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心(一百六十一)
作者:汤娘子      更新:2023-06-17 21:25      字数:1959
  孟鹤堂昨夜清扫城里埋伏的刺客和太师府余孽,天微亮时就进宫面圣复命了。忙活了一夜,整顿了兵马后这才回了书院去;倒不是不愿意回家,只是回头还得和师父见一面儿呢。所幸是七堂也有屋儿,平日里忙活得太晚了也总歇在院儿里。九良昨晚就回孟府,今儿八成已经来听课了;孟鹤堂抬头看了眼,盛夏艳阳最是好算时辰,拐向清宵阁。王九龙正抱着秦霄贤那只叫球球的小狗儿在膝上玩着,一听脚步声,抬眼就看见堂主从楼梯口转出了身来。“诶,孟哥!”他这么招手一喊。原本周九良坐在窗边儿正和秦霄贤说着什么,一听这声儿就赶忙站了起来。“你怎么来了,赶紧歇着去。”“没事儿。”堂主笑着,除了眼下乌青有些疲倦,看着倒是挺神采奕奕的。总归这一回,终于高枕无忧了;以后除了生死,再不会有别离了。王九龙抱着球球,拉着小狗儿的两只前腿晃着玩;道:“你们没出京怎么也不告诉我啊,早知道我就一块儿跟着去。”憋屈了那么久,结果就昨夜里在游船上抓了那几个刺客;一想到自个儿差点死在天津,这肚子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也是想瞎了心。”周九良白了他一眼,仍是那一副青年老成的嫌弃样儿。“那女的天天给你熬药,你要是不在,不就打草惊蛇了吗?”堂主揉揉脖子,一扫衣摆往竹椅上躺坐。西北边境的蛮族王子进京时佯装成小臣,为的就是掩人耳目;就算万分之中的发现让人发现秘密进京也有一重身份能够遮掩。当年西北一役,云磊曾经提过陛下和蛮族王室之间微妙的关系;两国达成了共识和心照不宣的默契。那一趟来的蛮族王子就是亲自来说,有人挑动战争在蛮族武将中安插了人手,几次三番的阴谋就是为了煽动边境军心,设计诱导天朝派兵。无论是德云的任何一人一出兵都会在半路遇上埋伏,与此同时太师余孽就能在盛京如鱼得水。孟鹤堂领兵出了城就派了几对精兵去收拾了那帮人,他领着九良在去天津城的途中分散了兵马隐匿在百姓中,一直到昨晚才进了京。这么看,一切似乎都是最好的安排。妥妥当当,巨细无遗。秦霄贤看着远处从七堂院里冒了个尖儿的桐树,上头的桐花都落了,香甜味儿都淡了许多。那场雨下得早了,他都来不及摘花。来不及。堂主看着他,想说什么最后又抿抿唇咽了下去;喝了口九良递过来得一杯茶。道:“我记得你这院里不是有个侍女吗?”王九龙听着话,从一旁转过头来抓了块点心,揉成细块儿喂给怀里的球球;跟着问道:“对啊,好久没见了。”那姑娘他记得,对咱们秦小爷的那份儿心啊。如何不闻不问人家也待你初心不变,那锲而不舍的脾性要是换成男儿一定能考个好功名。“送去后厨了。”他说。“啊?”王九龙一愣,随即笑开了:“你也真狠得下心啊你,哈哈哈。”九良跟着笑笑倒是不多说。一个侍女嘛,送去哪不一样;那姑娘连清宵阁都不能进,要老秦能见她也是想瞎了心。几人坐着聊了几句;这日头渐正,眼看就到正午了。王九龙得去找上张九龄一起出门一趟,堂主也该回去洗洗换身衣裳,九良自然是跟着一块儿走的。这一下,又冷清了起来。昨儿他一夜没睡,就在天牢里亲自给那些关外刺客上刑;什么也不问,一道一道地上刑。原本宁死不屈的倔骨头也屈服了,气息奄奄地和盘托出。可画了押,招了供,这刑罚也没停下。他就像个木偶一样冷漠僵硬,不言不语地一昧上刑。听着那些人撕心裂肺的叫喊,他仍旧平静无波;脑子里就是一面一面儿地转着梅岭的景儿,还有那处悬崖。他跳下去的时候,刀山石刺划破衣裳,穿破皮肉时真是疼得麻木了。她那么爱哭,身中两刀后摔了下去,那时的坠落一定绝望极了。天微亮时,他终于走出了天牢。袖口上有血迹,他换下衣裳就随手给丢了,穿上了一身浓黑绣白鹿的袍子。然后就在这做了一天了。喝了许多茶,嘴里仍旧觉得苦苦的;直到黄昏将近也没吃口饭菜,一个人不知想什么。有时喃喃自语,有时悲戚蹙眉,有时又欢喜地扬起嘴角儿。像喝了酒,又像病入膏肓。天边红云蔓延时,他走出清宵阁,踩着透过枝叶撒满青石地面儿黄昏余晖。后山的桐花还有几朵,看着娇嫩香甜。这坟上长了些花草,春时落的种这也算是长成了;看着像是一小座花丘。“这落日好看吗?”他坐下。后山这处好就好在平山无遮掩,日出日落,月明星稀都看得清清楚楚。想想,都没有一块儿看过落日呢。“想我没?”何止落日啊。“算了,反正你就仗着我喜欢你。”桐花又落了。———————————————啪!巴掌声清脆利落。“我和你有什么关系值得你豁出命去试药!”————————————————“真想给你一嘴巴子。”我做错了什么,你不陪着我。“我这么爱你,还是算了。”打你手心吧,像先生一样。——手握心爱之人,十指相扣,静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