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
作者:竹间飞舞      更新:2023-06-17 16:44      字数:4457
  笑道:“无妨,既然是陛下召见,您就去忙吧,我把水果送进去了。”李二宝出门,上马走了。杨木子还是进了李府,李素素前来迎接,杨木子交接完了东西,随口问道:“李管家,你家爵爷什么时候回来的”李素素说道:“前天夜里回来的。”她自然没有跟杨木子说实话。杨木子心道:“难怪呢,李二宝是深夜回来的,门房没有看到也有可能。”他告辞后,返回相府,跟杨国忠汇报了此事。杨国忠说道:“那个李素素是胡说呢,李二宝不可能是深夜回来的,那时候已经宵禁,他如何回来的”杨木子说道:“相爷,您忘了,他可是有陛下的御赐金牌,又是羽林军军官,宵禁对他来说不起作用的。”杨国忠说道:“既然李二宝进宫去了,我也过去看看。”皇宫。李二宝来到皇宫,出示了御赐腰牌,进入了皇宫甬道,就在他要进入内院的时候,迎面遇上了李豫和李澄卉,李二宝没时间理会他们的惊喜,告诉他们自己见完了陛下,就去东宫找他们。长生殿。李隆基听说李二宝回来了,立刻就召见了他。“二宝,怎么样,事情办成了吗”李隆基问道。“托陛下的洪福,范阳的五座铸钱炉,全部被毁掉了。”李二宝说道。“干得好,二宝,你果然能干,跟着你去的人都回来了吗”李隆基到底是皇帝,知道如何笼络人心,关心突击队队员的安危。“感谢陛下关心,全部队员无一伤亡,平安回来了。”李二宝说道。“好,这就好,你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说吧。”李隆基说道。李二宝平平淡淡地将了事情的经过,没有额外地渲染,可是整个事情的过程,仍然听得李隆基心潮澎湃,他不由得赞道:“好,很好,计划周密,行事大胆果断,不简单。”在一旁陪着的高力士也说道:“陛下,您看人很准,李爵爷小小年纪,却有大将之才。”对于突击队被安禄山发现的事情,李二宝不敢隐瞒,他说道:“陛下,臣还有件事要禀报陛下。这次突击行动,被安郡王发现了。”“什么你快说说,到底是咱们回事儿”李隆基十分担忧地问道。李二宝拿出了那张画像递给李隆基,说道:“陛下,您看看,这上面的字迹您是否认识”李隆基接过来一看,摇摇头说道:“不认识。”他随手把画像递给了高力士,让他辨认。随即就陷入了沉思。李隆基心道:“无论如何,这个李二宝还是太年轻了,办事这般不牢靠。这件事暴露了,安禄山一定会十分不满,也许真的会逼反了他的。要想安抚安禄山,恐怕得有人当替罪羊,看来就只有把李二宝交给安禄山了。不过,不能把李二宝活着交给安禄山,免得他胡说八道。还有那些参与行动的突击队员,也要一并除掉。”此时,他已经下了杀心。高力士一边辨认字迹,一边也为李二宝担忧,他太了解李隆基了,看到李隆基的表情,就知道他大概是要出卖李二宝了。他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相机行事,看看是否能够帮助李二宝。对于这件事,李二宝早就想了不知多少遍了,他轻松地笑道:“陛下,臣要恭喜陛下,这个要暗算臣的人,意外地帮助了朝廷,也帮助了臣。”“哦,怎么回事儿”李隆基问道。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天大功劳李二宝说道:“臣这次去范阳,的确看到范阳秣马厉兵,军队调动频繁,臣是军人,对于军伍之事十分感兴趣,不免拿安家军和咱们京师内府的军队进行比较。臣发现,安郡王不愧是常胜将军,安家军训练有素,又长期作战,异常精悍。不怕陛下笑话,臣自诩练兵动了脑筋,也下了功夫。可是和安家军比起来,差得太远了。可以说,如果安家军和羽林军对阵,一万安家军,至少需要5万羽林军才可以抵挡,想要取胜,恐怕还不够。”李二宝故意夸大一下安禄山兵马的厉害,吓吓李隆基这个贪图安逸的老皇帝。果然,李隆基紧张地问道:“安禄山有造反的迹象吗”李二宝说道:“有。”李隆基吃惊地说道:“有什么具体的迹象”李二宝说道:“安郡王在长安囤积了大量的军队,并且招募了数万契丹和突厥等国的老兵,与周边的外族人都已经停止了战争,明显地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李隆基吓了一跳,一下子站起来了。他说道:“安禄山到底要干什么,朕待他不薄,他真的要谋反吗”李二宝刚要回答。杨国忠在外面求见。李隆基说道:“传他进来。”李二宝说道:“等一下,臣还有机密大事没有汇报呢,请容臣单独禀报。”李隆基点点头,对高力士说道:“让杨国忠先在外面候着。”“是,陛下。”高力士出去传旨。李二宝说道:“陛下,安郡王要是造反,要想平定,恐怕很难。即使能够平定,没有个十年八年也是不可能的。”李二宝继续吓唬李隆基。李隆基已经70岁了,他可不想剩下的岁月在战乱中度过。他说道:“安禄山何时会造反”李二宝说道:“陛下,安郡王是否造反,暂时还没有拿定主意。”李隆基一听,松了口气。他说道:“你接着说。”李二宝说道:“陛下,臣有很多重要和机密的事情禀报,能否给臣赐座,让臣慢慢跟您禀报”李二宝为平缓和气氛,提出了小小请求。李隆基说道:“力士,给二宝赐座。”李二宝坐下后,接着说道:“陛下对安郡王的宠信,天下皆知,安郡王起先并没有造反的念头。可是,您对他的宠信,令多少人对他嫉恨,背后诬陷他谋反的人恐怕不在少数。他十分害怕,担心您听信了那些人的挑拨,那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因此,他必须拥兵自保。这也是人之常情。在您没有表明态度之前,他仍然在犹豫。还有一个问题,安郡王训练了大量骑兵,可是战马的数量不足,他们从回纥订购了18000匹战马,等这些马匹到了,他的骑兵也就准备就绪了。同时其他的方面的准备也就完成了。陛下英明,这次捣毁他的铸钱炉的时机非常好,安郡王的经费一下子紧张起来了,从回纥订购的18000匹战马,暂时也没钱支付了。因此,安郡王暂时是不会谋反的。”听到这里,李隆基松了口气。李二宝接着说道:“陛下,安郡王不是个傻子,他已经隐隐约约地猜到了朝廷对他的猜疑,即使他暂时准备不充分,可是他还会想办法继续进行军备,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仍然有可能谋反。”李隆基一听又紧张起来了。他问道:“那如何制止他造反呢”“陛下,因此臣才恭喜陛下洪福齐天,那个高密的家伙,帮助了陛下。”李二宝拱手说道。“你说说,为什么呀”李隆基问道。李二宝说道:“安郡王现在是处于两难境地,造反,还没有准备充分,于是他准备提前在三镇地区征收下半年的赋税,补充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会加快扩军备战的进程。可是,他现在没有公开造反,朝廷也不便公开对他采取其他措施。就在这个时候,那个高密的人挑明了朝廷对安郡王的态度,让他明白朝廷已经开始对他警惕了,这对他是个严重的警告,而且,这个警告又不是朝廷公开的态度,大家心照不宣,又没有撕破脸。效果恰到好处。”李隆基点点头说道:“不错,如果朝廷公开质疑安禄山,有可能就会逼反安禄山的。”李二宝说道:“安禄山收到这个消息,当时就下令要缉拿臣。臣原本第一感觉就是逃跑,不能让他抓住把柄。可是臣后来一想,既然安郡王目前举棋不定,臣认为不如趁此机会去警告他一下,让他知道朝廷已经有了万全准备,打消他谋反的念头。于是,臣就直接去见了安郡王。”“什么你去见了安禄山”李隆基吃惊地说道。“这也太危险了。”高力士说道。李二宝就把他如何去见的安禄山,说了一遍。李隆基和高力士听说李二宝一个人竟然就打进了安禄山的大帅府,都不敢置信。他们听李澄卉谈到过李二宝的厉害,没想到竟然如此威猛。李二宝描述此事,也是告诉李隆基,我李二宝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处置的。接着,他就把安禄山和他之间谈话的可以公开的部分,告诉了李隆基。核心意思是,只要李隆基继续信任他安禄山,安禄山绝不会造反。为了表明他的真心,他决定放弃铸币权,同时不再向回纥购买战马,遣散新招募的少数民族的军队,一心一意地替李隆基保卫东北边境。李隆基大喜过望,他说道:“安禄山这样做,朕绝对不会亏待他的。”高力士说道:“李爵爷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他趁热打铁,打消李隆基对付李二宝的念头。李隆基说道:“是的,是的,二宝这次可是为朝廷立下了天大功劳,朕要重重赏赐。”“陛下,托陛下洪福,臣已经从这件事里得到了赏赐。安郡王欣赏臣对朝廷的忠诚,又得知陛下对臣的宠爱,因此决定把他最心爱的女儿安县主嫁给了臣,并且已经派人前来长安,请陛下赐婚。”李二宝说道。从这一刻起,李隆基对于李二宝的看法加深了很多,不仅仅知道他能干,而且背后还有安禄山这么个靠山了,他第一感觉就是要拉拢李二宝了。这时,太子李亨求见。李隆基眼下没有功夫搭理别人,他说道:“让他先候着吧。”接着他对李二宝说道:“安禄山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李二宝说道:“陛下,安禄山会上书禀报,就说铸钱炉遭到了雷击。他会要求陛下重新派人为他建造铸钱炉,这是做给他手下大将们看的,毕竟花钱不如以前方便了。另外就是要求朝廷拨给他一部分经费。对于安郡王的要求,臣有几条不成熟的意见,供陛下参考。”李隆基说道:“你说吧。”李二宝说道:“第一,铸钱炉的事情,坚决不答应。第二,正常拨给他经费,让他撑不死饿不着,也没有余力额外养兵。第三,在适当的机会,鼓励或者逼迫他对外作战,破坏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削弱他的实力。第四,继续保持对他的恩宠,让他死心塌地为陛下卖命。第五,在将来合适的时机,逐步削弱他的兵权,比如说将他管辖的三镇,减少到两镇,将来再减少到一镇。到那个时候,安禄山就是想造反,也没有了那个实力。”“好好,说得有道理。就这么办。”李隆基说道。李二宝说道:“陛下,那臣和安县主的婚事”李隆基说道:“准了。咦,朕已经把她许给了太子的儿子李文了,这,出尔反尔不好吧”李二宝说道:“也是,不能让陛下为难,这样,臣回去就告诉安禄山的使者,就说陛下为难,这件事就算了吧。”李隆基说道:“不行,现在安抚安禄山是第一位的,他既然提出了这个请求,朕自然会满足他的。”李二宝说道:“陛下,您说要奖赏小臣,小臣斗胆提出个请求,您看如何”李隆基笑道:“二宝,你说吧,有什么请求大胆提吧。”李二宝说道:“太子殿下的女儿李郡主,和小臣的关系您也是清楚的。安庆林为什么突然离开长安,就是他不喜欢李郡主,同时也不好意思跟小臣来争。既然如此,不坊将李郡主许配给小臣吧其他的奖赏小臣就不要了。”出尔反尔第一次不容易,第二次就简单多了,李隆基既然决定取消安燕儿和李文的亲事了,再取消李澄卉和安庆林的婚事,也就不在乎了。他说道:“朕同意了,要是太子不同意,我可管干不了了。”这件事毕竟牵扯到了李亨的两个孩子,李隆基希望李二宝自己说服李亨。李二宝大喜,说道:“臣谢陛下隆恩。”李隆基说道:“好了,叫李亨和杨国忠进来吧。”很快,李亨和杨国忠就跟着高力士进来了。李隆基问道:“你们要见朕,有什么事情”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论功行赏李亨和杨国忠进来,看到坐在那里的李二宝,眼中都露出了惊异的目光。李二宝见到他们进来,急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李隆基说道:“力士,赐座。”李亨和杨国忠都谢过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