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
作者:竹间飞舞      更新:2023-06-17 16:43      字数:4533
  还要征得羽林军的同意。”“好啊,二宝这种态度令人敬佩。至于其他的事情都由我来办。”杨国忠说道。李二宝离开相府,回到李府,正看到李白往外走,他说道:“姐夫,你今天没去东宫办差啊”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广通渠一李二宝感觉哪里不对,他说道:“姐夫,我正有事要去跟太子殿下汇报,咱们一起去吧。”李白问道:“出了什么事了”李二宝说道:“咱们边走边说吧。”两人出门,直奔东宫。广通渠是长安东北方向从长安最大的码头广运潭,到潼关之间的水道。此时的唐朝的主要赋税来源于江淮地区,粮食和其它重要物资也大部分来源江淮地区,而这些赋税和其它物资运到长安主要依靠广通渠。可以说,广通渠就是长安的生命线之一。广运渠有很长一段是人工渠,连接着灞河,按说灞河因为暴雨涨水,水涨船高,应该不影响运输啊。问题是,灞河涨水冲垮了广运渠的堤坝,渠水流出,广运渠里面的水位就不足以维持船只航行了。广通渠一断,长安的物资供应立刻就紧张了起来。李隆基很少上朝,即使是瘟疫,也是在李澄卉的催促下才上朝处理的。可是广通渠出了问题,他主动召开了小朝会,商讨此事。就在今天上午,李隆基来到了太极殿,召集太子李亨、宰相杨国忠、西平郡王哥舒翰、京兆尹楚恒和各部尚书,专门研究广运渠的修复和其他相关问题。户部尚书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广运渠坍塌了,从洛阳转运的两淮赋税,积压在潼关无法运来,情况堪忧啊。户部不久前丢失了大量的黄金,朝廷的开支已经受到了影响,军饷的发放也已经拖延了一个月,京师地区的军队缓些时候还好说,边关的军饷拖欠问题就严重了。”京兆尹楚恒说道:“陛下,长安城的物资供应出现短缺,尤其是粮食和食盐供应更加紧张,导致物价飞涨,长此以往,恐怕会引发动乱。必须尽快恢复物资供应。”其他人也谈了因为广运渠停止运输而带来的后果。李隆基说道:“别再说这些了,朕知道了。工部,你们说说为什么广运渠还修不通啊”工部尚书说道:“陛下,臣等已经派去了大量的工匠,就连臣也每天都在工地上监督,灞河上游连降暴雨,臣等修好了一处,就被冲垮一处,实在是无奈。现在,就连修渠的物资也所剩无几,臣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说着,他就哭了起来。李隆基心烦,说道:“好了,别哭了,你们赶紧运输修渠物资,其他的物资可以暂缓几天,抢修广运渠最为重要。”他倒是指出了一个办法。工部尚书说道;“陛下,这恐怕很难办到,一来,修缮广运渠需要大量的石料和木材,这些物资的采购和运输目前都是大问题,短期内都难以做到。”李隆基怒道:“这些具体的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无论如何,要尽快想办法解决。杨国忠你负责处理此事。”杨国忠说道:“陛下,这些事情需要得力之人统筹安排,有些事情,臣的能力不够,比如说,要做好军队的安抚工作,调动军队帮助工部维修广通渠,这些事情是臣不便于协调的。臣建议,不久前防治瘟疫的工作,太子殿下就处理得很好,这件事不如就由太子殿下统筹处置,臣等一定尽心配合太子殿下。”李隆基对李亨处置瘟疫的事情还是很满意的,他点点头说道:“太子,你是一国储君,现在朝廷有难,你就负责处理此事吧。”李亨无法拒绝,只好说道:“儿臣李亨接旨。”东宫。李亨一回到东宫,就忍不住破口大骂杨国忠。杨国忠这一招真是够阴险的,别小看广通渠坍塌这件事,李亨只要是处理不好,就会惹来一大堆麻烦。首先,长安城的百姓对于物资供应短缺,物价飞涨意见很大,李亨解决不了,就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其次,军队因为户部缺少现钱,上半年的赋税又运不过来,意见很大,这原本是户部的责任,李亨接手了就成了他的麻烦。再次,通往潼关的陆路运输,原本就糟糕的官道,因为雨水的冲刷,变得泥泞难行。这还不算,因为广运渠不通,大量车马涌上官道,使得官道更加拥挤不堪。最后,原本征集修渠的物资就比较困难,现在即使有了物资,运输过来也是个问题。按说只要管理好官道的交通,至少可以缓解长安城百姓的生活物资供应的紧张状况,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运送物资的人当中,有很多是朝廷勋贵和重臣家的商队,他们是看到长安物资紧缺,要发国难财的,这些生活物资,你让谁通行,不让谁通行,实在是难办,不仅容易得罪人,而且这些商队运送来的物资,也不是为了缓解生活物资的短缺,而是囤积居奇,要发国难财的,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李亨、哥舒翰、李豫、李澄卉和高仙芝紧急商议,千头万绪,众人却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这在这时,京兆尹楚恒前来禀报,说城里百姓因为没有粮食,没有食盐,又买不起价格高的离谱的这些物资,已经发生了哄抢事件。负责治安的巡防营官兵也因为欠饷银,不愿意上街维持秩序。结果事态得不到控制,已经有人在事件中死亡了。杨国忠老谋深算,将这些原本由他负责的事情,一下子推到了李亨身上。这些事情,只要是李亨处理不好,他的威信必然下降,在李隆基那里也会落下无能的印象。最倒霉的还是李二宝。整个事件中,广运渠是重中之重,如果李二宝修好了广运渠,杨国忠有举荐之功,得到的赏赐恐怕比李二宝这个干活的要大。如果李二宝修不好广运渠,那么长安城所有混乱的责任都会推到李二宝身上。李隆基和李亨也会迁怒于李二宝的,一定会把他当做替罪羊,给朝廷和百姓一个交代。当李二宝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杨国忠随便安上一个贪污修渠资金或者玩忽职守的罪名,李二宝百口莫辩,基本上是死定了。正在李亨等人没有商议出结果的时候,侍卫李得志进来禀报:“殿下,李白和李二宝求见。”李亨等人不禁眼前一亮。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 打上门来了“臣李二宝见过太子殿下。”李二宝向李亨行礼说道。“二宝,来,坐下。李学士你也坐吧。”李亨热情地说道。李澄卉高兴地向李二宝招手,李二宝走过去坐在了他的旁边。高仙芝则招呼李白到他旁边坐下。李二宝很少主动来东宫,李亨问道:“二宝,你今天过来有事吗”李二宝说道:“殿下,臣有要事向您禀报。”“你说吧。”李亨说道。李二宝就把杨国忠如何叫自己去宰相府,如何跟自己说的告诉了李亨和众人。听完了李二宝的话,大家都很惊奇。按说这件事已经交给了李亨,不知道杨国忠为什么还会直接找上李二宝这么个小人物。李豫和李澄卉尽管十分信任李二宝,可是心里还是有点不爽。高仙芝和李白是由衷的高兴,他们信任李二宝,觉得他聪明,也许能够帮上忙。李亨想得就有点多了。他第一感觉就是杨国忠没安好心,他现在也信任李二宝,他忽然觉得事情有点不妥。就在刚才,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李亨就想过了退路。广通渠是重中之重,具体负责修建的人责任重大。万一整件事因为广通渠无法在短期内修通,而导致恶化的话,这个人就是个很好的替罪羊。李亨考虑了几个人选,其中还真的没有李二宝,他不想让李二宝出事。他说道:“二宝,杨国忠没安好心,广通渠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修通,到时候主要的责任就要你来承担了。这件事最终必须要向朝廷和百姓有个交代,那就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二宝,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去死。因此,你要是没有把握尽快修通广通渠的话,我去见陛下,替你推掉这个差事。”李澄卉、李白、高仙芝一听李二宝可能会因此而掉脑袋,都急眼了,李豫也为李二宝担心起来。李澄卉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她说道:“二宝,你千万别接这个差事,赶紧推掉它,我和阿爹给你去找皇爷爷求情。”李白说道:“是啊,小宝,你千万别勉强啊。”高仙芝和李豫也劝说李二宝不要接这个差事。李二宝经过李亨的提醒,这才发现自己是站在了悬崖边上了。不过,李亨等人的态度,让他感到十分温暖。尤其是李亨,他能够这样为自己着想,令李二宝十分感动。来自李亨这样的长辈的真切关怀,令李二宝有点得到父爱的感觉。在来东宫的路上,李白简单地为李二宝介绍了李亨面临的处境,希望他能够帮助太子殿下渡过难关。现在,李二宝胸中热血沸腾,决心帮助李亨完成这个任务。他脑子一热,说道:“杨国忠想算计我,也没有那么容易。我就不信了,咱们就办不成这件事情。”李亨问道:“二宝,你有把握”李二宝说道:“咱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分析一下,看看如何解决。”李豫就把目前遇到的难题,一个个罗列了出来。李二宝说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抛砖引玉,你们看这样行不行”他把这个事件中遇到的难题一一给出了解决的意见。李豫激动地说道:“二宝,真是想不到,事情还能这样解决。”李澄卉激动极了,她望着李二宝,满眼都是小星星,恨不得伸手去摸摸他的脑袋。李白和高仙芝也觉得李二宝这家伙聪明,满脸的佩服。李亨点点头说道:“二宝,我看行,这件事就这么办吧。你放心,即使最后出了问题,我也会力保你平安。”宰相府。杨国忠办事也很利落,他刚刚和李二宝谈完了广通渠的事情,就马上进宫向李隆基推荐了李二宝。李隆基也认为李二宝聪明,他急着解决眼前朝廷的困境,就同意了杨国忠的意见。杨国忠一回来,杨木子就向他禀报道:“相爷,李二宝果然去了东宫。”杨国忠狞笑道:“这小子就是李亨的狗,这次一定要把他除掉。”杨木子说道:“相爷说得对,这次他死定了。”两人正说着,一个家丁在外面喊杨木子,杨木子说道:“相爷,小的出去一下。”杨国忠点点头,杨木子就出去了。很快他就回来了,他急切地说道:“相爷,杨小娘带人去了李府了。”杨国忠问道:“她去干什么”“小娘带着不少人,拿着家伙,看来是找李二宝算账去了。”杨木子说道。原来,杨盼儿得知李二宝耍了自己,心中一直憋闷,听说李二宝来相府了,她急忙过去要质问李二宝。不料,她得到消息晚了,等她赶到杨国忠的书房的时候,李二宝已经离开了。她无奈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骂人摔东西。后来,她越想越气愤,于是带人去李府出气了。“真是胡闹,你去赶紧把他叫回来。”杨国忠说道。“相爷,小娘那脾气,小的恐怕劝不了,不如请夫人去吧。”杨木子说道。杨国忠点点头说道:“好吧,你就请夫人去一趟吧。”李府。侯三坐在门房里,正在打盹儿,看门的家丁进来说道:“侯护院,不好了,有人打进来了。”侯三一听就急眼了,说道:“什么人这么大胆,抄家伙啊。”说着抄起一根哨棍,就出去了。他出去一看,顿时吓了一跳。只见杨盼儿带着十几个家丁还有几个丫环过来了,他们人人带着家伙,就连杨盼儿手里也拿着一把宝剑。侯三不敢动弹了,急忙跑进去叫李素素。此时李慧娘也不在家,只有李素素主事,她急忙出来查看。不等她跑到大门口,杨盼儿已经带人打进了前院。李素素看到是杨家大小姐,一阵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她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劝阻。她陪着笑脸说道:“这不是杨小娘吗,您这是要干什么”杨盼儿说道:“你家那个该死的李二宝呢,让他滚出来。”李素素说道:“您来的不巧,他不在府里。”杨盼儿大怒,说道:“这个该死的家伙,你去把他给我找回来。”李素素说道:“他去了太子殿下那里了。”她的意思是,你别太过分了,我家老爷可是跟太子殿下有关系的。这一说不要紧,杨盼儿更加恼怒了。她虽然有点二,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和太子李亨关系不好,而且杨国忠一这都看不起李亨。她说道:“那又怎么样,很了不起吗来人啊,你们愣着着干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