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0
作者:小斯坦      更新:2023-06-17 18:30      字数:3845
  备”五号说道。“这让我想到了太空漫步。”楚云说道。“还有其他的吗”四号看着五号问道。“当然有。”五号说道。“肯定有和教官说的不一样的。”楚云说道。“教官的就那几句话,能一样吗”五号看着楚云说道。“那是当然不一样,你说吧。”楚云说道。“我要说的是最后一个空间模拟器,也就是载人航天幻觉模拟器的相关,你们要听吗”五号问道。“没问题。”几乎是异口同声。“载人航天环境模拟器,是在地面无失重条件下模拟空间的高真空、冷黑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试验设备,又称太空舱。模拟器的主舱内可由真空抽气装置抽成133133毫帕104105毫米汞柱的真空。主舱内靠近舱壁的地方设有涂以高吸收系数黑色涂料的液氮板和氦板,使舱温降到100k以下,来自被试对象的热辐射基本全被其吸收。”五号说道。“还有呢”楚云问道。“模拟器由舱体、真空抽气系统、冷却系统、太阳辐照系统、加热系统、供氧系统、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系统、应急复压系统、总控制屏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有关配套设备组成。舱体包括主舱和过渡舱。主舱为试验提供模拟环境条件。过渡舱与主舱相连,供人员进出主舱和救援之用。过渡舱内地面的水平高度同主舱内人员最常活动处平面相齐或相近。主舱和过渡舱都有观察窗。两舱之间的气密门有气压平衡装置,以防止过渡舱舱压低于主舱压力。”五号说道。“好像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修这些的吧”李思特问道。“”第六百三十二章 转移三个月后“恭喜你们,全部合格”看着虚拟大屏幕上的数据,看着一个个满怀期待的眼神,王刚大声地喊道。“谢谢首长”异口同声地喊道。“在未来的三个月,你们将会被安排到太空航母上去服役,也就是你们的实习期限,如果表现的好,也就决定了你们是否成为太空特种部队的一份子。你们都给我听明白了吗”王刚大声地喊道。“听明白了”异口同声地喊道。“听明白了,接下来就由你们的李教官跟你们说,你们所长我先走了。”王刚丢下这句话,人也消失在了他们面前。“首先恭喜你们,完成了基地的测试项目,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面,我和你们的王指导员也将会和你们正式告别。”李梦严肃地看着他们说道。“很高兴和你们度过这九个月,现在你们回去收拾行李,待会机器人会带你们离开,到了上面会有太空部队的人带你们走。都听明白了吗”王潇大声地喊道。“听明白了”异口同声地喊道。“听明白了,就原地解散”王潇喊道。“报告”四号喊道。“说”李梦喊道。“我们以后真的没办法看到你们了吗”四号眼睛有些湿润地喊道。“如果有机会合作,会看到。”李梦说道。“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没有我们还有任务。”王潇看着他们说道。“没有了”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喊道。“解散”李梦喊道。“”“天啊,我们这就要到太空部队去实习服役了,我突然好紧张。”一边整理行李,四号一边问道。“这会不会太快了,太空模拟我们只进行了三个月的训练,这么快就让我们上去,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楚云一边整理行李一边问道。“谁知道,说不定这也是培训的一部分。”五号说道。“我还是觉得我们天文方面的知识太少了。”四号说道。“怎么说”五号问道。“我们作为太空特种部队的,肯定要有小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离开太空航母,相关导航方面,如果导航失灵,我们至少人工操作知道去哪里。比如计算相关轨道距离等等,不至于在太空中迷路。”四号说道。“这让我想起了,在天文馆的时候,看到的一个名词。”吴刚说道。“是什么”五号问道。“宇宙距离尺度。”吴刚说道。“不知道,好像在书里大概看到过。”四号说道。“五号你知道吗”楚云看着五号说道。“我知道,你们要听吗”五号刚好手势好行李,看着他们问道。“距离集合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不要紧。”楚云看着手表说道。“说吧。”四号看着五号说道。“你们要知道,测量宇宙大小的第一步是利用三角法,即大地测绘员所用的同一方法,不过天文学家通常称之为三角视差法。”五号说道。“不明白,能举例说明吗”四号问道。“你们可以拿一支铅笔,伸长手臂,轮流闭上一只跟睛,你就能明白这个方法的工作原理。先用一只眼睛然后用另一只眼睛看,铅笔好像在背景上移动,对不对”五号看着他们问道。“没错。”楚云用自己的手实验道。“为什么”四号问道。“这是因为你们的两只眼睛是从一根很短的基线两端,以稍许不同的角度看铅笔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样,你们从两只眼睛获得了立体三维景象。也因为这样,你们才得以判断距离。”五号说道。“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四号问道。“你们看,如果天文学家从相距很远的两个天文台同时观测月球,由于视差的缘故,从两个天文台看到月球在遥远恒星背景上的位置是不同的。知道了天文台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基线,测出视差大小,天文学家就能计算出到月球的距离。同样的方法可以用于比较近的行星。”五号说道。“我喜欢火星,说一下火星测量距离的历史吧。”吴刚突然问道。“可以,你们要知道火星距离的第一次相当精确的测量是1671年进行的。当时一组fg天文学家从法属圭亚那的卡宴观测这颗行星的位置,另一组在b同时观测。圭亚那观测组回到fg后,将他们的结果与b组的进行比较,而计算出了火星的距离。将这种视差测量与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结合起来,天文学家得以计算地球和其他行星到太阳的距离。这提供了一根新的基线。”五号淡定地说道。“那到太阳的距离呢”吴刚问道。“你们要知道,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公里,所以地球轨道的直径大约是3亿公里。地球在它的轨道上绕太阳走一圈需要一年,所以相隔6个月在地球上同一天文台的观测就是从跨越地球轨道直径的3亿公里长的基线两端进行的。少数恒星离太阳足够近,用这个方法可以测出它们的视差,结果表明它们的视差极小,还不到1角秒。这个方法导致使用一个新的距离单位,叫做秒差距。”五号看着他们说道。“什么是秒差距”楚云问道。“你们要知道,一颗恒星如果距离正好是1秒差距,它对地球轨道的3亿公里基线应该显示2角秒的位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在太阳和地球上,即在15亿公里或1天文单位长的基线两端同时测量,恒星应该显示1角秒的位移。1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或者刚刚不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6265倍。没有任何一颗恒星离我们近到能使它的视差大到哪怕只有1角秒,这就是为什么一直要等到1830年代才成功地测出首批恒星的视差。”五号说道。“为什么”楚云问道。“你们要知道,首批恒星视差测量是天文学家了解宇宙大小的第一个真正向导。”五号说道。“然后呢”楚云问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恒星“他们得出恒星天鹅座61的视差是029角秒,对应距离34c。天琴座的视差是012角秒,对应距离83c。现在已知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视差是076角秒,对应距离13c,只有43光年。这个最近的恒星系统到太阳的距离比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冥王星要远7000倍。”五号说道。“在后面的历史呢”吴刚问道。“到20世纪初的时候,他们只测量了60颗恒星的视差,但照相术推进了视差测量的应用,采用电荷耦合器件使它得到进一步改进。1989年发射的伊巴谷卫星以0002角秒的精度测量了多于100000颗恒星的位置。但是,即使这样的精度也只能将视差测量范围伸展到几百秒差距。这已经是直接测量天体距离的极限了。”五号说道。“为什么是极限”四号问道。“你们应该知道,所有超出这一视差极限的其他测量都有赖于间接方法和一系列推理,从此引发了有关宇宙距离尺度精度的意义深远的争论。”五号特别看着楚云问道。“是不是,有三个方法对扩大我们银河系内的距离测量范围特别有用”楚云反问道。“是的,第一个方法涉及恒星颜色测量和星光的光谱学分析。恒星可分为相似的群体,据此可以认为具有类似颜色和光谱特征的恒星应该有大致相同的绝对星等。所以,如果一颗特定类型的恒星离我们近到能用三角视差法测定其距离,那么与它相似的恒星的距离,就可以通过把它们的视星等同距离已知恒星的视星等进行比较,而估计出来。另外两个方法与恒星横过天空的运动方式有关。”五号看着他们说道。“然后呢”四号问道。“你们要知道,恒星接近或远离我们运动的速率可利用引起星光红移或蓝移的多普勒效应加以测量,恒星横过视线的运动速度能够直接测定,如果它足够近而且运动足够快的话,两个速度相加就可以得出它在空间的真正速度。利用这些观测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在空间一起运动而且离太阳不太远的星团。”五号解释道。“为什么可以”四号问道。“你们要知道,一群朝同一方向运动的恒星实际上是沿着像火车铁轨的平行线移动,正如铁轨似乎在远处会合到一点,在很多年内测得的星团中恒星的运动看起来也将会合到天空的某一点。这样,天文学家就能知道恒星朝什么方向运动。知道了恒星运动有多快,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