目出得怎么这么刁钻,我怕是过不了。”“唉,我也差不多。”“算了,已经考完就别想了。”……这批学子过去后,后面便有人喊道:“麻烦让一让。”众人定睛一看,发现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被人用门板抬着出来了。听说是老先生是因为考得不好,心中焦急再加上体力不支晕倒在考场上。胡氏看着老人,不觉心生怜悯,都这么大岁数了也够不容易的。她转而一想,那人考到这么大岁数都没考中,他家的小北有那么容易考上吗?要是这次不中,以后也不中,会不会也像这位老先生一样?想到这里,胡氏的心中不由得充满了担忧。李先生也看出了胡氏了忧虑,便安慰道:“张婶无须担心,小北这回没问题的,再说就算这次不中也没什么,他年纪小,可以再考几年。”胡氏笑了笑,长出一口气道:“没事,他中了我自然高兴,不中我也不会说他啥,这孩子的用功我看在眼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