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作者:山楂丸子      更新:2023-06-17 19:20      字数:1960
  姚祺年摇摇头:“现在风浪尖上,咱们先别张扬,等风头过了再说。”闻言,林师傅了然点头:“是要低调,是要低调...太张狂难免招人眼。”说话间,林师傅声音随之低了下来:“我原先在汽车队干的工友,辞职不干倒卖摩托车去了,才挣一把,就招摇的不行,这不,被弄进劳改队了,蹲了半年才放出来。姚祺年道:“这段时间我不方便再出面,林哥,你抽时间去省城打探打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先盘下来,哪有就盘哪。”林师傅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大兄弟,你是想扩大咱们经营范围?”作者有话要说:下一更晚十点左右~第42章 22号二更其实姚祺年还没有想好他以后到底要干什么。他刚来那会儿, 家里穷得叮当响,姚祺年挣钱的目的是想让家里日子好过点,后来日子没那么难熬了,姚祺年更努力挣钱的目的是想积累资本。眼下他手里有了四千万, 资本操纵已经游刃有余, 以后面临的是走哪步, 怎么走,怎么走更远。他清楚的认识到,这笔四千万交易的本质仅仅是投机取巧。什么叫投机?就是他没产品,没有服务, 没有雄厚根基,只是靠歪脑筋和联络沟通来创造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干成功了, 无疑能大挣一把,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投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持续,玩一次可以, 谁又能保证次次成功?正因为清楚的意识到这个致命性问题, 所以姚祺年在四千万拿到手之后, 没有大肆宣扬, 更没有做癫狂的举动, 他只是利用在家休息的时间, 结合眼下的政治经济环境, 认真分析了利弊。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他想走更远,必须踏踏实实干实业。到今年初, 全国上下粮肉票已经全部取消,以后不会再有细粮和粗粮之分,对于庄稼人来说,靠卖粮已经没什么大出路。姚祺年不会傻到再去碰。至于房地产,眼下房屋政策还不明朗,机关国企仍采取租赁模式,至于普通居民住宅,房契在公家手中,仅是极个别归私人所有。在这种政策下,即便姚祺年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出大水花。房地产开发不了,金融就更没戏了,市场都还没完善,谈什么金融!反复思量之后,姚祺年还是决定从零售业做起,仍然零售电器,只是要扩大门面和零售范围。租赁门面的事,姚祺年交给林师傅去做,他自己则消停了很长时间,很少再出面办事,最多来县城看看店铺,时不时走街串巷溜达,寻找合适的住处。宋明好已经怀孕五个月了,肚子渐大了起来,最迟到年末,小两口就会迎来下一代,姚祺年打算找个干净宽敞的地方作为他们一家三口的新家,所以像林师傅家那样的大杂院,不在姚祺年的考虑范围内。所幸功夫不负苦心人,姚祺年在城东找到一处单门独户的小院。地方不大,只有三间平房,靠西边有间石棉瓦搭建的厨房,自来水供电都有,公共厕所离的也不远。房主解放前上过战场,立过功,解放战争结束之后,公家做主,奖励了套单门独户的院子给房主,眼下房主搬去省城,老房子就空了下来,愿意租出去。前面已经提过,这时期的房屋属于公家,可以出租,但禁止买卖。姚祺年又不想以后靠炒房挣这点蝇头小利,他只要有个干净利落的院子能住就成,所以很快就跟房主谈妥。一个月二十块的房租费,不包水电。租下之后,姚祺年把宋明好从乡下接了过来,一来是去医院孕检,二来顺便带她看看新家环境。“等咱们的小崽子出生了,我把妈接过来,让她看着,你想上班就去上班。”姚祺年可从没想过让宋明好在家带娃操持家务,在他看来,甭管男同志还是女同志,都得有点事做,尤其是女同志,只要闲下来就爱胡思乱想,搞不好还找茬跟他干仗。这样的宋小好,他可接受不来。“等年末,芳芳他们这批学生升了学,我就辞职,有适合的岗位再去参加考试。”宋明好也闲不住,她是商品粮户,在城里找工作也不会受限。姚祺年啧了声:“真像样儿!”宋明好懒得理他,挺肚子把新家里里外外转了圈,迟疑道:“大嫂也怀了二娃,跟我这个一前一后生,估计大娘不一定能来城里。”是的,夏稻收下来之后,贡付姐就怀上二娃了,眼下正东躲西藏避计划生育。姚祺年皱了皱眉:“不行就让林嫂帮咱们看着。”宋明好点点头,跟姚祺年去医院孕检。上个月起,计划生育开始实施了,但凡已经生过奶娃的女同志,都被抓去开膛破肚结扎,正在怀娃的女同志则是被抓去流产,这事多少让姚祺年有些郁闷。他还打算跟宋小好生他七八十来个奶娃呢!县医院不大,只有一排两层水泥楼,斑驳的墙面上刷着“一对夫妻只生一孩好”、“放心大胆生一孩,以后政府给养老”之类的鲜红标语,看得姚祺年一阵牙疼。妇产科里,有女同志哭丧着脸从手术室出来,还有的是被几个大姐强押进去,走廊里鬼哭狼嚎,看得姚祺年一阵心惊肉跳,赶把他媳妇儿两眼捂住。“小好不怕不怕,有哥在。”说这话时,他自己却打了个激灵。宋明好反捂住他眼,也安抚道:“年宝不怕不怕,有你媳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