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谁说我们不敢来?
作者:君落花      更新:2023-06-17 20:59      字数:2129
  “不用了,我还没有让女子挡在外面的习惯”一道温润声音骤然响起,宛若春风一般,荡起在众人心中。话音落下,于梦琳面露惊喜之色,扭头看去,只见得大门打开,一道身影迈步而出,脸上笑容温润如玉。“林大哥”看到这一幕,于梦琳脸颊微红,心中羞涩无比。哪怕是一旁的于梦雨,都呆滞了片刻。刚刚修炼过天神引的林野,自身有着一种极其温和的气质,令人难忘。“呼”于洪瑞众人长吐一口气,连忙笑道:“林公子,您结束了修炼便好。”“嘿嘿,抱歉了。”林野微笑出声:“血炼门毕竟有数个无敌圣者,这两日我要将状态调整好,所以比较入迷,差点忘记时间。”“先前答应过诸位的事,我自然不会忘记。”说到这,林野瞥了六长老一眼。“哼”冷哼一声,六长老连忙低下脑袋,不敢和林野对视。“无妨,无妨”于洪瑞大笑出声:“距离赌斗开始还有一个半时间的时间,林公子不若吃点东西再去,两日的修炼,怎么能不休憩片刻。”“来人,快点去准备饭菜上最好的灵兽”“林公子,接连修炼了两天,还是休憩会儿再去吧。”于梦琳低声说道:“血炼门一向喜欢压着时间点去,咱们太早去了,反而是受累。”“那好,既然诸位盛情相邀,那小子就却之不恭了”微微抱拳,林野当即跟着于洪瑞几人向着大厅走去。不多时,丰盛的饭菜端了上来,几盘灵兽肉荡漾出强烈的气息。眉头微挑,林野不由得略一惊讶,没想到,于家都这么落魄了,还能拿出妖王境界的食材来。虽然说,并不如圣武学宫那般财大气粗,有着许多圣阶,乃至妖帝境界的食材,可比起寻常的家族,已经很不错。林野没有客气,一边与于洪瑞几人寒暄,一边将灵兽吃掉了许多。于洪瑞几个长辈,倒是没有动灵肉,可以说,一整只灵兽的肉,全都到了林野、于梦琳、于梦雨三人口中。察觉到这一点,林野不由得微微颔首,这个家族还算不错。吃完之后,距离赌斗开始只有半个时辰,林野众人收拾了一下,便是想着赌战的地点赶去。于洪瑞走在最前,不时回头与林野交谈,于梦琳、于梦雨两女分别走在林野身旁,羡煞众人。于家毕竟是东城区大家族之一,这次赌斗,邀请了数大势力来观看,包括薛峰创建的势力,由于靠上了天鹰门,也有资格前去。除去那些势力之外,东城区的修者,更是对此非常好奇,纷纷跟了过来。赌战还没开始,擂台周围,已经是围满了看客。包括一些当裁判的势力都到了,血炼门、于家这两个主角还没到。擂台上,摆放着一张高台,其上坐着十数道身影,每一个人身上,都刻着不同的花纹。当先一人,胡须花白,头发短小精悍,脸上满是凶气,在他的肩膀上,还立着一头秃鹰,给人一种强烈的煞气。很显然,那人便是东城区最为强大的势力,天鹰门弟子在旁边,则是其余各大势力的长老,年岁都颇大,唯独薛峰一人很是年轻,悠闲的坐在桌子的末尾。“啧啧,血炼门一向来的晚,这一次,连于家都这么嚣张了”“依我看,于家是自动弃权了”高台上,几个长老抬眼看了一下烈日,皆是面露愠色,低声说了起来。血炼门实力强大,在诸多势力之中,可谓是前三的存在,因此他们不敢乱说,可面对已经落魄的于家,却是没有丝毫留情。“哼,这些年来,于家越发没落,听说他们这一代,境界最高的还是他们的大小姐,圣者后期境界啧啧,真的是太丢脸了”“是啊,其他势力,年轻一辈之中,哪个不是巅峰圣者境界”“这一次赌战,于家不来也好,反正是必败的局面,免得发生死伤,直接将所有家产都给血炼门算了”众多势力不断的嘲讽着于家,却没有发觉,薛峰露出不屑的神色来。若是没有林野的话,于家确实会如同他们所说的一般,慢慢灭亡。可有着林野在,于家想灭亡都难只要不是他们自己作死片刻之后,围观人群突兀分开,数十道身影,穿着血红色的衣服,手持长刀,宛若一道血红色的河流涌来。领头一人,赫然是血炼门少主薛泽宇,神色冷漠,双手负于身后,脸上满是高傲之色。东城区内,薛泽宇可谓是年轻一辈第一人,哪怕天鹰门内,年轻一辈都无人是他对手,因此,他颇为自傲在他身后,两个老者微闭双眼,漠然跟着。两人的长袍上,布满了血红色印记,看起来尤为可怖。“薛泽宇来了”“嘶于家这次真的完了”“薛泽宇好像又突破了,于家的大小姐,只是圣者后期境界,怎么能和他比”“看来,今天这一场赌斗,真的没有任何悬念了无论是年轻一辈,还是老一辈,于家都无法和血炼门相比”看到血炼门众人的气势,无论是那些大势力的人,还是围观众人,心中皆是为于家默哀了起来。来到擂台之上,血炼门众人坐在一旁,薛泽宇与那两个老者来到台前,环顾四周一看,脸色顿时阴沉了起来。“有意思,于家居然敢比我们血炼门来的还晚”嘴角勾起,薛泽宇冷笑出声:“看来,他们真的是自暴自弃了”“是啊,于家怎么能和血炼门比,肯定是被吓得不敢来了”“哈哈哈”话音落下,众人皆是大笑出声,开始拍起血炼门的马屁来。谁都能看出,现如今血炼门声势浩荡,大有东城区第二势力的气势,此时不拍马屁,又待何时然而,就在众人发笑之时,一道闷雷一般的声音突兀响起,回荡在众人耳边“哈哈哈笑话”“谁说我们于家不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