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
作者:竹间飞舞      更新:2023-06-17 16:42      字数:4475
  宝回到史朝忠的房间,跟他们打了个招呼,就跟着王公公进宫去了。李豫说道:“卉妹,二宝走了,咱们也走吧”李澄卉说道:“不嘛,他进宫还能多长时间,我要等他回来喝酒。”安燕儿很生气,她来了这么久,见到李二宝没说上几句话,就被高仙芝叫走了。等到现在,有没说上话,又被李隆基叫走了。她怒了,下定决心,站了起来。史朝忠以为她气得要走了,也站起来说道:“那咱们走吧。”不料,安燕儿说道:“这个死二宝,我就不信了,我等到明天早上,看他还能有什么事情。”说完,她对史朝忠说道:“你站起来干嘛,我要出去一下,你坐着吧。”原来,她是要出去方便。李素素过来说道:“你们呆着无聊,不如备点酒菜先喝着吧。”众人都赞同她的意见,就让她去安排了。皇宫,玉音厅。玉音厅是长生殿的一个偏殿,里面就是一个演播大厅。李隆基和玉环整天演舞奏乐就在这个玉音厅里。李二宝进入了玉音厅,就看到了李亨、杨国忠和高仙芝等人,原来他们也同时被叫来了。李隆基不高兴了,望着眼前的奇怪乐谱和那些奇怪的文字,他很想知道里面的内容。他和杨贵妃都是唐朝的音乐大师,精通音律,对于音乐古籍也颇有研究。哈里发的使臣拿来的这个古籍乐谱,他不认得,也不好意思问人家,因为一上来人家就用话把他堵死了。今天上午,哈里发的使臣说道:“伟大的哈里发得到了一个音乐古籍,他看了以后,认为是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他知道陛下您是唐朝音乐大师,因此一定也认得这个古谱。”他的意思是我家哈里发认识,你大唐皇帝不认识,就比不上我家哈里发了。李隆基当然不肯掉价了,于是让哈里发的使臣先去休息,说随后召见他。哈里发的使臣走后,李隆基就派人叫来梨园首席教师李龟年,让他翻译上面的内容,结果不仅他翻译不了,整个梨园就没有一个人认识的。李隆基急眼了,派人叫杨国忠、李亨等人进宫,让他们推荐人选,高仙芝因为熟悉音律,又曾经常年在西域,也被叫来了。李二宝是杨贵妃推荐的人选,她还记得李二宝唱的那首“送别”呢。在李二宝到来之前,众人研究了古谱,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根本就不知道上面写得是什么东西。看到李二宝来了,李隆基就让他来看。李二宝接过那个写在羊皮卷上的奇怪乐谱,半个字都不认识,他打开搜索引擎,在资料库里查找,立刻就给出了答案。看到李二宝专注的样子,李隆基等人都充满了期待。他说道:“二宝,你能够看懂吗”李二宝说道:“这是一个古希腊的乐谱,里面的文字是古希腊著名诗人米涅墨斯写的一首爱情诗,题目是没有爱情便没有欢乐。”他吟道:“没有黄金的爱情,哪有生活和欢乐死去吧,既然我已无缘享受暗结的爱情,交心的礼品,床帏的欢好,这一切都是青春的花朵,青年男女,心爱的东西。一旦痛苦的老年来到,人的形体变丑,情怀变恶,种种不幸的忧虑永远萦绕心头,虽然还看见阳光心情也不舒畅,总是受到孩子的嫌恶,妇女们轻贱,这是神给老年人所作的痛苦安排。”李二宝念完了这首诗,众人惊叹李二宝的才学,可是没人吭气。这首诗是哈里发故意挑选的,写的正是李隆基眼前的状况,他是一个老年人了,虽然内心依旧年轻,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可是他的身体正在逐渐老去,这时他深深的悲哀所在。他沉默了。杨贵妃体贴地握住了他的手掌,眼中对他充满了欣赏和鼓励。李隆基心情好了不少,这才想起来现在正在干嘛来了。他说道:“不错,二宝,你能够看懂上面的文字,那些乐谱也应该能够看懂了。”李二宝说道:“陛下,这上面的谱子是四线谱。”五线谱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它的前身是四线谱,到了十三世纪才形成完整的五线谱。中国古代的记谱方法经历了文字谱、减字谱,到了唐朝,记录曲谱的方法演变成了工尺谱。李二宝给众人讲解了四线谱的相关知识,并且马上将这首古希腊的情诗上的四线谱,谱写成了工尺谱。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古籍乐谱二杨贵妃立刻就吟唱了一遍。杨贵妃音色优美,经过她的吟唱,这首诗听起来意境就美好多了。李隆基边听边击节赞赏。他赞道:“玉环的声音真是天籁之声,妙哉美哉啊。”看到李二宝的牛叉表现,李亨和高仙芝很高兴。杨国忠也盯着李二宝,眼睛不停地眨巴,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李隆基有底气了,说道:“宣大食国的使臣上殿。”不久,哈里发的使臣来了,他们一共是两个人,正使费萨尔三十多岁的样子,一脸狂傲之色。另一个是副使默罕默德,年近五十岁,看上去一副学者气派。费萨尔说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伟大的哈里发给您的礼物,看明白了吗”李隆基说道:“我大唐人才济济,此等简陋曲谱,粗鄙文字,怎么能够和我大唐的文化想比呢看来你们哈里发的学识也很有限啊。”他对哈里发刁难自己很不满,生气地地说道。费萨尔和默罕默德对望一眼,交流了一下他们对李隆基的话的判断,觉得李隆基是在诈他们,他们不相信李隆基能够看懂这个古籍乐谱,在他们那里也就只有默罕默德这个著名的学者才能够看懂。费萨尔说道:“皇帝陛下,您说此古籍乐谱粗鄙简陋,能不能说说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李隆基说道:“此等雕虫小技,我大唐一个普通的小吏都可以识得,二宝,你就给他们讲讲,让他们看看什么是井底之蛙,什么是长空鸿雁。”李二宝站出来说道:“臣,遵旨。”费萨尔和默罕默德都是汉学大师,对于唐朝的体制都很了解,他们看到李二宝就是一个基层武官,年纪也不大,不相信他能够懂得古希腊文字和音乐。两人都不屑地望着李二宝,等着他出丑。李二宝说道:“你们献给我皇帝陛下的东西,实在是粗鄙简陋,我大唐伟大的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自然看不到眼里。可笑你们的哈里发竟然还拿它当做宝贝似的。这不过是古希腊的一个普通的乐谱,上面的文字是”他指出了文字内容以及谱子的特点,并且指出了四线谱的缺点,以及发展成五线谱后记录曲谱的优点。费萨尔和默罕默德都十分惊讶,有些目瞪口呆。费萨尔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很丢脸了。默罕默德却一直盯着李二宝,对这个唐朝小官充满了好奇。李隆基和众人看到哈里发使臣的表情,心中都很畅快,一个个满面春风。李二宝接着说道:“你们阿拉伯的文化,就是个大杂烩,虽然也有其精髓之处,可是和我泱泱大唐浩瀚的文化想比,说你们粗鄙简陋,一点都不是蔑视你们。”为了彻底打击阿拉伯人的气焰,李二宝叫人拿来纸笔,在上面写下了数字简谱,递给他们看,说道:“这个你们懂吗”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18世纪时法国人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加兰、a帕里斯和ej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最后在欧洲定型的。费萨尔和默罕默德看到阿拉伯数字,倍感亲切,看到用阿拉伯数字记谱的方法,更加惊奇。他们想不到,李二宝竟然熟悉阿拉伯文化,还在这个基础上超越了他们,心中叹服。费萨尔死要面子,没有什么表示。默罕默德却向李隆基行礼说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贵国的文化果然博大精深,人才济济,我仅代表我个人向您表示我的敬意。”这下,李隆基龙颜大悦,笑道:“很好,你们阿拉伯人要好好学习汉唐文化,对于提高你们阿拉伯人的素质会有很大的提高的。好了,你们下去吧。”费萨尔和默罕默德走后,李隆基笑着说道:“二宝,你小小年纪学识却很渊博,这次又为朝廷立下了功劳,说说吧,想要什么奖励”李二宝说道:“陛下,小臣没有什么功劳,作为大唐的子民,为大唐出力是应该的。小臣也不要什么赏赐了,您已经给了小臣很多奖赏了,您看,不久前小臣还是个草民,现在已经是正六品官员和二等子爵了。小臣很惶恐,实在是奖励太过了。”李二宝的话是真心的,他倒不是嫌弃奖赏,而是他得到的得太多了,已经遭人嫉恨了,他现在要保持低调,全力搞好自己的教导营。杨国忠说道:“陛下,臣认为李二宝多次为朝廷立功,应该大力奖赏。”他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拉拢李二宝,一方面离间李二宝和李亨的关系。李亨哪里看不出他的用意,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李二宝灭掉了大食国人的威风,理应奖赏。”高仙芝担心李二宝小小年纪,奖赏太多了,对他的成长不利,说道:“陛下,臣以为李二宝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子爵了,不宜再加赏赐了。”李隆基问杨贵妃,说道:“玉环,你今天在场,就听你的意见吧。”杨贵妃一项不参与政务,不过,今天例外,她把李二宝当做自己的子侄看待,说道:“既然陛下征求妾的意见,妾以为,二宝为朝廷挣得了面子,没有奖赏不好,就赐给他三等伯爵如何”杨国忠马上说道:“好,贵妃娘娘的意见十分中肯,也十分恰当。臣赞成。”李亨当然没有意见,说道:“臣也赞成贵妃娘娘的意见。”高仙芝不便反对了,就没有吭气。李隆基笑道:“就依照爱妃的意见,册封李二宝为三等伯爵吧。”李二宝也不矫情,跪下说道:“臣李二宝叩谢陛下,叩谢贵妃娘娘。”李隆基说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众人一起说道:“恭送陛下。”杨贵妃说道:“二宝,你明天下午进宫来吧,咱们一起研究一下音律。”李二宝一听十分头疼,这下他回军营练兵又要泡汤了。他只好说道:“是,娘娘。小臣接旨。”李隆基和杨贵妃走后,李二宝跟李亨和高仙芝走在一起,杨国忠冷眼看着他们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什么。李亨说道:“仙芝,你先走一步,我有话要问二宝。”高仙芝行礼后走了。李亨看看左右无人,问道:“关于颖王那里,你还有什么线索”李二宝就把高万年对他说的关于颖王李熬妻舅和杨木子的情况,告诉了李亨。李亨想了想说道:“你告诉那个高万年,继续监视颖王的动静,有什么新的发现,及时向我汇报。”李二宝心里别扭,这进了一趟宫,就又多了两个差事。不知道高力士和杨国忠找自己,还有什么事情要他来做呢。他只好说道:“是,殿下,臣接旨。”李二宝出了皇宫大门,刚要上马,就看到默罕默德站在门口,他说道:“李爵爷,我想去你府上做客,可以吗”李二宝一看麻烦又来了,他推辞道:“今天太晚了,以后找机会吧。”不料,默罕默德说道:“你们唐朝人自称好客,我去你府上,就是吃顿饭,你不差多一双筷子吧”这家伙真是的汉学通。话说到这份儿上,李二宝不好拒绝了,就说到:“好啊,这就跟我去吧。”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宴一默罕默德是个学究,被李二宝展示的阿拉伯数字简谱吸引,一刻也忍不住,就要到李二宝府上做客,好学习这种先进的记谱方法,于是就在皇宫门口等着他出现。看到李二宝同意了,就跟着他来到了李府。